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新闻何以在俄罗斯泛滥[俄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俄语论文 责任编辑:阿米更新时间:2017-05-20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从“普京婚变”的假新闻说起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2017年4月11日,《莫斯科记者报》了一则惊世骇俗的报道,声称俄罗斯总统普京和夫人柳德米拉的婚姻在两月前已经结束。他计划与有俄罗斯“头号性感运动员”之称的阿琳娜・卡巴耶娃结婚。《莫斯科记者报》在报道中引用一名宴会策划人的话说,普京与卡巴耶娃的婚礼定于6月15日在普京的家乡圣彼得堡举行。报道还称,普京与妻子在圣彼得堡婚姻登记处秘密办理了离婚手续。报道甚至援引一匿名人士的话说,他亲眼看到了两人离婚的文件。
  这样一则写得有鼻子有眼的耸人听闻的新闻,很快被证实是一则道道地地的假新闻。卡巴耶娃的发言人称:“这是一派胡言。阿琳娜不会对小报的垃圾文章评论。”发言人要求《莫斯科记者报》刊登更正声明,不然将对其采取法学行动。正在意大利访问的普京在4月18日予以断然否认,称这篇报道“没有任何真实性”。普京同时指责这家《莫斯科记者报》的行为是:“傲慢又充满情色幻想”的媒体侵入了他的私生活,“社会大众有权知道公共人物的生活,但也要有个限度”。
  “普京婚变”这个彩色的肥皂泡即刻破灭,造谣者戏剧性地在俄罗斯新闻舞台上消失。《莫斯科记者报》事后声明致歉,承认对于普京离婚和准备再婚的消息缺乏事实依据,并向报道所涉及的主角和因这一假消息而感到恼怒的读者道歉。2017年4月18日晚,据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社报道,《莫斯科记者报》已经停刊。该报纸所在企业称停刊出于“经济原因”,主编格里戈里・涅霍罗舍夫已辞职。
  假新闻编到了总统的头上,在俄罗斯的新闻史上,可谓史无前例。俄罗斯媒体向来坚守着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即新闻报道严禁触及政治人物的私生活。
  “有哪位读者从报刊中看到过普京女儿的正面图片?”现在,这条不成文的规矩已被突破。编造“普京婚变”的假新闻,成为近年来俄罗斯假新闻泛滥的登峰造极之作,成为“恶搞”新闻的一个典型事件,也是西方“新闻自由”嫁接到俄罗斯的母体上结出的一个怪胎。
  
  层出不穷的俄罗斯假新闻
  
  检索一下俄罗斯近几年来的报刊,已被揭露的假新闻可谓层出不穷、蜂拥而至。让我们再来看一些具体材料。
  堂堂的俄罗斯国家电视台也出现了假新闻。去年7月30日晚间,俄罗斯国家电视台“新闻”频道节目中,便为英国的《泰晤士报》做了一次“换头术”:电视画面上出现了对折的《泰晤士报》,头版上有关别列佐夫斯基的文章标题非常醒目―――“别列佐夫斯基在玩我们,这令人难堪”。然而,事实上英国《泰晤士报》头版并非如此。俄罗斯国家电视台展示的画面是被拼接篡改的合成品,与数百万英国人当日看到的报纸头版内容完全不同。俄罗斯国家电视台此举,不仅侮辱了俄罗斯观众的人格,也侮辱了俄罗斯观众的智商。
  俄罗斯媒体集体爆料的“圆锤导弹发射成功”的新闻,也是一条假新闻。去年7月1日,在普京前往美国赴布什为他准备的“龙虾宴”前夕,俄罗斯军方发布了新型洲际弹道导弹“圆锤(布拉瓦)”试射成功的消息,这也是该型导弹在经历了一连串试射失败后首次取得成功。
  不过,据7月20日出版的俄《独立军事观察》周刊报道,这是有关方面制造的一则假新闻。事实是,发射并没有获得成功。据参与试射的一些官员说,导弹携带的弹头部分有3个,其中两个确实“飞抵了靶场”,第三个则没有到达预定区域,而靶场的面积有几千平方公里。考虑到“圆锤”的投射重量与“白杨”相近,即在1150公斤左右,偏差超过150米其实就算脱靶。
  我十几年前在俄罗斯留学期间,经常购买一张名叫《论据与事实》的报纸。这份报纸因其提供的严谨的论据与调查材料,对我当时的采写新闻大有帮助。我应用该报的材料,发回了许多引起国人注意的报道。不幸的是,现在的《论据与事实》也未能免俗,出现了假新闻。去年5月至6月该报先后5期刊登文章说,1999年8月至10月,俄罗斯“科学家”在中国西藏考察时发现了100多座高度为100米至1800米的金字塔。这在世界上引起了震动。
  其实,这些“金字塔”不过是一群山峰。中国中科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的各学科专家,以及英国地质学家甘塞尔等外国学者对冈仁波齐峰及其附近山体的地貌、岩层结构作过详细的考察,他们认为,冈仁波齐峰及其周围部分山体的阶梯状外形,乃是千万年来构成山体的层层砾岩和砂岩抗风化、抗侵蚀能力的不同所致;“有三角形侧面的金字塔”,乃是由刚性地层破裂生成的正断层山体。《论据与事实》的上述“发现”,既不符合事实,作为论据当然站不住脚。
  形形色色的假消息满天飞,不仅令政府部门气愤,老百姓也对媒体失去了信任。据全俄社会评价调查中心最新公布的调查显示,现在只有53%到55%的人相信媒体。不久前,俄罗斯30位著名艺术家致信俄联邦上院,呼吁有关部门进一步立法,对媒体采取更加有力的管制。
  信中说:“我们尽最大努力向人们展示最美好的艺术著作,可一些黄色报纸丧失准则,散布有关我们的传闻和谣言,给我们造成严重伤害,但却没有人惩罚它们。”
  
