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献学》课程就是挖掘历史史料,并从中观察历史发展轨迹,总结历史经验的一门学科。但是由于其教学内容多,而且理论性极强,史料辑录、校勘、辨伪等历史学基本功的训练,以及如何对资料进行耙剔筛选并进而推演立论的历史思维能力,更是重要。在探讨中国史时,我们不仅需要利用中国史籍,更需要借助大量涉及中国历史的域外汉籍来了解中国的历史与文化。曾属汉字文化圈的朝鲜、韩国、日本、越南等邻国保存的汉字文献最多,是探讨中国史的重要材料,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近些年来,域外汉籍大量出版,极大丰富了史料宝库。除了对这些汉籍史料的考证与注释工作外,还要勇于创新,加强对域外汉籍中各类资料的分类整理,以资利用。一、域外汉籍探讨的重要性在文献学探讨当中,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在1925年时提出了将纸上材料与地下之新材料相互印证的“二重证据法”,对学术界作用深远。实际上,王国维的好友陈寅恪先生认为运用“三重证据法”概括他的学术贡献:“详绎遗书,其学术内容及治学措施,殆可举三目以概括之者。一曰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二曰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正”“;三......(论文页数是:2页) ,越语论文题目,越语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