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伦木沓”节中俄罗斯鄂伦春族《鼓舞》表演[俄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俄语论文 责任编辑:阿米更新时间:2017-05-20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内容摘要】文章以黑龙江省新鄂乡“古伦木沓”节中所采录和所见的史实为依据,在了解鄂伦春族节日的同时,对俄罗斯鄂伦春族传统舞蹈《鼓舞》进行略论,并对其文化内涵进行了解读。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鄂伦春族 “古伦木沓”节日 《鼓舞》 传统文化
  “古伦木沓”节是由鄂伦春人对火的崇拜发展演变来的,也就是“篝火节”,节日最初定于每年的春季(约公历6月初)举行,但在历史发展中曾有过断裂,在上世纪90年代初,“古伦木沓”节得以恢复并定于每年的6月18日举行。最早的“古伦木沓”节意在敬神,伴随占卜、迷信等活动,而现今的“古伦木沓”节变成了集文化交流与传承古老文化的一个整合社会、促进鄂伦春民族认同的节日。
  笔者于2017年参加了新鄂鄂伦春民族乡举办的2017年“古伦木沓”节,这是一场独具鄂伦春民族特色的、集传统与现代于一身的民族节日。不同时期的民族歌舞与说唱艺术向人们诉说着往日与今朝,而最震撼笔者心灵的是俄罗斯鄂伦春族表演的《鼓舞》。
  一、《鼓舞》的表现形式
  《鼓舞》是由俄罗斯阿穆尔州滕达区区长雷萨科娃和俄布市博物馆馆长奥克萨那带队的俄罗斯鄂伦春族表演队所表演的原生态舞蹈。舞蹈长约3分钟,有舞者10人,男女各一半;击鼓并用呼喊声,伴奏者1人为男性。 击鼓者站于舞台中间偏后方,舞者在击鼓者前方。舞蹈具体细节如下:
  (一)道具。《鼓舞》中持鼓者手持的是萨满鼓,即“温图文”。鄂伦春族的萨满及其信仰者相信“温图文”具有与神沟通的影响,认为萨满的“温图文”具有非凡、无穷的魔力。但在“古伦木沓”节中的萨满鼓仅具有娱乐的效用。
  《鼓舞》中的萨满鼓呈圆形,鼓面直径约有53cm,用驼鹿皮制成,上面画有对称的图案,像似一对翅膀,中间有椭圆形类似于十字架的图案;鼓圈宽约7cm,厚度约1cm,用桦树条围成;鼓绳有8根,皮绳;抓环直径约6cm,材料为铁皮包皮;鼓槌长约35cm,带毛狍皮缝制,俄语专业论文,下方用黑色粗布包裹,击鼓时将下方布绳套于手上。
  (二)服装。鄂伦春人的服饰大多是用动物的毛皮制作的。在《鼓舞》中,由于需要舞蹈表演,皮袍柔韧性性较布袍差,且重量较沉,所以舞蹈演员身着的是短款布袍,到腰间,呈深褐色,在领口、袖口和腰间均装饰有白色绒毛的动物毛皮,胸口中间有圆形图案也用白色动物毛皮缝制,头系五彩布条,下身穿深褐色裤子,脚穿狍皮靴子。
  (三)伴奏与节奏。《鼓舞》是4/4拍子,共108小节,除最后一小节变为1个4分音符外,其余小节均采用四分音符与八分附点音符相结合的节奏型。笔者认为,该舞蹈的节奏可以看成是两个小节为一个乐节。
  持鼓者不仅击鼓,还伴有独特的呼喊,主要呼喊声有“嗯――咧――嗯――咧――嗯――咧――啊――喔”。在第7、8、9、10、13、14小节呼喊声变为一小节两个字符,即“咦――啊――咦――啊”。在第25―76小节中,俄语论文范文,呼喊声又变为“嗯――恰恰――喔――咧――嗯――咧――啊――哦”,并在70小节开始舞蹈速度加快了一倍。在86小节开始,击鼓者与舞者均发出“哈――哈”的声音,达到了舞蹈的高潮部分。
