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歌舞是我国民间舞蹈的一朵奇葩也是民间舞蹈的一种稀有舞蹈,它具有庞大的阵容,是广场舞蹈的形式,动态别具,跳跃转身流畅,场面恢宏壮观,阵势画面多样变化,套路更是规范多变,道具棍槌技耍优美中不乏阳刚,粗狂和稳健之美,参与人数多,普及面广。参与中有八九十岁的老人,中年,青年,少年,乃至儿童,妇女,透过他们漂亮鲜艳的服饰和表演中,可以感受到那种人体的力量美;那种热情奔放,那种自豪感以及奋发向上的乐观主义精神。 关键词:潮州英歌 文化功能 清初潮州 Abstract: The British dance is our country folk dance rare and beautiful flowers is also the folk dance one kind of rare dance, it has the huge lineup, is the square dance form, dynamic other, the caper turns around smoothly, scene broad magnificent, the battle formation picture diverse change, the repertoire is the standard is changeable, the stage prop stick mallet technique played exquisitely many positive just, thick crazy and the steady beauty, the participation population were many, the popularization was broad. In the participation has 80-90 year-old person, the middle age, the youth, the youth, and even the child, the woman, by in they attractive bright clothing and the performance, may feel that kind of human body‘s strength US; That kind is overflowing with enthusiasm, that kind of sense of pride as well as is uplifting optimism spirit. key word: Chaozhou UK song culture function clear at the beginning of Chaozhou 前 言 清初潮州知府吴颖在潮州风俗考中提到:“农都春是数十辈,插秧田中,命一人挝鼓,每一鼓一巡,群歌竞作,连日不绝,名曰秧歌。”张华云的岭海岁时记亦云:“秧歌(现民间又叫‘英歌’、‘莺歌’、‘因歌’、‘鹰歌’,从表演的动作来说又称‘唱英歌’、‘茂英歌’、‘扣英歌’、‘跳英歌’等)遍于乡社,岁暮元宵,酬神赛会,经常斗唱;有扮演梁山好汉的,执棍挂鼓,配以锣钹,边行边舞,叫‘英歌前棚’;有扮民间故事,唱打花鼓等等,配以笙笛弦乐,锣鼓板钹,叫‘英歌戏’。”英歌队一般由前棚、中棚、后棚三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节目丰富动人,表演起来动静有次,虚实结合,文武兼之,充分表现了梁山泊好汉的英雄气概。英歌舞多通过乔装为各式各样人物,表演智取大名府、救出卢俊义等传奇故事。 潮州英歌舞这朵既有民族特色,又有 时代 气息的民间舞蹈 艺术 之花有鲜明的地方色彩,浓郁的生活气息,醇厚的泥土风味,扬名海内外。 (一)潮州英歌的渊源 在潮汕地区,有这么一种广场舞蹈,阳刚而恢宏,这种广场舞蹈融汇了戏剧、舞蹈、武术等成份;现在成了人们表达喜庆的一种方式。这就是英歌舞。据说这种英歌舞有三千年的 历史 。但这种说法似乎不可能,因为英歌舞主要是借梁山泊好汉的英雄故事来表演歌舞的,活动中的情节是以宋时期的“水浒故事”作为基础,至今也不到千年,所以肯定不可能有这么长的历史。 汕头大学潮汕文化 探讨 学者陈景熙认为:潮州英歌舞与古代的驱傩仪式有着很深的渊源。英歌舞是在潮汕区域文化体系里面具有阳刚之气的两种文化事象之一,另外一个就是潮州大锣鼓。潮州英歌舞这样一种形式,其实是跟我国古代所进行的春季驱傩仪式有相当密切的关系,它有它的历史渊源。英歌舞的由来有三种说法,一种是“及时雨说”,一种是秧歌说,一种是傩舞说。“及时雨说”就是在明末清初绍兴名士张岱的陶庵梦忆这本书中“及时雨”一节就有这样的说法。张岱认为,可能是因为水浒英雄的大哥宋江绰号就叫“及时雨”。秧歌说就是说英歌舞是从山东鲁北的“大鼓子秧歌”和鲁西的“柳林秧歌”脱胎来的。因为英歌与“秧歌”在潮州话里的发音是比较相似的。还有一种说法是现在的英歌是从古代的傩舞进化而来的。一般说法认为英歌舞起源于“水浒”故事仅仅是“流”,不是“源”,法语论文范文,水浒梁山的108条好汉,与英歌舞的108人,都是来源于 中国 道教信仰,108是36天罡和72地煞之和,是中国吉祥数字中9的倍数。仅凭这一点就可以说明水浒与英歌舞的108应该是同源而生。傩舞是一种反映宗教意识和艺术特征的形式,源溯明代中叶。