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摘要 第1-5 页 Abstract 第5-10 页 第一章 绪论 第10-18 页 一、导言 第10 页 二、相关探讨及存在的问题 第10-13 页 三、选题的理由及价值 第13 页 四、探讨的理论基础 第13-15 页 五、探讨的目的、范围、对象及措施 第15-17 页 六、语料说明 第17-18 页 第二章 声调的性质及其略论法 第18-22 页 一、什么是声调? 第18 页 二、声调的性质 第18-20 页 三、声调的传统略论法 第20-21 页 四、声调的实验略论法 第21-22 页 第三章 静态声调探讨 第22-49 页 一、汉语静态声调 第22-34 页 (一) 阴平 第24-27 页 (二) 阳平 第27-29 页 (三) 上声 第29-31 页 (四) 去声 第31-34 页 二、越语静态声调 第34-45 页 (一) 横声 第37-39 页 (二) 锐声 第39-40 页 (三) 玄声 第40-41 页 (四) 问声 第41-42 页 (五) 跌声 第42-44 页 (六) 重声 第44-45 页 三、汉语与越语静态声调比较 第45-49 页 (一) 阴平与横声 第45-46 页 (二) 阳平与锐声 第46 页 (三) 上声与问声、跌声 第46-47 页 (四) 去声与玄声、重声 第47-49 页 第四章 动态声调探讨 第49-77 页 一、汉语动态声调 第49-56 页 (一) 汉语甲类:阴平与四声组合 第49-51 页 (二) 汉语乙类:阳平与四声组合 第51-53 页 (三) 汉语丙类:上声与四声组合 第53-55 页 (四) 汉语丁类:去声与四声组合 第55-56 页 二、越语动态声调 第56-67 页 (一) 越语甲类:横声与六声组合 第57-58 页 (二) 越语乙类:锐声与六声组合 第58-60 页 (三) 越语丙类:玄声与六声组合 第60-62 页 (四) 越语丁类:问声与六声组合 第62-64 页 (五) 越语戊类:跌声与六声组合 第64-65 页 (六) 越语己类:重声与六声组合 第65-67 页 三、汉语越语的动态声调比较 第67-77 页 (一) 汉语四声的静态与动态比较 第67-72 页 (二) 汉语越语声调的动态比较 第72-77 页 第五章 越南学生汉语中介语声调探讨 第77-98 页 一、静态四声 第77-82 页 (一) 中级学生的静态声调 第77-80 页 (二) 高级学生的静态声调 第80-82 页 二、动态四声 第82-89 页 (一) 中介语甲类:阴平与四声组合 第82-84 页 (二) 中介语乙类:阳平与四声组合 第84-86 页 (三) 中介语丙类:上声与四声组合 第86-87 页 (四) 中介语丁类:去声与四声组合 第87-89 页 三、小结 第89-98 页 (一) 调域 第89-90 页 (二) 基频和调值 第90-98 页 第六章 偏误产生的原因及声调教学策略 第98-109 页 一、偏误产生的原因 第98-102 页 (一) 母语的负迁移 第98-100 页 (二) 性格和心里因素 第100 页 (三) 学习目的及策略 第100-101 页 (四) 教材的设置 第101-102 页 二、教学策略 第102-109 页 (一) 克服母语的负迁移 第102-104 页 (二) 判断去声的措施 第104-107 页 (三) 推动学生的主动性 第107 页 (四) 延长声调教学的时间 第107-108 页 (五) 提高教材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第108 页 (六) 丰富化声调教学措施 第108-109 页 第七章 结语 第109-111 页 注释 第111-112 页 参考文献 第112-115 页 附录:国际音标对照 第115-117 页 后记 第117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