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礼貌理论经过利奇和布朗、莱文森的发展,已经成为备受关注的探讨课题。作为一个各语言中都普遍存在的跨文化现象,其具体特性随文化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特色。礼貌的判定也与语境和文化背景紧密联系在一起。
本文通过对埃及作家陶菲克·哈基姆的社会戏剧集《社会舞台》的文本进行探讨,归纳其中的礼貌用语,略论礼貌相关的语境,总结出阿拉伯伊斯兰文化语境下礼貌现象的特点。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文化的重要载体。阿拉伯语中的礼貌现象在阿拉伯文化的作用下,也具有其独特的特色。受到阿拉伯民族固有的游牧文化和伊斯兰宗教文化的作用,阿拉伯人重视礼貌,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睦的关系。阿拉伯社会是一个重视礼貌的社会。礼貌是阿拉伯人交际过程中必须维护的要素。
从礼貌准则来看,戏剧集《社会舞台》中的礼貌现象显现出阿拉伯语礼貌现象在利奇礼貌六准则之外的两个特殊的礼貌准则,也就是塑造融洽的人际关系的热情有礼原则和尊重与亲近的称呼原则。阿拉伯人重视融洽的人际关系,希望塑造人与人之间亲密的社会关系,因此倾向于比其他文化更热情的使用礼貌。
从礼貌策略上来看,从戏剧集《社会舞台》中可以看出阿拉伯人常用的礼貌策略有宗教策略与恭维策略。宗教策略就是在表达礼貌时,阿拉伯人寻求宗教词汇,通过宗教上的赞扬和将事情托付与真主达到礼貌的语用目的。恭维策略,就是为表达礼貌,通过大量夸张、热烈的恭维拉近双方的关系,塑造亲密的朋友式的人际关系。
按照面子理论,面子威胁导致礼貌。布朗和莱文森提出的作用面子威胁行为程度的三个因素中,相对权势对阿拉伯人的礼貌作用较大。相对权势相差越大,礼貌策略越多,反之越少。除此之外,作用面子威胁行为程度的还有宗教因素。不符合教义、违背宗教信仰的言语行为构成对阿拉伯人面子的严重威胁。
此外,本文还对《社会舞台》中出现的非礼貌现象进行了略论。长久以来,礼貌探讨往往只着眼于礼貌行为,忽视了非礼貌现象。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交际过程中并不是都完全符合礼貌准则,非礼貌现象同样大量存在,它是对礼貌现象的一个补充,是语言应用探讨中不能忽视的一面。
【关键词】:阿拉伯语 礼貌准则 面子理论 礼貌策略 社会舞台
Acknowledgements6-7 Abstract7-9 摘要9-14 前言14-17 第一章 理论基础与文本介绍17-27 1.1 理论基础17-23 1.1.1 合作准则17-18 1.1.2 礼貌准则18-19 1.1.3 面子理论19-21 1.1.4 非礼貌21-23 1.2 陶菲克·哈基姆与《社会舞台》23-27 1.2.1 陶菲克·哈基姆23-24 1.2.2 戏剧集《社会舞台》24-27 第二章 《社会舞台》的语用解读:阿拉伯语应用中的礼貌准则27-43 2.1 《社会舞台》中的礼貌准则27-36 2.1.1 得体原则27-29 2.1.2 慷慨原则29-30 2.1.3 赞誉原则30-31 2.1.4 谦逊原则31-32 2.1.5 一致原则32-33 2.1.6 同情原则33-34 2.1.7 阿拉伯语与利奇礼貌准则六原则34-36 2.2 阿拉伯文化下的礼貌原则36-43 2.2.1 塑造融洽的人际关系的热情原则36-39 2.2.2 尊重与亲近的称呼原则39-43 第三章 《社会舞台》的语用解读:阿拉伯语应用中的面子理论43-58 3.1 阿拉伯语主要礼貌策略44-54 3.1.1 宗教策略44-49 3.1.2 恭维策略49-54 3.2 面子威胁行为的程度54-58 3.2.1 阿拉伯语与威胁面子行为的程度54-56 3.2.2 阿拉伯文化下的面子56-58 第四章 《社会舞台》的语用解读:阿拉伯语应用中的非礼貌行为58-76 4.1 直接攻击性非礼貌58-63 4.2 积极非礼貌63-66 4.3 消极非礼貌66-68 4.4 讽刺或嘲弄型礼貌68-71 4.5 不实行礼貌71-72 4.6 阿拉伯语应用中的非礼貌行为72-76 ,阿拉伯语论文范文,阿拉伯语论文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