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5-8 Abstract 8-11 第一章 引言 15-27 1.1 紧缩的界定及范围 15-18 1.1.1 紧缩的界定 15-18 1.1.2 紧缩的范围 18 1.2 紧缩的性质 18-19 1.3 紧缩的动因 19 1.4 制约紧缩能否发生的因素 19-20 1.4.1 系统核查 19 1.4.2 认知因素 19-20 1.5 紧缩探讨有何意义? 20-22 1.6 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 22-23 1.7 本文所持的语法观念、探讨措施和使用的理论 23-27 1.7.1 本文所持的语法观念 23 1.7.2 本文所使用的探讨措施 23-24 1.7.3 本文使用的理论 24-27 第二章 已有成果述评 27-35 2.1 术语的更替 27 2.2 以复句为对象的紧缩探讨 27-31 2.2.1 对于紧缩句的特点 28 2.2.2 对于紧缩句的性质 28-31 2.3 以词组为对象的紧缩探讨 31-34 2.3.1 构词紧缩 31-33 2.3.2 从词组到词组的紧缩 33-34 2.4 紧缩的机制 34-35 第三章 连动结构紧缩 35-57 3.0 连动结构紧缩的学术背景及本章探讨的要点 35-36 3.0.1 连动结构紧缩的学术背景 35 3.0.2 本章探讨的要点 35-36 3.1 动 1 词义增值的机制 36-41 3.2 “动1/宾 2”综合构式生成的条件 41-49 3.2.1 过程重合性限制 41-43 3.2.2 “宾 2”的高关注度限制 43-44 3.2.3 语言系统的核查 44-46 3.2.4 认知限制 46-47 3.2.5 与构式理论的分歧 47-49 3.3 紧缩理论运用举例 49-56 3.3.1 “去”的“往”义是怎么产生的 50-54 3.3.2 “非”的肯定义是怎么产生的 54 3.3.3 “承”何以会有“听闻”义 54-56 3.4 本章小结 56-57 第四章 形式动词删略触发的紧缩 57-71 4.0 本章要点 57 4.1 形式动词(DUMMY VERB) 57-58 4.2 “A 个 B”结构 58-59 4.3 轻动词理论的核心思想 59-61 4.4 “作个 AB”紧缩为“A 个 B” 61-62 4.5 没有原形式的“A 个 B”结构 62-65 4.6 对于“V 一个”结构 65-66 4.7 对轻动词理论的修改建议 66 4.8 理论的预测力检验 66-69 4.9 本章小结 69-71 第五章 介词删略引发的紧缩 71-81 5.0 本章要点 71 5.1 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结构的生成机制 71-76 5.1.1 相关探讨综述 71-74 5.1.2 紧缩关系的证明 74 5.1.3 轻介词理论的核心思想 74-75 5.1.4 介词删略引发的紧缩过程 75-76 5.2 对于“开我的玩笑”一类结构的生成机制 76-78 5.2.1 相关探讨综述 76-77 5.2.2 生成机制 77-78 5.3 “像极了”带宾语的问题 78-79 5.4 轻介词为什么能吸引动词性成分 79-80 5.5 本章小结 80-81 第六章 汉语动词重叠式的形成:同源动宾结构的紧缩 81-115 6.0 本章要点 81 6.1 语言的象似性(ICONICITY) 81-82 6.2 语言的重叠现象与象似性 82-83 6.3 走出汉语看重叠 83-101 6.3.1 调查范围及材料来源 83-84 6.3.2 调查措施 84 6.3.3 重叠形式的略论模式 84-85 6.3.4 动词重叠的跨语言调查 85-100 6.3.5 结论 100-101 6.4 走进历史看重叠 101-113 6.4.1 已有成果 101 6.4.2 语义逆转论证的失败 101-102 6.4.3 量减重叠式的来源 102-113 6.5 本章小结 113-115 第七章 从“打/V 一 V”到“一 V”的紧缩 115-123 第八章 结语 123-127 参考文献 127-142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142-144 后记 144-1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