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现代化与俄罗斯未来[俄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俄语论文 责任编辑:阿米更新时间:2017-05-20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不论是十月革命前的俄国还是十月革命后的苏联,都一直为实现国家现代化而努力,以达到立足于世界先进行列的目标。可以说,追求现代化贯穿俄国发展的整个历史进程,在现代化的各个阶段都取得了这样那样的进展。本文主要从国家转型视角探讨俄罗斯经济现代化问题。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简要历史回顾
  十月革命前的俄国,18世纪初期由彼得大帝开始的俄国现代化运动,可视为俄国现代化的起点或者说是源头。他所推动的改革涉及的领域极为广泛,这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军工实力的增强,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与此同时,彼得大帝的改革也削弱了贵族的权力,强化了中央集权体制。作为彼得大帝现代化改革继承者的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是以1861年废除农奴制为标志的现代化运动。如果从经济制度层面讲,应该说是一次深刻的变革,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也很明显,解放了农奴,为俄国资本主义工业发展提供了劳动力。
  20世纪初斯托雷平的农业改革,主要目的是使农民成为自由、独立的生产者,鼓励农民独立经营。这次改革的积极影响表现在:促使农村公社瓦解,农村商品经济发展,农村出现多种经营方式,农业生产机械化有了较快进步,这些都推动了俄国农业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型。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点是:以农业向工业化转变为中心任务;一直带有赶超性质,即赶超欧洲;都是以自上而下的方式推行的;每次改革都遇到强大的保守势力的阻挠;现代化往往具有军事目的,并对外推行扩张政策。
  在苏联时期,如果从经济现代化角度来考察,以下三个问题值得探讨。
  一是斯大林时期的工业化。十月革命后的最初时期,列宁提出并开始实施一些经济革命改造的设想与政策,后来因国外武装干涉与国内战争被迫停了下来,转入军事共产主义时期。战争结束后,列宁在总结军事共产主义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1921年-1928年)。由于实行了新经济政策,到上世纪20年代中期,苏联基本上完成了经济的恢复工作,1925年农业基本上达到了战前水平,但并没有改变经济严重落后的状况,仍然是俄国遗留下来的技术经济结构。
  首先,苏联还是一个以手工劳动为主的落后的农业国。1926年,农村人口占总人数的82.1%,农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6.6%,农业产值超过工业产值。其次,1925年工业总产值已达到战前的73%,但要看到,代表工业主体的机器制造业、冶金、燃料、航空、电力和建筑材料等部门很不发达。实际上,到1925年苏联还没有汽车、拖拉机和航空工业这些最重要的部门。第三,工业设备基本上是旧式的,而且多半是磨损很大的机器与机床。现代化的设备国内又不能生产,因此,很多机器设备要靠进口解决。1927年机器设备进口额比1924年增加1.3倍,俄语论文网站,其中金属加工设备增加3.9倍,动力设备增加5倍。这严重作用了苏联经济的独立性。第四,由于运输业的严重破坏,它大大落后于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经济的恢复,斯大林认为,应该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工业化问题上。1929年斯大林宣布,必须结束新经济政策,否则就难以实行工业化政策。从实际情况看,苏联工业化作为一个运动的全面开展始于1928年,即第一个五年计划。苏联工业化用了三个五年计划(共13年)完成。
  苏联工业化是完全按照斯大林的思想进行的,其基本政策或者说主要特点是:重工业化、超高速与主要通过剥夺农民的办法用高积累来保证工业化的资金来源。在苏联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斯大林推行的工业化政策,也取得了不少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工业实力大大提高,按斯大林的说法,“三五”计划提前结束的1940年时,苏联已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强大的工业国;基本上建立起部门齐全的工业体系,工业独立性大大增强;带动了经济落后地区工业的发展。
