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词“团”句法语义略论[法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法语论文 责任编辑:黄豆豆更新时间:2017-05-08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 本文从量词“团”组合关系的基础上,对量词“团”与数词、形容词及中心语的选择进行了略论,研讨了量词“团”的句法语义特点,得出结论:量词“团”对中心语具有选择性,符合圆状聚集这一性质的事物,可接受量词“团”的选择;“团”主要与数词“一”和“两”搭配;受“大”、“小”、“整”三个形容词修饰。就句法成分而言,主要是与数词“一”组合成数量短语作定语、补语。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 “团”句法语义
  
  从句法平面来看,短语或句子是词语与词语按照一定的规律组合起来的句法结构体。而词语与词语的组合,不仅是按照一定的句法组合方式组成具有句法关系的句法结构,而且要按照一定的语义搭配方式组成具有语义关系的语义结构。语法上进行语义略论,也就是对短语和句子内部词语与词语之间的语义关系进行略论。因此,本文在量词“团”组合关系的基础上,对量词“团”的句法语义特点进行略论。
  量词一般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通常情况下,需与数词组合成数量短语,共同修饰其后的中心语,形成“数词/团/名词(形)”结构。
  
  1.内部结构略论
  
  1.1对中心语的选择。
  量词的选择和应用主要受到中心语语义内涵的制约,同时,量词本身的语义特征又会对中心语具有一定的反制约性,也即量词对中心语具有选择性。团的基本语义特征是[聚集]/[圆状],这一语义性质源于团自身的词义发展。发展为量词后,仍保留有圆状聚集的意义。一般情况下,凡符合这一性质的事物,都可接受量词团的选择。我们将与团搭配的词语分为五组,列举如下:
  A.棉纱、纸、绳子、花
  B.黑云、烟雾、火焰、水汽
  C.思绪、正气、暖意、阴影、疑云、怒火、谜、希望、清冷、争议
  D.人、人马、士兵
  E.翠绿、和气、温柔、漆黑、混乱、糟、温馨、死寂、模糊
  以上五类异同较大:A―D为名词类,其中,A类为具体、可见、易触摸、聚集、无序的“圆状”事物;B类为具体、可见、无序、不容易触摸到的“圆状”事物;C类为抽象、可感、不可见、难以触摸;D类为表人名词,具有群体特征;E类为形容词,无序、强调事物的整体特征。异同如此之大的五类为何都能接受团的选择呢?这需要从词义的引申扩展过程进行略论:
  “团”是一个多义词,量词“团”的不同用法是由不同义项转化而来。如下图:
  
