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性油画的主要类型与技法语言[法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法语论文 责任编辑:黄豆豆更新时间:2017-05-08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在意象油画的创作中,由于画家的艺术个性与艺术追求不同,带来了绘画风格盼异同。总体来说意象油画如以自然真实程度来划分,大致可以归纳为视象性意象油画、写意性意象油画和抽象性意象油画三种风格类型,不同的类型的表现语言有着各自的特色。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意象性油画;审美观念;主要类型:技法语言
  一、意象性油画创作的审美观念
  中国意象性油画是中国油画家在长期实践与探究中发展起来的有别于西方传统绘画和现代绘画的一类油画,它具有鲜明的东方特色和强烈的民族性,是西方油画与中国文化传统精神的有机结合。它与西方传统绘画不同,它更多的是继承了中国传统艺术中的审美追求,在艺术创作中强调的是抒发主观情感。它更多地被中国传统绘画特别是文人画的美学品格所灌溉和滋养,继承了中国画中注重“写”与意境的艺术特征。所谓的意象在绘画里面是作者在对自然的感悟中,主观地将自然物象与自己的心灵世界有机结合,再通过他独特的艺术语言和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具有一定的风格特色和审美情趣的图像。它不是客观对象的外在的具体表象,而是主观情感与客观物象的完美融合。所以,它是以“意”造“象”,既非被动而客观的描述,也不是完全主观的臆造。它是中国文化精神、民族审美心理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油画中的彰显。中国意象油画往往带有东方人所特有的含蓄与内敛,绘画带有东方特有的诗意。体现了中国文化精神中“天人合一”“大象无形”的审美观念。
  在艺术创作活动中,“意象”指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交融而成的心理形象。它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进行审美关照的产物,是艺术创造的关键环节。艺术家在进行创作时,总是首先以自己的主观情感去感受外在的事物,这是一个“情瞳胧而弥鲜,物昭晰而互进”的审美体验过程。当主观情意与外在的事物相契合时,头脑中就会产生一种具有美感的形象,这就是“意象”。它“规定着艺术创作的方向,调节着艺术活动中每一个动作,使之合乎活动的目的和要求,即活动结束时要得到的结果”。它不是物理性的实体在头脑中留下的表象,而是一种“心象”,当这种“心象”通过物态化的形式语言表现于著作中时就成为艺术形象。郑板桥在题画・竹中,把画竹的过程分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三个阶段。“眼中之竹”是物象的表象,“胸中之竹”就是构思成熟的艺术意象,“手中之竹”则是意象物化为著作中的艺术形象。这种作画过程就是中国画里所强调的“意在笔先”。
  我们知道,写实绘画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如实的描绘眼前的对象,对象关于绘画表现具有最大的规定性:而意象性油画的创作关键环节就是主体要有意象。在创作过程中,作者对描绘对象的观察体验应在头脑中与自己的感觉、情绪、想法以及个人图式语言相融合,在头脑中形成一幅具有意昧的图像――意象。这个意象已不是先前现实中l的物理对象或表象,而是渗入了主体主观意志的被改造后的主观心象,这个心象与物理对象相比已经发生了“偏离”,是一种“似与不似”的形象,“是最后定局的即将按此物化为艺术著作的艺术胎儿。”所以意象性造型是对自然物象深刻理解和感悟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取舍、概括、夸张的主观创造,从而达到抒情表意的目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意象”表达本身是有不同的种类和层次划分的,所以在中国画中有小写意和大写意之别。