  但随着对苏联模式探讨的不断深入,对斯大林工业化道路的认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官方与学术界对斯大林工业化道路持简单的完全肯定的观点已不多见,而更多的是既肯定其成绩也明确指出其存在的严重问题。人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在战前斯大林工业化过程中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包藏着深刻的矛盾,积累着大量尖锐的问题。
  苏联著名学者麦德维杰夫,在1974年指出:“应该直截了当地说,我国20年代末-30年代初工业发展过程中所付出的代价,如果有一个更明智的计划和领导,就不会这么大,在这方面斯大林的领导所起的影响并不是无足轻重的。如果把我们的人民为了工业化而付出的巨大努力和牺牲同工业化初步结果比较的话,那么应该承认,如果没有斯大林的话,我们的成就可能会大得多。”斯大林作为一个唯志论者和空想家,在许多情况下,他的领导“不是引向胜利,相反,在我国制造了多余的困难”。我想,麦德维杰夫对斯大林在工业化中所起的影响的评价是较为客观的,值得我们思考。
  斯大林工业化存在的主要问题,突出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通过“贡税”榨取农民的政策,导致农业破产,作用整个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结构严重畸形;粗放型的工业化政策,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工业化运动对形成高度集权的斯大林模式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从经济现代化角度略论,斯大林的工业化在苏联由农业国过渡到工业国的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影响。但经济管理体制在向集中化与行政化方面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越来越排斥市场影响,严重阻碍了经济管理现代化的进程。
  二是勃列日涅夫时期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一时期苏联经济改革的停滞,政治体制倒退,使苏联逐步迈向衰败。
  但要指出的是,勃列日涅夫看到当时苏联出现的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的趋势,开始认识到苏联经济的发展,必须改变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和低效的经济。苏联在上世纪70年代以前(“二战”期间除外),经济一直以较高速度增长,这是靠不断地大量投入新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达到的,走的是粗放型发展道路,是一种消耗型经济。
  苏联自30年代消灭失业后到80年代末,每年平均增加的劳动力为200万人。基建投资不仅增长幅度大,而且增长速度快,一般要占国民收入的30%左右,约占国家预算支出的50%。基建投资增长速度大多数年份快于国民收入增长速度,如1961年-1987年,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为5.4%,而基建投资为5.6%。1950年苏联的基建投资只及美国的30%,到1971年已与美国相等,1974年超过美国。苏联生产每单位产品的物资消耗很大,如在70年代末,生产每单位国民收入用钢量比美国多90%,耗电量多20%,耗石油量多100%,水泥用量多80%,投资多50%。   70年代初,苏联经济面临的主要任务是:扭转已开始出现的速度下降趋势与提高经济效益。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使经济发展由粗放转向集约化。1971年苏共二十四大正式提出经济向集约化为主的发展道路过渡,决定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直接原因是,粗放因素日益缩小。表现在:
  1.从上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苏联国民经济的许多部门已感到劳动力不足。据计算,70年代有劳动能力人口的年增长率为18%,到80年代下降到3.8%。1961年-1965年,靠农庄庄员补充劳动力的人数为310万人,1971年-1975年降到150万人,1976年-1980年又降到80万人。退休人员激增(从1950年的85万人增加到1970年的1900万人),使劳动力资源问题更加突出。
  2.由于长期实行粗放发展经济方式,原材料、燃料动力资源消耗量大量增加,出现供需之间的不平衡。苏联虽资源丰富,但地区分布极不平衡。进入上世纪70年代,集中工业生产能力80%的西部地区资源“已近于耗尽”,要靠东部地区供应,从而使运输距离大大拉长。1966年-1977年,燃料运输的平均距离从734公里拉长到1152公里,生产费用日益提高。另外,随着原料、燃料基地东移,开采条件恶化,开采成本大大提高,如1980年-1985年,开采每吨石油的费用增加80%-100%。廉价原料与燃料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再者,苏联每年要出口大量原料与燃料以换取外汇。这些因素使得苏联用大量投入资源来发展经济的道路走不通了。
  3.资金日益紧张。上世纪60年代中期之后,基建投资增长速度明显下降。苏联在50年代基建投资年均增长率为13.3%,60年代降为7.1%,70年代降到5.3%。
