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俄罗斯“炸弹之父”的秘密[俄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俄语论文 责任编辑:阿米更新时间:2017-05-20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2017年9月11日,俄罗斯军方通过电视新闻自豪地宣告,当天成功地试爆了世界上威力最大的常规炸弹,并一再强调比美国的“炸弹之母”威力要大数倍,甚至有针对性地将其称为“炸弹之父”。那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炸弹?俄罗斯研制这种罕见的炸弹究竟有什么深意呢?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谁是炸弹之王?――俄罗斯“炸弹之父”的诞生
  
  评述炸弹之王有多种标准,包括威力、体积和重量等多个标准。在炸弹发展史上为达成不同的战术目的出现过多种巨型炸弹,炸弹之王的宝座也不断更迭。
  “炸弹之母”与“大布卢” 说到巨型炸弹的发展就不能不提到美国的巨型炸弹系列。二战中美国就制造过近20吨的T-12“造云者”巨型炸弹。越南战争中。美国又制造并使用了近7吨的BLU-82“雏菊剪”。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国为达到震慑的目的,并打击恐怖主义分子特种目标,又研制了9吨多重的“大型燃料空气炸弹”GBU-43/B,这种炸弹的英文为“MassiveOrdnance Air Blast Bombs”,字母缩写为MOAB,恰巧与“Mother Of All Bombs”(炸弹之母)的英文缩写相同,而它也的确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常规炸弹。此后美国又研制了13吨多重的“巨蓝”(Big BLUE)巨型炸弹,也就是“大布卢”钻地弹。虽然这种炸弹比“炸弹之母”重很多。但它专门为打击地下目标设计,增加的重量大部分用于强化头锥和外壳,因此体积比MOAB小很多,这使它可以装在B-2A或B-52H战略轰炸机的武器舱内。而“雏菊剪”和“炸弹之母”只能用C-130投放。此后,美国为适应伊拉克战场的城市战和阿富汗的山地战,炸弹体积开始向小型化发展,成系列地研制了破坏原理类似的各种炮射、枪射和小型空地导弹用的各种温压弹。
  
  “温压弹”成新宠 从“雏菊剪”到“炸弹之母”。美国炸弹之所以越来越大,主要原因是为追求较大面积的破坏,而采用了威力、爆炸猛度和燃烧热相对低、但易于汽化的环氧乙烷、肼等液态燃料。例如,“雏菊剪”战斗部装有5715千克的GSX浆状炸药,主要成分为硝酸铵、铝粉和聚苯乙烯。炸弹在距地面30米处首次爆炸,形成一片雾状云团落向地面;在接近地表的几米处再次引爆,发生爆炸,产生强大冲击波,可杀伤半径600米内的人员。因它在爆炸前要生成很大体积的燃料云,使燃料与空气中的氧气充分混合,所以这种炸弹也被称为“云爆弹”。
  为追求更大的爆炸效果并缩小炸弹体积,各国开始寻找爆炸猛度和燃烧热更高的燃料。从物理特性来看,固体燃料(炸药)的能量值一般都高于液体,因此固体燃料成为新的发展方向。固体燃料爆炸的事例实际上在工业生产中比比皆是。例如,煤场中煤粉和面粉厂中的面粉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和温度后,都会发生爆炸。如果这种粉尘本身就是炸药粉末,可想而知爆炸效果会更大。由于炸药本身就含有氧化剂,因此它不需要与空气混合就可以爆炸,其爆轰效果非常剧烈,可以瞬间形成高热、超压。而且其中的添加剂等可以消耗掉爆炸区内的氧气,使人员窒息死亡。由于采用了固体燃料,其体积可以做的相对小,可以制成钻地炸弹、空地导弹和榴弹等形式。这种采用固体燃料的燃料空气炸弹被人们称为“温压弹”。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发展“温压弹”,“温压弹”已成为了世界弹药新宠。
  鲜为人知的俄罗斯炸弹“巨无霸”俄罗斯是世界上装备燃料空气炸弹或“温压弹”数量仅次于美国的国家。早在1985年5月苏军入侵阿富汗时期,苏军就曾在阿东部地区对游击队使用过燃料空气炸弹,结果炸出一个直径9.1米,深5.5米的大坑,致使半径约400米范围内的人和动物全部被炸死。
  冷战后,车臣战争再次燃起了俄罗斯对这种威力强大的弹药的兴趣。它首先研制了ODAB-500PM型航空燃料空气炸弹,这是一种高速低空攻击武器,与美国的CBU-55、BLU-72类似,主要用于打击野战阵地上的部队和装备、清扫雷场和摧毁软目标。在第二次车臣战争中,俄军使用了这种炸弹。一枚这种燃料空气炸弹可形成直径15米、厚2.5米的浓雾,起爆后在炸点15米半径内的冲击波超压值高达100千克/厘米2,可直接摧毁目标。第二次车臣战争中,俄还为由T-72主战坦克底盘改进的一种多管火箭炮研制了TOS-1重型燃料空气火箭弹,战斗部中装有38.5千克燃料空气弹药。此外,近年来,俄为打击恐怖分子藏身的洞穴和城市堡垒,还开发了大量温压型步兵武器,例如“什米尔”单兵云爆弹等。
  俄军借鉴美国在伊拉克战场的经验,对大型温压武器也提出了作战需求。应该说俄罗斯在弹药研制方面别具一格,目前世界军火工业中常用的5种猛炸药中综合指标最高的“太安”就是以俄语命名的。很早就有俄罗斯发展大型温压武器的报道,但直到2017年9月11日,俄罗斯才公布了这一消息,并播放了该武器爆炸的骇人景像。俄宣称这种武器的威力巨大,可同小型核武器媲美,而且技术比美国的“炸弹之母”先进。
  
