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侨居俄罗斯期间,住在一位俄罗斯外交官家,此人酷爱喝伏特加,有客聚饮,无客自斟。节假日喝酒,情有可原,非节非假,也推杯换盏,每喝必醉,每醉必唱。笔者依稀还记得几句他的唱词儿:“伏特加,是酒精,人人心知肚也明,你若斗胆碰一碰,必令眼花头也蒙。伏特加,力无穷,添精神展笑容,如此美酒伴一生,何怕没有好心情?”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这首小曲看似简单,却也说明俄罗斯人与伏特加的关系。中国人对俄罗斯与伏特加感兴趣,经常会提俄罗斯人如何爱喝伏特加之类的问题,在中国人的观念里,俄罗斯人与生俱来就爱喝酒,读过书才知,其实这是对俄罗斯民族的误读。实际上,俄罗斯人饮酒的时间并不长,仅是15世纪才开始的事儿,满打满算不过500年,至于说伏特加酒是哪年引进俄罗斯,恐怕连俄罗斯人自己真说不清。 摘自中信出版社《上瘾五百年》。 1 先说说俄罗斯原本是个不嗜酒的民族。众所周知,公元988年,基辅大公弗拉基米尔率领全民皈依东正教,东正教教义对酒精饮料有较严格的限制,根据东正教的历史文献记录,至今尚未发现俄罗斯历史上发生过大规模酗酒现象,或是民众醉酒成风的记录。应该说,俄罗斯民族从诞生之日起,就没有与饮酒相关的礼仪,而东正教文化又深刻地遏制了醉酒陋习。这从宗教意义上是可以解释得通的,在古斯拉夫民族的万神殿中,也没有一个神欢喜醉酒。但是,不可否认,俄罗斯民族自古以来就有为国泰民安而举杯的习俗。有趣的是,俄罗斯人那时候喝的是啥? 他们喝的当然不是酒,而是俄罗斯著名的蜂蜜饮品――热蜜水。热蜜水历史深远,可追述到18-19世纪,冬季来临之际,大雪皑皑,天寒地冻,街头行人在这种境况下,很难长时间步行到达目的地。卖水人背着大茶炊或者棉被紧裹的大桶,里面装着滚热的热蜜水。他们走街串巷,向顶风冒雪的行者兜售热热蜜水;还有的卖茶人直接在街头开设商亭和摊位,支起烧炭的茶炊,便开始煮茶叫卖,生意甚是红火。当时俄罗斯的集市和商铺区,俄语毕业论文,最佳地段和最红火的生意,就是卖热蜜水的。俄罗斯热蜜水的配方很有趣,先在开水中倒入150克蜂蜜,再加入150克白糖,均匀搅拌之后放入2克月桂叶,以及生姜、豆蔻、石竹和桂皮共5克,使水再沸腾。 当地时间2017年11月28日,南极洲乔治王岛,别林斯高晋南极基地,智利科学家Ernesto Molina(右)和俄罗斯东征队成员们在喝自制的伏特加。 与此同时,俄罗斯也出现了另一种蜂蜜饮品,叫蜂蜜酒,它的做法也颇有趣,置100克蜂蜜于温水中,均匀搅拌和过滤,再将啤酒花添加进去,煮沸,水蒸发了一半即灭火,就是蜂蜜酒半成品,将其倒入蜂蜜罐中,再加入黑麦粉、发酵粉及糖浆,待其发酵后,即成了蜂蜜酒,其酒精含量的高低,人们可以根据喜好程度进行调节。最后,再将做好的蜂蜜酒倒入特质木桶,并放入凉爽的地窖保存。蜂蜜酒的出现,虽远比欧洲人向俄罗斯出口烈性酒晚,但不能不说与俄罗斯伏特加的出现有关。 2 14世纪末15世纪初,欧洲产的烈性酒由意大利北部城市热那亚城,经商人之手传入俄罗斯。热那亚是一座著名的海港城市,也是意大利第一大港。热亚那商人将一种名为阿凯维特(Akevitt)的当地产烧酒,贩运到了俄国,该酒的精含量约在37.5%~50%之间。史书记载,俄语论文,这种通过蒸馏方式获得酒精的措施,最早是阿拉伯人发明的。 