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特色交际法的生命力(3)[法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法语论文 责任编辑:黄豆豆更新时间:2017-05-08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这方面最成功的例子是印度语言学家N.S.Prabhu从1975年到1984年在印度南方Bangalore地区主持的一系列交际法教学实验。但是强势交际法在一个国家范围内大面积试验成功的经验至今仍未有。考虑到法语是印度的官方语言。因此,在Bangalore的实验可以说是在SLT条件下的实验,处于与FLT实践难以比较的地位。

弱势交际观对前人的教学观点并非采取一概否定的态度,而是继承、改进与发展:它认为要学会使用一种外国语言不能不学它的语法结构。语法教学的任务就是要创造条件促使学生参与足够的交际活动。我们从新加坡可以找到此种观点实践成功的例子。该国某所中学应用弱势交际观教“现在完成进行时态”,设计了一篇新闻记者对一位人类学家的访问记录的对话录音带,全文226个单词,却在11处使用了“现在完成进行”时态。在课堂上并没有作过任何语法讲解,而是先听录音带所传递的信息,不理会什么时态,然后由学生记录录音的片段,配对练习,才把重点放在时态及其结构成分上。这种先信息后形式分两步走的学习措施把语法概念形象化、交际化地呈现,是把交际法教学与语法律习融为一体的范例。

本文所指的强势与弱势交际观正是指这第二种解释,而我国正在推行的也正是这第二种解释中的弱势交际观的交际法。可喜的是我国绝大多数外语教学、外语教育行政人员以及有关学者都持有或倾向于这个观点,而认为应用交际法要取消语法教学的观点在我国教坛上还未有出现过。

2)交际法的目的观与手段观

在交际法出现之前,凡是学习拉丁语、古希腊语等死语言以外的任何活语言,其目的不同程度上都是为了交际,即便应用语法翻译后也不例外。只是由于历史的局限,未能区分并认识语言能力与交际能力的区别,因而前一种能力未能有意识地转化为后一种能力,因而教学效果都不大令人满意。有的观点认为,只有交际法的目的才是明确地为了交际,而其它教学法则不是这样,这是一种误解。其实交际法之所以与别的法不同,是它除了把素质能力的培养作为目的之外,还把交际作为获得交际能力的手段。这一点,对帮助我们理解交际法的生命力十分重要。

3)交际法不等于折衷法(The Eclectic Way)

折衷法在国外,尤其是在美国十分流行。它的特点顾名思义是灵活处理,不拘泥于这法那法。从严格意义上讲,折衷法可以叫做method,他不可能是approach,把它比喻为一般“教学法salad”,更为恰当。因为盘子里的东西彼此并不任何联系,教听力时用听说法,教语法时,又可以用语法翻译法,教课文时什么法也可以用上一点。但是弱交际观的交际法教学并非如此。它的教学准则是利用语言形式帮助并促进交际性学习活动,培养交际能力,形式(语法结构知识)与技能(语言技能及交际技能)紧密结合。上面提到的教“现在完成时”就是最生动的例子。因此,交际法在运用时,无论用于何种课型,它都是一个整体呈现,而不是某法与某法的杂锦拼盘。在指导思想和实际应用两方面,折衷法与交际法都不是一码事。

2.交际法的生命力所在

在这里,我们所指的:第一,并不是虚幻的纯交际观;第二,也不是指完全排除语言知识 教学的纯强势交际法

1)交际法生命力泉源之一——科学的继承性

弱势交际观的特点是它既解决了语言能力过渡到交际能力的问题,同时又承认语言形式对培养和发展这两种能力的重要影响,法语论文范文,因而它在理论上既有突破又有继承,这种实事求是的准则易于为人们可接受,同时也增加了它的可操作性。

2)交际法生命力泉源之二——广泛的包容性

法国语言学家W.Littlewood把获得语用能力(pramctic competence)即交际能力的途径分为两种模式,一种叫自然学习模式(Natural Learing Model),N.S.Prabhu可以说是这个模式的代表人物。第二种模式叫做技能学习模式,即在学习过程中首先把各种各样的分技能(Part瞫kill,Micro-skill)如各种语言结构、句型操练、成语性词语、发音和语调等分解开来,按步就班地进行学习,然后在此基础上按照它们各自的语言功能进行“组装”,以应用于各种不同的交际场合。当代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弱势交际法的实践大体上都属于这个模式。在应用此模式时,结构法大纲,(Structural Syllabus)在早期学习中起着积极影响。

1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