  “炸弹之父”的秘密――俄罗斯温压炸弹的特点
  
  俄罗斯这次公布的“炸弹之父”的信息非常少。但从公布的有限信息我们可以对其工作原理和性能作一些简要的推测。
  威力较大,但无法与核武器相比 从俄罗斯的报道来看,“炸弹之父”装有7.8吨新型高爆炸药,尽管总装药量比美军“炸弹之母”略少,但因采用先进配方,其威力反而超过对手4倍,相当于44吨TNT炸药爆炸后的威力,爆炸半径达到330米,与美军炸弹相比几乎扩大了两倍。俄罗斯公布的画面显示,在爆炸蘑菇云生成的瞬间,一座四层楼建筑轻而易举地被夷平了。
  俄罗斯没有公布这种炸弹的总重,但BLU-82总重6804千克,装药5715千克;MOAB总重9525千克,装药8164千克,装药一般占到总重的85%。俄“炸弹之父”装有7.8吨炸药,那么,其总重量可能为9吨,因此其重量应该小于MOAB。这可能也是俄在报道中没有突出“炸弹之父”重量的原因。
  俄军方发言人将其同小型核武器相提并论,但其破坏威力与核武器还相差很远。目前服役的最小核武器是美国的B61-11,爆炸威力可根据战场情况调整,但最低下限也有1000吨TNT当量。“炸弹之父”连其1/20也不到,而且从爆炸效率来看,9吨的“炸弹之父”的爆炸威力为44吨,而大约350千克的B61-11的威力却达到1000吨,效率是“炸弹之父”的565倍。“炸弹之父”在威力和爆炸效率上都进了一大步,但与核武器还是无法相提并论。
  效应多样,俄语毕业论文,可破坏核、生、化武器 美国和俄罗斯之所以不遗余力地发展这种大型炸弹的主要原因还是看到了这种武器多样的综合杀伤效应。例如,1千克燃料空气炸弹中常使用的环氧乙烷所放出的能量要比同质量的TNT爆轰时所放出的能量大4~5倍,冲击波阵面压力影响面积比TNT大40%,特别在摧