  另外,由于长期实行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使经济效益日益下降,如1960年每卢布生产基金生产的国民收入为72戈比,1970年降为55戈比,下降了28%。社会劳动生产率从1961年-1965年6.1%的年均增长率下降到1971年-1975年的4.8%。上世纪70年代初,苏联已有大量产品产量占世界第一和第二,但质次,报废率高。如钢的产量很大(1970年为1.16亿吨),但仍需进口各种钢材。拖拉机每年的报废率有时甚至高于新增产量。
  苏联认识到,在不少产品数量超过美国之后,要想争取优势,必须通过科技进步,由过去的数量赶超转向质量赶超。而达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是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实行集约化方针。
  上世纪70年代初推行的集约化方针,并没有取得成效。苏联经济仍是一种粗放的增长方式,集约化因素在扩大再生产中的比重不仅没有提高,而且日趋下降。在苏联扩大再生产的增长额中,四分之三是依赖于粗放因素得到的。
  转向集约化难以取得进展的根本原因是经济体制问题。苏联从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方针政策,之所以未能取得进展,根本原因是经济体制问题。勃列日涅夫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停滞,导致经济增长方式难以转变,这可从科技进步与经济集约化发展的相互关系上得到反映。苏联长期把加速科技进步视为推行集约化方针最重要的方法,并明确指出:加速科技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与实现经济集约化发展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是“极严格的,毋庸置疑的”,在这个问题上不可能有其他“可供选择的方案”。
  苏联拥有巨大的科技潜力,80年代末科技人员为150万人,相当于世界科技人员总数的四分之一;每年新技术发明占世界新技术发明总数的三分之一,仅次于日本,居世界第二位。但巨大的科技能力,难以在经济转向集约化发展过程中发挥影响。长期以来,只有四分之一的科技成果在经济中得到运用,一项新技术从探讨到运用的周期长达10年-12年之久。形成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传统经济体制对科技进步的阻碍影响,苏联学者认为,传统体制在科技进步道路上制造着一种独特的“反促进因素”。
  所以,一些俄罗斯学者在后来总结科技进步与体制改革关系时明确指出:“要加速科技进步而不在经济上进行根本的改革,简直是不可思议的。”另外,还应指出,在勃列日涅夫时期,科技进步缓慢与当时“左”的封闭的思想有关。当时,苏联对60年代末开始的世界上已发生新的一轮科技革命的信号“置之不理,直到70年代初甚至还不准使用‘科学技术革命’这个概念,不仅想方设法从官方文件中勾掉,而且还从报刊书籍中删掉”。
  三是戈尔巴乔夫的加速战略。长期以来,由于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从而使国民经济结构的比例严重失调,是一种畸形的经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从社会总产值的部门结构来看,农轻重三者的比例关系大致为2∶2∶6。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农业长期落后的状况,成了作用经济正常发展,改善市场供应,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
  十分明显,在这种条件下,戈尔巴乔夫在推行根本性的经济体制改革时,必须同时下大决心和采取重大战略性方法来调整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即在改变旧的经济体制模式的同时应及时改变发展战略,使后者与前者相适应,并为前者创造有利的条件。
  但是,戈尔巴乔夫在其执政后不久召开的苏共中央全会(1985年)上,在略论如何克服经济困难时,就提出了加速战略的思想。
  1986年2月召开苏共二十七大,正式提出并通过加速战略的方针。实现“加速战略”一个重要途径是加速科技进步。戈尔巴乔夫在加速科技进步的大会上就说过:“加速科技进步问题的迫切性还在于,科技革命的新阶段已经到来。”“应当骑上科技进步的快马,其他出路是根本没有的”,因为“粗放的发展措施基本上已经耗尽潜力了”。
  戈尔巴乔夫执政头几年在加速科技进步方面采取的主要政策有:加速新兴工业的发展、优先发展机器制造业、调整产业结构、调整投资结构、改革科研与生产一体化的组织形式、加强对科研人员的物质刺激。要加速科技进步,除了采取以上一些具体方法,最根本的一条还是要改革经济管理体制。戈尔巴乔夫曾指出:科技进步在叩体制的大门,加速科技进步就必定要求深刻改革计划和管理体制以及整个经济体制,苏联科技进步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体制的发展状况。   俄罗斯提出经济现代化的背景
