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现代汉语中,“作”、“做”两字的语音相同,语义相近,但语用上却不尽相同。文章对“作”、“做”两字追本溯源,并对1000万字的自建语料库进行略论统计,从词义、语用、语法功能三方面对“作”、“做”两字进行辨析。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 作 做 词义 语法 语用 1.“作”、“做”两字的起源 早在甲骨文中,就有“作”的记载。“作”字,起初与“乍”同字,“乍”是“作”的声符,先秦时期“乍”、“作”同部。在说文中提到:“作,起也,从人乍声。”但在古代典籍中,有时一个字在不同的上下文中会有不同的解释。如,同是诗经毛传,对“作”字解释不同。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秦风・无衣)。毛传解释为“作,起也”这与说文中的解释是相同的。 思无�荆�思马斯作(鲁颂・�o)。毛传对此的解释是“作,始也”。 作,谓牧之,可使乘驾也(郑笺)。可见这个“作”是牧养的意思。 天作高山,大王荒之(周颂・天作)。毛传解释为“作,生也”,又说道,“天生万物高于山,大王行行道,能安天之所作也”,这里的“作”是出产的意思。 词在长期应用中会逐渐分化出新意义,形成一个词义系统。到隋唐时期,“作”已生出很多义项。广韵中,“作”有这样几个义项:“为也,起也,行也,役也,始也,生也。”此时,“作”出现了书面语与口语的差别,因时地不同,出现了两个代表性的语音,从而在语义上代替了“造”的意思。随着时间的推移,差别越来越大,最终导致了“做”的产生。 吕叔湘认为“做”是文白异读的产物,“做”和“作”本来是一个字。古代只有“作”字,是入声字,后来在口语中变成去声,可是书面语中的读音还是入声,就有人造出一个“做”字来代表口语中的去声读音。 王力认为,“作”字是在唐代产生,而关于“做”字产生的时代,他主要依据了明代的辞书正字通,推断出“做”字早在北宋前期当已产生。当时辞书广韵虽未收“做”字,但对广韵加以修订,成书于北宋仁宗宝元二年的集韵则加收了“做”字。 2.现代汉语中的“作”和“做” 许多词典关于“作”和“做”的区别有过论述。但解释粗略而雷同,关于外国留学生来说依然无法掌握“作”、“做”的用法。下文将从词义、语用、语法三个方面对这对典型的同音近义词进行辨析。 2.1“作”、“做”词义区别 对比2005年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对“作”、“做”两字的解释可以看出,“作”“做”两字明显的区别是: “作”的义项中有名词性的解释,而“做”则没有。“做”有充当、担任的意思。因此可在后面加上代词、称呼或职务等。如“做爸爸、做媳妇、做经理、做演员”等。“作”和“做”都有假装的意思。但是“作”后一般接抽象的内容,如“作态、装模作样”,而“做”后一般接具体内容,一般头脑里容易联想起来的东西,如“做鬼脸、做苦状”。“作”、“做”两字都有从事某种活动的意思,但如“自作自受、作孽”等,其感情色彩大多为贬义;而“做”构成的词语,如“做工、做事”大多为中性词。“作”、“做”两字都有写作之意,如“做诗”也可以写作“作诗”,但“作曲”和“作书”一定要用“作”。 从动作性强弱的角度上看,“作”、“做”�勺指�人带来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做”给人的印象一般是一个比较具体的动作,如“做手脚、做操、做礼拜”。而人们看到“作”字时,反映在头脑中的常常是一些名词,比如“作家、著作、杰作”,等等。由此可以看出,“做”字的动作性比较强,“作”字则相对较弱。 从具体与抽象的角度上看,“作”字的构词,后面多带有较为抽象的内容。例如“作案、作弊、作废、著作、作曲、作别、作难、作恶、作梗、作怪”。而“做”字的构词,后面则多带有较为具体的内容。例如“做礼拜、做满月、做寿、做圈套、做手脚、做生日”等。 2002年增补本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新词新义中出现了“炒作”和“作秀”。而“炒作”的“作”的意思接近于“起”的义项,因而用“作”,并非“做”。 而“作秀”一词,是指表演、演出或者为了销售、竞选等而进行的展览、宣传活动。“秀”字是的“show”的英译词,属于比较抽象的内容。说―个人“作秀”,并非强调具体的动作,而更多是指这个人不务实、虚荣,所以用“作”。 2.2“作”、“做”语用区别 “作”、“做”两字词义上的动作性强弱的异同造成了两者在是否可以重叠方面的区别。“做”字可以重叠,加以丰富,法语毕业论文,使动作更加生动,增强句子的动作性。 2.2.1“作”、“做”重叠的情况 在对1000万字语料库进行统计后,发现“作”没有重叠的例子,而“做”重叠30例。 (1)平日念念报纸,传达传达文件,也不过是做做样子,保住位子。 (2)如果我能每天什么也不想,洗洗衣服,做做饭,打扫卫生,那该多幸福。 通过以上两句例句,不难发现重叠后的“做”字动作性大大增强。 2.2.2“作”、“做”在书面语与口头语上的区别 对语料库进行统计后,罗列出以下词语: 成语:作壁上观、作法自毙、作奸犯科、作茧自缚、作威作福、做贼心虚、做小伏低 书面语:作物、作业、作乐 专用语:作文、作案、作保、作弊、作价、炒作 文言古语:作祟、作态、作乱、作古、作色 口语:做活儿、做买卖、做满月、做派、做圈套、做人家、做人、做生活、做生意、做手脚 从以上词语中可以看出,成语中只有“做贼心虚、做小伏低”使用“做”字,其余成语、专门用语、文言古语一律用“作”字,口语则一律用“做”字。因此,在语体色彩上“作”多用于书面语,“做”多用于口语。 2.3“作”、“做”语法功能区别 在1000万字的自选语料库中带有“作”的例句共28862句,而带有“做”的例句共10475句。可见“作”字的使用频率比“做”高。此部分主要是考察“作”和“做”两者加宾语的情况及两者构词的情况。 2.3.1“作”、“做”所带宾语词性的区别 在对“作”、“做”两字后带宾语的情况略论后,可以发现“作”、“做”后宾语的词性存在着很大的异同:“作”名词代词性宾语有522例,动词动名词性宾语有186例。“做”名词代词性宾语有4915例,动词动名词性宾语有1053例。如: (1)1980年冬季,东北师范大学请来了部队英模报告团作报告。 (2)你刚来,怕一时找不到工作,用这些钱暂作支撑吧。 (3)陈道明反复研读剧本,认真做笔记同时准备了多种方案。 (4)她用�话回绝了杜鲁门的求婚,只表示可以做朋友。 从上表和例句中可以看出,“作”后大多加动名词或动词性宾语,而“做”后大多加名词性宾语。这些特点应该和“作”、“做”两字动作性强弱程度的差别有关。“作”动作性比较弱,所以后面加动词性或动名词性宾语强调动作性;而“做”本身动作性强,所以后面带的宾语大多数是名词或代词性宾语。 2.3.2“作”、“做”后接职务、职业或称呼的情况 经统计语料库,我们发现,“作”后接职务、职业或称呼的情况有20例,“做”后接职务、职业或称呼的情况有98例。“做”在句中所带宾语可以是表示职务职业或称呼的名词或代词。而“作”一般不可,即便可以,也是“作为”之意。“作”在解释为“作为”的时候接代词或职务有类似于担任的意思。如: (1)看来他做爸爸的梦想破灭了。 (2)17岁的于梅经人介绍来到胡家做保姆。 (3)做爸爸的怎么能对孩子的情况这样不闻不问呢? 2.3.3“作”、“做”后不加宾语单用的情况 我们发现,“作”后不加宾语单用的情况有14例,“做”后不加宾语单用的情况有602例。 (1)我们要对所有的人说,你们只要敢把人送回来,我们就敢这样做。 (2)“你真该下地狱!”当他放开她时,凯瑟琳说,“你不应该这样做!” 本文分别对“作”、“做”两字的语料库进行统计大致得出了以下结论:“做”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单音节的动词,因而可以单用,不加宾语也没问题。而“作”仅仅是一个语素,很少单用,一般加宾语使用。 2.3.4“作”和“做”构词的特征 “作”字的构词,后面多带有较为抽象的事物和书面色彩的语素。例如:作案、作弊、作废、著作、作曲、作别、作难、作恶、作梗、作壁上观、作怪,等等。而“做”字的构词,后面则多带有较为具体的事物和口语色彩的语素。例如:做事、做礼拜、做满月、做寿、做圈套、做手脚、做寿、做生日、做客、做伴、做人等。 3.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从两个字的起源来看,“做”的产生晚于“作”,是由“作”发展而来的,在意义上承担了“作”的一部分,因而在拿不准用“做”还是“作”的情况下可写作“作”。 (2)“作”字动作性比较弱,因而一般不能单用,所接宾语一般是动名词或动词,较多使用在书面语中。 (3)“做”字动词性比较强,可单独使用可以重叠。所接宾语一般是名词,也可接表示职业、职务或称呼的名词或代词,内容比较具体较多使用在口头语中。 参考文献: [1]吕叔湘.对于“的、地、得、得”和“做、作”[J].语文学习,法语毕业论文,1981(3). [2]秦其良.辞书中“做”与“做”释义探寻[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12). [3]秦其良.对“做”字的再认识[J].开封大学学报,2007(4). [4]夏永声.“作”、“做”分合述评[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0(3). [5]高永安,康全中.“做”、“作”两个字的关系[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