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汉语推广中的中国文化传播[俄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俄语论文 责任编辑:阿米更新时间:2017-05-20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 要: 汉语推广不仅是教授汉语语言知识的过程,而且是传播中华文化的过程。文章针对俄罗斯人在对外汉语语言教学中进行中俄文化的异同对比,并适时适度地把中国传统文化教学贯穿于语音、汉字、词汇、语法各教学环节中,同时举办各种中国文化体验活动,从而达到既推广汉语又传播中国主流文化的目的。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 俄罗斯 汉语推广 中国文化传播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世界许多国家都出现学习汉语的热潮,为了顺应这一发展需求,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语言文化的理解,截至2017年10月,我国在全世界125个国家(地区)建立471所孔子学院和730个孔子课堂,我国政府每年都向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课堂)选派大批汉语教师及志愿者以推广汉语、传播中华文化,笔者有幸成了其中一员,在俄罗斯有过一年的国家公派汉语教师的经历。初到俄罗斯,在对当地人调查走访的过程中,我们得知,俄罗斯人对中国的了解大多是基于商店里贴着“中国制造”的商品及李小龙、李连杰、成龙等主演的有关中国功夫的影视著作,也有一些人从当地“中国市场”上的中国商人那里学了几句蹩脚的中国话,会用中文洋腔洋调地说出“你好”、“谢谢”和“再见”等只言片语,如何通过孔子学院(课堂)推广规范的汉语教学,传播主流的中华文化,是身居海外的国际汉语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语言推广与文化传播
  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中储存了一个民族所有的社会生活经验,反映了该民族文化的全部特征,语言是文化的表现形式,文化靠语言交际传播,同时语言受文化的制约,没有文化,就不存在语言。语言与文化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发展。语言与文化之间这种密不可分的关系,要求我们在汉语国际推广过程中要注重传播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语言推广中文化传播的途径主要有:一是开设专门的中国文化知识课程,这需要配备相应的师资,设置专门的课程,同时还受到学生汉语水平等各方面的作用;二是将文化教学寓于语言教学之中,这种措施易于操作,不受师资、课程设置等条件的作用,是汉语国际推广中传播文化的常用措施;三是举办各种中国文化的体验活动。笔者所在的孔子学院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没有开设专门的中国文化知识课程。
  三、把中国文化传播融入语言教学中
  在语言教学中适时适度地引入文化教学,不仅能加深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识,还能提高汉语学习的兴趣。把中国文化教学贯穿对俄汉语教学的语音、汉字、词汇、语法各教学环节中,是十分必要而且有益的。
  在语音教学中适时引入文化教学。语音教学中导入与谐音相关的文化现象,讲一些与谐音有关的民俗文化,不仅能提高学生对汉语语音特点的认识,俄语论文题目,还能提高学生对汉语的学习兴趣。汉语中的谐音字很多,这是汉语成为容易产生暗示语言的原因,中国人习惯用谐音表达美好愿望。例如过年时,家家都要吃鱼或者挂有鱼的年画,预示着“年年有余”。在许多家庭的门窗上,经常看到一些倒贴着的大红“福”字,是“福到了”的谐音,预示着一年都会顺利。又如因为“枣”、“生”、“桂”、“子”与“早生贵子”谐音,所以中国人结婚时人们送红枣、花生、桂圆、莲子。当然,这其中表现出汉民族重视传宗接代、后继有人的传统观念。这些与谐音相关的中国特色民俗文化现象,俄罗斯学生非常感兴趣。
