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上的重要课题,同时它对翻译活动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本文指出翻译不只是停留在语言的表层意义转换上,更重要的是要理解原文的言外之力及对读者的预期效果,从而在翻译过程中尽可能的减少误差。 一、引言 现代语言学的发展对翻译理论的探讨产生了巨大的作用,以全新的视角及更科学的措施对翻译实践进行指导。自1962年法国牛津大学哲学教授J.奥斯汀(J L.Austin)的名着怎样用语言做事(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问世以来,“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 Theory)就成了语用学上的重要课题。一方面该理论激起了语言学家们对话语意义探讨的极大兴趣。如七十年代的塞尔就在奥斯汀的基础上继续探讨,将言语行为和“会话含义”结合起来,进一步提出“间接言语行为”,这是对言语行为理论探讨的纵深和完善;另一方面该理论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并被运用于多个领域: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和翻译理论等等。言语行为理论对交际环境下言语行为涵义的深人研讨给翻译理论以很大启发,为译者更好地理解和阐释意义提供了全新的措施,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 二、言语行为理论概述 J.奥斯汀首先研讨了句子如何超越其语言组成形式去“做事”( Perform Actions ),去作用并完成交际目的的。他提出的言语行为理论围绕这个问题提出:言语和行为不能分开("Saying somethingis doing something"),言中有行。言语行为包括以下三种具有特征性意义的行为:(A)类是表述性言语行为即“言内行为”( locutionaryact ); ( B)类是意向性言语行为即“言外行为”( illocutionary act );(C)类是取效性言语行为即“言后行为”( perlocutionary act )。其中,(A)类言内行为句仅是在表述某一事实、行为,是一种“意指”( signification ),赋义于形罢了,并无涉及说话者的意图、目的。(C)类言后行为句则重在言语表述可以在听者一方产生作用而达到一定效果,旨在直接引发对方行为。而(B)类言外行为句是指在表述中所产生的某种语势,或劝告、预见或允诺、催促等等。话语中带有说话者的用意(force),这就是“言外之力”,即“以言行事”了。这一部分,从本质上讲使话语具有交际能力,强调的是话语的交际意义。(B)类“言外行为”,又称“言外之力”或“语势”是奥斯汀本人探讨的重点。 塞尔(Searle )在奥斯汀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提出间接言语行为(indirect speech acts),即用一种“言外之力”的表达形式来传达另一种“言外之力”;或者说,听话人如何从说话人的“字面用意”中,推断出其间接的“言外之力”。这一类的言语行为往往要在特定的语境中方能实现。无论是奥斯汀还是塞尔,在他们的论述中都告诉人们:要真正理解话语的意义,只靠句子结构略论,靠逻辑一一语义略论是远远不够的。和传统的语义学不同,言语行为理论并不在句子的认知意义上过多纠缠,而把注意力更多地转向具体语境下的话语意义,交际目的、手段、效果才是它关注的对象。 言语行为理论的基本前提就是言中有行,它并不热衷于语言的潜在系统和句法结构。例如:话语‘`Have you read this book?”在语法结构上属于疑问句,但言语行为理论关注的是它属于带有询问意图的言语行为,其目的在于向听话者获取一定的信息。当然,在特定的交际环境下,该间句或许还会隐含有某种蔑视、尴尬或其它别的含义在里面。这种发话人的意向正是我们在探讨意义时容易忽略但又必须注意和面对的。言语行为理论认为:语言的运用和意向的关系非常密切。因此,我们在对意义进行探讨时一定要把说话者的意图和目的综合考虑进去。例如:在略论话语"It is hot here.”时,根据不同的交际环境和说话者的目的就会得出不同的意义理解:(I)它可以是在作一般性的描述,那就直接理解为“这儿天气热。”(2)它也可能产生于一个特定的场景,如:研究会或辩论中,说话人意在对此发表感慨“这气氛真热烈呀!”该句理解的关键在于结合具体语境,揣摩说话人的意图,得出说话人真正想表达的意义。 言语行为理论的意义观是基于具体语境下的,在交际过程中显现的话语的语用意义。它探讨的是语言和语境的关系,即:“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特别是探讨在不同的语言交际环境下如何理解语言和应用语言”。该理论对翻译探讨的启示有二: (1)意向或称语势极大地作用着意义的理解和表达;因此在以意义转换为中心的翻译活动中,译者不可避免地要讨论原文的目的、意图,以求完整、真实地把握原文意义。 (2)译者要注重翻译过程中可能涉及的不同的交际情景和社会文化背景,因为对言外之力的探讨不是孤立的,而是和一定的语言交际环境息息相关的。 三、言语行为理论和翻译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