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与俄罗斯两国刚刚签署了两份重大军售框架协议,中俄合作建造4艘先进的“拉达级”AIP潜艇出售给中国;中国向俄罗斯采购24架苏35战机。这是时隔近10年后中国首次向俄罗斯采购重大军事技术装备。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2艘潜艇将在中国建造 据称,这次俄罗斯向中国出售的拉达级AIP潜艇静音能力十分出色,这4艘潜艇将以2/2的形式为中国海军联合设计和建造,其中两艘将在俄罗斯建造,另外两艘在中国建造。拉达级是俄罗斯第四代柴电动力潜艇,自苏联解体后研制的第一级柴电潜艇,也是俄罗斯首款单壳体潜艇。达拉级较基洛级有较大的发展,俄罗斯官方称该级潜艇还采用了“不依赖空气推进装置”(AIP)。该艇装备了高自动化的战斗系统,从而将艇员减至35人。 而中国向俄罗斯采购的新型苏35战机被认为是最接近第五代战机的第四代战机。略论人士称,在中国隐形战机服役前,苏35可有效减轻中国空防的压力。预计未来中俄两国还将达成更多新的军事技术合作合同,如S-400远程防空导弹,117S大推力发动机、伊尔476大型运输机和伊尔-78空中加油机等。 俄罗斯国防部长谢尔盖・绍伊古曾指出,俄罗斯与中国在军事技术等领域的合作具有确保地区稳定的重要意义。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耿雁生大校也在近日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中俄军事技术合作保持了健康发展的势头,将进一步扩大合作,实现互利双赢。而需要指出的是,中俄军事技术合作不针对第三方,有利于世界和地区和平与稳定。 苏35夺取制空权为主 俄罗斯苏35式战机是苏霍伊飞机制造企业制造的,它是苏27系列战斗机发展的第二阶段产物,属于苏27的重大改型,它安装了被加大的前缘延伸边条和前翼,并且整机运用计算机辅助工程设计改进了苏27基本型的结构水平。军事专家称,该机据称换装了新研制的数字电传飞控系统,降低了飞机的结构重量和复杂度,提高了机动}生能。其主要任务是夺取制空权,可以使用中距和远距空空导弹发起攻击,同时具备很强的近距格斗能力,因此可有效摧毁敌方的有人和无人飞机。 在使用精确对面武器时,它可以对陆上和水面目标作远程攻击,并能在受到敌方防御系统重重保护的环境下对重要目标发动进攻。从苏霍伊设计局的描述来看,苏35的战术定位是一种以争夺制空权为主,同时具备较强对地精确打击能力的第三代多用途战斗机。 军事战略专家:中国为什么买这两款武器 近日,中俄已签署采购24架苏-35和4艘拉达级潜艇的合同,这对中俄关系将发挥怎样的影响?对中国军事的发展具有怎样的价值?记者连线中国社科院军控中心秘书长、军事战略专家洪源,请他解读这份“中俄军事大单”。 问:中俄签订协议采购24架苏35和4艘“拉达”级AIP潜艇,是时隔近10年后中国首次向俄罗斯采购重大军事技术装备,这是出于什么考虑? 答:在战略层面,美国战略压力促成中俄战略接近。西线:美国北约压缩俄罗斯战略空间,经西亚、中亚向中国施压。东线:美国与日本等盟国在亚太遏制中俄力量扩展空间。共同战略压力迫使中俄迅速接近,21世纪围堵攻势反而形成了一个新的世界格局,美国及其盟国过犹不及,为自己的傲慢付出代价。这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最新注解。 其次,是中俄核心利益具有重大交集。中俄联合声明首次提出对双方领土、领海与安全的坚定支持,是未来中国与其他国家发展关系的重要原则。中俄作为欧亚大陆两个陆权大国,同时受到来自东西两个方向大小海上霸权国家的围堵,这就揭示出新形势下两国能够重新走到一起的外部环境。 问:此次采购的战机和潜艇有多先进? 答:苏35战机是苏27战机的终结版和改进型,“拉达”级潜艇也就是在“基洛”级潜艇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加上AIP这一不依靠空气的推进装置,技术上来讲比“基洛”级要好,静音方面也更好一些,不过两者都是过去的战机和潜艇的改进型,虽然对中国军事的提升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就从军事需要层面看,还不是迫切需要的。 有略论称,这次中俄军购大单,一定程度上,是中国对俄军工公司做了一份贡献。 问:中俄合作关于中国的军事发展有什么价值? 答:在前面讲到的美国向中俄施压、海仅国家围堵的国际背景下,中国俄罗斯战略合作,就有了新的内容和突破。第一步包括学习俄军的军队建设和作战技能,第二步是引进先进武器装备平台和军事技术。从上世纪20年代刘伯承在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到红军的整个操典、内部条令的制定,再到上世纪50-60年代,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武器装备和军队的编组编成等等大部分都是仿自于前苏联军队的。在上个世纪的学习过程中,由于水平文化的关系和其他的原因,并没有完全学到前苏联军队的真正的核心,加上中间又间断过30年,我们关于最为重要的俄、前苏联军队军队建设思想、战役战术理论并未持续学习。所以现在要重新地进一步深入地学习前苏联军队和俄军的军队建设的思想和具体的操典。这关于中国军队的现代化是有极大好处的。 有略论称,这次军购中,两艘潜艇采用2/2的模式,即2艘在俄建造,2艘在中国建造,这一过程,可以让中方了解到相关技术和生产管理等多个细节的知识。