  在创作过程中,如果头脑里没有意象的产生,意象性绘画就不能进行,语言形态的点、线、面、色彩、笔触、肌理等语言元素是构筑视觉形象的物质手段,都带有主体强烈的意象意识,通过主体富有个性的灵活应用与组合,抒发出主体的审美追求与思想感情。
  意象性表现强调作画过程中主体的情感表现和对画面意境的追求。意境是指艺术著作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意象性油画最大的特征是讲究意境。李可染说:
  “意境是艺术的灵魂。是客观事物精萃部分的集中,加上人的思想感情的陶铸,经过高度艺术加工,达到情景交融:借景抒情,从而表现出来的艺术境界;诗的境界,就叫做意境。”
  意境,顾名思义,就是意(情)与境(景)的有机结合。从创造与欣赏的角度来说,“境”是所描绘的景物的“形”与“神”,即经画家提炼概括而描绘出来的景物图象及其内在本质与精神;“意”是指画家所要表现的情与理,即画家的情感、旨趣和他对生活的认识、理解与评价。在意境的创造中,境是基础,画家的审美旨趣和思想感情来自表象或客观景物所孕育与激发。而画家的审美旨趣和思想感情(意、情)又必须凭借特定的景物才能得到表达和抒发。在意境的创造中,意对造境又具有主导影响,境随意造,意高则境高;同时意又融入境中,境中见意,在这种相互融合中,它呈现出一种十分鲜明的,可给人以启示和想象的境象,同时又包含着深厚的、耐人寻味的意蕴。正是这种意蕴与境象的有机结合便构成了意象性绘画独具特色的意境。这种生动、深邃的意境使著作获得了灵魂,给人以极大的美感与愉悦。
  二、意象性油画的类型和技法语言要点略论
  意象性油画的意境表现是虚与实、形与神、隐与显、疏与密、情与理的统一,它既可以展现事物的外在形貌又可以传达事物内在的精神气质,还能表现作者的对客观事物的审美感受以及主观的思想感情。画家可以根据自己的艺术个性与艺术追求做出突出某个方面或削弱某个方面的选择。由于画家的艺术个性与艺术追求不同,带来了绘画风格的异同。总体来说意向性油画如以自然真实程度来划分,大致可以归纳为写生性倾向、写意性倾向和抽象化倾向三种风格类型(有的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的混合,可依据风格的主导方面归纳到这三种类型之中)。下面分别对这三种类型的技法语言进行略论:
  (一)视象性意象油画
  “视象性意象”是指这种意象起始于画家的视觉感官,起始于画家对现实世界的知觉体验。画家主体的艺术意象带有一定程度的现实世界的痕迹。
  我们知道写实油画以客观物象为标准,完成的著作非常真实、细致,关于物象的结构、比例、体积、质感、色彩、明暗、透视等均需得到完整的表现。绘画的语言、技术均以表现客观物象为目的,凡是写实绘画必备的要求,在著作中都得到体现,著作追求对自然美的表现。而视象性意象油画,仍以写生作为作画的基本方式,但写生的内涵已完全不同于写实油画了,它是西画的写生方式与中国画的“写意”观念的整合。面对客观物象讲究“悟对通神”“迁想妙得”,法语论文题目,在画家眼里客观物象不再具有绝对客观的物理意义,即在审美体验中过滤掉了许多物理的“现象”因素而更偏向于物象的语义符号意义和形式构成意义。著作追求画家个人情感的抒发和意境的创造,作画的过程强调画家的主观参与意识,心理过程强烈地交融在景象之中。“在整个艺术思维活动中,始终伴随着强烈的审美情感,‘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始终表现出审美主体的本质力量――审美理想、审美情感、审美个性等对审美对象(包括过去感知过的对象在头脑中形成的有关表象)的紧密拥抱。”技法语言的应用充满着

自由表达的语言意识并凸现情感的渲泻。
  1.构图
  多采用焦点透视的构图形式,视点相对固定。各种形象基本上按实际存在的空间关系与序列进行构图布局。与写实油画不同的是,画家可根据立意对物象的自然空间关系、透视效果做一定的主观处理:对物象的比例、特征以及著作的主与次、虚与实、静与动、藏与露等进行提炼与规划;重视构图的形式构成效果和构图关于意境表现的影响。