不管哪能种说,据书记载,潮州英歌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舞者最多108人,表现 内容 为梁山泊好汉化妆打大名府的故事。其实,有108共舞的场面很少出现,多为处于凶年,为避凶煞才不得已为之。 以前,在潮汕地区,到了农事活动的时候,为了祭祀神灵,祈求神灵保佑,就会有英歌舞的表演;春节期间的英歌舞活动啊,秋收后的庆功或者祭祀民俗活动,英歌舞也是保留的节目。而现在,英歌舞从以前祈求神灵保佑的仪式变成了庆祝喜事的活动。 (二)英歌舞的变迁 英歌舞作为一种地方特色文化,具有文化的最基本特征,即时刻都在变迁之间。这一民俗文化活动自创立以来的400多年时间里,在潮汕大地蓬勃 发展 ,并形成四个相对集中的中心:潮阳、潮安、揭阳和普宁。并表现与 政治 和地域 经济 发展存在某种联系的状况。政治环境适合于活动的开展,英歌就能大规模地开展,反之,几近绝迹。文革期间就是最好的例子。经济发展了,能为这样大规模的活动提供庞大的经费,活动就能大规模开展,并有所创新。 近年随着潮安县域经济的发展,潮安县城“文里英歌队”游行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并有所创新。随着潮州文化名城建设的发展,每年都举行盛大的民俗文化活动,在这些民俗文化活动中,法语论文题目,都有“潮安县文里英歌队”的表演,受到广大群众的好评,当然也促进了英歌这一特色民俗文化的发展。 英歌向来都是在“妈祖文化”理念下开展活动的,而传承至潮州的英歌却转化为以“善堂文化”为中心的理念下去开展活动的。潮州的“善堂”供奉的是“宋大峰”祖师相,它与其他信仰有很大的不同,潮州的“善堂”在全国也是独一无二的。有着与众不同的六大特色:1.奉行以善为乐的博爱精神;2.结合民间信仰大兴善风;3.佛、儒、道三教合一;4.丰富多彩的古建筑术;5.在全国的救济组织中独树一帜;6.是潮汕与海外同胞联络的桥梁。 植根于潮安县庵埠镇的英歌有所创新,这是必然的,也符合文化传播的特点。今天的潮州英歌,是经过历代演变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在改革开放政策引向深入以来,潮汕文化艺术部门通过做了深入发掘、精心整理、继承发展、推陈出新的工作而使其展现灿然貌的。 (三)潮 州英歌的阵容结构 英歌舞的分类有很多种 措施 ,一般的是以英歌舞蹈节奏的板式来划分的。按舞蹈节奏来划分的话,英歌舞主要有三大家族,有慢板英歌,中板英歌,快板英歌。慢板英歌节奏比较慢,带有古典宫廷式的特色。中板的话它的锣鼓敲击法就简单一点,体现“力”和“势”的艺术美,比较潇洒,典型的就是排字英歌。快板的话就是比其他两种的节奏更加疾速,更加勇猛,鼓点紧凑,阵势的开合,动作的起伏,气氛比较热烈。 英歌舞的队形一般是两列,人数一致,这样一来就有利于游行的时候保持队伍的整齐。同时,这两列队伍还能随时变化成各种对称或者不对称的阵形。潮州英歌的表演过程大置可分为三个部分: (1)前棚 前棚,即英歌队伍整体组织中的前头部分,也是英歌队的主体部分,大规模由108名年青力壮的男子汉,化装为梁山泊起义部队的主力军的英雄好汉组成,小型的由24人组成,一般由36人组成,俗称36天罡。皆武士装,其领头两人为指挥,即“头槌”与“二槌”,“头槌”多为红面红须,装扮成为梁山人物秦明或关胜,以及黑面黑须装扮成为梁山人物黑旋风李逵。和尚打扮的是鲁智深或武松。其中还有两个男扮女装的为孙二娘和顾大嫂。其他人物有九纹龙史进、猎户解珍等。 整个队伍中的2/3的人手握两节木棒,每节长尺余,敲击起舞,通过刚劲有力的舞蹈表演,表现英雄事迹。1/3的人,手拿小鼓槌棒,敲打起舞,助威前进。另外,队伍中必有一人扮时迁,手执布制长蛇,穿梭腾跃,调整队形,交流舞姿动作和舞蹈图形信息,前棚舞蹈队伍表演时,敲击着木棒和小鼓,伴随着“冬冬喳,冬冬喳,冬冬喳”的英歌锣鼓节奏,紧凑速齐地以优美的舞姿,演出各式各样的舞蹈动作和编演表现攻城战阵的舞图形。威武壮观,具有强烈的感人艺术魅力,给观众以振奋昂扬的感受,激发人们扮英雄、学英雄的积极进取的精神。 (2)中棚 中棚的演出节目,主要是表演一些剧性较强、娱乐气氛浓郁的传统曲艺节目。其传统的完整表演节目有13个,都是以民间趣闻轶事为题材进行艺术加工编演的:第一是“佛公佛母”,由两位扮演者头戴弥勒佛面具,手执葵扇,手舞足蹈,笑容可掬地招呼观众,为中棚队伍开路,以示吉祥;第二是“洗耳恭听扬佛”,一至几人扮演和尚,手执佛尘说唱前进。唱词内容多宣扬佛教教义,宣扬因果报应;第三是否“牵猪蕸“,表演民间配种员的生计,属趣味性节目;第四层是”双摇鼓”,表演民间摇鼓货郎下乡做小日甚一日杂生意,属闹剧;第五是“农夫扶犁下地“,则反映农民一年四季劳动生活艰辛的表演唱;第六是“徐大江拖车”,取材民间传闻,反映的是旧 社会 劳动人民生活困苦处境;第七是“钓鱼”,属反映鱼人生活情趣的说唱节目;第八是“桃花过渡”。传统的斗畲歌方式,取材民间男耕女织的说唱节目;第十是“和尚戏尼姑”。属低级趣味的闹剧;第十一是“闹花灯”。由男女若干人手擎花灯,边舞边唱的娱乐性节目;第十二是“妇女卖艺”,是反映民间艺人生活的表演唱;第十三是“京城会”,是取材于民间故事的喜剧性节目。中棚十三个节目,内容丰富,需要众多的技艺双全的人才扮演。一般情况下,比较难齐全地表演全部节目,便有选择地表演其中若干个。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