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茨维塔耶娃是俄国“白银时代”侨民文学的杰出女诗人, 在她的49年的生命旅程中, 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散文、随笔。本文论述了茨维塔耶娃悲惨的一生及其原因, 浅析了她自杀的原因及其诗歌创作特点, 力图较全面地介绍茨维塔耶娃及其创作活动。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茨维塔耶娃;侨民文学;性格 中图分类号:I0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7)13-0077-01 俄国“白银时代”侨民文学中首屈一指的女诗人玛丽娜・茨维塔耶娃生于1892年, 于1941年自杀身亡,终年49岁。在她的一生中苏联乃至世界都发生了很多变化,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前苏联国内战争、卫国战争等。在那动荡不安的年代里,似乎注定了诗人的悲惨命运,加之她性格孤傲清高、极端人任性、为所欲为,使她的命运更加悲惨。 茨维塔耶娃因对十月革命持不同看法而于1922年侨居国外, 先后来到德国的柏林、捷克和法国巴黎,侨居海外长达17年之久。在侨居生活中又产生了亲苏的倾向,与巴黎俄侨民舆论、报刊界闹翻。于1939年举家返回苏联, 在1941年卫国战争期间自杀。 茨维塔耶娃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 父亲是莫斯科大学教授、著名艺术家, 一生致力于普希金造型艺术博物馆的创建。母亲是音乐家, 弹得一手好琴, 并精通几种欧洲语言, 但体弱多病。为了给母亲治病, 全家长期漂泊海外, 使她自幼养成清高孤傲的性格。茨维塔耶娃十四岁时母亲病逝,她和妹妹阿霞更无人管束了,任其自由发展。这种环境养成茨维塔耶娃极端任性、为所欲为的性格。她又天生耽于幻想,惧怕孤独,渴求心灵的知己。她一生多次追求心灵的知己,在有丈夫的情况下无数次掀起热恋,她恋爱的对象有诗人、作家、演员,还有同性。我认为她不是一个好妻子,也不是一个好母亲,但她确是一个著名女诗人! 1910年9月26日,为纪念18岁的生日,她决定让自己的诗歌著作“抛头露面”,让世人知道她的存在:自费出版了《黄昏集》。玛丽娜将收人诗集中的111首诗按主题分成了三个部分:《童年》、《爱情》、《只有影子》。这部诗集中的许多诗都是献给死去的妈妈的。对母亲的思念渐渐变成了对自己的思考。 《黄昏集》展现出茨维塔耶娃的诗才,立即赢得大诗人瓦洛申、勃留索夫、古米廖夫等人的青睐。瓦洛申对茨维塔耶娃尤为赏识,亲自登门造访,把她领入莫斯科诗坛。古米廖夫是这样评价她的:“玛丽娜・茨维塔耶娃以那种天真可爱地认为自己与成年人毫无差别的、毫不做作的纯真(态度)令读者信服了她……” 茨维塔耶娃1911年结识了比她小一岁的中学生埃夫伦。两人一见钟情,半年后便结为伉俪。在“革命气氛”中长大的埃夫伦同茨维塔耶娃几乎没有相同之处:性格不同,爱好不同,生活习惯也不同,唯一相同的是他们都是早年丧母的孤儿。1912年, 茨维塔耶娃与埃夫伦成婚, 婚后不久感情就出现裂痕。茨维塔耶娃是一位情感丰富且极易动情、渴求心灵知己的女性, 婚姻生活不能使她感到幸福, 使她得不到情感寄托, 因此, 在她生活中掀起一次又一次的感情风暴。她所经历的都是不幸的爱情, 为了从中解脱, 必须把心中的酸甜苦辣宣泄在诗中。一次次爱情之火的点燃与熄灭都化作了一篇篇晶莹的诗歌, 这是她写爱情诗的措施, 也是她的爱情诗格外感人的重要原因。 1912年, 第二部诗集《魔灯》问世。《魔灯》一书未得到评论界的认可。古米廖夫和勃留索夫认为,这部诗集是《黄昏集》的翻版,没有新义。这与她独立于所有的文学社团和流派之外有很大关系。之后的八年中茨维塔耶娃专心探析着一条自己的创作之路。这些年来她没有出版诗集,只在杂志上了一些诗作。尽管在杂志上的诗篇有限,但是她还是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十月革命期间, 茨维塔耶娃目睹了革命后的现实, 她凭借诗人的敏感立刻就理解了革命就是暴力, 她不能接受十月革命的现实。她同情白卫军, 诗集《天鹅营》(1917――1920)、《捕鼠人》(1924)便是她这时期思想的折射。在她的神话意识中参加白军的丈夫化身为白天鹅,白军成了白天鹅群,顿河地区成了法国的旺代。通过《天鹅营》茨维塔耶娃道出了她的“世界观”。