  叶利钦执政时期冲垮了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应该说这是使俄罗斯经济迈向现代化的重要一步。但这一时期并没有提出国家现代化的设想。2017年11月,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提出的国情咨文报告,正式提出俄将以实现现代化作为国家未来十年的任务与目标。他提出的现代化是“需要全方位的现代化”的概念。梅德韦杰夫说:“我们将建立智慧型经济以替代原始的原料经济,这种经济将制造独一无二的知识、新的产品和技术,以及有用的人才。我们将创造一个有智慧的、自由的和负责的人们组成的社会,以取代领袖思考决定一切的宗法式社会。”但其中经济现代化是个极其重要的内容。
  (一)经济现代化的迫切性。
  俄罗斯经济转型已过20年。在这期间,俄语毕业论文,经历了叶利软与普京时期,后进入梅普时期,或者说后普京时期,现又进入普梅时期;20多年期间,出现过严重的经济转型危机与经济快速增长的不同阶段;先后发生了1998年与2017年两次大的金融危机。
  俄在采取应对这次全球性金融危机方法的同时,下决心着手推行经济现代化政策,使两者衔接起来。
  俄罗斯经济现代化的迫切性突出表现在:它在转变经济体制的同时未能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模式与调整经济结构结合起来。
  长期以来,苏联经济质量与效率低以及高浪费问题得不到解决,属于粗放型的经济方式,即靠大量投入劳动力、资金与耗费大量原材料来保证经济的增长。一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其经济增长方式仍是粗放型的,形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经济体制改革没有发生根本性变革。落后的经济增长方式从一个重要的方面反映了苏联经济的脆弱性,亦是苏联与资本主义国家在竞争中被击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应该说,20多年来俄罗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并未发生实质性变化。时任总统梅德韦杰夫在《前进,俄罗斯!》一文中指出:“我们大部分公司的能源有效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低得可耻。这还不是很糟糕。最糟糕的是,公司经理、工程师和官员们对这些问题漠不关心。”“低效的经济,半苏联式的社会环境……所有这些关于像俄罗斯这样的国家来说,都是很大的问题。”2017年1月13日,俄罗斯联邦工商会会长叶夫根尼·普里马科夫在一次会上讲:“俄罗斯每生产1吨钢,要比比利时、法国、意大利多消耗2倍的电力,每生产1吨化肥要比阿拉伯国家多耗费5倍的电力。”俄罗斯自前苏联时期起就在各项社会经济指标上与世界先进国家有所差距,如今这一差距正越来越大。俄罗斯的能源效率是日本的十八分之一,各经济领域的劳动生产率是先进国家的四分之一到二十分之一。农业出产率则比遍地石头且缺少阳光的芬兰还要低一半。效率是如此之低,这导致俄罗斯一方面濒临由外而来的脆弱边缘,另一方面又濒临国内社会不满爆发的边缘。
  至于经济发展模式,俄罗斯独立以来一直在努力从资源出口型向以高新技术、人力资本为基础的创新型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但并未取得多大进展。
  梅德韦杰夫在上面提到的那篇文章中指出:“20年激烈的改革也没有让我们的国家从熟悉的原料依赖中摆脱出来。”“简单地依靠原料出口来换取成品的习惯导致了经济长期的落后。”他还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我们应不应该把初级的原材料经济……带到我们的未来?”目前,俄罗斯能源等原材料出口占出口总额的80%左右,高科技产品出口不仅数量少,而且逐年下降。2004年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世界比重为0.13%,这一比例比菲律宾少67%,比泰国少78%,比墨西哥少90%,比马来西亚和中国少92%,比韩国少94%。
  正是由于上述原因,俄罗斯强调必须把经济现代化视为主要目标。2017年8月31日《中国改革》杂志采访俄罗斯第一副总理舒瓦洛夫,他谈到经济现代化问题时说:对当今的俄罗斯来说“现代化意味着一切”,“以现代化告别过去”。
  (二)在当今与今后相当一段时期,俄罗斯经济现代化主要问题是要着力解决由资源型向创新型转变。
  不论是普京还是梅德韦杰夫,都一再强调俄罗斯现代化是其社会经济发展的总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解决俄罗斯经济从当前的资源型向创新型转变。普京在其离任前的2017年2月8日提出的《对于俄罗斯到2020年的发展战略》明确指出:
  1.经济实行创新型发展。普京强调,这是俄罗斯“唯一的选择”,“创新发展的速度必须从根本上超过我们今天所有的速度。”
  2.增加人力资本投入。普京讲:“要过渡到创新发展道路上去,首先就要大规模地对人的资本进行投资。”“俄罗斯的未来、我们的成就都取决于人的教育和身体素质,取决于人对自我完善的追求,取决于人发挥自己的素养和才能。”“因此,发展国家教育体系就成了进行全球竞争的一个要素,也是最重要的生活价值之一。”
