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语本科教学中历史文化类课程的设置和教学问题[越南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越南语论文 责任编辑:Nguyễn Thị更新时间:2017-06-17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 要】以往对越南语本科教学的探讨大多集中在对学生越语运用能力的培训方面,而对越南历史文化课程教学意义和措施探讨甚少,本文将针对我国越南语本科教学中历史文化课程的教学问题设置方案进行研讨。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越南语 本科 历史文化 教学问题 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7)14-0070-02
  随着中越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进一步发展,高校越南语专业不断迎来崭新契机。开设越南语专业的院校(包括本科、高职高专和社会上的各种培训班)日益增多,学生数量亦随之大幅增长,而社会对越南语专业人才的需求有限、要求也不断提高,且越南语专业人才的较高职业理想常与现实就业条件存在落差等状况,也致使高校越南语专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以往对越南语本科教学的探讨焦点多集中在对学生越南语听说读写译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方面,而对越南历史文化类课程的教学意义和措施探讨甚少,笔者将于本文中对相关问题提出一些个人的思考。
  一 越南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越南语专业毕业生数量的持续大幅攀升与日趋饱和的人才需求矛盾逐步显现,用人单位对越南语专业本科人才的要求也随之“水涨船高”。因此,如何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怎样提高本校毕业生的竞争力成为了开设越南语专业的高校不得不面对的共同课题。然而,基于许多高校一贯秉持仅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译语言运用能力训练的传统培养模式,各院校的教学模式也因此缺乏特色,毕业生专业水平区分度不高,难以提升各院校自身的竞争力;且学生仅具备较为浅显的基本语言技能,不具备较深层次的文化底蕴,难以胜任高水平的工作岗位。
  本科毕业生大多不愿意进一步深造进修越南语专业,即便是选择继续升学的学生中大多也只是将学位作为日后就业的筹码,对该专业的学习和探讨缺乏实际热忱,导致越南语专业的学术探讨水平较其他东南亚语种如泰语等要逊色很多,就连最基本的越南语专业教材体系都非常不完善。尽管我国早在1942年就于国立东方语言专科学校开设越南语科,开始培养越南语专业人才,至今理应已有较为充分的积淀。由此可见,学术界对越南的历史文化领域探讨较少或探讨难以深入,与一直以来的培养目标和模式有直接关系,精通越语者对历史文化领域探讨不深,而专攻历史文化领域探讨的学者又苦于不懂越语而难以得到更全面的视角。且对历史文化领域的不了解也同样会限制对越南语言、文学探讨的深度和广度。
  总之,当今社会环境对越南语专业本科教育提出了更高、更深层次的要求。
  二 越南历史文化类课程设置和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与此同时,尽管绝大多数学生理解越南历史文化类课程对越南语专业本科学习的重要意义,然而实际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归结原因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材体系的缺乏
  如前所述,越南语专业教材缺口较大,现较为系统和成熟的教材仅限于越南语语音、基础、阅读和翻译等语言技能型课程的教材,多数素质拓展类的专业选修课课程教材极为缺乏,仅靠教师的个人讲义授课存在许多限制。首先,成熟而系统的教材由于凝聚了众多专业造诣高深、教学经验丰富的编者们共同的智慧,再经过多年的实践课堂应用不断得以完善,因此教材中的知识较为全面和系统,要点分明,针对性强,即便是教学经验尚浅的教师也容易根据教材的体系制订教学计划,开展教学工作,而学生也更容易系统地学习和记忆相关知识要点,特别是对被动学习的学生而言,合适的教材更能或多或少地帮助他们对相关领域知识有大致的了解。
  2.师生观念的落后
  一直以来,单一的语言技能培训导致学生普遍知识面狭窄,尤其缺乏对越南历史文化方面情况的了解。而一些思想尚不成熟的学生在选课时又常抱有急功近利的心理,认为学习历史文化类知识对越南语应用能力的提高没有直接关联,此类课程学习的意义远不及语言技能型课程,不愿意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不能产生“直接效益”的相关课程学习中去。即便要选修其他专业课程扩展知识素养,也只关注将来可能更直接作用自己就业竞争力的技能,如财会、法学、经贸等方面的课程。
  加之许多教师本身也是由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教学理念受旧模式作用颇深,始终将语言运用技能即听说读写译能力作为评判本科教学质量和学生水平的唯一标准,未认识到越南历史文化方面的知识不仅对探讨生教育有意义,对越南语专业本科生同样具有重要影响,也就是说,学习和了解相关知识不仅是进行相关领域深入探讨的基础,也对全面提高本科生综合素质和语言运用能力有着深远的意义。
  还有一些教师甚至自身也缺乏相关知识,对进一步补充学习兴趣又不高,因此认为开设越南历史文化类非语言运用型课程不符合自己的专业优势,担心作用教学效果而不愿意承担相关课程,继而选择尽量不开设有关课程。或即使开设了此类课程也是敷衍了事,教学质量不佳,造成学生对此类课程的误解和抵触,恶性循环。如此培养的人才难以适应现代国际环境下高规格工作岗位的需要及进一步深造展开学术探讨的需求,对对象国的理解甚少将阻碍学生进一步拓展语言能力,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针对一些对越南缺乏了解的学生更难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3.教学形式的单一
  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采用的教学方式及对课堂气氛的把握能力毫无疑问是作用教学效果的直接因素。许多本科学生表示对越南历史文化类课程不感兴趣,认为相关课程枯燥乏味,究其根源很大程度上与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水平有关。越南语言文学专业出身的教师对所学专业方面知识了解涉及较多,然而对历史文化领域知识的掌握程度却有限,尤其是要达到可以自制讲义为大学生授课的水平则要求更高,因此讲授此类课程的教师需要承担相当大的压力,要付出比其他课程更多的备课时间和精力,有时难免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尽善尽美。
