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越南是两个社会主义友好邻邦,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是由毛泽东主席和胡志明主席亲手培育的。半个世纪来,在越南的抗法、抗美斗争中和在两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两国人民一贯相互同情、相互帮助。胡志明主席曾用“越中情谊深,同志加兄弟”的诗句来赞美中越友谊。这期间曾流传着许多体现“同志加兄弟”的感人事迹,20世纪在中国广西创建的越南干部子弟学校,便是其中胡志明主席的创意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1953年5月,越南的抗法战争正处于十分激烈和艰苦的阶段。这时越南民主共和国主席胡志明提出了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创意,就是要派一批越南干部子弟到中国来学习,为抗法战争胜利后的国家建设培养人才。为此,胡主席亲自给中共中央和毛主席写信,希望中国帮助在华南地区建立若干所越南学校,其中包括一所越南干部子弟学校。当时中国刚刚解放不久,百废待兴,而且抗美援朝战争还没有完全结束。但中共中央和毛主席毅然决定同意胡志明主席的要求,并给予大力援助。 1953年7月9日,越南教育部长阮文萱签署了在中国江西省建立“庐山越南少年学校”的决定,并任命了校长和副校长。同年夏末秋初,来自越南北部和中部各省的1000多名少年儿童,分成11个队集结到靠近中越边境的谅山省,然后徒步行军,经过睦南关(即现今友谊关)来到中国广西凭祥。8月25日,第一批少年儿童抵达庐山,这一天便成了建校日。半年后,学校从庐山迁至广西桂林,取名“桂林育才学校”。 育才学校学生年龄最大的十五六岁,最小的只有八九岁。他们的父母正在越南国内不同岗位投入激烈的抗法斗争,没有能力顾及自己的孩子。对此,胡主席特别叮嘱说,边境地区山路崎岖,河道纵横,带队干部要提防敌人的破坏和敌机的轰炸,不得疏忽大意。胡主席指示有关部门务必保护好孩子们的健康和安全,强调说:“家长们因为相信党,相信政府和我本人,才同意让孩子们远离家庭去学习。如果一旦发生意外,我怎么向他们交代?” 合作创业 育才学校坐落在桂林城西的桃花江畔。这里风光秀丽,气候宜人。中国政府除无偿提供校舍外,越南师生的衣食住行以及教师的工资和学生的学习费用,全部由中国政府承担。双方商定,学校的领导班子由越南同志组成,当时全校分小学部和初中部,共20个班;教师和管理干部约60人;中方派出一个约80人的工作组,配合越方的工作。 学校十分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着重帮助同学们树立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思想,让他们认识中越友谊的传统,立志学成后报效祖国。通过讲授越南历史、中国历史和马克思、列宁、毛泽东、胡志明的故事,培养同学们对革命理想的追求和尊敬师长、热爱集体、遵守校规、爱护公共财务等理念。此外还通过参观工厂、农村让同学们认识到工人、农民和劳动的伟大。 文化课程完全按照越南教育部的统一规定安排。越南教师讲授的课程有越南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美术。中文、体育和音乐课由中国教师担任。中方工作组全力配合越南教师的工作,努力帮助搜集、整理中国、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教科书和其他有关资料,供越南教师参考。学校经常组织现场听课、现场录音、课后讨论,用这样的措施交流经验,提高教学质量。 课外时间同学们都喜爱阅读中国和苏联小说,保尔・柯察金、马特洛索夫和刘胡兰是他们崇拜的英雄人物。同学们还十分喜爱《歌唱二郎山》、《英雄们战胜大渡河》、《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卡秋莎》等中国和苏联歌曲。 学校对同学们的衣食住行和健康十分重视,定期为同学们检查身体,还专门设有医务室,配备有专职医生、营养师,越语论文,并为年纪小的同学请了保姆。用餐时,中国服务员总是面带笑容地站在桌旁,不时地为同学们盛饭、添菜。 当时不少同学患有头癣,刺痒难忍。女医生邓海棠便将所有患头癣的同学集中起来,把他们的头发全部剃光,定时为他们涂药。这些同学很快便治好了头癣,回到了原来的班级。为防备同学们一旦发生急病需外出治疗,桂林市委还特别为学校配备了一辆急救小轿车。 此外,学校还与桂林团市委共同组织联欢、文艺晚会、夏令营、参观游览、体育竞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同学们的课外文体生活。每当组织大家到漓江游泳时,中国工作人员总是十分谨慎地用绳子围住游泳场,并有专人守护,保证同学们的绝对安全。 