  计量具体、可见、易触摸、圆状的事物(A)→计量具体、可见、不容易触摸到的圆状事物(B)→计量抽象、可感、不可见、难以触摸的圆状事物(C)→修饰某些形容词,具有夸张性。(E)
  由上图可以看出,“团”本义指圆形,是形容词,如:“团扇”,人们在语言使用过程中,意义发生变化,逐渐有了量词的用法。转化途径有三条:
  一是从“聚集,集合”义产生“计量聚集的人”的用法。如:
  (1)他刚迈出门,又被一团人围住,“老李真卖五毛二吗(0.5公斤)?我来看看。”
  二是由“军队的编制单位”义产生“计量军人、兵力”的用法。如:
  (2)他最多只有带领一团人马打仗的经历,那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事。
  三是由“团”的形状特征通过联想,以此来计量“圆形”或“成团”之物,如:
  (3)工人为节约润滑油而为保管箱上锁,为领一团棉纱而陈述理由。
  例(3)中“棉纱具有”[具体]/[可见]/[可触]/[聚集]/[无序]/[成团状]的语义特征。
  量词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随着人们对世界认识的深入,量词“团”的搭配范围日益广泛,本身语义不断虚化。搭配范围由具体事物名词逐渐扩展至抽象事物。
  (4)树色一侧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
  (5)杨过登时脑中一团混乱,呆在当地,不知所措。
  (6)班子不得力,管理一团糟,公司就没有希望。
  例(4)中,“烟雾”具有[具体]/[可见]/[成团状]的语义特征。但是其特点是很难或无法触摸到,其外延部分具有模糊特点。
  例句(5)、(6)中与“团”搭配的是“混乱”和“糟”,具有[抽象]/[无序]/[成团状]的语义特征,“团”不再侧重于对具体事物进行确切计量,而重点在于修饰抽象事物或概念,使“混乱、糟”等抽象概念具体化而且具有了形态感。
  1.2“团”对数词的选择。
  当中心语为具体名词时,“团”受数词“一”、“两”修饰,如:
  (7)站在大街的远处看,会觉得它像是蓝天上的一团光晕,只能见到光,而忽略了楼房本身的存在。
  (8)厂门口那两盏挺小的灯笼在纷纷扬扬的雪花中,映出两团摇摇的红雾。
  有时“一、两”连用,表示量小。如:
  (9)地上打扫得非常的干净,连一两团马粪都看不到。
  当中心语为抽象名词或形容词时,“团”一般只受数词“一”修饰,强调事物的整体性。如例(6)。
  当“团”重叠时,“团团”只受数词“一”修饰,表多量。如:
  (10)高大的翠松是一团团绿色的火,把城市的目光点燃。
  当“一团”前有指示代词“这”、“那”时,“一”可省略。
  (11)他右脚后跟将球磕出这团纠缠的乱麻中,同时左转身反向跑出,球刚好又滚到了他的脚下。
  (12)他的略论恰似一道强光驱散了我童年生活那团迷雾。
  1.3插入形容词情况考察。
  量词“团”在与数词构成数量短语时,数量中间可插入“大”、“小”、“整”三个形容词,如:
  (13)子弹在枪口吐了一小团青烟,嘶叫着穿过阳光,拦头射向李全顶空的敌机。
  (14)马厩肥多半是草末,并不重,一叉下去能挑起一大团,用四齿铁叉挑百十下就是一车。
  (15)他的胖矮腿移动了半天,才把身上那一整团油肉运到学生跟前。
  下面,我们将对三个形容词与“团”搭配的语义进行略论。
  1.3.1可插入“大”、“小”。
  “大”是指在体积、面积、数量、力量、强度等方面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而“小”则是指在体积、面积、数量、力量、强度等方面不及一般或不及所比较的对象。二者都是强空间义形容词,既能描写长度,又能描写面积、体积或数量,“团”在空间都占有一定的维度,因此都可以受“大”、“小”的修饰,如例(13)、(14)。根据陆俭明先生的观点,插入“大”强调量大,由它们形成的数量短语不能与“言少”的“只”、“仅仅”共现,如我们不能说:“这儿只有一大团麻绳。”这是不符合语义搭配准则的。插入“小”则是强调量小,由它们形成的数量短语可以与“言少”的“只”、“仅仅”共现。
  其实,并非如此。罗远林先生(1988)在对于数量词中插入形容词情况的补充考察中指出:“数量词中间插入形容词的组合,不仅要受到数词和量词,特别是量词的制约,以及数量词所修饰的名词的制约,而且要受到语境语义因素的制约。”“语境语义制约,是指句子结构以外的上下句形成的语境,在语义上对这种插入组合的一种制约。这种制约可以作用句子结构内部的插入组合。”
  1.3.2可插入“整”。
  吕叔湘(2002)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中对“整”的解释:
  [形容词]全部在内,没有剩余;完整的。一般不受程度副词修饰。经常同量词或名词组合,共同做句子成分。
  由以上解释可知,与“整”搭配的量词所构成的数量短语固然强调被修饰成分之量大,但更强调量的整体性,这也说明被修饰成分具有可分离性。动状类量词表量特征具有模糊性,虽然也有计量的功能,但侧重反映的不是物体确切数量的多少,而是更加强调量词所修饰成分的整体形态。如例(15),一方面表明“油肉”很多,但具体数量是模糊的,另一方面,由于“团”具有一定的形体特征,所以,人们很容易在大脑中“团”意象图式,即出现在人们脑中的是这个人整体成团的形态,而不是具体的数量。故能受“整”修饰。

