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边境广西金龙布傣族群的“天”与天琴[越南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越南语论文 责任编辑:Nguyễn Thị更新时间:2017-06-17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立足田野调查,从起源、仪式、诗经、“巫”身份等方面,系统剖析了中越边境广西龙州县金龙镇布傣族群的“天”信仰、“做天”仪式、“天琴”法师及法事操持者等内容,为深化相关探讨提供了基本参考。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金龙布傣族群;天;天琴;法事操持者
  [作者]秦红增,《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中央民族大学生导师。南宁:530006。毛淑章,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讲师。农瑞群,龙州县文联民间艺术协会秘书长,小学高级教师。广西龙州:532400
  [中图分类号]C9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7)02-0087-008
  2017年广西“中国南方与东南亚民族探讨”特聘专家岗位资助;教育部重点探讨基地重大项目(11JJD850004)探讨成果。
  一、引言
  金龙布傣(布岱)人是一个只有17000多人口的小族群,主要聚居于中越边境线中方一侧的广西龙州县金龙镇,与龙州一带其他壮族支系(如布依人)长期杂处,文化习俗相似,如住房都为干栏式,饮食皆是以大米和玉米为主食。20世纪50年代进行民族识别时曾自报“苗族”、“彝族”,后来改报为“傣族”,1958年定为僮族,1965年改为壮族,因而被看作是南部壮族的重要支系。同时在聚居地域方面,金龙镇境内的中越边界线长32公里。“同饮一江水,同砍一山柴”的中越两国边民,在语言、习俗、经济、宗教信等社会文化方面,有着密切的关联性。在亲友互访、边境贸易、民间宗教活动等方面来往密切。
  基于其独享的天琴弹唱、妇女穿长袍黑衣、每年正月十一过“依峒”节等文化特质,布傣人一直自称为“根托”(布傣话:土人)或布傣(傣人)。尤其是天琴弹唱,过去当地其他族群如布依人是不认同的,越语论文题目,也鲜为外人所知,并被看作是某种“巫术”。因此,近百年来,学术界一直延续着对布傣族群的探讨。尤其是近年来,经历了精英挖掘、官方组织、艺术包装等一系列环节,“天琴文化”已得到外界的普遍认同。天琴不仅成为布傣族群的文化标识,而且逐步演变为龙州乃至广西的文化品牌,享誉中外,引起了学术探讨的热潮。
  国内对于布傣人的探讨,有李方桂先生在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9月出版的《龙州土语》一书。该书主要是对布傣人的语言进行调查与探讨。1954年中南民族事务委员会和广西民族事务委员会派员组成工作组到现在的龙州县金龙镇进行实地调查,1954年写成内部参考《龙津县金龙峒岱人情况调查》。该书对金龙布傣人的人口分布、名称、历史来源、传说、故事、神话、政治情况、文教卫生、风俗习惯、经济生活等作了全面描述。1998年8—9月,广西民族学院民族探讨所(现更名为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族学专业1995级本科班的学生到龙州县金龙镇的板池、武联、横罗等村开展田野调查,调查报告被收入由张有隽教授1999年主编的《边境上的族群:中越边民群体的人类学考察》一书。另外,如美国人杜德,越南学者如黄友平等,日本学者如绫部恒雄等,从历史变迁、社会组织和宗教信仰方面也对布傣人、布依人和越南岱族进行了探讨。