毁生、化、核武器设施方面特别有效。美俄等国近年一直在为如何摧毁恐怖分子或所谓“无赖国家”的生、化、核武器设施而发愁,因为对这些设施的打击,可能使生物武器样本、化学战剂或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类似俄罗斯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灾难性后果。如果在战场上发生此类事件更会给自己和盟国军队带来灾难。据路透社报道,“炸弹之父”采用了与美国“炸弹之母”类似的两次爆炸模式,也就是在使用时,将装有温压炸药剂的炸弹在预定的高度引爆、释放燃料或炸药粉末,再经第二次引爆,可产生2500左右的高温火球,并产生巨大的冲击波和高压,爆炸产生的高温持续时间比常规炸药高5~8倍。俄罗斯宣称“炸弹之父”生成的高温是美国“炸弹之母”的两倍,那么其生成的高温就可能达到近5000℃。如此的高热和超压不但可以杀死生物武器菌株。而且可以使化学战剂分解变质。它在狭小空间中使用不会对洞穴等建筑造成大的破坏。而只是杀伤有生人员,因此也不会破坏核设施内的核材料保护方法。因此俄美等国都对这种武器在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方面寄予了厚望。
  体积适中,投放方便 俄罗斯电视报道中突出了由图-160超音速战略轰炸机投放“炸弹之父”的内容。美国在投放“炸弹之母”等同类武器时,由于炸弹体积太大不得不使用C-130运输机在6000米的高空投放。例如BLU-82“雏菊剪”全长5.37米,直径1.56米,“炸弹之母”的体积比它还要大。如果“炸弹之父”外形体积过大。图-160无论是采用内置还是外挂方式都无法挂载。从俄方透露的情况看,“炸弹之父”装药虽然比“雏菊剪”多,但比“炸弹之母”要少,其体积也很可能要小于“炸弹之母”。在保持一定体积的前提下,俄为了提高爆炸效率,显然采用了新的炸弹配方。从俄军方所谓的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情况来看,“炸弹之父”中的炸药很可能采用了传统的碳氢化合物,并添加了铝、硅硼镁等助爆金属粉末。为达到5000℃高温,这些助爆剂的添加量很可能突破一般炸弹配方少见的20%,还可能采用了爆速、爆热和猛度等指标都首屈一指的“太安”炸药的衍生物,这使它在保证较大威力的同时,控制了炸弹体积,给投放带来方便。
  杀伤面大,可打击隐藏目标 从俄报道来看,“炸弹之父”在开阔地的杀伤半径达到330米,也就是说直径660米范围内的生物将不复存在。这种武器如果在隧道、山洞或峡谷中爆炸,爆炸瞬间产生的大量云雾状的炸药粉末,会在爆炸冲击波推动下顺着隧道和山洞弥漫开来,这时延时爆炸装置再将其引爆,爆炸引起的震波会在山洞、隧道或建筑物封闭的空间里不断反射直至消失,因而不会引起坍塌。温压弹爆炸产生的;中击波和超压,既能大面积杀伤有生力量,又能摧毁无防护或只有软防护的武器和电子设备。爆炸在洞穴和地道中产生的气流对关键的设备和系统有显著的破坏能力,使其产生“功能损伤”,即发挥的效能有限、甚至失效。
  此外,虽然一般炸药中含有氧化剂,但其中的大量助爆剂会迅速将周围空间的氧气“吃掉”,使爆炸现场的氧气含量仅为正常含量的1/3不到,而一氧化碳浓度却大大超过允许值,造成局部严重缺氧、空气剧毒。据报道,温压弹在有限空间中爆炸时的杀伤效应比开放区域中高50%~100%。《简氏防务周刊》华盛顿分部主管安德鲁・克可说,“如果你在大楼进口扔一枚手榴弹,只有进口周围的敌人会受到打击,大楼其它部位的人则安然无恙。而有了温压弹之后,在大楼进口投放的炸弹就可以杀死整栋楼中的敌人”。可见,“炸弹之父”是俄军打击隐藏在山区和城市中的恐怖分子的有效武器。
  
  俄罗斯发展“炸弹之父”为了啥?
  