  为什么不实新闻会充斥俄罗斯?
  
  不实新闻充斥俄罗斯,是有其深刻的政治背景和经济原因的,也是今日俄罗斯报刊恶性竞争所致。
  以“普京婚变”的假新闻为例。俄罗斯在普京总统领导下的复兴,使西方国家感到了巨大的威胁,他们处心积虑地要诋毁和伤害普京。
  “普京婚变”是普京在5月总统任期满后,将在5月8日出任总理的背景下出笼的。消息传出,引起了俄罗斯民众和全世界舆论的哗然。西方媒体正愁没机会抹黑普京,便纷纷加以转发。
  而俄罗斯国家杜马发言人的表态模棱两可:“我是第一次听说这件事情,如果这是真的,那就是一件大喜事。”克里姆林宫则拒绝就此事任何评论。这也给了西方媒体以可乘之机,利用此事来抹黑普京。当然,也有不怀恶意的媒体当作花边新闻炒作,认为这是法国总统甩掉结发妻为症状的“萨科奇综合征”的感染。
  苏联“解体”后,西方媒体的长驱直入,“新闻自由”理念的入侵,政府对媒体的失控,乃是俄罗斯媒体假新
  闻层出不穷的直接动因。
  俄罗斯媒体实行私有化后,许多媒体由于资金不足,引进外资成为俄罗斯新闻媒体的一种选择。政府关于外资的投入数额不设限,业务上也没有太多限制,但对外资办电视广播则有严格限制。目前,有十几家与外资合办的报刊,如《新闻报》由美国《华尔街》杂志与俄罗斯的《金融时报》合办,发行量6.5万份。俄外合资办报刊的同时,也将西方的新闻自由理念直接引入了俄罗斯。俄罗斯早在1991年就已通过了《大众信息传播法》,鼓励大众传媒进行自由竞争,并主张俄罗斯的新闻工作者享受充分的新闻自由。普京说,俄罗斯的这部法是世界上最具“自由派风格”的法规之一。1993年12月,俄罗斯联邦会议对《大众传播媒介法》进行了修改,更使新闻传播逐渐走上了商业化的道路。
  近20年来,由于电视、广播,特别是互联网的崛起带来的冲击等多种原因,俄罗斯报纸的发行量一直在下降。20世纪90年代初期,俄罗斯报刊发行量达到高峰,《论据与事实》的发行量曾达到340万份,目前只剩下数十万份。现在,俄罗斯的娱乐性报刊也难超过百万份,《共青团真理报》发行量最大,也只有75~80万份,《俄罗斯报》30~40万份,《消息报》22~27万份,《生意人报》11~12万份。目前,俄罗斯只有几份报纸由国家出资支持,如政府的《俄罗斯报》、杜马的《议会报》等,其余报纸均靠与商界和政界的联系在市场上独立求生存。因此,有些报纸便“唯钱是从”,向老板们低下了新闻工作者尊贵的头颅。
  为了赚钱,为了增加发行量,许多俄罗斯媒体不择手段去抢新闻、抢读者。许多媒体为了提高知名度,俄语论文,派记者钻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去抢那些人无我有的独家新闻。有些俄罗斯媒体采访到一则有轰动效应的新闻后,担心如果花时间去核实,会失去新闻的时效性,或被他人抢去,“新闻”变成“旧闻”,于是先发出来再说。因此,假
  新闻的泛滥便势之所然了。
  而有些事关重大的虚假新闻,则是一些有特殊目的的人故意策划的。“普京婚变”的假新闻则是一例。《莫斯科记者报》创刊于2017年9月1日,每周二到周六发行,共24版,发行量目前约为15万份。这家年轻的报纸为了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独树一帜,便炮制出一些耸人听闻的新闻来吸引读者的眼球,以期提高报纸发行量。“普京婚变”的假新闻的出笼,使《莫斯科记者报》一夜成名。当然令他们始料不及的是,一夜成名带来的是一周后关门歇业。
  俄罗斯在新闻的管理方面,基本上是放开的,新闻管制并不是特别严格,存在着不少漏洞。虽然普京几年前对一些跨联邦区的报纸和私人控制的电视台采取了一些行动,但力度并不大。俄罗斯的新闻从业人员正在全面向西方媒体学习和转变。在俄罗斯,出版印数在1000份以内的刊物甚至不用登记注册。成规模的报纸也只是在创刊时到政府部门办个出版许可证就可以了。按常规,每期报纸都会由印刷厂直接寄往新闻管制部门和图书馆,有时也会送到安全部门,不过这些都是在报纸已经印刷发行以后的事情了。目前,限于人力和财力的原因,俄政府有关部门对虚假报道的管理还处于“无可奈何”的阶段,俄语论文,以致假新闻满天飞。
  