桂林市领导对这所学校给予了很多关心。他们指示各有关单位,凡是育才学校提出的要求,务必要想方设法帮助解决。而越南方面则对同学们要求十分严格。胡志明主席指示说,中国刚刚解放几年,还面临许多困难,一定要体谅中方的困难,节约使用中国提供的援助。越南学员范氏华回忆说,一天她看到一个驼背的中国小孩前来拣走了学校饭厅倒掉的剩饭,心中十分难过。她说,中国少年儿童的生活还十分困难,而我们在各方面却得到了充分保障,这都多亏了毛伯伯和胡伯伯的恩情。 学员陈抗战说:“当时中国人民和桂林人民的生活还十分困难,吃不饱,穿不暖,但却全力关心、帮助我们,为我们学校提供了最好的精神和物质条件,保证师生们能好好工作,好好学习,我们每个人年轻时代的成长都离不开桂林人民的关心、爱护和帮助。这种感情在我们心中永远不会淡漠。” 邓海棠医生的感人故事 胡士佐是一个只有9岁的小学员。一天,学校组织小班同学到附近的一个湖里去游泳,之后,胡士佐一个人留在湖边玩耍。出于好奇,他悄悄地朝湖心走去。这是一个人工湖,湖底高低不平,当胡士佐走到湖水没过膝盖的地方时,他一失足便滑入深水中。不会游泳的胡士佐很快便被湖水吞没,沉到了湖底,但周围却没有人发现。当班主任点名时,发现少了一个同学,便问同学们:“有谁看见了胡士佐没有?”一名同学指着湖的方向说:“刚才我看见湖上漂着一条短裤。”班主任水性很好,立即跑到湖边,一头扎到了水里,但摸了半天也没有摸到胡土佐。班主任出于高度的责任感,再次潜入水中,过了好久才从湖底把胡士佐捞上来,但他已经奄奄一息。班主任用手拽住胡土佐的双脚,把他抡起来转圈,企图让他把灌进腹腔里的积水吐出来,越南语论文题目,但毫无效果。这时,刚刚20多岁的中国女医生邓海棠不顾一切,把一根橡胶吸管插人胡士佐的胃里,用嘴一口一口地吸他腹腔里的积水。由于学校曾在湖边搭设了许多茅厕,致使湖水中积存了大量粪便,所以邓海棠医生吸到嘴里的全是污水和粪便。这时,另外一位医生拿来稀释的紫药水,让邓海棠医生吸一次污水,漱一次口,直至把胡士佐腹腔里的积水全部吸出来。这时的胡士佐只有一点微弱的呼吸,生还的希望已极为渺茫。此后,胡士佐处于休克状态整整三个月。邓海棠医生便日夜守护在他身边,无微不至地照料他。学校还从北京请来专家为他进行会诊。胡士佐的康复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为此学校决定停止一切带有响声的文体活动。由于邓海棠医生和学校领导的细心
关怀,胡土佐终于在三个月后苏醒了过来。这时,邓海棠医生又为他安排了一个十分周到的康复计划,让他喝一种特制的水,吃经过特别加工的饭,并像对婴儿那样,搀扶他重新学习走路,帮助他恢复记忆。最终从死神手里把胡士佐夺了回来。为表彰邓海棠医生的功绩,越南政府授予她二级劳动勋章。1961年胡志明主席访华期间,在桂林亲切接见了邓海棠,特别赠给她五个字:良医兼慈母。 几十年来,胡士佐全家一直没有忘记邓海棠医生的救命之恩,他们始终有一个强烈的愿望,就是能当面向邓医生表示感谢,邓医生也盼望能见到阔别几十年的胡士佐和同学们。1997年8月,应桂林育才学校校友会的邀请,邓海棠医生到了越南。8月10日上午,五六十位育才学校的老校友早早就手捧鲜艳的花束,打着“向邓海棠医生致敬”的横幅,聚集到河内火车站。他们当中有刚刚从法国讲学归来的育才学校老校长、75岁高龄的阮文珠教授和已经是越共中央科教部副部长的黄玉谨和越南国家主席助理、原育才学校学生会主席范国英。在越南期间,邓医生除到河内、海防、胡志明市等地参观访问外,还特别来到胡士佐家里作客。胡士佐的父亲见到邓医生激动万分,一再感谢邓医生和桂林育才学校对他儿子的救命之恩。胡士佐一家用最丰盛的饭菜款待这位阔别了40多年的远方亲人。邓海棠医生说:“当年在抢救士佐时,大家只有一个愿望,就是让他能活下来,成为一个正常的人。但几十年来,士佐所做的成绩大大超出了大家的愿望。他在大学毕了业,成为了军官,还到俄罗斯去管理出国的劳务人员,而且还会写诗,在报刊上文章。”“我想,士佐所作出的成绩就是对当年所有参加抢救的同志最大的奖赏。”就在这天,已经71岁的邓海棠医生认胡士佐和他儿子胡玉英为干儿子和干孙子。胡士佐的父亲说:“这也是越中友谊的体现”。! 春华秋实 越南抗法战争结束后,育才学校全体同学奉命于1957年12月底全部返回国内。他们当中的大多数又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深造后,相继走上了不同的工作岗位。几十年来,他们为抗美斗争的胜利和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年华,有的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2001年11月,一个育才学校校友代表团来到桂林。当年的育才学校的校舍已成为现在广西师范大学的一部分。代表团成员同当年的老师和工作人员见了面。他们特意参观了学校的大礼堂、校医室和自己住过的宿舍,并一一拍照留念。为了回忆当年的学生食堂,代表团成员还特意在学校的集体食堂吃了一餐午饭。在校同学得知他们是当年育才学校的老校友,都纷纷围拢来同他们攀谈。