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普京时代”中俄能源合作取得的新进展与前景展望[俄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俄语论文 责任编辑:阿米更新时间:2017-05-20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 要:中俄能源领域是天然的合作伙伴,合作一直未有间断。进入新普京时代,中俄能源合作获得了新的进展。本文对“新普京时代”中俄能源合作取得的新进展进行阐述,并略论中俄能源合作发展面临的机遇与存在的制约因素。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中俄能源合作;新进展;前景
  作者简介:史春阳(1978-),女,汉族,辽宁社会科学院东北亚探讨所副探讨员,探讨方向:东北亚问题。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7.07.41 文章编号:1672-3309(2017)07-91-02
  一、中俄能源合作取得的新进展
  俄罗斯能源丰富,俄语论文范文,是全球能源供应大国,中国是能源消费大国,中俄在能源领域是天然的合作伙伴,合作一直未有间断。进入新普京时代,中俄能源合作获得了新的进展。
  在石油领域,自2017年中俄达成250亿美元的“贷款换石油”协议后,俄罗斯对华原油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2017年3月22日,俄罗斯石油企业与中国签署了一项协议,将把每年对中国的石油供应量提高一倍,至3000万吨。未来将把对中国的石油出口量提升至三倍,由此中国将成为俄罗斯原油最大进口国。而俄罗斯石油企业将获得来自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一笔20亿美元的25年期贷款。根据最新协议,今年俄罗斯石油企业将增加约80万吨石油供应,未来年度石油供应额将达4500-5000万吨。2017年 6月2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第十七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全体会议上主旨演讲,他说,俄罗斯未来25年每年将向中国供应4600万吨石油,该协议总价值高达2700亿美元。俄罗斯石油企业表示,该企业总裁伊戈尔·谢钦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企业董事长周吉平,在俄罗斯总统普京和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的出席下,签署了对华长期供应原油协议。该协议的签署意味着中俄两国及两家企业在能源与经济合作方面迈出重要一步。
  在天然气方面,俄罗斯计划通过西线和东线向中国输入天然气。目前,中俄两国领导人就东线输出达成了一致,通过东线每年向中国输出380亿立方米。这不仅关于俄罗斯能源输出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关于我国改善东北地区的能源结构也是一个重大的突破。俄新社3月23日援引俄气总裁阿列克谢·米勒的话称,“两国计划今年6月敲定具有法学效力的对华出口俄罗斯天然气合同的条件。年底前,中俄有望谈拢价格,签署长期合同。”这是继2017年时任俄罗斯总理普京表态“谈判接近终点”后,俄罗斯官方再次明确划定谈判的时间表。
  从目前两国能源各领域开展的合作情况看,中俄正朝着全方位、多层次合作方向不断发展。水电、核电、煤炭、液化天然气等各项合作也在迅速扩展。设于天津的炼油厂项目,以及位于俄方的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也在积极筹建过程中。在电力合作方面,2017年,受益于俄中500千伏输电线路投入使用,两国电力贸易量极大提高。据俄方统计,2017年,俄罗斯还只向中国出口电力12.4亿千瓦时,到2017年时电力供应量翻了一番,增加到26.3亿千瓦时。2017年,俄罗斯计划向中国供电33亿千瓦时。到2017年,俄方计划使供电量增加至40-45亿千瓦时。根据两国已达成的协议,俄在未来20年内对华年输电量达到600亿千瓦时。两国煤炭贸易量也显著增加。2017年,俄罗斯向中国出口1080万吨,并在政府层面达成以下共识:即在未来五年内将供应量增加到1500万吨。到2017年,供应量就达到了1920万吨。中国的良好合作意愿以及中方对俄矿产开采和配套基础设施的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双方有条件在不久的将来把俄罗斯对中国的煤炭年出口量提升到3000万吨。中俄在核能领域的合作也在不断发展。2017年11月,继田湾核电站1、2号机组建成投产后,中俄又签署了《田湾核电站3、4号机组总合同》,标志着田湾核电站二期项目进入了全面实施阶段。可以说,位于江苏连云港的田湾核电站是迄今为止,中俄最大的高技术经济合作项目。
  从石油到天然气,从电力合作到核电设备及技术供应,从下游到上游,中俄能源合作正在向纵深发展。整体而言,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中俄能源合作历史上双方均曾出现的“一头热”不同,中俄能源合作当前已进入一个双向驱动、稳步加速的全新发展阶段。
  二、中俄能源合作前景展望
  (一)中俄能源合作面临的机遇
  1.中俄能源发展战略的契合。数据显示,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由2000年的30.2%上升至2017年的57.8%。对中国来说,能获得稳定的海外石油供应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作为石油需求不断增长的能源消费大国,俄语论文题目,我国目前正在以俄罗斯为主要供应方打造东北方向的能源进口战略要道。中俄能源合作有利于中国实现能源进口多元化,提升中国能源安全。普京就任俄罗斯总统后,俄罗斯外交、经贸合作开始向东看。俄能源出口战略东移,增强亚太地区的影响,更明确指向中国。这将会对中俄能源合作产生积极的作用。俄罗斯需要能源出口的多元化,中国需要能源进口的多元化,两者目的一致。