  俄罗斯假新闻的泛滥是一面镜子
  
  俄罗斯假新闻的泛滥是一面镜子,对中国的媒体来说,也有借鉴影响。
  有意思的是,“普京婚变”的假新闻出笼一周后,这样一条令西方传媒心跳不止的消息,在俄罗斯,却没有一家俄媒体转载、追踪或评论。
  因为绝大多数俄罗斯人不相信这则新闻是真的。但是,出乎意料的是,《莫斯科记者报》的“新闻病毒”传入中国,至少有数十家媒体中毒,纷纷转载这则假新闻。这是很发人深省的。
  中国媒体失态了!许多中国媒体的政治嗅觉、识别能力和判断能力到哪里去了?当然也有头脑冷静的媒体,中新网和中青网发了辟谣的新闻,没有跟风转载这则假新闻。
  应当吸取教训之一是:对有些具有轰动效应的新闻,要动脑筋想一想,或设法核实一下再表态,不要听风就是雨,更不要跟着起哄。特别是在第四媒体互联网的作用越来越大的今天,传统媒体关于新闻的真假判别和鉴定,更要多花一点功夫,不要使我们手中的武器成为某些别有用心人的工具,充当了他们的义务宣传员。人类之所以没有灭绝,不是因为谎言有威力,而是因为在关键时候人类总能识破谎言。如果明知是谣言,但是出于某种摆不上台面的动机跟着起哄,那就失去了新闻工作者起码的道德良知。国内有些报纸有记者常驻在俄罗斯,为什么不问一问再报道?对此,我们应当举一反三地吸取教训,杜绝假新闻的出现。
  
  虚伪的新闻自由乃是本质上的不自由
  
  几年前,世界报业协会主席欧莱利当着普京的面批评俄政府对媒体干预过多、新闻不自由,“寡头对俄罗斯媒体的控制换成了国家控制”。
  关于这个批评,普京未置一词。在我看来,俄罗斯的假新闻层出不穷,并不是因为俄政府对媒体干预过多,而正是俄罗斯政府对媒体的管制不力、对西方媒体所鼓吹的新闻自由过于容忍的结果。
  在今日俄罗斯,有人对出现如此多假新闻是抱赞赏态度的,认为这是舆论放开的象征。
  这个论点是站不住脚的。舆论放开,不等于新闻就可以为所欲为,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新闻自由必须遵循新闻报道的基本规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新闻的真实性。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媒介的立身之本。
  新闻自由从来都是具体的、现实的、有条件的。
  新闻造假,造谣者获得了自由,但对广大的受众而言,却被剥夺了获取真实信息的自由;造谣者获得了自由,对新闻的主体人物来说,却只能获得受到中伤和诽谤的“自由”。这样一来,媒体就很快地失去了人民对它的信任。
  马克思指出:“人民的信任是报刊赖以生存的条件,没有这个条件,报刊就会完全萎靡不振。”①美国前总统林肯曾经说过:“凡是不给别人自由的人,他们自己就不应该得到自由,而且在公正的上帝统治下,他们也是不能够长时期地保持自由的。”②虚伪的新闻自由是对媒体公信力的戕害。媒体之所以具有公信力,是因为公众信任媒体,这种信任是公众在媒体既往信誉的基础上对其今后的传播活动所作的判断和评价。媒体信誉的建立依赖其对新闻职业道德的恪守和新闻传播规律的遵循。现在,俄罗斯出现了那么多的假新闻,让这些媒体几十年来赢得的公信力毁于一旦。众所周知,西方的“新闻自由”一直被施以双重标准:不符合统治者的政治观点、价值观念和利益的,便以种种理由大加讨伐;符合统治者的政治观点、价值观念和利益的,则竭力鼓吹宣扬。要求绝对的新闻自由,在西方过去不曾见过,今后也不会出现。而虚假的新闻,无论是对炮制者也好,或是对受众者也好,其本质上乃是新闻的不自由。因为剥夺了公众得悉事物真相的权利之后,还有什么真正的新闻自由可言呢!■
  (作者系新民晚报主任记者)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234页
  ②《资产阶级政治家对于人权、自由、平等、博爱言论选录》第156页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