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动画在日本被人们视作“无烟重工业”,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发展突飞猛进。随着日本动画的发展,产生了各种制作技法,技术上日益成熟,大大降低成本,继而确立了日本动画的风格。低成本,长系列的动画片也成为主流,使日本动画向工业化过渡,成为日本的一大产业。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日本动画 工业化生产 低成本 技术驱动 动漫已是日本第三大产业,年营业额达230万亿日元。销往美国的日本动画片以及相关产品的总收入为43.59亿美元,是日本出口到美国的钢铁总收入的4倍。支撑日本动漫的繁荣和强大背后到底是什么? 一、日本动画生产的标准化、规范化和批量化 日本动漫的崛起和战后许多产业一样,离不开工业化、产业化的功劳。工业革命完成了由传统手工艺向现代设计的转折,随之而来的工业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批量产品生产为设计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设计的内部评判标准就不再是单纯“为艺术而艺术”,还包含为“为工业而工业”的生产。设计经历了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以及装饰艺术运动,都未能解决工业化时代的设计如何与批量化大生产相结合的问题,正因如此,现代设计产生了。德意志工业同盟也主张标准化和批量化生产,以此作为设计的基本要求。日本动画生产领域是实施分工制作的流水线作业体系。每一根线条、每一块色彩、每一秒钟的情节都有相应的技术路线。从这个意义上讲,日本动漫产业已经走上了工业化的道路。 动画看起来是艺术创作,但其实依靠的不完全是艺术而是准确,要“可量化、可培训、可检验”,环环相扣的工业链正是日本动画制胜的法宝。一部动画的制作工程量庞大,不可能由一个企业或一个部门来单独完成,需要对外发包不同的部门进行加工。如何把握好发包到不同工作室加工的成品质量和风格的统一性呢?那就必须将角色形象标准化。大家会发现,日本的动画人物没有走美国的以画面生动、造型细腻逼真见长的路线,而都是尖下巴大眼睛,除了发型上有改动外,都长着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孔。这种模板化的人物设计,主要就是为了方便进行工业化的标准批量生产,只要大家都接受和熟悉了这样的形象和审美,无论放到哪个工作室进行加工,质量和风格都会得到有效的保证。就像一个厨师的回锅肉做得特别好吃,我们技术不如他好却想做,于是想了一个办法:挑选10个人,第一个人只负责切蒜苗,第二个人只负责切肉片……第九个人只负责往锅里加两勺酱油,日语毕业论文,第十个人只负责翻炒十下然后上碟。如果发现做出来的菜不行,我们再调整一下,第一个人把蒜苗切得更细,第二个人把肉片切得更薄……第九个人往锅里加一勺酱油,第十个人翻炒九下。如味道仍不对,我们可以继续调整每一个步骤,经过多次的调整,我们的菜肴终会成功,达到标准。以后就算再做一百盘回锅肉,味道都可以保证是一样的,同样的措施,我们还能做宫保鸡丁,还能做麻婆豆腐,麦当劳和肯德基不就是这种模式吗。做出一百盘好吃的菜很容易,但是做出两盘味道一样的菜是非常困难的,有了这种措施就做到,而且不仅这样,我们还能做出几十种不同口味的回锅肉来满足大众的需求。因为我们把每一个环节都做到了极致,每一遍的每一个环节用料和制作措施都是一模一样。这就是标准化、规范化和批量化生产。 二、低成本制作方式 成本是制约动画制作的一个重要因素。日本作为资源不充裕的国家,对生产的节约可以说是体现在各个地方,比如丰田汽车就提出过在合适的时间生产合适的数量和合适的产品的公司生产宗旨。1961年手冢治虫的“虫制作企业”成立,奠定了日本动画界的发展方向。当时,美国动画界巨头迪士尼企业采用的是高成本、大制作,类似“好莱坞”一样的制作方式,耗费庞大的资金、时间、人力才能制作一部著作。而手冢治虫认为:只要故事好,就算是两张纸片也一样可以吸引人。于是在1963年的《铁臂阿童木》和1966年 的《森林大帝》的制作中,创造了日本独特的动画制作技术,每秒8帧的处理措施(即“三格拍摄法”)和BANIK SYSTEM“保存备用法”(将多次出现的画面存档,反复使用,例如角色的个人经典动作或变身场景等)提高了作业效率,极大限度地节约制作成本,为日本动画的产业化奠定了基础。随后还创造了口动、眨眼系统:眨眼三帧、说话三帧的模式。这种方式如今仍然被日本动画界使用。这些是靠分层来实现的,身体一个图层,嘴巴一层,不动的图层画一层就可以了。然后导入到动画软件里进行镜头合成。像一些身体不动只有头发飘动等等类似的动作也是这样制作的,所以不存在重复劳动。至此,日本动画能与美国动画分庭抗礼。 美国动画特点走大制作、大成本的道路;日本动画则采用小成本、快产出的方式。以“不完全动画”一拍二或一拍三的方式制成动画,讲究故事情节,不讲究动作的流畅,着力刻画人物的内心,注重画面的细节、色彩和复杂的背景。影片在色彩、结构、风格上都带有强烈的设计理念,画面呈现出独有的审美功能。日本把握静态描写很出色,最常见到的就是将一幅静止的画匀速运动,再加上一些吵闹的声音,就可以做出一个大致的环境图。通过几张简单的图片就可以将人的神态表现出来了,可以省略的地方肯定会使用重复帧的功能。尤其是背景,拆分得很多,这样便于重复使用,在新海诚的片子中,那块云朵曾多次被用在几部不同的片子里。角色的动画可以分成比如说话、跑步、挥拳……绘成系列分动画,然后根据故事的情节合成即可。比如做一个嘴巴动的动作,那么可能整个片子里的说话动作就都有了,其他以此类推。 除此之外,《铁臂阿童木》作为第一部日本电视动画,当时的收视率超过四成。这部著作其实已经是比较完善的日本动画的雏形,甚至有很多看来是习惯的东西也被保留了下来,比如一周播一次动画。一周播一次动画这种模式主要有两个好处: 1.节约资金,减少制作投入。日本动画用上一集播出赚的钱,完成下一集的制作,这是对资金最节省最灵活的应用。说到这可能有人会问,如果制作跟不上,不就麻烦了吗?