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埃尔米塔博物馆(即冬宫)是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被俄罗斯人称为自己的卢浮宫;国会大厦建筑是“自己的白宫”;自己的凯旋门比巴黎的凯旋门还要高大。俄罗斯以独创性自立于世界民族建筑雕塑之林。 红都 莫斯科曾谓“红都”。单从建筑角度看,克里姆林宫红场、红墙、深红色的列宁墓和斯巴斯基钟塔上的红星,是它的名片。如今面对这“名片”,塔钟近在咫尺,却仿佛久远的历史回声若断若续。 克里姆林宫内,亚历山大公园腾飞的骏马(雕塑)在无声嘶鸣;造型独特的喷泉雕塑激情奔涌;无名烈士墓雕庄严肃穆;普京办公大楼黄白色相间、端庄静谧……这是莫斯科的“中南海”,却同时又是东正教圣殿―――克里姆林宫里,金顶灿灿,白墙耀目的教堂十分令人瞩目。教堂里装修得金碧辉煌,各类宗教神祗名典装饰壁画琳琅满目。摇曳的烛光下,涌动着的各色信徒合手划十,虔诚地膜拜心中至圣的神祗。 教堂建筑中的政治解码不言而喻:苏联剧变解体后,统一的意识形态瓦解,回归传统的宗教便来填补空白。如今,东正教信徒已占俄罗斯人口一半以上。每逢宗教节日,普京总统会率官方政要莅临庆典。其政治目的,自然是想藉宗教信仰增强民族国家的凝聚力。难怪信息时代的俄罗斯大地教堂林立,克里姆林宫里的教堂,也如此香火鼎盛。 直观城市整体建筑,作为世界一流国际大都会的莫斯科,很少纽约、香港那样栉比鳞次的摩天大楼,甚至不比北京上海拔地而起的现代建筑群,有的是普通民居多年不变的单调和陈旧(可能与经济不景气有关)。但是,很少21世纪标志性建筑的莫斯科,却有许多一流大教堂巍然矗立、蔚为壮观。它们将古希腊罗马建筑、拜占廷、巴罗克式,甚至哥特式、洛可可风格的局部特征兼收并蓄,突出俄罗斯式特征。教堂内七彩玻璃穹顶华光璀璨,似幻似真,墙饰壁挂,宗教名典名画,马赛克镶嵌和喷塑技艺,各逞其妙,流华溢采。 诠释如此建筑特色,东道主索菲亚另有高见:“我们不想让莫斯科成为钢筋水泥柱的‘森林’,而要她成为绿地、绿树、绿色小木屋(俄罗斯有钱人都在城郊森林盖别墅,共名‘小木屋’)和绿水青山环抱的‘绿色女神’。莫斯科河是她的项链,河边民族特色的建筑(许多教堂)是项链上的珍珠……”果真如此这般,俄语论文,莫斯科的城市建筑,她的5个飞机场、60多座大戏院、1000多所学校,大大小小的教堂以及数不清的各色建筑雕塑,全都掩映在绿色森林的怀抱中。20世纪的“红都”将成为21世纪的“绿都”。 “石头的史书” 俄罗斯无数个里程碑式的建筑,标识出民族发展史的“无数点的运动轨迹”。这些“里程碑”序时性的排列组合,构成城市发展的编年史;一座城市的“编年史”,大而化之为民族文化发展史―――这是“石头的史书”。莫斯科如此,圣彼得堡的建筑雕塑也不例外。 圣彼得堡的建筑离不开“圣”字:教堂和《圣经》;更离不开“彼得”;耶稣的12门徒之一叫彼得(意为“盘石”)、彼得大帝也名为彼得。圣彼得堡随处可见彼得大帝的雕像:策马扬鞭、英姿勃发的“青铜骑士”;文治武功、奠造民族大业的俄国沙皇;劈波斩浪创建海军、扬帆远航开疆扩土的民族英雄;正襟危坐、指点江山的千古一帝……总之,彼得大帝的系列雕塑,溢美地突显了他借鉴欧洲科学技术,拓展俄国“开放”改革的史实,从而打开了俄国“看欧洲的窗口”,奠造了沙俄帝国的鼎盛时代。显然,彼得大帝的这些雕像不仅是圣彼得堡的“名片”,同时又是民族发展的碑碣,具有民族文化史诗的内涵和外延。 再看叶卡捷琳娜女皇的雕像:高耸入云的巨雕比彼得大帝和列宁的雕像更高大恢宏。气度非凡仪态万方的女皇睥睨世界巍然屹立,脚下环侍着她的诸位男性贵族宠臣。尽管雕塑不等于对叶氏的全面评价,但是,单就这雕塑对沙俄时代男尊女卑传统观念的反叛和挑战,已十分令人刮目相看。 总之,建筑和雕塑记录了、甚至溢美了两位大帝的历史功业,它与专制暴政、残酷压榨家奴、镇压农民起义的血腥统治并行不悖。所以,彼得堡的“白夜”没有给穷人带来光明,涅瓦河的流水流淌着农奴的血泪,正如俄罗斯民谣所吟:“人民的两肋,被老彼得磨平……” 于是,就有阿芙乐尔的炮声。如今,阿芙乐尔战舰已改成博物馆,冬宫已成为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它们本身就是“人民创造历史”的铁证。这里程碑式的建筑和雕塑,遍及俄罗斯大地―― 不朽的知识巨人罗蒙塔索夫的雕像,将永远屹立在列宁山上;随处可见的普希金塑像和博物馆;阿尔巴特大街上,激情勃发的诗人搀着夫人娜达丽亚(雕塑),曾经关押过车尔尼雪夫斯基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仁人志士的彼得堡要赛,是个尸骨堆砌、鲜血浇铸的建筑;莫斯科电影制片厂前,工农兵昂首挺胸的巨雕在眺望克里姆林宫的红星;还有保尔・柯察金的雕像、卓娅的雕像、加加林的雕像,甚至现代派光怪陆离的雕像,特别是气贯长虹的宇航雕塑……这一切的一切,无声而又撼聋发聩地确证: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历史创造者―――这是“石头史书”的主题。 “土馒头” 今天,这些“石雕铜塑”向世人铭证:无论帝王英雄还是平民百姓,其物质生命都无一例外地归于了泥土。“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需一个土馒头”。但是,俄罗斯的墓碑建筑雕塑,却是独具特异风采的艺术精品。 请看苏军烈士纪念碑雕塑:硕大无朋、厚重无比的巨书造型,漆黑厚重的巨石书页翻展开、竖立着,4万多反法西斯烈士的英名一一彪炳“石册”、个个赫然在目―――这是不朽生命的悲壮史诗、民族英雄的交响乐章!当我们心颤神悸地解读这血肉筑成的雕塑时,先后有两对新婚夫妇前来拜谒。身着洁白婚纱的新娘和新郎一起把红玫瑰花敬献烈士墓碑―――前人的尸骨奠基了后人的幸福―――“忘记,就意味着背叛!” 乌兰诺娃的碑雕,是莹白大理石浮雕的芭蕾舞(白天鹅)造型;法捷耶夫的墓雕是烫金大字的深红色大书;而赫鲁晓夫的墓碑则是黑白相间的块垒石雕―――图解着是非功过、皂白分明的历史评说,也诠释着民众心中不平的块垒……还有铁铲战刀、奔马苍鹫、精巧的几何图形、怒放的玫瑰、流泻的五线谱音符、妙曼的竖琴、滞重的铁锚……凡此种种各逞其妙、各寓玄机的各色墓碑雕塑,使不同身份,俄语论文网站,不同贡献和作用的逝者,各得其所地尽展生命华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