  过去,巨型炸弹似乎是美国人的专利,除了二战中军事工业高度发达的英国和德国曾问津过这一领域外,罕有国家开发过此类武器。而似乎刚刚从国家解体缓过劲的俄罗斯为什么对这种制造困难、投放不便的武器产生了兴趣呢?
  抗衡美国,争取技术优势 与美国抗衡是苏联人冷战中惯用的作法。当时美国只要有什么新式武器,苏联很快就会推出“对偶”的俄式版本,即使在核武器领域也是这样。例如,为了争夺世界上最大核弹的宝座,俄语专业论文,美国1954年爆炸了一颗当量2500万吨的氢弹,这对当时苏共第一书记赫鲁晓夫来说犹如当头一棒,无论如何不能让美国人占据最大核弹的交椅。在他直接领导和亲自过问下,1961年夏天,苏联终于制造了至今仍是世界上最大的1亿吨当量的超级氢弹,被称为“赫鲁晓夫炸弹”。由于威力太大,国土广阔的苏联竟然找不到试验的场地,最后不得不将装药减半进行试验。即使这样,5000万吨当量仍是人类历史上制造的最大爆炸。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国力急剧下降,不得不放弃了与美国的抗衡,对美态度一向温和,鲜有的几次抗争也是雷声大雨点小。西方并没有因此而投桃报李,反而大力推进北约东扩。将包围圈一步步推向俄罗斯的传统势力范围。正如俄《真理报》在2017年2月评论普京慕尼黑会议上对于美俄冷战的讲话时所说的:美国无视俄罗斯的公开让步,不断将自己的军事势力向俄周边挤压推进,并一再破坏独联体国家的团结,暗中唆使“颜色革命”。在经济大衰退时期,这个昔日的超级大国对此只能扼腕兴叹。但让西方不曾料想的是,美国策动的伊拉克战争使国际原油价格持续走高,石油大国俄罗斯借机实现了经济突围,国内经济连续7年高增长,俄综合国力得到明显提升,这为俄罗斯增强军事实力提供了保障。2003年以来俄每年的军费增长都在20%以上,2017年年初,时任俄国防部长的伊万诺夫提交的国防预算计划更是高达316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这些新增加的资金除改善军人待遇外,大多用在了发展新型武器上。
  美国近年来通过“炸弹之母”和“巨蓝”的研制,在巨型炸弹上取得了巨大进步,一直稳坐“炸弹之王”的宝座。俄罗斯也希望通过夺取这一宝座来证明自己的军事和技术实力。正如美专家所说,俄罗斯推出“炸弹之父”意在强调本国的军队正在恢复“元气”,并重新拥有了赶超美国的能力和诸多最新型装备。我们从“炸弹之父”这一充满挑衅性的名称就可以看出俄罗斯抗衡美国的决心。
  打击分裂主义和恐怖主义目标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进行了两次车臣战争,使俄罗斯感到冷战中发展起来应对世界大战的摩托化步兵武器在弹丸之地的车臣毫无用武之地,因此借鉴美国反恐战争的经验开始大量发展温压武器,以期利用这种武器打击擅长丛林和城市游击战的分裂和恐怖主义分子。大家知道,在第一次车臣战争中,正是由于俄军没有打击城市街道目标的适当武器,不得不使用贯穿力和射击角度都较高的防空武器打击高楼内的目标。在第二次战争中俄不得不调用装备数量较少的燃料空气弹药打击内部结构不明目标和集群目标。此外,俄罗斯对盘踞在格鲁吉亚潘吉西峡谷内的恐怖分子营地早已觊觎已久,但由于俄格关系复杂,不可能就近剿灭。使用一般炸弹又难以一网打尽,而“炸弹之父”这样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无疑是最好的选择。特别是这种炸弹对山洞和建筑内目标的特殊杀伤效应是俄特种部队应对车臣山区内恐怖分子的理想选择。此外,从俄罗斯高调公开这种骇人武器的作法上看,也是对境内外分裂分子和恐怖分子的震慑。
  弥补核、常武器之间的战术空白 从世界弹药发展的趋势来看,核武器有着威力越来越小的趋势,而常规武器有着威力越来越大的趋势,这主要是为了满足战场上复杂的战术需要。目前最小威力的战术核武器当量也有1000吨,而1000千克级炸弹只有约1吨TNT当量,即使是“炸弹之父”也只有44吨当量,也就是说此间有900余吨当量的空白区域。按照美俄战争升级理论,战争的升级是双方依次交替扩大战争规模。而在武器使用方面,正是由于上述空白造成了“核战争门槛”的存在,也就产生了所谓的“自我威慑”,即由于担心核武器的巨大破坏力,而不敢使用核武器。如果常规战争使用的武器可以从数十吨一直延续到核武器的1000吨,那么,双方交替使用的武器就可以平滑过渡到核武器,而不至于突然使用核武器,使战争决策者可以更灵活地控制战争。可见,通过巨型炸弹弥补核、常武器之间的战术空白,使核战争有了更长时间的缓冲期,但也使其发生的可能性变得更大、更自然。
  值得注意的是,在俄罗斯公布“炸弹之父”后不久,美国又透露其正在研制一种装药高达14吨的新型巨型炸弹。如果它的原理类似“炸弹之父”,那么其TNT当量将接近80吨。新的“炸弹之王”正在产生,美俄之间的争夺也才刚刚开始,谁将成为最后的王者?还需拭目以待。
  
  编辑 李海峰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