其实不然,如果一个制作团队,连基本每周一集都无法保证,那被淘汰也是理所应当。 2.淘汰劣质动画。严格说来,观众不喜欢不能代表这个动画就不好,但在日本动画制播这种极其商业化的环境中,观众反映不佳、商业利益不佳的动画是会被拿掉。这样做,对电视台而言,可以减少低收视动画对自身广告收入的作用;对投资方来讲,可以停掉正在制作的动画,寻找其他投资点,避免在不受欢迎的动画上无效投入。反观我们中国的动画,一些投资方动辄就要投拍几百集的动画片,制作方又极少考虑观众的反映,往往制作完成后,却怎么也找不到买家,大量砸在手中无法播出的动画给投资方以重创。有些低价勉强卖出,或者贴钱发行的动画,即使播出,也没有引起什么反响,默默开播,默默结束。而有一些动画因为没有后继资金,在制作中途夭折,巨额资金投入打了水漂。 三、以技术为驱动 我们可以看到,现代设计的产生过程经历了相当长一段时间,在这漫长的孕育阶段,科学始终发挥着巨大的影响。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进步,设计已不再是一门单纯的“美术”学科,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综合学科。因为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技术革新,使得设计必须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只有艺术没有科学是不现实的,只有科学没有艺术,也不现实,正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才产生了现代设计。动漫产业作为一种与电视、电影、互联网等电子媒介紧密关联的产业,对相关的各种技术存在高度的依赖。从某种程度上看,动漫产业具备高度的“技术驱动”特征。 所谓“技术驱动”,就是指动漫技术在动漫产业的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成为动画项目的创新催化剂、动画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以及动漫产业的规模化驱动力。动漫产业受技术驱动作用主要来自三个方面:1. 制作技术。包括:二维与三维制作、平面设计、动作捕捉、特效合成、影视编辑、音响制作、协同制作、存储管理等。2. 传播媒介。包括:电视媒体、网络媒体、P2P共享、手机动漫、手机视频、即时通信、户外屏幕、立体投影等。3. 互动体验。包括:网络游戏、视频游戏、实时CG、动作感应、全息影像等。“生产制作”、“传播媒介”和“互动体验”共同构成了动漫产业的三大核心领域,均带有明显的“技术驱动”特征。 从1990年代中期开始,信息产业开始在全球范围兴起,信息技术也逐渐在动漫技术发展中占据优势地位。通过数字化、信息化实现动漫产业的新型工业化变革,已经在发达国家取得了丰富的成功案例和宝贵经验。以日本为例:作为全球唯一能与美国好莱坞相抗衡的文化输出大国,日本的动漫产业在1990年代中期遇到了生产效率低下的瓶颈。为改善动画制作的生产效率,日本动漫行业果断地推行了数字化的信息技术变革,促使动漫公司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升级。凭借日本自主研发的RETAS、STYLOS等数字化的动画制作工具,日本动漫产业从1997年开始进入信息化的新时代。由于动画的制作过程实现了数字化,不再需要赛璐珞片、绘画用具、胶片等传统制作工具,制作效率得到了飞跃性的提高。在二维动画中结合三维技术,特别是对真实场景模拟,视觉效果宏大瑰丽。 日本动漫产业通过以数字化、信息化带动行业整体的新型工业化变革,发展至今已经占据全球动漫市场的60%,占其本国GDP的12%。日本动画协会事务局长山口康男在其所著的《日本动画全史》一书中指出,21世纪动漫产业发展的三个关键词即为“数字化(Digital)”、“网络化(Network)”和“全球化(Global)”,这足以反映技术在动漫产业中举足轻重的地位。无论是动漫内容的生产制作、媒介传播还是互动体验,相关的各种动漫技术不仅为其提供了必要的存在基础和运营保障,甚至还作用着动漫工作者的创意构想和表达方式。进入21世纪,动漫技术迎来了更全面的发展,同时信息技术在其中也开始占据越来越鲜明的主导地位。以数字化、信息化促进动漫产业的新型工业化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公认的主流趋势。 四.结语 当前,日语论文,我国的动漫产业仍属于劳动密集型,亟需向技术密集型转移以进行产业升级。综合以上的若干略论,在面临全球动漫市场激烈竞争的情况下,我们需要革新动画设计制作的思想,为我国动漫产业建设新型工业化的路线。我们需要以信息技术为主导,重点推动动漫技术领域的演进与变革,积极促进动漫项目创新,有效提升动漫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从而驱动整个动漫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责任编辑:尹雨) 参考文献: [1]山口康男.《日本动画全史》.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 [2]彭玲编著.《动画创意产业》.东方出版中心.2017 [3]胡/.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及其启示 [D].吉林学院出版社,2017 [4]林鸣远.日本动漫产业模式带给我们的启示和思考 [J].实践与探究,2017 [5]李然. 日本动漫产业化经营对中国动漫产业的启示 [J]. 北方经贸,2017 (1) [6]王洋. 解析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 [J]. 中国商界,2017(10) [7]谭玲、殷俊编著.《动漫产业》.四川学院出版社,2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