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俄罗斯的钢琴艺术虽然起步较晚,却表现出了令人瞩目的发展速度。至19世纪,俄罗斯钢琴艺术已达到了发展的鼎盛时期,钢琴创作、演奏和教学全面开花,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钢琴大国。特别是钢琴创作方面,在柴科夫斯基、强力集团、拉赫玛尼诺夫等多位大师的共同努力下,使俄罗斯钢琴著作形成了特有的艺术特征和风格,为世界钢琴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文章从19世纪俄罗斯的发展背景谈起,就其钢琴著作的艺术特征进行具体略论,希望能够获得对其更为深刻和本质的认识。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19世纪 俄罗斯 钢琴著作 艺术特征 探讨略论 一、 19世纪俄罗斯的发展状况 19世纪是俄罗斯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个世纪,从社会发展来看,在西欧诸国的带动下,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在俄罗斯发展起来,沙皇政府所推行的农奴制引起了社会各阶层的强烈反抗,先后爆发了多次社会革命,使俄罗斯的民族解放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文化发展来看,19世纪的俄罗斯改变了之前和西欧文化交流较少的状况,一面是欧洲艺术家们来到俄罗斯,一面是俄罗斯的艺术家们走出俄罗斯来到国外,两者的交流让俄罗斯的文化环境不再封闭,并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等在当时较为先进和主流的艺术风格全面融入到了俄罗斯的艺术创作中。艺术创作的主体性更强,更加关注普通人对艺术审美的需要,无论是文学、绘画还是音乐,都涌现出了一大批思想性和艺术性俱佳的著作。从钢琴艺术的发展来看,19世纪前半叶社会和文化的变革,为钢琴艺术的蓬勃发展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特别是李斯特、肖邦等人在俄罗斯所开展的一系列音乐活动,使俄罗斯的音乐家们对欧洲音乐的创作思想、风格和手法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柴科夫斯基、强力集团、拉赫玛尼诺夫等纷纷创作出了独树一帜的、具有俄罗斯风情的钢琴音乐。艺术创作的繁盛,必然会对钢琴的演奏和教学产生积极的作用,在这些伟大的著作诞生后,又先后涌现出了鲁宾斯坦兄弟、涅高兹、霍洛维茨等优秀的钢琴演奏家和教育家,并逐渐形成了俄罗斯钢琴学派。至此,俄罗斯钢琴艺术已经走上了一条广阔的发展之路,成为了在世界舞台上具有重要作用力的钢琴大国。 二、19世纪俄罗斯钢琴著作的艺术特征略论 1.民族性 19世纪俄罗斯先后爆发的民族革命,让很多民众认识到了民族性的重要意义,音乐家的觉悟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特别是李斯特、肖邦等人在民族钢琴音乐方面做出了成功探究,更是给俄罗斯的钢琴家们以充足的信心,并在技术和手法上进行了充分的学习和借鉴,于是民族性风格在俄罗斯钢琴创作中悄然兴起。他们将民族性的表现作为重要的艺术追求,多以本民族的历史、传说和文学著作作为题材,表现出民族的精神和气质。其从本质上来说,是浪漫派的一个分支,只是把对个性的强调扩大到了对民族性的强调上。如巴拉基列夫,作为强力集团的代表人物,其对钢琴音乐的民族性表现是十分认同和支持的,他创作的《伊斯拉美》就是一部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著作。当时巴拉基列夫正在旅途中,途经高加索山脉时听到了一种舞曲的曲调,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并迅速将其记录下来,成为了该部著作的第一个主题。而在第二个主题中,其又对俄罗斯南部哈萨克族的舞曲进行了有机借鉴,并在此基础上突出一种为俄罗斯民众所喜闻乐见的歌唱性,集中体现出了其高超的创作技法和鲜明的民族追求。又如柴科夫斯基创作的《四季》,作为一部钢琴小品集,其灵活短小的形式,更有利于作者创作观的体现。俄罗斯钢琴学派的代表人物涅高兹在谈到这部著作时说:“与其说是一部钢琴曲,倒不如说是一幅图画集。”12首著作全部和俄罗斯密切相关,或者是对俄罗斯秀美风光的描绘,或者是对俄罗斯人日常生活的描写,可谓是一部俄罗斯民族的风情画卷。如《二月狂欢节》,俄语论文题目,就是对俄罗斯二月份狂欢节的真实记录;《十一月三驾马车》中,又对寒冬来临后俄罗斯的壮美风光进行了描绘。所以说,无论是强力集团,还是柴科夫斯基和拉赫玛尼诺夫,他们对民族性的表达都是十分认同的,甚至将其视为一种责任,用敏锐的眼睛和耳朵,去挖掘和表现俄罗斯民族文化中的优秀质素,抒发出一种民族自豪感,这关于俄罗斯的艺术创作来说有着承前启后的积极意义。 2.浪漫性 浪漫主义是19世纪欧洲主流的创作风格,其从古典主义创作的众多程式束缚中解脱出来,强调艺术家主观性的发挥,以抒发情感作为创作的最终目的。前文中提到,俄罗斯钢琴音乐的发展受到了欧洲音乐的强烈作用,所以其钢琴音乐体现出浪漫性特征也在情理之中。