  
  2.整体结构略论
  
  我们以北大语料库所收集的1993―1996年的人民日报,以及大陆、香港和台湾的现、当代作家著作为语料来源,把所有包含“数词/团/名词(形)”的句子作为考察对象,对他们所作句法成分的分布情况作了略论,发现该结构在句中主要作主语、宾语和补语。“团”主要与数词“一”组合成数量短语“一/团”作定语,修饰中心语。下面,我们对充当语法成分的情况作一下具体略论。
  2.1充当主语、宾语情况略论。
  2.1.1数量短语与中心语之间“的”字隐现情况略论。
  可以直接修饰中心语,起限定影响,中间一般不能加“的”。
  (16)一团火苗照出他二人挨得很近的脸的轮廓。
  数量短语作定语时,也可以在数量短语与中心语之间再加入修饰性成分,一般情况下需要加定语标记词“的”。如:
  (17)一辆汽车坏了,停在马路上,一群人围着呆看,所得的结果是一团乌油油的东西。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成分之间的距离反映了所表达的概念的成分之间的距离”。也即语言成分在意义上的联系越紧密,那么它们在表层形式上的联系也就越紧密。“一量/名”形式中,“一量”和名词中心语在意义上关系紧密,所以,“一量”和“名”之间一般不加“的”;而“一量/修饰成分/的/名词”中,“一量”与中心语在意义上联系相对疏远,为取消句子成分的独立性,在语言形式上“一量/修饰成分”与名词中心语之间需加“的”。
  2.1.2作主语、宾语时中心词的省略问题。
  (18)密密麻麻的这一团是在木星跟火星轨道之间的这个小行星。(作主语)
  (19)她好像一个刚醒来的螃蟹,把脚都伸展出来,不是那么圆圆的一团了。(作宾语)
  根据语料发现,“一团”可以省略中心词,单独充当主语或宾语。此时,是有一定的限定条件的,作主语时,要求有限制性成分出现,一般情况下,指示代词“这”、“这么”或“那”、“那么”与之共现,如例(18)。朱德熙(2006)语法讲义指出:“汉语有一种很强的倾向,即让主语表示已知的确定的事物,而让宾语去表示不确定的事物。”也即主语是有定的,宾语可以无定,所以,数量短语可以自由出现于宾语的位置。而出现在主语位置时,由于本身无定,因此需加限制性成分。
  2.2作补语时,情况略论。
  “一/团/名词(形)”作补语现象十分普遍,最为典型的就是进入“V成/作/一量”格式作补语。此时,中心语经常省略。例如:
  (20)我的身子抖战着,几乎缩成一团!
  赵贤德在“V成一量”格式对V和量词的管控一文中对此格式中“V”与量词的搭配作了考察,指出:当V为非自主动词时,量词以“团”为主;当V为自主动词时,量词以“团”、“片”为主。我们通过对北大现代汉语语料库检索,含“一团”的例句4000余条,而含“成一团”的例句竟高达1000余条,含“作一团”280余条。宗守云(2008)在集合量词的认知探讨中指出:“一/集合量词”已经固化,没有特定的名词性成分和它们共现,例如:“乱作一团”。
  量词“团”之所以都能够进入此格式,这与由动词演化而来这一特点是分不开的。由于该量词虚化程度不太强,量词的语义特征中仍含有源词的聚集义动态特征,因此,能够进入“V成/作/一量”格式,作“V成/作”的补语。
  总之,量词“团”就组合功能来看,对中心语具有选择性,一般情况下,凡符合圆状聚集这一性质的事物,都可接受量词团的选择;“团”主要和数词“一”和“两”搭配;受“大”、“小”、“整”三个形容词修饰。就句法成分而言,主要是与数词“一”组合成数量短语“一/团”作定语,修饰中心语。
  
  参考文献:
  [1]张敏.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2]郭先珍.谈谈物量词对前搭配数词的语义选择.汉语学习,1994,(3).
  [3]郭先珍.现代汉语量词用法词典.北京:语文出版社,2002.
  [4]何杰.现代汉语量词探讨.民族出版社,2001.
  [5]陆俭明.数量词中间插入形容词情况考察.语言教学与探讨,1987,(4).
  [6]罗远林.对于数量词中间插入形容词情况的补充考察.汉语学习,1988,(4).
  [7]邵敬敏.量词的语义略论及其与名词的双向选择.中国语文,1993,(3).

法语论文网站法语毕业论文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