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治哲学家沃尔泽曾言:“国家是无形的,只有把它人格化方可见,赋予它象征意义才会令人爱,通过想象才能被感知。”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形象符号。关于当今俄罗斯而言,领袖人物在政治象征符号中最具渗透力和感染力。普京使俄罗斯的国家形象以人格化的形式表达出来:作为个体,俄语毕业论文,他已然是国家尊严和民族团结的代表,是俄罗斯当前社会发展的核心人物,在国内和国际舞台上起着极为重要的象征影响。 普京时代的 俄罗斯国家形象人格化 千年之交,当普京接替叶利钦登上总统宝座时,俄罗斯正处于一个十字路口。超级大国的荣光早已消散,社会失序、市场野蛮发展,严重的社会危机引发了政治危机,俄罗斯出现权威真空,九年之间,总理职位的人事更迭高达七次。当时很少有人看好普京的政治前景,普遍认为他也将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和经济、政治改革失败的替罪羊。然而,普京却令人刮目相看,他上台后整合各种政治力量,迅速掌握权力,形成了与前任不同的强硬、果断、干练的执政风格。普京曾借用斯托雷平的名言向民众承诺:“给我20年,还你一个强大的俄罗斯。”15年过去,尽管俄罗斯社会发展仍存在很多问题,但普京的豪言壮志在某种程度上确实实现了。他成功提振俄罗斯经济,对外强力维护俄罗斯的主权与利益,给国民带来信心和荣耀,重塑了俄罗斯的强国形象。 俄罗斯强人领袖形象的 历史文化溯源 普京在制定政策时,善于把存在于俄罗斯人民意识深层的价值观体现出来,其加强国家集权、巩固中央权力、制止分离倾向的方法,塑造出与前任叶利钦不同的坚强和果敢的形象,因此受到了人民的热烈欢迎。正因为“权力合法性的唯一基础和来源,在于它符合本集体的价值和标准体系所规定的合法性设想”,所以民众的需求变成了投射到政治人物身上的光晕。普京形象的建立与其说是因为个人能力,不如说是一种向俄罗斯历史传统的回归,符合俄罗斯大众心理中对于民族领袖的想象。 在俄罗斯崇拜强权的文化环境中,要想成为一位成功的政治领导人,其言行必须要符合俄罗斯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原则。而社会舆论对俄罗斯政治家进行评判时,能否体现俄罗斯民族特性是作用最大的因素,因此俄罗斯近年频现持强硬立场的政治人物。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由于在叙利亚问题上表现强硬,被西方媒体称为是继苏联外长葛罗米科之后的新一代“不先生”,但他却在俄罗斯国内赢得了喝彩。即使被认为最“温和”的俄总理梅德韦杰夫在南千岛群岛(日本称北方四岛)问题上也做出了“强硬”的举措。普京把自己塑造成了民众需要的形象,民众也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俄罗斯人甚至把“好沙皇”崇拜转移到了“新沙皇”普京身上。俄罗斯曾进行一项民意调查:“工资提高归功于谁?”“谁为物价上涨负责?”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功绩归于普京,而失误归于政府。 普京形象的塑造和传播 普京和他的宣传团队进行议程设置的能力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在普京的第一个任期,我们看到的往往是他被动地卷入舆论风暴的情景。这一时期,普京面临的危机不断:第二次车臣战争(1999年)、“库尔斯克号”事故(2000年)、莫斯科剧院人质事件(2002年)、别斯兰人质事件(2004年)等等。但是,危机中蕴含着机遇,普京正是在处理这些事件的过程中充分展示了自己,他的价值理念、气质、品德和能力得到了民众的好评。例如,俄语论文网站,普京凭借在处理车臣恐怖分子事件中的强硬态度,一举博得了俄罗斯国家上下的好感,为日后登上总统之位打下了民意基础。同时,普京还放低姿态,利用“政治性休假”开展拉票活动。在媒体宣传上,普京一改不苟言笑的“酷”样,开始微笑,在雪中漫步,穿着随意地坐在支持者中间。最具戏剧性的是,大选前传出的真真假假“谋杀普京”的消息更让老百姓觉得,只有普京才是稳定的保证,俄罗斯不能没有普京。 2017年还发生了一件在普京的形象宣传史上堪称典范的事件。9月12日,普京在《纽约时报》上《俄罗斯恳请谨慎》一文,警告军事打击叙利亚只会带来混乱和伤亡,指出很多国家已不把美国视为民主典范,而是视为只懂得耍蛮动粗的国家,并批评了美国的“例外主义”。普京利用美国的权威媒体加倍放大了议程设置的能力,用最直接的方式在西方树立形象的策略在国际上引起了“飓风般的反响”。就连美英媒体也不得不承认,俄罗斯在国际舆论战中抢到了道德制高点。 然而,虽然国家在变化,但新版本的“普京2.0”却没有出现。根据2017年的一项调查,22%的受访者已对普京感到失望,而2017年这一比例只有9%。 民众的不满并不集中在经济方面。目前,俄罗斯的人均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突破1.3万美元,带领国家发展到这样的程度,无疑是普京的成就。但是,今天的环境已经与普京执政之初大为不同:俄罗斯不再是需要从经济崩溃中复苏的国家,现在的俄罗斯拥有更多训练有素的经理人和官员,熟悉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年轻人,新一代公司家、知识分子和媒体人。在这些城市中产阶级的影响下,俄罗斯的政治文化正在发生改变,“普京2.0”必须开启一个新时期。 (摘自《世界博览》2017年第7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