她同情、保护失败者,她认为那是诗人永远的责任。 埃夫伦参加白军后, 白军部队被红军击溃, 埃夫伦随同白军军官逃往捷克。茨维塔耶娃带着女儿留在莫斯科, 生活虽然很艰难, 但她勤奋创作, 出版了《里程集》(1921)等诗集, 并以此确立了她在诗坛的地位。 茨维塔耶娃的好友著名作家爱伦堡在1921年出国访问时得知埃夫伦在布拉格(捷克)的查理大学读书, 便马上告诉了茨维塔耶娃。女诗人欣喜若狂。1922年5月携女儿阿利娅启程。旅途中她在柏林逗留了两个月, 因为那里聚集着俄罗斯文坛的一群精英:高尔基、阿・托尔斯泰、别雷、叶赛宁和帕斯捷尔纳克等人。8月她前往布拉格, 同失散多年的丈夫团聚。 初到国外,茨维塔耶娃受到俄国侨民作家的热情欢迎, 几家出版社争相向她约稿。两年之内她出版了6部诗集―――《离别集》、《手艺集》、《致勃洛克的诗》、《少女女皇》、《普绪刻》、《小伙子》。她刚过而立之年就登上了事业的巅峰,成为俄国流亡作家中的佼佼者。她满怀雄心壮志,着手创作大型著作,有长诗《山之歌》、《终结之歌》。《山之歌》表达出诗人对爱情的感觉: 爱情之火燃烧到最旺盛的时候必将化为灰烬。《终结之歌》则把巨痛化作万仞高山, 突然轰然倒塌, 压在女主人公身上。帕斯捷尔纳克认为这首长诗是世界上对于爱情最棒的诗篇。茨维塔耶娃与帕斯捷尔纳克是彼此欣赏对方的才气,频繁的通信达十余年, 是诗交, 是友情, 也是爱恋。 1925年儿子穆尔出生。为了爱子的教育问题, 她没等丈夫毕业, 便带着儿女移居巴黎。她在巴黎生活了将近14年。如上所述,在20世纪的俄罗斯文学史上,茨维塔耶娃属于游离于各种派别之外的诗人,她的这一艺术立场使得自己时常处于孤立的境地之中。所以,白俄侨民界在表示了最初的欢迎之后,便觉得她的诗歌“内容似乎是我们的,而声音却是他们的”,认为是“非我族类”而开始对她排斥和打击。不久,由于茨维塔耶娃流露出某种亲苏的倾向,对1928年到巴黎访问的马雅可夫斯基表示的好感,她的处境更陷入一种两难的境地。这一时期,孤独、贫穷、对祖国的怀念,成了她创作中最主要的主题,它们集中体现在1928年出版的诗集《离别俄国之后》中。 30年代是茨维塔耶娃散文创作的高峰期。散文创作的素材多取自她个人的经历和家事。她回忆了自己早年生活中重要的人与事。如《母亲与音乐》、《鬼》、《妈妈的童话故事》、《爬满常青藤的塔楼》、《父亲和他的博物馆》。 1938年9月发生了一件令茨维塔耶娃震惊的大事件: 希特勒侵占了捷克斯洛伐克。茨维塔耶娃为此写下了由18首组成的组诗《致捷克》。这组诗渗透了诗人对捷克人民的热爱,充满了对德国法西斯的仇恨。 阿利娅和埃夫伦于1937年先后返回前苏联, 茨维塔耶娃失去了经济来源, 同儿子无法在巴黎生活下去, 因此在1939年6月回到前苏联。1937年正是大清洗的高潮,老作家人人自危,不知哪天飞来横祸,被内务部的人带走,没人敢接触这个在国外呆了十七年的“白俄”。回到前苏联的情况比她预想的还糟。她找不到工作,没有一个老朋友敢同她来往。她去看爱伦堡,竟被爱伦堡拒之门外。最令她伤心的莫过她一直视为心灵知己的帕斯捷尔纳克对她的态度了。毁灭性的打击便接踵而至: 8月27日女儿突然被捕, 10月10日重病在身的埃夫伦也被抓走。她顿时从充满希望的云端被重重地抛到了绝望的深渊, 又想到了死。但为了身边未成年的儿子。她以极大的精神力量接受命运的挑战, 一面为女儿、丈夫奔走求救, 一面从事诗歌翻译工作来维持生活。 由于战争局势紧张, 几天后茨维塔耶娃母子被疏散到鞑靼共和国的小城叶拉布加。到那里后她的特长――写作和翻译都派不上用场。她曾请求到作协基金会在附近开设的一家餐馆当洗碗工, 但连这个很低的要求也没能获准。再加上儿子自幼受娇宠, 脾气蛮横, 经常顶撞母亲。凡此种种, 使得茨维塔耶娃的精神彻底崩溃, 于1941年8月31日自缢身亡, 终年49岁。 茨维塔耶娃的一生可以说是孤苦的、艰难的、悲惨的一生,却又是高傲的、充实的、永恒的一生! 参考文献: [1]汪剑钊.茨维塔耶娃文集[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3. [2]张宏莉.论诗人M・茨维塔耶娃及其创作[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5). [3]蓝英年.性格的悲剧―俄国女诗人茨维塔耶娃之死[J].随笔,2000(3). [4]荣洁.走近茨维塔耶娃[J].俄罗斯文艺,2001(2). ,俄语毕业论文,俄语论文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