  加之从小学到中学所接受的教育模式,历史和文化类课程都是教师竭力灌输史料,学生拼命死记硬背各种年代、事件的教学形式,很多教师也将这种形式沿用到了大学课堂,在讲授越南历史和文化类课程时更多的是照本宣科,缺少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不注意学生的学习情绪,仅通过考试的强制手段来要求学生生硬地记忆各种知识点,使学生养成了不考试便不学习的习惯,仅在考试前突击背书应付考试,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相反也有一些教师由于在越南历史文化相关领域颇有探讨,在给本科生教授相关课程时未注意控制授课内容的深度,令缺乏相关背景知识的学生感到晦涩难懂,越语毕业论文,失去学习兴趣,学生反应的冷淡对教师的教学热情也是一种打击,同样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 对改善本科越南历史文化类课程教学的建议
  1.转换观念
  由于中越两国自古就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越南历史上使用汉字作为正式文字达两千多年,越南史籍都是用汉字书写,中国的文化和文明对越南作用深远,越南作为中国的邻国也一直以自己的方式对我们产生作用。因此学习越南历史文化类课程,对学习越南语的中国学生尤为重要,也有许多便利因素。充分利用这种便利因素开展教学,帮助学生全面深入地了解对象国,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意义重大。只有从学校到教师,再到学生都能充分认识到此类课程的重要性,才能真正积极地开展相关课程的教学。
  学校首先应鼓励和支持教师通过进修、培训等方式拓宽知识面,充分利用外语优势进行对越南历史文化方面的探讨,研发相关课程教材,而不仅是将探讨视野局限在对语言和文学、政治和经济方面的探讨。教师也应不再将语言运用能力作为评判学生外语水平的唯一、至上标准,而应将其视为一个基本要求,越南语毕业论文,将提升学生综合文化涵养作为教学的最终目标,从而作用学生重视历史文化类课程。因为以听说读写译为主的语言运用技能培训固然重要,但对越南历史文化类的专业选修课其影响也不容忽视。必修课与选修课应具有相辅相成的联系。比起机械式的死记硬背,充分理解对象国历史和文化,进而掌握对象国语言、语法习惯才能真正做到灵活应用。若能通过对对象国历史文化的了解而对该国产生特殊的感情,更有利于其对该国语言的深入学习以及日后从事该门外语的相关工作。
  2.改进教学方式
  教师应将高层次、深入创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应用到此类课程的教学中。在教师自身具备较为充分的相关专业知识,能游刃有余地驾驭课堂的基础上,注意采用新型教学工具,如多媒体教学工具,在讲课过程中向学生展示教师用心设计的PPT教案,并穿插丰富的与课程相关的影像资料,以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避免讲课内容只是一味地堆砌史料和朗读教材讲义,应力求通过轻松有趣的表达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传递知识,同时更要注意通过授课内容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引发学生针对史实、文化现象的思考、联想和研讨,通过这种方式来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要点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将文史知识学以致用,客观地看待历史问题、包容文化异同、独立自主地进行思考的能力。
  3.优化课程设置
  现今国内高校越南语专业已专门开设的越南历史文化类课程主要有越南概况、越南历史、越南文化、中越关系史、中越文化交流史、越南民族与民俗、越南语言文化等,各院校具体开设的课型名称、课时比重、开课时间和方式各有不同。如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知名院校即便专门开设的此类课程不多,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很注重将越南历史文化相关知识融入到语言教学中,效果显著,这些知识的有效补充对这些院校的学生能起到锦上添花的影响,令他们能更快速地适应将来高层次工作岗位的需要。
  如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设更多高质量的此类专门课程供学生选修,无疑将使高校的越南语专业本科教学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从长远来看,将为学生增加更多的就业竞争力。相关课程的设置应该科学、合理、精致。一、二年级由于学生对越南国情和语言的了解十分有限,适合开设越南概况、越南历史、越南文化等用中文讲授,内容浅显易懂的课程,教师可采用轻松的开放式教学方式,与学生多交流和互动,通过教师的介绍讲解达到让学生对越南和越南人有大致地初步认识的目的。三、四年级学生已夯实语言基础,有一定的背景知识能够进行进一步学习和探究,可开设中越关系史、中越文化交流史、越南民族与民俗、越南语言文化等专门性相对较强的课程,以增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深入了解为教学目标,并根据学生接受程度选择使用中越文交替授课或全越文授课,从而满足学生进一步提高相关知识积淀的需求。
  此外,还应注意把握此类课程的课时量,除一、二年级的基础课程应该固定开设外,三、四年级的专门性课程最好设置为选修课程,供有需要和兴趣的学生选择。每学年如能开设1~2门相关课程,每门课程周课时不超过2节则不会作用学生对语言技能型课程的学习,且能对语言学习产生促进影响。
  参考文献
  [1]范宏贵、刘志强.越南语言文化探索[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7
  [2]刘岚.试析我国高校开设民俗类公共选修课的意义[J].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17(5)
  [3]葛宝祥.外语教育文化性的本真思辨[J].外语学刊,2017(3)
  [4]杨秀杰.语言文化观念及其探讨措施――语言文化系列探讨之一[J].外语学刊,2017(5)
  [5]张占一.试议交际文化和知识文化[J].语言教学与探讨,1990(3)
  〔责任编辑:高照〕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