  2.构形
  在形象的表现上,一般减弱对象物质性的一面,而强调精神性、语义符号性的一面。关于物象的形态的处理,采取减法,减去多余的细节和层次,保留本质的和富有精神意味的部分,并对形象进行修饰与艺术加工,使形象产生一种单纯、净化、生动、人格化的效果,从而通过形象表达作者的感情世界。
  3.构色
  在色彩表现时,打破写实色彩条件色的处理措施,重视色调、固有色、理想色的应用,用色更加单纯和归纳,省略物象丰富微妙的色彩层次,注重主体精神气质的表现和画面意境的表现以及色彩的形式美感。
  (二)写意性意象油画
  在中国画里写意画最具有意象性特质,比其他绘画更能代表中国文化。写意是以简练放纵的笔墨技法写出物象的形神,“得意而忘象”,创作的目的在于“得意”,在于表达意趣和意境。中国写意性的意象是主客观的统一体,“画梅谓之写梅,画竹谓之写竹,画兰谓之写兰,何哉?盖花卉之至清,画者当以意写之,不在形似耳。”(画鉴)“画见其大意而不为刻画之迹”。对著作的表现,在于“得其意思所在”(苏轼)。国画的写意性并不囿于物象的自然属性和存在时空而制约画家的性灵,从而能最大限度的展现主体内在精神与自然之理的统一,中国画的写意性可以使画家做到性情与笔墨形式相契合而生发,追求自然浑成的机趣。这种写意观念是对自然生命更本质的描述。写意性油画的观念和作画措施就是从写意国画中移植而来的。
  写意性油画创作更加强调画家的主观因素,强调注入画家的意念、情感、个性、形式冲动等内在需要;强调有感而发和主观激情的抒发。在表达形式语言上更加主观化、情绪化、表现化和程式化。因此,写意性油画在形式风格和表现语言上呈现出更加多样化的面貌。例如,倾向写意性的,常用泼辣、洒脱、书写性的“笔墨”表现物象的形与神,抒发作者的感情;倾向表现性的,常用夸张变形的形象,强烈的色彩,激越的笔触造成强烈的视觉效果来渲泄内心的情感;倾向抽象性的,更多地舍弃物象的自然形貌,注重提取物象抽象的形式因素进行有意味的组合构成,并以此达到表情达意的目的。
  1.立意
  中国画,尤其是中国写意画,讲究“胸有成竹”、“意在笔先”,说的就是在动笔前头脑里先要有一个富有哲理内涵、诗意的创作主题和画面规划,再通过所表现的物象来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认为立意为作画的根本。清代的方薰,著有山静居画论,在这里也强调了立意与作画之关系,他说:“作画必先立意以定位置,意奇则奇,意高则高,意远则远,意深则深,意古则古”,说明了一幅画境界的高低在这个阶段就已经确定下来了。写意倾向性油画,直接继承了中国写意画的观念与语言。关于立意我们认为:不落陈套,用意精当,借景以生境,笔少而意多方为上乘。
  2.构图
  中国画讲究形式美,构图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也不受焦点透视的束缚,画面空白的应用独具特色。多采用散点透视,使得视野宽广辽阔,构图灵活自由,画中的物象可以随意列置,冲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
  “置陈布势”是中国画形式美的构图方式,其内容主要包括画幅、中心、开合呼应、交错变化等内容,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中国画构图的形式美,是一个大的范畴,置陈布势就是要符合美学规则。构图中心、S形构图、开合呼应、交错变化、画幅变化(如,立轴、条屏、方幅、横披、册页、扇面等多种艺术形式。)是中国画重要的构图措施和构图形式。
  中国画构图的审美趣味和构图形式,别具“雅”的品位。已成为中国绘画艺术中审美标识性因素之一,在意象性油画创作中也屡屡可见。当然,在现代的文化语境中,这种样式本身也成为了文化代码,因此在构图中还发挥着传达文化信息的影响。
  3.用笔
