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为何在叙利亚如此强硬[俄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俄语论文 责任编辑:阿米更新时间:2017-05-20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俄美在中东的交锋愈演愈烈。在联合国,俄与西方分别否决了对方提出的草案。美国国务卿克里威胁,俄语论文题目,如俄不终止对叙反对派控制区的轰炸,美将停止与俄的对话。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而俄罗斯更是拿出连番实际行动――在叙部署多款防空导弹,在塔尔图斯拟建永久性海军基地,普京还批准了俄无限期在叙利亚部署航空兵的协议,对反对派武装大本营阿勒颇更是强力出击,显得咄咄逼人。为何俄罗斯叙利亚如此强硬?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探讨院教授吴大辉认为,过去一年来叙利亚局势逐步向着有利于巴沙尔政府和俄罗斯的方向发展,问题已从巴沙尔要不要下台变成美国支持的反对派还撑不撑得住。美国很着急,因此美英法等国对俄群起而攻之,普京当然不愿“煮熟的鸭子飞走”,这才强烈反制。
  猛轰反对派武装
  俄海空军将在叙长期存在
  本来,按照临时停火协议,阿勒颇各方从9月12日起开始为期7天的停火,以便联合国运输人道主义救援物资。但9月17日,美军战机“误炸”叙政府军营地导致上百名军人伤亡,俄语论文,叙政府军随即单方面宣布退出停火。随后,俄军和叙政府军被指炮击联合国运输救援物资的车队。
  叙利亚人权观察组织称,俄罗斯战机10月12日重新对阿勒颇反政府武装控制的街区展开密集轰炸。
  同时,俄罗斯秣马厉兵动作频频。10月10日,俄国防部称,俄将对塔尔图斯海军基地进行升级改造,提高加油和补给能力以建成永久性海军基地,相关文件正在审批中。最近,俄军在此部署了S-300防空导弹。
  10月14日,克里姆林宫新闻局发布消息说,普京批准俄叙政府有关俄罗斯无限期在叙利亚部署空天部队的协议。
  增兵的同时,俄方还在打心理战。俄国防部发言人科纳申科夫10月6日警告美国不要试图对叙政府军发动空袭,要“三思而行”,否则俄会以导弹还击。
  实际行动力挺巴沙尔
  普京不惜与美硬碰硬
  今年3月,普京曾经宣布俄空天军从叙利亚撤军,现在为何又要无限期在叙部署?
  “俄军在叙利亚待了一年,最近欧美有一种声音越来越强,要求俄罗斯不能再打下去了,因为‘你炸的是温和反对派武装,不是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也有人说,随着美国持续施压,俄罗斯会抛弃巴沙尔。”吴大辉认为,在这样的舆论氛围下,在俄军入叙一周年时,普京的发言人出来表态:“我们对巴沙尔政府无限期支持,你需要打多久,我就炸多久。”俄罗斯无限期、永久性部署海空军,就是有力的证据。
  那么,俄罗斯是否已做好了与美国和北约的战争准备?
  军事专家、国防大学教授李莉认为,俄军能够在叙利亚长期维持的航空兵,大体上是在两个团的规模。“在拉塔基亚的赫梅明空军基地,俄空天军有20架苏-25攻击机、10多架苏-34重型战斗轰炸机,新近增援了4架刚服役的苏-35战斗机,再加上原有的苏-24和苏-30,大约50架。”
  海军方面,塔尔图斯港驻有俄海军6~8艘战舰,而“库兹涅佐夫”号航母10月下旬将抵达叙利亚。李莉认为,有这样一支强悍的武装力量在该地区长期存在,才使俄罗斯有底气对美国的压力做出强势回应。9月17日美机“误炸”叙政府军,俄马上表达强烈的愤怒,显示了不惜与美国正面对抗的决心。
  美军“误炸”向俄示威
  双方做好最坏打算
  今年以来,叙反对派武装节节败退,其背后的美国会不会亲自出手,就引人注目了。
  “3月15日俄撤军,俄美逐渐有了共同打击IS的趋势,但此趋势在9月17日被美军‘误炸’彻底粉碎,”李莉说,“细究这次‘误炸’我们会发现,美国的理由都无法成立。你一架飞机一次对地打击可以是‘误炸’,但美国当时出动了2架A-10攻击机和2架F-16战斗机,它们攻击的叙政府军目标远远偏离原定目标,隔着好几座山呢,而且轰炸持续了一个小时之久。俄罗斯只能理解为,美国公开地对确认的目标进行以‘误炸’为名的屠杀。”
  从这个节点开始,叙利亚局势出现了重大逆转。
  “其实,美国正在紧锣密鼓地在做与俄罗斯长期对抗的准备。”吴大辉透露,最近美国已在库尔德人控制区建成第三座军用机场。“大家可能想不到,美国早就在那建好了两座机场。这意味着美在叙北部的军事存在将长期化。”
  外媒报道,近期美国高层将决定是否对叙政府军发动空袭。在吴大辉看来,在此节骨眼上,俄罗斯的行动表明了对巴沙尔政府力挺到底的决心,也做好了发生军事意外的准备。“如果美国真的出动战机打击巴沙尔军,俄很可能做出反击。”俄出售“铠甲”弹炮合一反恐系统和S-300导弹给巴沙尔,都是为了提高美国动武的成本。吴大辉认为,在俄美停火协议破裂后,在可预见的将来,俄美合作反恐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双方都在做最坏的准备,那就是美俄直接全面交火。相信这是任何人都不愿看到的一幕。
  (摘自《钱江晚报》2017.10.19)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