  为此,俄罗斯计划用于教育与医疗卫生的预算支出占GDP的比重分别由2017年的4.6%、3%增加到2020年的5.5%-6%、6.5%-7%。同时,普京强调科研的重要性,要为科研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另外要着力解决住房间题,提高医疗卫生水平。
  3.积极发展高新技术,因为这是“知识经济”的领航员。普京认为,俄罗斯今后重点发展的高科技术主要是:航空航天领域、造船业和能源动力领域,还有发展信息、医疗和其他高新技术领域。
  4.调整经济结构。普京说,尽管最近几年俄罗斯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经济并未摆脱惯性地依赖于能源原料的发展版本。自经济转型20年来,俄罗斯对能源和矿石的依赖程度呈提高的趋势。1999年,据俄罗斯统计局的数据,能源和矿产品占俄出口总量的44.9%,价值约326亿美元;到2017年,能源和矿产品的出口占到出口总量的69.2%,总价值约为3572亿美元。可以说,20年来俄罗斯也只是局部地在抓住经济的现代化。这种状况将不可避免地导致俄罗斯不断依赖于商品和技术的进口,导致俄罗斯担当世界经济原料附庸国的角色,从而在将来使俄罗斯落后于世界主导经济体,把俄罗斯从世界领头人的行列中挤出去。   普京在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后危机时代的经济发展应当首先与技术更新联系起来。因此,新阶段的税收改革将致力于支持创新。”梅德韦杰夫任总统期间,更加强调俄罗斯经济由资源型向创新型转变的迫切性。他指出:“再经过数十年,俄罗斯应该成为一个富强的国家,它的富强靠的不是原料,而是智力资源,靠的是用独特的知识创造的‘聪明的’经济,靠的是最新技术和创新产品的出口。”
  5.要为实现现代化调整外交政策。强调俄外交要突出寻求能为俄罗斯提供相应技术发展和为国产高科技产品走向地区和国际市场做出更大贡献的国家。首先要与主要国际伙伴德法意等欧盟成员和美国建立专门的现代化同盟。俄正在努力创建世界范围的“现代化联盟。”
  经济现代化会遇到的问题
  应该说,这次俄罗斯提出的现代化是一项战略性的政治决策。但实现上述战略性的转变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俄罗斯现代发展探讨所所长伊戈尔·尤尔根斯指出:俄罗斯“现代化、摒弃原料经济向创新型经济发展的过程过于缓慢”。之所以缓慢,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
  第一,俄罗斯公司缺乏创新的积极性。目前只有10%的公司有创新积极性,只有5%的公司属于创新型公司,只有5%的产品属于创新型产品。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俄罗斯现在的经济“还没有创新需求。倘若公司家投资原材料贸易可获得50%的年利润,而创新收益仅有2%-3%,起初甚至会赔钱,你会选择哪个?”据有关材料显示,当今俄罗斯在世界主要国家中的创新能力排名第35位、科技集群环境排到第41位、与大学联系程度排到第45位、创新政策指数排到第58位、企业积极性和战略指数排到第63位。由于创新能力差,加上设备陈旧,俄罗斯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能力。
  第二,与上述因素相关,俄罗斯在实行由资源型向创新型转变时,面临着难以解决的矛盾:一方面反复强调要从出口原料为主导的发展经济模式过渡到创新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另一方面,发展能源等原材料部门对俄罗斯有着极大的诱惑力与现实需要。要知道,在俄罗斯国家预算中几乎90%依赖能源等原材料产品,燃料能源系统产值占全国GDP的30%以上,占上缴税收的50%与外汇收入的65%。而俄罗斯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在全世界同类产品出口占0.2%都不到。
  第三,设备陈旧、经济粗放型发展、竞争力差,这些是老问题又是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解决的问题。在向创新型经济转变的条件下,俄罗斯更感到这些问题的迫切性。
  不少学者认为,俄罗斯自2000年以来,虽然经济一直在快速增长,但令人担忧的是,俄罗斯经济仍是“粗糙化”即初级的经济,工艺技术发展缓慢。俄罗斯科学院经济探讨所第一副所长索罗金指出:“俄罗斯主要工业设施严重老化,到目前至少落后发达国家20年,生产出的产品在国际上不具有竞争力。机器制造业投资比重为2%-3%,同发达国家相比明显存在技术差距。原料出口国对原料产业先进设备供应国的依赖令人堪忧。”早在2003年-2004年已有60%-80%的生产设备老化。
  第四,投资不足。为了优化经济结构,就需要大量增加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能力的经济部门和高新技术部门的投资。梅德韦杰夫总统成立了俄罗斯经济现代化和技术发展委员会,并确定了国家经济现代化与技术革新的优先方向,这涉及到医疗、信息、航天、电信、节能等领域。发展这些领域都要求有大量的投资。
  解决这些问题,俄罗斯学者认为有三种选择:首先是优化预算支出;二是让石油天然气公司为代表的国家自然资源垄断公司增加对科技创新的投入;三是调整税收政策,减轻高新产业区的税负。2017年头九个月,俄罗斯仅有三分之一的经济现代化项目获得国家拨款。这些项目有:“创新能源”“国民节约行为模式的养成”“新光明”“生物制药”与“科学教育”等。投资困难在于吸收外资不足。俄经济发展部副部长安德烈·克列奇在谈到俄罗斯缘何没有像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有大量资金流入问题时说:“倘若本国投资商的意愿表明,我们自己都不大会相信俄罗斯的经济,那我们为什么还要认为外国人该相信它呢?此外,在亚洲市场和拉美市场,经济和证券指数动态均以高于俄罗斯联邦的速度增长。”