宇航员Thomas P.Stafford(左)和Donald K."Deke"Slayton在执行一项任务时,在联盟号飞船轨道舱内展示装有苏联食品的食物容器。容器上原本标有伏特加的标签被罗宋汤的贴纸覆盖,据称这是宇航员们互相敬酒的方式。 话说意大利的烈性酒引入俄罗斯,最早主要为医用,因为俄罗斯人认为该酒度数过高不宜饮用。这就是我们目前所知道的,俄罗斯最早出现烈性酒的史实。另有记载说,俄罗斯伏特加的配方,是东正教教会的基辅和全俄都主教伊西托尔手下的修士丘多夫,于1430年发明了伏特加配方,并用教会酿造葡萄酒的设备制造伏特加,所以,人们后来就将1430年定为俄罗斯伏特加起始年。俄罗斯最早酿制的很多酒精产品都叫伏特加,比如说自酿酒、露酒和稀释了的酒精溶液等,目前人们比较熟悉的伏特加酒,仅仅是伏特加家族的一个成员而已。 “伏特加”称呼的来历极为有趣。俄语“伏特加”一词的词根,是从 “水”一词演绎而来。在斯拉夫国家,水可不是简单的液体,斯拉夫人强调非活水而不饮。何为活水?即淙淙流淌的泉水,奔流不息的河水,总之,就是流动的水。俄罗斯直到今天依旧强调喝“活水”。我就亲眼看见,莫斯科郊外50公里的兹维尼格勒小城的泉眼终日流淌着活水,每天都有人不辞路远前来,手提水桶排着队接泉水喝,有人甚至用饮料瓶灌水,只为能喝上一口生命的“活水”。同样,俄罗斯人也怀着圣洁的情感,称呼他们用纯净的“活水”酿造的伏特加。其实在9世纪的希腊也有喝伏特加的习惯,只不过他们喝的伏特加,是兑在蜂蜜饮料和拜占庭的红酒里喝的,这与东正教习俗有关。俄罗斯人饮用伏特加也有宗教情感的成分,他们认为伏特加是天然水所做,而水乃上帝所造,所以,喝上帝之水,乃是臣服和信仰天尊之举。 1944年,二战时两名苏联红军在乌克兰季咨走格勒的坦克上喝酒放松。苏联建国初期卫生部长尼古拉・谢马什科有心照美国的方式实施禁酒令,夸口说:“我们再也不会走回伏特加的老路。”他认为禁酒后,酗酒就会像旧政权一样衰退消失。 就这样,俄国人逐渐开始喝烈性酒,且酒精依赖越来越大,大约在10-13世纪,俄罗斯开始还借助红酒和蜂蜜饮料酿制伏特加。最原始伏特加酒精含量最高是16%,随着时间推移,俄国的伏特加酿造业开始走向红火。15世纪,俄罗斯的蜂蜜酿酒业却逐渐衰落,那是因为蜂蜜酿酒时间漫长,耗费原料;再有,西欧蜂蜜饮品在技术和产量上优于俄罗斯,产品大量出口俄国,进口蜂蜜饮品逐渐取代了俄罗斯本地蜂蜜饮料。 15~16世纪,俄罗斯编年史上开始正式使用“伏特加”一词,官方记载以及文学著作中该词的使用频率逐渐频繁,首先,是因为那时俄罗斯大规的酿酒运动;其次,是由于伏特加的销售,在第一时间即受到国家管控,成为垄断商品。史料记载,伏特加酿造最红火之地为库尔斯克省、奥尔洛夫省、坦波夫省、哈里科夫地区和苏姆斯基等地区,原因是这些地区盛产粮食,而粮食是酿制伏特加的最好原料。 年轻的军官毕业时,要参加一个在莫斯科红场举办的仪式,仪式中的高潮是喝光装在头盔中的伏特加。 3 13世纪时,俄国人所做的格瓦斯、家酿啤酒及桦树汁,可视为他们酿造伏特加的前奏。俄国传统格瓦斯是用做烤面包的下脚料做的,所谓下脚料就是碎面包屑、麸皮和酸面团等,俄罗斯格瓦斯的制作和储存很讲究,讲究老罐老汤,以确保格瓦斯保味道正宗。俄罗斯旧时酿制格瓦斯的原材料是米和面,所得格瓦斯的味道浓烈和醇厚。而现代,格瓦斯的主要原料是干奶酪。在制作过程中,有时候格瓦斯会发酵成酒,人们为了喝酒,便开始专门酿造发酵格瓦斯,其酒精含量和葡萄酒相当。