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性和共时性视角下的阿拉伯服饰特点及其价值取向略论[阿拉伯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阿拉伯语论文 责任编辑:艾米尔更新时间:2017-06-12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历时性和共时性是索绪尔提出的语言学范畴概念,本文欲用共时性和历史性观点略论阿拉伯从古至今服饰特点,探索此特点形成的原因及由此折射的阿拉伯伊斯兰社会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取向,总结在当今世界一体化趋势下,东方民族审美观在面对西方价值取向时的走向。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共时历时阿拉伯服饰特点价值取向
  
  在人类生存发展中衣食住行必不可缺,穿衣戴帽首居其冲,阿拉伯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文明,在世界上享有重要地位,在不同阶段都具有其独特的服饰特点和礼仪,适时地反映了此民族在不同时期的社会发展状况和文化内涵。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社会促进语言的发展。根据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提出的共时性(synchrony)和历时性(diachrony)概念,共时性侧重以特定社会经济运动的系统以及系统中要素间相互关系为基础,把握社会结构;历时性侧重以社会经济运动的过程以及过程中的矛盾运动发展的规律为基础,把握社会形态,共时性与历时性两者有着辩证统一的关系 。本文应用“共时”和“历时”从横纵两个方面略论阿拉伯民族的服饰特点,探索此特点及服饰语言的历史演变过程,略论阿拉伯服饰风格形成的原因和由此折射出的审美观、价值取向和宗教信仰特点,研讨在当今世界一体化趋势下东方民族审美观在面对西方价值取向时的走向。
  第一:阿拉伯服饰发展历程及各阶段特点
  阿拉伯民族是由游牧的贝都因人和定居的人们组成,贝都因人逐水草而居 ,他们的服饰着装也因沙漠环境而定,通常为长衫,一条带子和一件宽敞舒适的上衣,头上蒙一块披巾,用一条细绳扎着,大多不穿鞋子或穿拖鞋,这是古代阿拉伯人的典型形象。时至当代,阿拉伯人的服饰习惯虽受西方作用,但在大部分阿拉伯国家或者重要节日、场合,人们的着装大体还是遵循古代阿拉伯人的传统,以白色黑色为主,其传统服饰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头部面纱、面罩、头巾和盖头:阿拉伯妇女的面纱一直是伊斯兰服饰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神秘符号,人们谈及阿拉伯人总会想到阿拉伯女人的面纱、盖头和阿拉伯男人的头巾、裹头布。女子面纱主要分为两种:一是把脸全部遮盖,例如也门、沙特等传统阿拉伯国家妇女的面纱;另一种把眼睛部分露出来,这常见于其他比较开化的阿拉伯国家。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阿拉伯女性逐步走出家庭,进入社会角色,她们的面纱也逐步改良为头巾,用头巾包住头发、下巴以下部位,脸部可以露出来,比如利比亚、叙利亚、埃及、黎巴嫩以及我国穆斯林妇女等。阿拉伯男性则用方格或白色、棕色、灰色棉布在头上缠一圈,脑袋后垂下的一段搭在肩上 ,比如阿曼男子的缠头布;或者用布包住头部,再用一根细带系着,比如阿拉法特的头巾。
  2、大袍:作为阿拉伯另一大特色便是阿拉伯人的大袍。女士大袍为黑色,是阿拉伯妇女的传统服装 ,做工简单,式样单一,如沙特妇女常穿宽大的黑斗篷,埃及妇女的黑袍是用一块约5米长的长方形黑布一分为二,然后将两边缝制在一起而成,苏丹妇女爱穿拖地长袍。长袍是一块布,可裹全身,白色黑色居多。利比亚妇女常用一块类似被单的花布把全身裹得严严实实,只露出双眼,在年轻女子间逐渐打破了黑色长袍的单一模式,色彩、样式逐步多样化,但都不能露出身体部位。男士大袍多为白色,衣袖宽大,袍长至脚,做工简单,无尊卑等级之分,是平民百姓和酋长们的共同衣着,主要以棉布、纱类、羊毛、驼毛料、尼绒等为主,阿拉伯语论文范文,大袍宽松舒适,冬季可御寒,夏季可透风,非常适合沙漠地区日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阿拉伯各国在着装细节方面又有一些异同,如沙特人的大袍为长袖、高领、镶着里子,苏丹人的大袍无领,胸围和袖子肥大呈圆筒形,长至脚踝,前后都有袋兜,侧面还有腰兜,可两面轮换穿。