  第五,俄罗斯科学院副院长涅基佩洛夫认为,在金融危机发生前,俄罗斯犯了“非常严重的错误”,即没有利用国家已有资源加速推进现代化进程。
  第六,目前俄国内对现代化与建立创新型经济持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只有四分之一的人赞同梅德韦杰夫式的现代化即更新产能与发展创新型经济。因为在目前的俄罗斯社会经济条件下无法建立创新型经济,而当前第一步应该是消除腐败与提高国家管理效率。据“俄罗斯现代化改造和创新道路上的障碍”一项调查报告得出的结论说:俄罗斯创新道路上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是官僚主义、不完善的法学环境和缺乏对投资商的保护,以及项目融资的困难。因此,有人提出俄实现现代化的关键在社会领域,即确保法学公平,严厉打击腐败与维护社会正义。有鉴于此,2017年7月27日梅德韦杰夫在经济现代化委员会上也指出,向现代化过渡不只是向创新经济过渡,而且还要解决贪污腐败、减少行政干预、发展良性竞争的问题,否则任何技术现代化与创新经济都是不可能的。
  2017年9月在俄罗斯雅罗斯拉夫尔国际政治论坛上,梅德韦杰夫谈到这一问题时指出:“民主仍然是俄罗斯这个国家、这个庞大经济和政治系统的必要条件。”
  第七,俄罗斯在创建与欧盟等西方国家现代化联盟方面,也难以取得大的实效。俄的意图是在经济现代化方面广泛吸收欧盟的技术知识,但欧盟以前与现在都不急于与俄分享技术。欧盟提出的条件是,俄应该更新经济与专制法学制度、改善投资环境、克服贪污腐败、保护人权。布鲁塞尔制定了一整套计划来应对俄提出的现代化伙伴关系设想,中心内容是建议俄先建立法治国家,然后再搞自己的经济现代化。
  第八,小公司发展缓慢。目前,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中小企业对GDP的贡献率可达50%,美国近50年来GDP的增长靠科技创新,主力是公司,特别是中小企业。2017年俄罗斯小公司,对GDP的贡献率不超过15%。尤其从小公司的行业分布看,从事工业生产和科研创新的小公司仅略高于10%,且呈逐年递减趋势。因此,可以看出,俄罗斯中小企业在未来的经济现代化进程中,其影响仍然十分有限。   创新型经济发展缓慢,经济发展摆脱不了能源等原材料部门,这必然使俄罗斯经济难以在短期内实现现代化与保证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应思考的问题
  1.中国当务之急是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我国在经济改革的相当一个时期,并没有明确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20世纪90年代初才提出这个问题,着手抓这个问题,并对世界各大国有关这一问题加以探讨。应该说,到目前,中国经济的增长在相当程度上仍是粗放型的。拿能源消耗来讲,我国单位GDP能耗目前是世界水平的2.2倍、美国的4.3倍、德国和法国的7.7倍、日本的11.5倍。另据报道,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成本很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我们付出了过多的资源能源成本,从现在看到的资料来说,我们用了占世界总量50%左右的煤、水泥、钢铁和10%左右的石油、天然气,支撑了8%以上的经济发展速度,创造了占世界GDP总量7%左右这样一个经济成就;二是我们的环境被严重污染了,这个事实有目共睹;三是劳动力价格被过分压低了,消费严重不足,劳动报酬所占比重严重偏低。”可见,在转变经济体制的同时必须抓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这样才能提高经济素质,提高经济的竞争力,才能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
  中国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拉动经济增长不能片面地通过加速出口增长来实现,而必须走扩大内需为主的道路,这次金融危机使中国进一步认识到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迫切性,如果经济发展模式不能改变,要保证中国经济稳定与可持续发展是不可能的。中国已把改变发展模式作为“十二五”改革的主线。在中国扩大内需的潜力很大。中国居民消费率1952年为69%,1978年降为45%,2017年进一步降至35.3%。而2017年美国居民消费为70.1%,印度为54.7%,目前世界上居民消费力平均在50%上下,只有中国低到35%的水平。
  不论是改变经济增长方式,还是改变经济发展模式,都必须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从目前中国来说,经济结构的调整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内容,包括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区域结构、所有制结构以及公司规模结构等。