大家说,学校校舍同当年相比有了很大变化,但我们对母校的感情和怀念则丝毫没有改变。 2003年8月下旬,越共中央组织部、教育部和越中友协在河内举行了一系列活动,隆重庆祝桂林育才学校成立50周年。8月24日上午,庆祝大会在河内百科大学礼堂举行。越南党政有关方面领导人和众多育才学校的老校友聚集一堂。老校友中的代表人物有: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组织部长陈庭欢,越共中央委员、教育部长阮明显,越共中央委员、组织部常务副部长阮德核,越共中央委员、中央检查委员会副主任武国雄,越南国家主席府办公厅主任段孟蛟,越南中央电视台台长胡英勇,越南对外友好组织联合会主席武春洪,越中友协副主席武高潘等。出席大会的还有应邀前来的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桂林市代表团,以及桂林育才学校老教师代表团。 代表们踊跃发言,深情地回顾了在育才学校度过的难忘岁月,讲述自己的成长经历,表达对中国党和政府的衷心感谢和他们对越中友谊的切身感受。 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组织部长陈庭欢的发言集中地说出了大家的心里话。他十分动情地说:“时光虽过去了50年,但我们每个人在兄弟的中国大地上学习、生活的深刻记忆却丝毫没有淡漠。回忆过去,我们怀念那些对我们循循善诱的老师,那些照顾我们衣食住行的干部、工作人员和那些难忘的同学们。我好像又看到了铺满白雪的每条道路,看到了扫雪的服务员叔叔搀扶我走过泥泞的小路,看到每间教室在课余时间都回荡着欢声笑语……所有这些都浮现在我的眼前。这些往事的回忆始终伴随着我们走上工作的道路,鞭策我们锻炼成长,做一个对人民和祖国有用的人。”“每个人的成长历程不尽相同,但我们当中没有一个人做过对不起党和国家、对不起越中友谊的事情。这是我们共同的欣慰和自豪。”“感谢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和人民在面临困难的情况下,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学习和锻炼成长的条件,使我感到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亲切和充满信心。”“通过越中两国老师和服务人员的举止、言行,在我们纯洁的心灵中逐渐形成了对越中友谊的感情。”“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的头发变白了,当年的老师、朋友逐渐离开了我们,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但桂林育才学校将在越南革命史和越中关系史中永远长存。” 育才学校所在地桂林,半个世纪来继续为越南的教育事业和中越友谊作出自己的贡献。1954年至1957年,越南陆军学校从云南迁至桂林,有2000多名学员曾在这里学习。1955年至1958年,在桂林又建立了越南“语专”,有6000多名越南留学生在分配到中国其他高等学校之前,在这里接受中文培训。抗美战争期间,越南有三个子弟学校的2600名学员和中央民族学校的1000名学员在桂林育才学校旧址学习。此外,桂林还将设备和医疗条件最好的南溪山医院用来专门救治来自越南南方战场的伤病员。 如前所述,当年的育才学校旧址现已成为广西师范大学的校舍。自1995年起,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开始招收越南留学生,至2003年已有500名越南留学生从这里毕业。目前在校的越南留学生有300多人。2004年10月14日,笔者和夫人曾到广西师范大学作客,受到了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院长蔡昌卓、顾问徐德强和国际交流处副处长覃小禾等的热情接待。他们详细介绍了几年来学院在培养越南留学生方面取得的成绩和广西与越南教育部门加强交流、合作的情况,还陪同我们参观了学院于2003年10月树立的桂林育才学校纪念碑。 几十年来,桂林的名字始终同越南人民的抗法、抗美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联系在一起,和中越友谊联系在一起。为此,2003年8月19日,越南国家主席决定授予桂林市友谊勋章。这一勋章是越南党政领导对半个世纪来桂林为增进中越友谊所作出的历史贡献的充分肯定和褒奖。作为我国前任驻越南大使,我为桂林育才学校和桂林市的历史功绩感到自豪,更为当前中越友谊的美好发展感到高兴,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两国人民一定能继续发扬友好传统,像两党、两国领导人所期盼的那样,永远成为好邻居、好朋友、好同志、好伙伴。 (责任编辑 陈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