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论文研讨的是中国学生对阿拉伯语动词形态的习得,就汉语和阿拉伯语的动词形态作了对比探讨。论文共分为四章,其中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论文课题的由来、前人探讨成果的回顾、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和探讨措施、论文的组织结构等。第二章分人称、性、数、时、体、态、式等七个语法范畴对汉语和阿拉伯语动词形态进行详细的对比。第三章介绍本论文二语习得的理论依据。第四章对本论文的实验(实验记录放于附录II)作了略论,提出了一些教学建议,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汉语 阿拉伯语 动词形态 二语习得
致谢词4-5 摘要5-8 第一章:绪论8-12 1.1 论文课题的由来8 1.2 对前人探讨成果的回顾8-11 1.3 本论文涉及的内容和探讨措施11-12 1.4 本论文的组织结构12 第二章:汉语、阿拉伯语动词形态对比12-37 2.1 汉语、阿拉伯语语言类型对比13-15 2.2 动词人称、性、数范畴的体现--动词变位15-23 2.2.1 阿拉伯语刚性动词变位--以三母简式动词为例15-20 2.2.2 阿拉伯语柔性动词变位--以三母简式动词为例20-22 2.2.3 汉语动词的人称、性、数范畴22-23 2.2.4 阿拉伯语、汉语动词人称、性、数范畴对比小结23 2.3 动词的时范畴和体范畴23-25 2.3.1 阿拉伯语动词的时范畴和体范畴24-25 2.3.2 汉语动词的时范畴和体范畴25 2.3.3 阿拉伯语和汉语动词时、体范畴对比小结25 2.4 谓语动词25-33 2.4.1 汉语谓语动词“是”29 2.4.2 阿拉伯语谓语动词“是”29-33 2.4.3 阿拉伯语、汉语谓语动词“是”对比小结33 2.5 动词的否定33-37 2.5.1 汉语对动词的否定34-35 2.5.2 阿拉伯语对动词的否定35-36 2.5.3 阿拉伯语、汉语对动词的否定对比小结36-37 第三章:对于中国学生对阿拉伯语动词形态习得之实验的理论依据37-45 3.1 乔姆斯基“普遍语法”理论与二语习得37-40 3.2 奥德林“语言迁移”理论40-41 3.3 克拉申的“监控模式”理论41-45 第四章:建议与总结45-48 4.1 教学建议45-47 4.2 总结47-48 主要参考文献48-50 附录50-100 I. 调查问卷50-55 II. 实验记录55-99 III. 语法术语缩略语表99-100 ,阿拉伯语论文范文,阿拉伯语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