俄罗斯还有一种酒精度数较高的饮料,叫做桦树汁,这种古老的饮料在品质上直逼欧洲高度酒精饮品。 2017年4月7日,一个年轻男人化妆成老虎的样子,提着一只购物篮站在超市两排伏特加酒的过道中间。 俄国人13世纪学会用蒸馏法,生产比桦树汁酒精含量更高的饮料,但这种饮料已不是桦树汁,也不是格瓦斯,或可称为准伏特加。就在人们开始酿造准伏特加的时候,俄罗斯民间又发明了酿造艾蒿酒,这种草料酒是俄罗斯人的独创,他们喜欢在酿酒,甚至烹调时添加些大自然的花草,确属独特。至15世纪,俄国人从酿造低度酒逐步走向度数偏高的伏特加生产。伏特加,是经过提纯和去除杂醇油工艺而产生的酒精饮品,所以,俄国人又称它为“粮食提纯酒”。到15世纪,伏特加不仅供给俄国市场,而且还出口欧洲。 1505年,俄罗斯伏特加出口至瑞士和爱沙尼亚等国。1533年伏特加列入国家垄断商品,对酒商课税,违者判刑。沙皇管理上的这样一招,使伏特加给国家带来巨额收入。俄罗斯同时还为伏特加确立了国标,伏特加有了等级之分,使价格与品质相对应。但是,随着伏特加的普及,私酿和黑市、酗酒等逐渐成为社会问题。沙皇又降旨严控伏特加质量,打击假冒伪劣的廉价酒,取缔非法生产与黑市。16世纪末,沙皇再次颁布法令,明文规定除皇家专卖店外,其余店家均不得销售伏特加,足见俄国伏特加勃兴的同时也为社会带来乱象。17世纪初,假冒伪劣伏特加更多地充斥于市,伏特加质量一度令人堪忧,沙皇阿列克谢召集国家高层部门和宗教人士会议,商讨伏特加的改革策略,他坚持国家垄断专卖的准则,结果,沙皇阿列克谢的改革,除了确定剔除杂醇油措施和增添了若干新品种外,伏特加改革乏善可陈。 4 彼得大帝在18世纪初继续推动伏特加改革,他首先打破了国家对伏特加的垄断,提出无论贫富贵贱,家有粮食和酿酒设备者均可酿造伏特加的改革方案。俄罗斯很快出现了全民酿酒和户户推销的局面。由于俄罗斯黑麦种植普及,彼得大帝便下令,酿造伏特加的原材料选为黑麦。 但全民酿酒也有负面,由于监管不利,伏特加质量下降。再有,彼得大帝的改革,摧毁了俄国长期形成的节制性饮酒传统,助长了国民大规模的酗酒恶习,也导致国家精英在道德上的堕落。彼得大帝解禁了伏特加,使得在俄罗斯,无论是宫廷聚会还是外交宴请,顿顿必酒,狂喝滥饮成风,古老的东正教传统践踏殆尽,也为日后教会的分裂埋下祸根。另一方面,彼得大帝倡导全民经营伏特加,也严重伤害了俄罗斯贵族集团的利益,他们对他恨之入骨,恨不能置其于死地。史学家说,彼得大帝暴死或与伏特加改革相关。 哭泣的女人手握伏特加,悼念在阿富汗战争中亡故的儿子。 话说俄罗斯伏特加刚问世的时候,竟然不叫“伏特加”,而称“粮食酒”,这大概和造酒的原材料是黑麦有关吧。1751年6月,伊丽莎白女皇(1709 -1762)颁布谕旨,正式用“伏特加”称呼俄罗斯的酒精饮品,揭开了伏特加正式成为俄罗斯酒专用称呼的序幕。女皇谕旨还规定,俄罗斯伏特加重新成为国家垄断商品。到了叶卡捷琳娜二世(1729-1796)执政时,更在伏特加产销政策上偏向贵族,叶卡捷琳娜二世1765年颁旨,称俄罗斯唯有贵族可以免税经营伏特加,贵族们伏特加的经销量与其称号、军衔和职务高低相关,贵族地位越高,经营伏特加的量就越大。谕旨颁布后,原来经营伏特加的商业界、宗教界和市民阶层的产业崩溃,他们不仅失去了经营权,而且还被迫购买贵族的伏特加。从此,俄罗斯再度形成了伏特加垄断经营的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