  2.俄欲摆脱对欧洲市场的过多依赖。近几十年来,俄罗斯一直是欧洲最大的能源供应国。但当前,受欧洲不断蔓延的金融危机和政治危机的作用,欧洲能源需求正日趋下降。2017年,俄气向西欧天然气年出口量仅为1390亿立方米,同比下降7%。与此同时,欧洲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程度也在下降。欧洲正在加速发展最新型的液化石油气进口设备,这使得一些国家能够从世界各地进口天然气,避免俄罗斯的操纵。此外,欧盟出台一系列政策,如“第三能源一揽子计划”,并努力建设欧洲中部的天然气管道网络。俄罗斯很难继续将低价天然气作为其外交政策手段。所以,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欧洲显然不是俄罗斯的最佳选择。与欧洲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等新兴市场对俄罗斯能源的需求正在上升。在此背景下,中俄能源合作便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3.全球“页岩气革命”带来的国际能源格局变革。以北美为代表的全球“页岩气革命”带来的国际能源格局深刻变革或将为推动中俄能源合作带来契机。页岩气革命以来,美国天然气产量不断提高,对中东、加拿大传统液化天然气以及管道天然气的依赖度下降,进而向国际市场释放更多天然气产能。美国天然气产量已连续四年超过俄罗斯,2017年美国天然气产量达6796亿立方米,天然气价格下降了31%。俄罗斯天然气产量达6550亿立方米,同比减产2.2%,出口则下降了8.7%。美国页岩气产量激增使其能够达到自给自足的水平,但却破坏了全球能源版图,更直接导致俄罗斯的落后。“页岩气革命”极大地撼动了俄罗斯在国际天然气市场上的大佬地位。目前的世界能源市场行情对俄罗斯不利,促使俄方更可能在同中国的天然气供应谈判中做出让步。   (二)中俄能源合作存在的制约因素
  1.俄罗斯对华能源合作,心有疑虑。俄罗斯社会在上个世纪整个90年代对中国抱有一种微妙的心态,一方面关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中国模式给予正面的评价,另一方面又对一个日益强大的中国对俄罗斯可能构成的威胁感到担忧。“中俄力量对比失衡论”、“原料能源威胁论”、“中国人口扩张论”等在俄罗斯仍有一定的市场。这种忧虑作用到中俄之间包括“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管道”在内的一系列重要合作项目的推进。俄罗斯担心成为中国的能源附庸国使俄国内一些声音希望仍然依靠对欧洲市场的能源出口,而减弱对中国这个巨大的能源消费市场的依赖。从而出现俄罗斯对华能源合作采取不积极的态度,导致一些项目要么久拖不决,要么中途夭折。
  2.中俄能源合作的政治博弈。中俄两国在能源供需方面具有很大的互补性,然而,中俄能源合作中的经济因素总是受政治博弈的作用。对中国而言,实现国家能源安全既要保证持续稳定的能源供给,又要保证合理低廉的能源价格。同时,实现能源供应的多元化,不过分依赖一个供应者是中国从能源市场上学到的宝贵经验。随着西部、西南部两条陆上能源通道的全面建成,中国在中亚和中东油气的支持下将获得更多的对俄谈判筹码。对俄罗斯而言,能源是进行大国外交和实现地区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俄罗斯更倾向于把中俄能源合作放在整体能源战略和周边安全战略中去考量,而非放在中俄政治经济合作的框架下去单独对待。因此,中俄能源合作将在近期重大突破的基础上稳步发展,而在长期则受到两国力量对比和战略目标变化的作用而随之做出调整。
  3.东北亚地区的能源竞争。东北亚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区。据预测,按照现在的增长速度,2017-2020年,东北亚地区能源需求增长将占到全球增长的一半以上。中日韩均为石油进口国,石油进口结构都很不合理,3/4来自中东。该地区的动荡不安又使中日韩能源安全面临极大考验。因此,为了实现能源进口安全,中日韩均把石油进口多元化的目标瞄准邻近的俄罗斯。而俄罗斯擅长利用能源消费国之间的竞争,谋取本国利益的最大化。俄罗斯有意识地加剧中、日、韩等国对俄能源需求的竞争局面,这样可以进一步抬高俄罗斯在东北亚地区的政治经济地位和获取利益的筹码。这对中国而言,期望从俄罗斯得到稳定、安全的能源供给无疑增添了更大的难度,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中俄之间的合作力度。
  总体而言,中俄在能源领域的合作是互利双赢的,它既能够实现俄罗斯能源出口的多元化,使俄罗斯更加顺畅地融入亚太经济圈,也能增强中国能源供应的安全性,实现进口渠道的多元化。目前来看,尽管中俄能源合作掺杂了一部分政治方面的考虑,但是更多的还是一种经济上的互补。如果中俄能源合作的长期规划得以顺利实施,那么中俄经济合作将上一个新台阶,将为两国战略协作充实更加丰富的内容。
  参考文献:
  [1] 孙永祥,解读中俄能源合作的近况、问题及前景[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17,(04).
  [2] 史春阳.后危机时代中俄能源合作的战略思考[J].对外经贸实务,2017,(08).
  [3] 王海运.中俄能源合作的有利因素与制约因素[J].俄罗斯学刊,2017,(03).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