(钱江晚报) 中国给了俄罗斯军工一针强心剂 中俄签署两份军售“大单”的消息一经央视披露,马上占据国内各大媒体头条。尤其是在美国重返亚太战略下,中国周边个别国家蠢蠢欲动的背景下,这一消息相信更是会吸引各国眼球。 实际上,中国采购苏35战斗机和拉达级潜艇的消息早已传播多时,并在国内军迷中引起广泛关注和不小争议。不少人会问:为什么我们研制出了歼-20和歼-31四代新型战机,还需要买俄罗斯的3代半(按俄方分级法为4代半)战机?海军最新元级潜艇等性能比起俄制潜艇也不算落后,为什么也要买呢? 笔者略论,中国签这两份大单主要有以下几种考虑。 首先,对俄罗斯来说,由于国防经费严重缩水、人才大量流失,军事工业举步维艰,有专业人士略论,若任由这种情况发展下去,俄军事工业将在10年后崩溃,所以俄方迫切需要外来资金注入。这两份军购协议,无疑是俄罗斯军工的强心剂。 而对中国来说,俄罗斯一直是获取先进军事装备和技术的主要来源。面对西方的遏制,中俄利益交集巨大,伸把手救活对方对中国也有利。 此外,俄语论文,中国军事技术迅速发展,对俄式装备依赖减弱,再加上俄方此前一直对中国“仿制”俄式装备颇为不满,两国军事贸易已呈连续下降态势。现在签署大额合同,很大程度上会消除双方芥蒂,将两国军事合作推向更高层面。 其次,中国虽然近年来加紧研制歼-20、歼-31、歼-15战斗机和新型潜艇,但在一些关键技术上还不成熟,尤其是航空发动机,一直是一大心病。新型战机试飞使用的都是俄制发动机,虽然有消息称国产太行发动机已经装备部分上述机型,而且更大推力的发动机也在研制中,但国产发动机在使用寿命等方面有待提高,还难以量产。而苏35的大推力发动机和先进雷达,以及潜艇的单壳体技术等,对我国相关研发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第三,中国周边各国都加紧武器装备升级,如美国大量F-22战机已轮换驻防关岛;日本将建F-35组装生产线,还将增加新型潜艇应对钓鱼岛局势。而中国的四代机最快也得在2017年装备部队,也缺少像拉达级这样适合在近海活动的潜艇。所以,签署协议有助于中国度过军事装备的换代期。 以前中国军事技术相对落后,俄方总有戒备心理,怕先进技术外流,而现在其不得不放下身段――我的绝活人家都会了,就没有藏着掖着的必要了。而且双方已经到了摆脱单纯输出引进技术的阶段,走向互通有无,共同进步的层面。此次俄方出售四艘先进潜艇为中俄联合设计和建造就可见一斑。(齐鲁晚报) 呼唤“运-20”尽快服役 自从年初“运-20”首飞成功后,这种中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大型运输机”引来全球聚焦。近日,据公开报道,“运一20”已采用全新涂装,原先的黄绿色机身已全部更换为灰黑色,“表明运-20的飞行试验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长期以来,中国和平发展的一大矛盾是:战略利益日益向全球拓展同战略投送能力严重不足之间的矛盾。然而,目前中国还无法像美国那样,依靠遍及世界的常驻军事基地维护全球利益。所以,中国迫切需要打造一支依托本土的战略投送力量,而“运-20”的成功试飞正当其时。 首先,“运-20”将有效提升中国军队的战略投送能力,护航中国和平发展。当前,中国的对外依存度(贸易总额同GDP之比值)接近50%,大宗矿产品如钾肥、铁矿、石油等的依存度更高。然而,中国军队受装备所限,其有效活动半径只及周边,尚不全面具备在危急时刻“迅速”捍卫海外利益的能力,凸显了战略投送能力的不足。 成功试飞的“运-20”,虽然不是未来预警机、空中加油机、战略轰炸机、电子战飞机以及其他特种机的“最佳平台”,但通过借助“运-20”技术,我国完全可以实现上述特种机平台的突破。不远的将来,拥有一支依托本土,具备预警、侦察、打击一体能力,能够实现全球到达、快速反应的战略空军将不再是梦想。 其次,“运-20”将有效提升中国公民的安全感和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让中国人更加放心大胆地走向世界。如今,俄语论文范文,每年出国旅行、经商、留学、务工的中国公民数量数以亿计。其中有些公司选择到一些较为危险的地方进行开发投资,如到阿富汗开发铜矿,在苏丹、南苏丹投资石油等,当地政局的动荡成为中国公民面对的最大风险。而战略投送能力的增强,无疑是为中国海外公民多上了一份生命保险。一旦再出现类似2017年利比亚战争前大规模撤侨的情况,中国公民迅速回到祖国将不再是难事。 最后,“运-20”将有效提升中国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人道救援的能力,从而彰显“负责任大国”的风范与魅力。中国要成长为世界强国,真正实现伟大复兴,就绝不能仅仅作为“世界工厂”而存在,应当为世界提供安全及其他公共产品。如果说美国充当“世界警察”,到处进行“人道干涉”的话,那么中国就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施行“人道救援”。“运-20”作为一种大型的运输平台,将为我国在国内外进行抢险救灾、人道援助等提供有力支撑。在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合法性之下,国际社会将逐渐认可中国在世界上所起的安全稳定影响。所谓名正则言顺,中国战略利益的进一步拓展将更为坚实,中国的作用力和话语权都将迅速扩大。(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李瑞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