  在用笔和用墨方面,是中国画造型的重要部分。用笔讲求粗细、疾徐、顿挫、转折、方圆等变化,以表现物体的质感。一般来说,起笔和止笔都要用力,力腕宜挺,中间气不可断,住笔不可轻挑。用笔时力轻则浮,力重则饨,疾运则滑,徐运则滞,偏用则薄,正用则板。要做到曲行如弓,直行如尺,这都是用笔之意。古人总结有勾线十八描,可以说是中国画用笔的经验总结。而关于用墨,则讲求皴、擦、点、染交互为用,干、湿、浓、淡合理调配,以塑造型体,烘染气氛。一般说来,中国画的用墨之妙,在于浓淡相生,全浓全淡都没有精神,必须有浓有淡,浓处须精彩而不滞,淡处须灵秀而不晦。用墨亦如用色,古有墨分五彩之经验,亦有惜墨如金的画风。用墨还要有浓谈相生相融,法语毕业论文,做到浓中有淡,淡中有浓;浓要有最浓与次浓,淡要有稍谈与更淡,这都是中国画的灵活用笔之法。由于中国画与书法在工具及运笔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二者结下了不解之缘,古人早有“书画同源”之说。但是二者也存在着异同,书法运笔变化多端,尤其是草书,要胜过绘画,而绘画的用墨丰富多彩,又超过书法。笔墨二字被当做中国画技法的总称,它不仅仅是塑造形象的手段,本身还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写意倾向性油画继承了中国画、中国书法的观念和表现手法,使用笔呈现出浓厚的书写性。
  4.用色
  中国艺术的最高价值是以写意而为最高目的的,色彩也是这样,它是以写意精神关照自然造化而形成的独特的审美意识及色彩观。在色彩的应用上讲究“随类赋彩”(谢赫画品),这是传统中国画用色的基本准则。它是超越了自然的表象,凝结了画家心理意志的色彩,具有了最大限度的表现性质,能让画家自由表现,将自身的体悟和情感融入其中,体现出很强的“随意赋彩”的性质。使色彩的应用随主题的需要、意境的需要、情感的需要、色彩形式美感的需要灵活应用。可以说中国画的用色在表现形式上是以主观色彩为其主要特征的。写意性油画的用色就是建立在“随类赋彩”基点之上,又融入现代色彩构成观念的主观色彩创造。
  (三)抽象性意象油画
  抽象艺术一般指艺术形象较大程度偏离或完全抛弃自然对象外观的艺术,注重形式更甚于注意内容,反对模仿任何已有的创造,提倡创造独特的绘画语言及艺术符号来表达画家的生命体验。在西方抽象绘画有两个基本学派:冷抽象(理性严密)和热抽象(随意涂抹)。冷抽象画面具有理性、秩序和装饰性的效果;而热抽象画面松散、自由、并高度感情化。中国的抽象艺术主要是在吸收热抽象艺术的基础上融入中国传统的写意精神与措施发展起来的。
  抽象油画讲究构思的巧妙、新颖,力求符号化的形与色在画面中的视觉平衡,注重造型的对比、呼应和内在的整体性,强调

画面的节奏和韵律,探究形、色、线、肌理的丰富内涵。
  画面中点、线、面、色彩、笔触、肌理等纯绘画语言的构成,具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隐喻和内涵。抽象油画的描绘与制作,除油画颜料外,还使用油漆、涂料等多种颜料。为获得触摸感,常附加实物拼贴。
  西方抽象绘画(指热抽象,以下同)的创作程序与写实性绘画有较大的区别,体现出突出的“即兴”特征。美国当代画家爱德华・H・贝茨这样描述自己创作抽象画的过程:“我把每幅画的创作看成是一次新的冒险,一次对未知领域的探究。我试图避免习惯性的画法,容许问题的出现,并积极寻找解决办法,在画布上融入新的形式。比起按照实现想法来画,这种画法于我更富有刺激性和挑战性。我觉得具象画的缺点之一是,在开始绘画前,画家或多或少已经知道这幅画的样子了。对我来说,这至少减少了创造的刺激性。我在混合材料画法上的这种尝试带有冒险性,也许就好像走钢丝的感觉。但一个人必须不时主动去冒险。使用我的这种措施时,你不会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画上,而是与材料合作,分享从混乱变得整齐、从无序到有序的挑战…随着绘画进一步发展一种形象开始出现,它使人思考,引起回忆,产生联想。这种形象或概念我称之为‘控制力’,它控制着所有随后的决定。从这时开始我所增加上去的一切就是以这个重要的概念或图像为导向,并由它来决定的。”
