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始于宋朝初年的中越宗藩关系,成为此后两国以朝贡和册封为核心的基本邦交模式。直至1885年《中法新约》签订,这种模式才告终结。然而,笔者通过对中法战争前后中越历史关系的重新检视后发现,其实在1883年,中越宗藩关系的终结已成为历史事实,其标志即是1883年越南遣使赴清外交的失败。不仅如此,该事件还是中法战争前夕中法越三方惟一、也是最后一次就越南问题展开多边协商与交涉的尝试,对此后的中越关系及越南问题都产生了重要作用。关于如此重要的历史事件,学界的探讨只局限于事实陈述且语焉不详。①本文依据新版的《李鸿章全集》②及学界利用较少的越南汉籍《阮述〈往津日记〉》③,辅以新近翻译出版的法国外交档案④等中、英、法、韩等多种语言史料及相关探讨成果,从中、法、越多重视角来全面考察该事件的来龙去脉,进而略论其对中越宗藩关系的作用。不当之处,恳请方家指正。一中法战争前夕,越南对清朝的朝贡行为及其贡道受到法国殖民当局的阻挠,中越官方往来几至断绝。⑤面对来自法国的威胁,清廷除在外交层面通过驻法公使曾纪泽向法国外交部重申中国①②③④⑤相关成果主要有余定邦、喻常森:《近代中国与东南亚关......(论文页数是:8页) [继续阅读本文] ,越语毕业论文,越语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