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性事件,指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期间,由各种社会矛盾引发的集体上访、围堵党政机关、堵塞交通、局部范围的罢工、罢市、罢课,甚至集体械斗等非法集体活动。是当前作用社会稳定的十分重要的因素。”[1]近年来,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环境问题备受关注,由此引发的突发暴力型环境群体性事件也日益增多。在对2003至2017年间发生的150例中国重大环境群体性事件的统计结果中发现:就发生地域而言,华东地区占比最高,为39.7%;就省份而言,广东发生数量占20.5%,其次为浙江10%;就事件抗争议题而言,污染类型如建设化工厂、垃圾焚烧厂等占比66.6%,其中垃圾焚烧及填埋项目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占25.3%。[2]在媒介传播发达的互联网时代,应对环境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网络舆论对政府而言不容小觑。在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中,作为政府官方媒体的政务微博发声成为政府新闻发布的“标配”,经常成为事态演变的重要变量。[3]及时有效地发布事件信息、回应外界关切和引导舆论走向是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管理的关键。[4]自微博2017年在中国盛行以来,国内学者以及政府实践者对中国政务微博的探讨主要从传播学、社......(论文页数是:3页) [继续阅读本文] ,泰语专业论文,泰语论文范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