  在爱德华・H・贝茨的描述中,向我们展示了画家自己作画措施的要点:第一是强调绘画的创造性,打破成规,作画之前在主体的头脑里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意象;第二是作画从某一个兴趣点开始,逐渐展开。作画的过程靠直觉把握,边画边想边调整,无拘无束,关注材料特性和偶然效果,随机把握;第三是随着绘画的发展,通过主体的思考、联想,寻找到一种形象(这个形象不是现实中可辨认的具体物象,而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然后丰富它,完善它。
  爱德华・H・贝茨的抽象绘画的措施是从材料的意味开始的,这是西方抽象绘画非常普遍的一种作画措施。另一种重要的措施,即“从自然到抽象”。这种措施毕加索有一个著名的范例,就是公牛的抽象变化。这种措施的核心就是对自然形象的抽象形式或结构进行提炼和归纳,从具象逐步演变到抽象,从而得到抽象的形象或形式。
  中国的写意文人画将“写意”抒发,发展到了淋漓尽致的程度。意象在语言上的表述,最为直白的就是“似与不似之间”,在这里意象和抽象是有交叉和重合关系的。中国的抽象艺术,从整体上看他们的抽象语言基本上是从意象和对自然的想象中脱胎出来的,因此,他们的著作无论从语言和图式的角度看,都是鲜明地区别于西方抽象艺术的。具体地说,他们的抽象从学术分类上说,基本上都可以归结于自然抽象的方式(意象可以说是从自然抽象中生成的),而西方的抽象则多为形式抽象和结构抽象,这要归因于其各自文化背景的区别。中国当代的抽象艺术,虽然在精神文化动力来自西方,但其形式资源却与中国传统艺术的意象性有着深刻而又内在的联系,正是这个差别,使中国的抽象艺术既有美丽动人的形式,又有诗意的主题或形象,从而使著作意味隽永,耐人寻味,这正是中国抽象艺术的魅力所在。
  由此可见,中国抽象艺术是一种自然与形式的综合平衡,本质是一种“半抽象”艺术,是介于意象和纯抽象之间的一种艺术,其画面效果往往有着中国大写意的抽象性,可以说是大写意的进一步抽象化。因此它的作画措施往往也是介于写意与抽象之间的,即与西方抽象绘画有一定程度的交叉,又与中国绘画有着深刻的联系。赵无极在画家独白中曾这样说:“我以为所有画家的创作关于其自身来说都是写实的,他们的创作关于别人来说才是抽象的”。这就是说,他在动笔作画之前,头脑里是有意象的,著作是艺术意象的物化。这与上述爱德华・H・贝茨的作画措施有着根本的异同,可见他的作画措施与程序总体上是更加倾向于中国画的。
  需要指出的是,意象性油画的具体形态是极为丰富多样的,不仅艺术家相互之间有着鲜明的异同,就是同一艺术家在不同时期甚至同一时期亦存在着交叉与融合的现象。关于意向性油画进行分类,是为了便于对意象性油画进行梳理和略论,作为艺术家不必拘泥于类别之分,而应着重于个人图式语言的建构与创造力的发挥。
  参考文献:
  ①邵占峰锋.论中国意象油画中的“虚”与“空”[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09.
  ②吕景云朱丰顺著.艺术心理学新论[M].第132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年3月.
  ③吕景云朱丰顺著.艺术心理学新论[M].第112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年3月.
  ④李可染.谈学山水画.美术探讨[J],1979年第1期.
  ⑤吕景云朱丰顺著.艺术心理学新论[M].第268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年3月.
  ⑥尹沧海.再提中国画的写意性――第十届美展观后感,国画家[J],2005年第2期.
  ⑦夏燃.谈中国画构图的形式美,东京文学[J],2011年6期.
  ⑧(美)爱德华・H・贝茨.水彩大师教程[M].第98-100页,广西:广西美术术出版社,1999年5月.
  ⑨邓平祥.从意象到抽象:中国当代抽象艺术的美学特征,中国摄影在线http://www.省略/Html/syll/syxg/2007-2/3/225555186.html
  作者简介:
  高波,男,副教授。湖南文理学院美术学院。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