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中后期以降,我国穆斯林中间兴起经堂教育[1],一般认为于明末清初(十六世纪)由陕西胡太师(胡登洲)结合中国传统私塾教育和伊斯兰教寺院经学教育而创办。经堂教育主要是一种由阿訇在其所在清真寺内招收学徒,通过讲经、言传身教和参加各种宗教活动、宗教仪式来培养伊斯兰教教职人员的伊斯兰传统宗教教育模式。经堂教育一般只讲宗教课,或者添加少量的中国传统文化课。数百年来,经堂教育在中国伊斯兰教的宗教传承、文化传承、道德教化、促进伊斯兰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流融会、培养中国穆斯林的经学人才和宗教教职人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民族团结等方面发挥着积极影响。历史上,经堂教育曾培养出众多优秀的经学人才、著名的经师。明末清初,我国一些精通汉文、阿拉伯文、波斯文的穆斯林学者,尤其那些精通中国传统文化和伊斯兰教,甚至“博通四教”、“以儒诠经”的经学大师,继承自元代逐步发展起来的中国伊斯兰教传统--与穆斯林政界人士和经堂教育传承相联系的,尊重中国传统文化,讲忠孝、重人伦(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尊师等)的传统,又从阿拉伯、波斯文的伊斯兰典籍中择取精华,借用儒、释、道的概念与用语......(论文页数是:4页) ,阿拉伯语论文题目,阿拉伯语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