  经济增长方式、发展模式与结构调整,都离不开深化改革,必须有体制机制性做保证。正如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7年开幕式上的致词中指出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调整经济结构,关键在理顺体制机制,难点是调整利益格局,解决办法从根本上要靠改革创新。”
  正是由于上述原因,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中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以上“五坚持”,阐明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方向与重点。
  有些学者提出,这次全会最重要的一句话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样中国才能赢得未来,这也是对未来的关键抉择。这些说法是有道理的。因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全局性问题,是一场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要通过加快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中国30多年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有三:腐败、垄断与贫富差距拉大。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与市场化改革不到位。解决问题的途径应该是:政治体制民主化改革进程应加快;垄断部门应走向市场化,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行到底;舆论监督实现社会化。我认为,中国出现的否定改革的第三次思潮是十分值得关注的。不改革只能是死路一条。在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亦只能通过深化改革去解决。改革是革命,是一个不断进行的革命。
  3.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的历史新阶段。在这个新阶段,我党面临以下极其复杂的局面:体制改革要深化;社会经济发展要现代化;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急剧与重大的变动;各阶层、地区与部门间的利益分配急需调整;在过去体制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与矛盾日渐突出,这必须也只能通过进一步改革才能得以解决。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增强党的执政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在经济改革的同时,必须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就是说,共产党在领导广大人民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必须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思想、理论的先进性,才能代表先进思想。
  4.继续增加创新领域的投入。在这方面我国已取得了很大进展。中国用于研发的支出1996年占GDP的0.6%,到2017年已达到1.5%,为1020亿美元。美国2017年用于研发的支出占GDP的2.7%,绝对额为3720亿美元,占全球研发支出的三分之一。中国在这方面的支出在美、日之后占世界第三位。美国近50年来GDP的增长50%靠科技创新,主力是公司。
  5.笔者认为,作为长期实行传统体制的苏联继承国,俄罗斯、中国等国家必须通过体制改革完成转型才能达到国家现代化的目标。国家在转型过程中,要集中解决以下七个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问题:(1)政治民主化,成为法治国家;(2)从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即经济市场化;(3)转变落后的、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的增长主要依赖于科技进步,即要成为创新型经济;(4)改变经济发展模式;(5)调整不合理的经济结构;(6)转变文化、观念与意识形态,即实现人的现代化;(7)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成为开放型国家,处理好与发达国家的关系。解决以上问题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国家现代化。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