浅析日本自杀行为背后隐含的文化因素[日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日语论文 责任编辑:花花老师更新时间:2017-04-14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 要】除了壮美的富士山、精致的和服以及严谨的工作态度,日本更以其位居世界前列的高自杀率而闻名全球。而当代社会学奠基人埃米 尔・杜尔凯姆认为:“自杀主要不是取决于个人的内在本性,而是取决于支配着个人行为的外在原因。即外部环境及带有某些共性的既成社会思潮和道德标准。”由此可知,日本的自杀现象与其社会文化因素是息息相关的。文章将以无常观、武士道和樱花魂为线索,解析日本人的自杀行为,并探索其独特的生死观。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自杀文化;无常观;武士道;樱花;生死观
  一、无常观――超脱生死
  众所周知,日本列岛四面环海。除生存空间有限、自然资源匮乏外,日本还要面临突如其来的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在这种不安的自然环境中,日本人养成了超乎常人的危机意识,更孕育出坚强隐忍的性格,形成了一种“生命无价”且“生死无常”的观念。与崇尚“活着”、将死亡视作不幸和恐惧象征的中国人不同,日本人的这种“无常观”使其在面对死亡时多了一份坦然与超脱。
  说到“无常观”,不能不提佛教。公元六世纪,佛教从中国经朝鲜传入日本。佛教主张世间万物变幻无常,主张将死作为生命的完美结局――“超脱”来追求。而1192年从印度经中国传入日本的禅宗佛教同样主张“视死如归、生死一如”的思想,在这种思想的作用下,人们通过“参禅”领悟到死的“洒脱”,加之对佛教中的“人生虚无、追求超脱”的理解,使得这一“信仰最热烈而真切”的国民对死亡抱有一种坦然豁达的态度。
  二、武士道――无畏死亡
  自杀有很多形式,其中被视为日本独有的剖腹自杀与日本独有的“武士道”精神是密不可分的。《叶隐》一书中对武士道有这样的阐释:“武士之道即知死之道”。简言之,作为武士要不留恋生,不惧怕死。这一点同样体现在“轻生死,重然诺”、“无畏的勇气,无条件的服从,对死亡的蔑视”这一武士信条上。
  同时戴季陶先生也说过:“日本人的自杀,我们可以用两种区分来探讨。一种是普通和别的民族没有分别的,日语毕业论文,懦弱至于不能生存,乃至不敢生存的自杀,日语论文,属于这一种。一种是很特殊的,在自杀者的心理状态上,舍得有一种积极的意义,物质无常和精神常住两种观念,很明晰的出现在自杀者的意识上面。”很显然,剖腹自杀属于后者。因日本人认为腹部是灵魂所在,人的思想和意志全部集中于此。剖腹则意味着将自己的赤胆红心袒露给世人,以证明自己胸怀坦荡。因此,他们将这种“痛苦最多的、积极的,必须努力而后能达到目标的自杀措施”视为最崇高的死亡仪式。
  另外,武士道与日本特有的“耻文化”也是紧密相连的。武士既要不留恋生,不惧怕死,又要懂“义理”、知“廉耻”。所谓“义理”即正当的道理;人应该遵循的道路。在日本人看来违背义理就等于丢了荣誉,会被视为耻辱。因此他们认为剖腹这种对自身进行极端惩罚的形式可以为他们洗去耻辱、赢得世人尊重。正所谓“自杀如果以适当的方式进行,便可洗刷一个人的污名,保全死后别人对他的好评”。
  三、樱花魂――死亡即美
  若说武士道鼓舞人们直面生死,那么樱花魂则让人们看到死之壮美,引领人们崇尚死亡。
  众所周知,樱花花期极短,从盛开到凋谢不过一周左右,可以说是瞬时开放、瞬时凋谢的。盛开的樱花花团锦簇,从中不难感受到其饱满的生命力,联想到生之伟大。然而,只要微风轻拂,转瞬间,那充满生命力的花朵便如细雪般轻轻旋转,飘零满地。与喜爱花满枝头的中国人不同,日本人更钟爱观赏樱花的飘落。他们将樱花比作自己的人生,盛放的樱花是充满活力的生命象征,飘零的樱花则代表生命的枯萎与终结。生命宛如美丽樱花,由含苞待放到饱满盛开体现的是生的活力与辉煌;干净利落的随风飘落化作红泥,则是死的崇高与尊严。所谓“生的灿烂,死的凄美”正是樱花的灵魂所在。同时,樱花飘落的凄美感也诗化了死的含义。
  如樱花般干净利落的“飘逝”,这种思想与禅宗、佛教的“无常观”和武士道所宣扬的“不留恋生,不惧怕死”的观点不谋而合。三者相互融合于日本人的现实生活中,潜移默化地作用着对日本人的思想及其对待生死的态度。
  四、结语
  日本以世界第一长寿国闻名于世,同时又以高自杀率震惊全球。其频发的自杀事件一方面源于日本高节奏高压力的社会生活,另一方面又受到日本人独特生死观的作用。本文以日本的自杀行为作引,略论了“无常观、武士道、樱花魂”对日本人生死观的作用,了解到日本的生死观既有对生命的挚爱,也有对死亡的泰然。而这种“死并不是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的日本独有的生死观是值得我们尊重并深入探索的。
  参考文献
  [1] 叶渭渠.川端康成评传[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9.
  [2] 戴季陶.日本论[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7.
  [3] 元坤.第三只眼看日本[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17.
  [4] [美]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M].吕万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
  [5] [法]爱米尔・杜尔凯姆.自杀论[M].钟旭辉译,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6] [日]三/u由/o夫.金/w寺[M].唐月梅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7.
  [7] [日]村上春//.ノルウェイの森[M].林少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7.
  作者简介:刘维伟(1988.01.08- ),女,河北人,武汉学院外国语言文学大学12级探讨生,日语语言文学专业,探讨方向:日本近现代文学。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