20世纪以来,学者们对布傣族群的探讨主要是围绕“天琴文化”来展开,内容逐步深入到族源、族群认同、节日、风俗、歌谣、信仰等方方面面。如秦红增、李先进、毛淑章等对“侬峒节”“天琴文化”的探讨;黄新宇等对于“布傣天琴文化”传播与保护的探讨;农瑞群、何明智等对于布傣人歌谣、族源的探讨;潘汁等对于布傣人族群与国家认同的探讨;潘艳勤、张建军等布傣人生育、婚姻、丧葬、祭祀等习俗、仪式的探讨。本探讨将在这些论说的基础上,立足2017—2017年多次在金龙镇各村屯的田野调查资料,重点围绕布傣人的“天”信仰及沟通天人法器“天琴”来进行,以期为相关“天琴文化”探讨提供基础。
  二、布傣族群的“天”信仰与“做天”仪式
  在布傣人的信仰中,神与天是一个概念,喻神即是喻天。“中国壮族、傣族,越南的岱、依、泰族,老挝的老龙族,泰国的泰族都是与西瓯骆越有关的民族,他们现在都共同信仰一个民间的神,这个神的名称,声韵调都一样,各国各族都称为then,泰国泰语叫thsm,ε的开口度比e略大点,音译为‘天’。……中国壮族信仰“天”的地方是与越南交界或相近的防城、宁明、凭祥、龙州、上思等县市的山区和靖西、那坡、德保、大新等县。‘天’的意思是仙官,祭祖‘天’的仪式叫‘做天’。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是最隆重的祭祖,各村或连村举行,越语论文网站,目的是保佑今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丁兴旺,六畜肥壮,祈福攘灾。”
  布傣人“做天”活动包括求务、求花保花、婚礼、祭祀、婴儿满月、过桥、生日、上梁、接新娘、人新房、安龙、度戒、供玉皇、带花入房,以及驱邪赶魔、送火鬼、送昏神,赶鸡鬼、封村封寨等十多种。仪式一般有“弹天”“唱天”两种形式。“弹天”指用天琴独奏,通常是在“做天”活动开始后,由道公独奏一段很长的音乐,起到试琴、调音、等待观众的影响。用天琴伴奏的歌唱,谓之“唱天”。“唱天”又分“独天”和“对天”两种。一人自弹自唱或一人演唱另一人弹天琴伴奏,称为“独天”,用天琴伴奏对唱,称为“对天”。“独天”既有叙事性,亦有抒情性,以祭祀方面的内容为主,如邀请天上仙官下凡,赞颂仙官恩德,消灾祈福等等。歌词大体是固定的,也有即兴,不同的演唱者表演亦有不同。“对天”带有斗智、竞赛性质,用以相互问候,乃至倾吐爱情等等。所以,“做天”的最主要形式即是“唱天”,准确的说是“唱天”中的“独天”部分,因此又叫喃唱。喃唱过程全由天琴伴奏。喃唱的诗经有近六十本,内容之多,几乎涵盖了壮族生活习俗中的方方面面。
  “唱天”仪式中的一切活动都由“天琴艺人”进行。仪式开始前,天琴艺人都要经过一番打扮。特别是举行大礼时,如正月的祈天(依侗节),天琴艺人的出师仪式(“三昼连宵”)等,天琴艺人聚到一处,身穿红色或黄色及地长袍,头戴三山五岳帽,帽上绣有太阳、月亮、葵花等多种图案,并且设好神台、神位、神像(多为观音)、香筒、仙花(各色彩色剪纸)及各式供品。仪式开始后,先是威望高的天琴艺人焚香酌酒,然后盘腿坐于神台前,手持天琴,脚趾套铜环,抖动双脚,晃动身体,一边弹天琴,一边唱歌。其余天琴艺人早已坐定,待老艺人开始弹唱,便与之相合,唱述在上天途中的所遇:他们一路跋山涉水、架桥开路、与妖魔鬼怪争斗;最后上到天庭,见到“天”神,告知人间疾苦,及祈求四季平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等等;最后请得仙官下凡,造福人间。随后,天琴艺人还要弹唱送仙歌,以感谢“天”的恩德,并送仙官回到天庭。谢完“天”神,仪式才算结束。大礼仪式一般时间较长,最长的是“三昼连宵”。平时村里有人不顺,家有病人,或天灾人害等,天琴艺人也常常被请到家中“唱天”,不过,程序较之大礼简单得多,只是一个天琴艺人,一个晚上即可。喜庆之事,天琴艺人也要到场,为村民庆贺新居落成,小儿满月,新人甜蜜,老人高寿。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