  把文化教学融入汉字教学。在最初的汉字数字教学中,我们还引入中国数字文化,并与俄罗斯人的数字文化比较,取得很好的效果。中俄两国的数字文化存在巨大异同,被两国人民赋予不同的文化伴随意义。中国人喜欢偶数,认为偶数象征着吉祥,俄语论文范文,有“好事成双”的说法,赠送礼物时礼品数通常都是双数,喜庆日子通常选择双日子,但偶数数字“四”除外,因为“四”的发音同“死”。俄罗斯人则认为偶数为鬼数,他们更偏爱奇数,尤其数字“三”与“七”,中国人更喜欢数字“九”、“六”和“八”。“九”有“长久”的意思;“六”象征着“顺利,成功”,人们常说“六六大顺”;而“八”则意味着“发(财)”,所以日常生活中大多数的中国人十分钟爱这些数字,因为他们相信这些数字会给他们带来好运和财富。关于这些文化知识不加解释,俄罗斯人在与中国人的日常交往中就很容易产生误解。
  文化教学融入词汇教学。汉语词语中的文化现象异常丰富,承载着丰富的传统、习俗、信仰、象征等,如在《新实用汉语课本》第二册中,出现上海、西安、兵马俑、游海南岛、登泰山、爬长城、孔夫子、徐悲鸿的马、齐白石的虾、中国民乐、越剧、红楼梦、中国旗袍、火锅、过年等词汇,这些词语是中国文化特有的,蕴藏大量文化内容。当学习这些词语时,如果不了解中国文化知识就难以理解,所以在课堂教学中除了要解释这些词的基本意义外,还要考虑他们的文化意味,使俄罗斯学生从中了解中国的名胜古迹、历史名人、文学艺术、饮食服饰及风俗习惯等。
  语法教学融入中国文化教学。在简单句的教学中,我们不失时机地引入中国文化。比如在中国日常简单的问候语中可以体现出汉族人丰厚的语言文化,俄罗斯人发现中国人见面时,经常会问:“你去哪里啊?”对此他们大惑不解,问我“吃了吗”,没吃你请我吃饭吗?而“去哪儿”这涉及个人隐私,这样问是很不礼貌的。但是在汉语文化中,这只是一种简单的问候,没有必要认认真真地回答。又如汉语中“什么风把你吹来了”,一些俄罗斯学生特别疑惑,还以为这是在外面刮了什么风,其实这只是中国人对不期而至的朋友的一种询问性招呼语。还有一些中国人的礼节性的表达方式,比如对恭维和赞扬的反应,俄罗斯人的表现是欣然接受,汉民族以谦逊为美德,在受到恭维和赞扬时多用“哪里、哪里”、“不敢当”、“您过奖了”等应答,以表示礼貌和自谦。将这些文化知识引入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是非常必要的。
  四、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外中国文化体验活动
  在加强课堂文化教学的同时,根据俄罗斯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书法培训、庆祝中国春节、茶艺培训、汉语角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体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例如在孔院组织举办的大型庆祝中国春节活动就成了俄罗斯学生体验中华文化的一道大餐,学生可以依据个人爱好参与到不同的活动中:剪纸、中国功夫表演、书法绘画、中国茶艺体验等,在这里他们既是学习者,又是表演者,可以尽情享受中国文化带来的欢乐。联欢会上学生尽展风采,歌舞表演、唐诗诵读、说唱绕口令等节目丰富多彩;筷子夹棋子、汉字猜谜等活动引起他们的极浓厚兴趣;最后学生还欣赏了中国厨艺大师的精湛表演,品尝了特色的中国水饺。准备节目的过程也是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的过程,在这种体验式的教学中,学生参与其中,切身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俄罗斯期间我们还承办了第11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俄罗斯乌拉尔赛区的决赛工作及第四届“我走进中国”等比赛工作。比赛不仅考核参赛者的汉语水平,还考核他们对具有中国特色文化的理解程度,在汉文化的体验中学生们不知不觉地获得汉语知识和技能。
  总之,在汉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还可以了解中俄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不同思维方式、生活习惯,消除因为文化不同造成的隔阂,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以此达到既推广汉语又传播中国主流文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兴福.孔子学院的文化意蕴与文化传播交流的路径问题探讨[J].甘肃高师学报,2017(3).
  [2]葛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视角[J].继续教育探讨,2017(9).
  [3]吴建萍.对外汉语推广中的文化传播[J].人民论坛,2017(12).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