阿曼人的大袍无领,领口处有一条约30公分长的绳穗垂于前胸,穗底部有一花萼状开口,可向里边喷洒香水,放香料。阿拉伯大袍的颜色除白色外,也有深蓝、深灰、深棕色和黑色,具体因各人喜好而异。作为沙漠炎热气候的产物,大袍有其独特的影响,据考证,一些西方学者来贝都因人居住的地方进行了一次考察,考察组由一位穿便服的男子、两位穿白大褂的男子和一位穿黑袍的阿拉伯妇女组成,在炎热的沙漠气候下,他们发现穿黑大袍和白大褂的人体温没有太明显变化,当沙漠温度达到58摄氏度时,黑大袍的表面温度为41摄氏度,白大褂的表面温度为47摄氏度,穿黑大袍的妇女体温始终保持在33度左右,因为黑大袍的高温形成了一个通风管,高温把空气从下面抽到上面,从而使身体凉爽 。这次考察证明了阿拉伯人在炎热的沙漠里穿大袍是科学的,是合理的传统,完全符合自然规律。
  3、披风:在阿拉伯人看来,披风是节日盛装,男人在大袍外加一件披风,更显精神,颇具男子汉气概,女子加件披风则更显潇洒妩媚。他们的披风类似于我国的斗篷,披风颜色花样繁多,最初也是为了抵挡沙漠中的风沙和烈日的暴晒,后来贝都因人逐步城市化时,它发展成为装饰品。
  4、佩饰物:佩物是阿拉伯各部落长期养成的装饰习惯,其式样繁多,各具特色,尤以也门和阿曼的腰刀最为出名。阿拉伯人为游牧民族,早期人们外出放牧,腰刀便是用来防身的武器,后来它逐渐成为装饰品。也门人觉得只有佩戴腰刀,才能显出男子汉的侠义、潇洒和威武气概,不佩腰刀的男人不算好汉。同时,佩戴腰刀也是男孩子长大成人的标志。当男孩长到15岁的时候,部落就为他举行佩戴腰刀仪式,以示祝贺。这个风俗在有些部落中至今仍在流传 。在阿曼,腰刀还是国家的象征,其图案绘在国徽上。阿曼国的地图形状也酷似一把腰刀。毛里塔尼亚人的佩物与其他阿拉伯国家不同,几乎人人身带护身符,除了装饰影响外,主要是趋利避害,这也是非洲图腾的表现。至于阿拉伯妇女则普遍喜欢佩戴各式金银首饰,尤其在女人结婚之日她们会把金银头饰、鼻饰、耳环、手镯、项链、戒指、脚镯和腰带一圈一圈从头戴到脚,以显示其荣华富贵。
  在当今世界一体化的趋势下,阿拉伯世界作为西方文化价值观的消费对象,也难免受到其审美观和着装特点作用,尤其在年轻人中间体现的更明显,在黎巴嫩、突尼斯等西化严重的国家,女子已不再蒙面纱或头巾,着装暴露,不论男女都推崇牛仔服,西式服装,这也是违背伊斯兰教教义的。
  第二:阿拉伯服饰特点折射的文化内涵。
  阿拉伯民族作为世界上重要的民族,其服饰着装特点是有根源和文化内涵的。不同的社会环境孕育出不同的文化,这些文化又通过人们的日常生活体现出来,以下便是阿拉伯民族服饰所体现的具体文化内涵:
  1、 社会意识形态:阿拉伯国家最初发源于阿拉伯半岛,是游牧民族,气候特点为沙漠性炎热干旱气候,生活在那里的贝都因人以放牧为生,逐水草而居,他们的生活生产能力是有限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们是靠天吃饭,所以他们的衣服简单、实用,质地朴素,或为粗布或为羊驼毛,男子蒙头巾,女子蒙面纱,这种着装也是为了抵挡风沙和适应沙漠日夜温差大的气候。
  2、风土人情、文化变迁和社会历史:在历史长河中,阿拉伯人的服饰变化较小,人们从古至今都以大袍、头巾、拖鞋、短剑为主要服饰,这主要归因于贝都因社会文化的单一性和民族特性中的消极性。阿拉伯早期的人们生活环境艰苦,着装朴素,人们内心淳朴,贝都因人的坚韧和耐劳、慷慨的特点使得他们得以生存下去,但当社会生产生活得到改善时,他们仍然“不愿过多的变化,宁愿消极的接受,不愿想办法改变自己所处的境况,命运无论怎样恶劣时无关紧要的” ,反过来讲,这也使得阿拉伯社会阶级划分不明显,人们生活以部落氏族为社会单位,减少了个体矛盾的发生。

  3、服饰反映文化程度和社会文明程度:阿拉伯民族作为游牧民族,其社会关系纽带主要靠血亲、氏族、部落维系,在阿拉伯社会进入现代社会之前,这种纽带是靠沙漠贝都因文化作主宰的,可以说阿拉伯社会是直接由高形态的氏族部落进入了现代社会,这种文化的发展是跨越式的,间断式的,具体体现便是有人穿西装,有人穿长袍,有人开汽车,有人骑毛驴。同样的,中华民族的周礼为中国的人行为制定了规范,什么场合穿什么衣服,如何穿,都是严格规定的,阿拉伯语论文,但阿拉伯人则不然,长袍、头巾、拖鞋是他们的标志,即使国家元首在外交场合也是这身打扮 ,这一方面反映了阿拉伯人的民族自信心十足,同时也反映出他们的“规矩”还较欠缺,他们的性格豪放粗犷不拘小节。