而且相关于传统的浪漫主义风格,俄语毕业论文,俄罗斯的创作者们还十分注重对客观情景的营造,也就是中国艺术创作中的借景抒情和借物抒情,这关于浪漫主义风格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其使得情感的抒发更加具有指向性和基础性,让情感的表达更加真实和炽热,更加能够获得与观众的共鸣。如柴科夫斯基的《杜姆卡》,其俄语的原意为“思考”和“沉思”,副标题为“俄罗斯的乡村美景”,很显然,柴科夫斯基就是要借助于俄罗斯的乡村景色来表现自己的哲思。著作中,其大量使用了俄罗斯民间音乐的曲调因素,强调旋律的歌唱性,仿佛在人们面前徐徐展开了一幅俄罗斯的乡村美景,营造出一种质朴、自然的艺术风格。将自己对俄罗斯民族、俄罗斯景色的热爱抒发得淋漓尽致。拉赫玛尼诺夫的《音画练习曲》也是一部借景抒情的佳作。虽然受到李斯特的作用巨大,但是拉赫玛尼诺夫在这部著作中,却没有突出其辉煌演奏技巧,其技术相对朴素,却有着诗一般的唯美和意境。其中的大部分素材,都是作者以对俄罗斯景色的观察和回忆为基础,然后用钢琴的语言将这种景色描绘出来,而且每一种描绘都十分精准和到位。比如他用三连音来描绘贝加尔湖波光粼粼的水面,用连续的半音阶下行来表现凌厉的海风,用附点音符来表现动物奔跑的姿态。让人感觉其描绘的画面就在眼前,真正实现了情与景的交融,本是一部练习曲,却大大超越了车尔尼和克莱门第那种单纯以技术训练为主的著作,体现出了拉赫玛尼诺夫对钢琴音乐的独特理解。 3.悲剧性 悲剧性原本是一个戏剧术语,后来演变成为一种音乐风格,其主要的表现形态是一种十分执著的精神或力量,在付出了全部努力之后仍然遭到失败,并用这种失败的结局体现出一种社会冲突力量的本质。悲剧性虽然是戏剧和文学创作中经常追求的情感指向,但是音乐因其自身所具有的情感性特征,无疑更加适合其表现。而且前文中提到,19世纪的俄国正值大变革时期,变革就意味着新旧势力之间的对抗,而对抗则一定会有胜败。当时的俄罗斯音乐家们心系国家和民族,试图用著作的悲剧性来唤醒民众,让民众感同身受,获得一种警醒的效果。如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的第一乐章中,有鲜明的钟和钟声的意象。对此他坦言,作为一个俄罗斯人,从童年到风烛残年,没有一个人能够避开教堂钟声的作用。在柴科夫斯基看来,钟声的含义是十分丰富的,其既是唤醒俄罗斯民众的警醒之钟,也是个人对俄罗斯发展的不安之钟,更是封建农奴制统治的丧钟。利用钟的意象,巧妙地和宗教联系在一起,传递出一种沉重、不安和伤感之情。又如拉赫玛尼诺夫的著作,他对死亡主题情有独钟,多部著作都有该主题的出现,《帕格尼尼主题幻想曲》中,从头至尾都笼罩着一层死亡的气息,好像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死神的控制一般,只能够听天由命,任人摆布。《科雷利主题变奏曲》中,作曲家反其道而行之,应用了带有迷幻色彩的手法,将死亡主题放置到了和弦中,且变形、发展,以此来表现死亡的神秘和严厉。当人们沉浸于一种平和之中时,突然就进入了变奏部分,死神呼啸而至,让人猝不及防。其试图表现出人类生命与死亡这两方面最为极端的冲突,以此来思考生命、生存和生活的意义。 综上所述,钢琴艺术因其自身的特征,成为了一个国家和民族音乐事业发展的重要象征。19世纪的俄罗斯正是如此,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的大变革,使钢琴艺术获得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多位钢琴大师前赴后继,将创作基础植根于本民族音乐中,大胆使用全新的创作技法,诞生了多部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的著作。通过对其艺术特征的略论,能够对当时创作者的创作思想、技法等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和感受,从而对当下中国钢琴的创作、演奏和教学,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这也是本文初衷所在,也希望本文的粗浅探讨,能够起到抛砖引玉之影响,引起更多人对该课题的充分重视。 (注:本论文为2017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人文社科探讨自筹项目“俄罗斯钢琴著作中的音乐存在方式探讨”阶段性成果,立项编号:sk13lx233) 参考文献: [1]蔡韧,谭缨英.20世纪俄罗斯钢琴音乐独奏著作文献探讨[J].艺术百家,2017(02). [2]孟令帅.俄罗斯钢琴艺术的历史与发展(一)――莫斯科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四大钢琴学派[J].钢琴艺术,2017(07). [3]梁文光.论俄罗斯钢琴学派的民族性[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17(01). [4]孙艺辉.俄罗斯钢琴学派及其教学特点管窥[J].乐器,2017(04). 作者单位:韦佳佳,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学院钢琴系 白云,广西艺术学院艺术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鞠向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