  (四)舞蹈动作。击鼓者持鼓站于后台中间偏后,左手持鼓,右手持鼓槌,双腿微弯曲,随着鼓点做原地跺步。在击鼓者敲击到第3小节时,舞者从舞台两侧进入舞台,5人一组,左侧是3个男舞者和2个女舞者,右侧是3个女舞者和2个男舞者。伴随着鼓点,舞者手拉着手做左右摇晃的动作,脚步以一个乐节为单位或原地转动,或向前侧方跨步。在第7小节开始,所有舞者开始做耸肩、抬手、跺步等动作。而后舞者们分成5组,一男一女为一组,男舞者跪在地上面朝女舞者,左手搭肩膀上,跟随着节奏做圆周运动,而女舞者站在男舞者面前,也同样配合男舞者做圆周运动。伴随着鼓点的进行,女舞者也跪了下来。10个舞者手拉手跪在地上,做跪拜的动作。这个动作保留了原始舞蹈祭祀、崇拜的功能效用,体现了《鼓舞》中的传统文化。在经历过多次的激烈鼓点之后,舞者慢慢的站起来围成一个圈,边跺步边抬手,随着舞者与击鼓者的“哈――哈”声的开始,进入到了舞蹈的高潮阶段,舞者时而分成5组,时而又汇合在一起。最后以2人一组的形式,半跪在地上,双手指向天空结束了舞蹈。
  二、《鼓舞》文化内涵的演变
  《鼓舞》中体现出了原始“萨满舞”和“依和纳仁舞”的元素,但在内涵气质上却秉承着不同文化归属的特点。首先,与原始的“萨满舞”相比,“萨满舞”在舞者人数上并没有《鼓舞》人数多,往往是一个人主跳,另外有一到两个人伴随着跳。主跳的“萨满”左手持鼓,右手持鼓槌,边击鼓边吟唱,这与《鼓舞》很是相似,但在吟唱的内容上大不相同,原始的“萨满舞”每请一位神灵就要唱一个曲调,曲调既有旋律性也有吟咏性,而《鼓舞》的持鼓者只吟唱一个调(即上述对击鼓者呼喊声的略论)只是呼喊性的,并没有旋律性,但是击鼓者呼喊的内容的变化,笔者认为这可能是舞蹈的创作者对“萨满舞”中原始元素的模仿(击鼓者不能像“萨满”一样唱许多的调,所以就在呼喊的语汇上做了些文章,保持了原始的基调)。原始的“萨满舞”主要是借助神灵、祖先的力量来帮助人们祛病除鬼、保佑猎民获得丰收,而《鼓舞》已经完全失去了“萨满舞”的功能,仅在些许的动作上有相似之处。其次,与原始的“依和纳仁舞”相比,《鼓舞》没有了对祖先祭祀性质的深度内涵,也并没有围着1个人转圈的编排,却有明显的跪拜、祭祀的动作。
  综上所述,作为在“古伦木沓”节中表演的《鼓舞》是集原始“萨满舞”和“依和纳仁舞”为一体并加入现代元素而改编的舞蹈。《鼓舞》在接受现代文明发展后,其功能效用由原来对祖先、神灵的崇拜转变为仅仅具有商品娱乐的功能;其文化价值取向,在其肢体表演上有趋向于对过去的模仿与认同,但其思想内涵上却是对现代文化的肯定,是当下“古伦木沓”节演出目的的一个缩影。
  (注:本文为2017年度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项目“鄂伦春族‘古伦木沓’节中的音乐与民俗共生探讨”,项目编号:12A021)
  参考文献:
  [1]王锐,王立扬,初征.鄂伦春族民俗与音乐的传承流变[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7.
  [2]刘桂腾.“中国萨满音乐文化”系列探讨 (之四)鄂伦春族萨满音乐[J].乐府新声,2017(4).
  作者系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学2017级探讨生
  (责任编辑:曹宁)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