  4、服饰反映宗教特点和文化内涵:中国是儒释道融合的社会,封建王朝历来推崇儒家文化,崇尚仁义礼知信德 ,文化价值取向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反映在服饰上便是制定了繁琐的着装制度,根据官级、身份的不同规定了不同的服饰,且颜色方面也作了严格限制,黄色历来是皇家的专属颜色,紫色、朱色也是权贵的象征。同样,中国人在婚礼、庆典、节日等时刻都穿红色以示吉祥、平安、喜庆,在丧葬、祭祀、刑罚等不好的场合都用白色或黑色,表示悲伤、严肃、痛苦、灾难等。阿拉伯人则正好相反,他们喜欢白色,阿拉伯传统服饰多为白色或黑色,这一方面归因于沙漠性炎热气候和人们的长期喜好,另一方面因为先知穆罕默德在伊斯兰教创立时曾对人们说:“你们穿白色衣服,它是你们最好的衣服”。如果说中国服饰折射的是儒家正统文化,那么阿拉伯服饰则体现伊斯兰教教义的价值观,使其具有鲜明的宗教特征,它强调服饰中的伦理观重于审美观。在伊斯兰服饰文化看来,凡是与伊斯兰服饰伦理学主要准则相悖的服饰艺术,不仅不美,反而非常的丑恶,必须从道德上和法学上加以制止。至于伊斯兰教对服饰的要求,伊斯兰教经典《古兰经》明确地告诉人说:“真主以他所创造的东西做你们的遮阴�以群山做你们的隐蔽处�以衣服供你们防暑和御寒�以盔甲供你们防御创伤。 他如此完成他对你们的恩惠�以便你们顺服。” ,这段经文强调了穆斯林着装的第一要素,即服装必须要遮盖羞体,用来遮风挡雨,体现男女之别,它从道德伦理方面将人进行了划分。此外,古兰经还说:“阿丹的子孙啊!我确已为你们而创造遮盖阴部的衣服和修饰的衣服,敬畏的衣服尤为优美。这是属于真主的迹象,以便他们觉悟。阿丹的子孙啊�绝不要让恶魔考验你们。犹如他把你们的始祖父母的衣服脱下,而揭示他俩自己的阴部�然后把他俩诱出乐园。 …… 我确已使恶魔成为不信道者的盟友” ,这些都强调了穆斯林着装准则,即服饰要用来遮盖身体,着装要以伊斯兰教的规定为准则,“敬畏的衣服尤为优美”,服饰着装不能违背伊斯兰教教教义,要以简朴实用为准则,符合宗教教义的便是优美的,谁违背了此教义便是恶魔。此外,伊斯兰教杜绝浪费,提倡简单,这也是阿拉伯大袍从古到今经久不衰的原因,它适合沙漠地区的气候,裁剪方便简单,处处体现着贝都因特色。同时,伊斯兰教禁止男扮女装和女扮男装,禁止男女着装不分,互相模仿,认为这样做有悖安拉所造之物的本来面目和天性,这种在性别上的掩饰作假会使人性受到歪曲,从而走向堕落。当今社会中很多年轻人受到西方着装文化的感染,穿着打扮不男不女,男子着装女性化,女子着装中性化男性化,且以暴露为美,完全违背了人类关于美的概念和伦理道德,伊斯兰教对此事深恶痛绝严加禁止的。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穆斯林的“穿衣”大礼,它又被称为“挂帐”, “穿衣”,亦称挂幛,是对回族伊斯兰教经堂学校学生毕业仪式的称谓,即授予伊斯兰教经学院学生阿訇资格,这一制度源于伊斯兰教,传说穆罕默德曾经为赴也门传教的圣门弟子墨阿子送行,并将自己穿的绿袍赐给他,如同自己亲自去传教一样,以示重任,后来穆斯林们便把此举列为“圣行”留传下来,所以现在的回族给经堂学生“穿衣”,有替穆圣传教的含义。
  第三:结语:阿拉伯国家从古到今经历了各自的发展时期,经历了历时性的历程,当今社会处于信息化时代,全球处在高度合作、密切联系的环境中,人们在接受西方先进技术、思想时难免会受到西方意识形态和道德观念的作用,产生一些不好的现象,阿拉伯国家在全球化的浪潮下也经受着相同的考验,面临一个共时性的问题,人们的着装日趋西化,传统受到挑战,人们的审美观和道德观下滑,尤其是年轻人受其毒害更深,着装怪异、裸露,男女不分,势必造成社会风气的败坏和人们道德水准的下降,引发暴力、色情等不良社会现象。因此,用东方优雅、含蓄、注重感性精神的文化观、道德观和伊斯兰教教义规定的审美观、着装要求去作用、净化这些丑恶、污秽的现象,引导人们走向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是阿拉伯社会乃至整个东方社会共同面对的问题,东方灿烂的文明必将再次发出耀眼光芒。
  
  参考书目
  1、马坚译,《古兰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2、[美]希提著,马坚译,阿拉伯通史,上册, 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3、马利章著,走进也门,民族出版社,2003年。
  4、周文巨,陈杰著,阿拉伯语汉语对比探讨,第424页。
  5、徐思益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