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过对新课标下 农村 中学 法语 教学进行调查,了解了教师的教学理念、使用法语的授课状况、教学模式的变化、对学生进行的学习策略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情况。调查发现了不少问题,笔者对此提出了四条相关建议,目的在于对新课标在农村地区的实施状况作阶段性的 总结 ,以期对相关部门提供决策 参考 。 【关键词】新课标准 农村中学 法语教学 从2007年3月份开始,受都匀市教研室的委托,笔者参加了市教研室举行的法语“推门课”评比活动。从三月份到六月初,笔者随听课组深入市周边十多所中学的法语课堂,进行了听课活动,并与所在校的法语教师进行了交流。这次活动本着对农村法语课堂教学进行调研,主要包括几项内容:了解教师的教学观念、课堂氛围的营造措施、教学模式的实施情况、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以及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培养。通过三个月的听课、交流,笔者对新课标下都匀农村中学法语教学有了较深的认识。本着发现问题的角度,笔者对这次听课的相关感受进行整理和沉淀,目的在于对新课标在农村地区的实施状况作阶段性的总结,同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对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一、主要问题及原因略论 1.教学理念近况 在与法语老师访谈交流和听课中发现,70%以上教师的教学观念还是以课本为中心,而非以学生中心,课堂教学主要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应试教学倾向严重。听课发现,几乎所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大多时间讲解语言点,教师过度侧重对知识点讲解而忽视语言的实际应用,课堂上学生应用语言交际的时间很少,法语论文题目,老师常用机械操练取代学生的真实交际。即使给学生时间操练对话,大多数老师开展的教学互动都不具备真实的交际意义,而仅是一种变相的机械强化,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法语交际能力。新课程标准是新课程教学的纲领性文件,但是真正探讨过新课程标准的老师很少,他们对新课标的了解主要来自听讲座、参加培训或其他渠道。许多教师只重视对学生的知识输入,而忽视学生的语言输出,从而产生法语教学中输入与产出的不平衡,造成语言教学事倍功半现象。 2.使用法语授课情况 只有少部分老师通过增加课堂上法语的使用量和频率营造法语课堂氛围。大多数老师把课堂教学失败归为学生不能配合教师授课活动,归为学生素质低、法语底子差。75%以上的老师用中文授课,或中 英文 混合使用,语音语调欠标准,语音面貌比较严峻。教学手段主要还是传统形式的粉笔加黑板,最多使用一些简单教具,较少使用多媒体教学。由于教师教学措施过于机械,有些学生逐渐对法语学习失去兴趣,而教师忽略学生的消极反应,导致老师和学生达不到互动的效果。造成如此局面的根源在于:首先,目前农村初、高中法语师资整体水平不够高,很多老师学历较低,自身法语口语水平有限。其次,班级学生容量大,教师难以照顾到不同层次和不同性格的学生。另外,还有部分老师习惯于采用旧的教学模式,往往忽视课堂气氛的影响。而学生也习惯于被动的单向教学模式,学习惰性普遍,课堂氛围因此难以活跃。 3.教学模式的变化 目前,正在强调要在农村中学实施任务型教学模式,但是大多数老师仍然受传统教学模式的作用,表现为:以教师为中心;重讲轻练,忽视学生的活动与体验;重视知识的讲授,忽视实际语言能力的培养。虽然有些老师在课堂上实施任务型教学,但无视学生的法语实际能力,生搬硬套教学参考书。部分老师布置任务时指令不清,学生无所适从,导致任务教学不能真正实施。新教材对教师要求较高,而多数教师在专业能力上不达标。大多数教师不太明确任务型教学的本质是什么。有的教师认为任务型教学就是让学生做练习,认为任务型教学只适用于条件好的学校,学生基础好、素质高才能实施。甚至有的教师认为开展任务型教学是浪费时间,因为其结果只是训练学生简单的口语能力,学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知识。以上这些错误的理解,造成了教师仍然坚守传统教学模式的结果。 4.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大多学校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比较薄弱,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淡漠。多数老师上课时实行“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忽略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也不重视语言文化意识的传授。大多课堂上,学生就像被教师操纵的机器,被动接受 教育 。多数教师采取翻译法和听说法,进行程序化的技能训练,其教学目标是讲授语言知识,略论语法结构,培养应试能力。虽然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和技能有所提高,但在具体语境中却难以表达自己,语言文化缺失现象仍然普遍。很多老师不重视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培养。甚至一些老师不知道上法语课如何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指导。同时,由于教师坚持以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为主要任务,教师根据教材和参考书按相对固定的程序实施教学,以此满足应试教育的要求,从而导致了跨文化的教育被遗忘。事实上,问题的关键是不少农村法语教师在法语学习策略和语言文化两方面的知识上本身就有所欠缺。 二、解决问题的建议 结合法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建议从以下四方面解决以上问题。 1.进行观念革命,以学生为中心 新课标特别强调交际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在“动”中学。因此,农村法语老师要摈弃传统的教学模式,组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使之具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索学习的能力。“把课堂还给学生”是新课标的理论精华,是素质教育形势下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怎样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体”、成为课堂的中心呢?对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做到在 科学 组织和精心安排下,把时间还给学生,培养其个性和创造力。为了更好地贯彻新课标的精神,教师应当记住:“Teach me,I know. Show me,I remember. Involve me,I learn.” 创设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环境是新课标的要求。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始终关注学生的情感,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要做到尊重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体验,维护其自尊心和积极性;通过各种丰富的合作学习活动,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成就感,发扬合作精神;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尽量给他们创造语言实践的机会;建立互信的师生交流渠道,定期与学生一起反思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互相鼓励和帮助,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助的融洽关系。 2.以任务提高师生互动效率 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措施是新课标对中学法语教师的一个要求,同时鼓励教师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模式。任务型教学强调从“学”的角度组织教学活动。在此模式下,教师应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如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学习和使用法语,完成学习任务。任务的设计旨在让学生用法语在“做”的过程中学习,法语论文题目,在实践中体验和参与,获得实际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与传统法语教学相比,任务型教学的教学目标侧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语言应用能力,注重“学”和其过程,并以任务为驱动,以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为特点。这是任务型教学的核心,体现了当代外语教学理论的基本理念。 3.注重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培养 给学生以“渔”,即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是法语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让他们在学习和应用法语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学习。教师要明确学习策略是宏观的,而学习措施是具体的。有了良好的学习策略,学习措施才会有效。例如,学生学会了应用自我测试的学习措施来巩固学习成果,那么,合理应用学习策略指导学习措施可以促使学生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