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沫若与日本文学[日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日语论文 责任编辑:小李老师更新时间:2017-04-10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沙湾人,祖上因贩运货物最后从福建来川购置产业定居。郭沫若自幼喜爱文学,在母亲辅导下,开始习诵古典诗词,同时在求学之初便已了解到一些近代科学文化知识,并受到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从而也就比较早地萌发了爱国主义思想。在中学时代积极参加了反清、反帝的学生爱国运动,曾几次被学校开除。辛亥革命后,他怀着富国强兵的实业救国的思想于1914年到日本留学,想学些本领为祖国服务。在日本,先学医,后从事文学活动,想借文学这一武器教育人们,“鼓动起热情来改造社会”。“五四”之前,他已阅读了泰戈尔、论文歌德、雪莱等人的作品,受到泰戈尔热爱自然、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影响,特别是雪莱追求自由、个性解放的思想对他影响尤为深刻。十月革命后,使原来就有建立新社会的朦胧思想的诗人,产生了对苏俄社会主义制度的热烈向往。“五四”运动爆发的那一年,他又接触了美国民主诗人惠特曼的《草叶集》。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巨大冲击,在异国生活中受的民族歧视,国内军阀的黑暗统治和封建专制思想的束缚,使诗人对丑恶的现实感到极度的憎恶。于是,诗人与几位朋友组成了一个文学小团体“复社”。诗人把他那长期郁结的民族感情、个人激愤,运用惠特曼的形式,像火山一样喷发了出来,这样就产生了热情歌颂十月革命、彻底反抗旧传统、强烈追求个性解放、尽情歌唱光明和理想的著名的诗集《女神》。郭沫若由此而成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足以代表一个时代的诗人。他是鲁迅在本世纪初热切呼唤、终于出现的摩罗诗人,又是新中国的预言诗人。他的第一本诗集《女神》出版于1921年8月,以崭新的形式和内容,开一代诗风,堪称中国现代新诗的奠基之作。郭沫若在留学期间,直接受到了日本文学的哺育,日本的和歌、徘句成为他写作《女神》集中一些诗篇的直接参照系。和歌、徘句,是日本人的一种独特的诗歌形式,是表现刹那间的情感,捕捉瞬息间的思想火花的利器。这种形式是日本人大胆吸收汉诗的联句而加以创造成功的。日本的五行和歌,源于中国的律诗谣谚,它是由“五、七、五、七、七共三十一音”构成;日本的三行(包括两行)徘句主要源于我国唐代的绝句,由“五、七、五共十七音”构成,徘句除了要用“季语”外,由于“五、七、五”的交叉使用,比我国的绝句更富于抑扬顿挫的节奏感。日本老一辈文学家和诗人都能写汉诗,他们在汉诗的基础上创立了具有日本本民族特征这一诗歌形式。反过来,日本著名徘句大师芭蕉以及千家元磨、川柳等又给“五四”时期盛行的小诗以巨大的影响。其中郭沫若、周作人所受影响最为明显。如:郭沫若所写的《死的诱惑》、《新月与白云》等短诗。1919年北新社编有一本《新诗年选》(亚东图书馆出版),选了郭沫若的《三个泛神论者》、《天狗》、《死的诱惑》和《新月与白云》四首诗,康白情用愚蓄的笔名加了如下一段评语:郭沐若的诗笔力雄劲,不构于艺术上的雕虫小技,实在是大方之家。而我更喜欢读他的短东西,直当读屈原的警句一样,更当是自己作的一样,沫若的诗富于日本风,我更比之千家元磨。山宫允曾评元磨的诗,大约说他真擎质朴,恰合他自己的主张;从技巧_L看是幼稚的,而一面又是他的长处;他总从欢喜和同情的真势质朴的感情里表现出来;惟以他是散文的,不讲音节,终未兔施塌之弊云云。我就将这个评语移评沫若的诗,不知道恰当不恰当。不过沫若却多从悲哀和同情里流露出来,是与元磨不同的。康白情的评价证实了郭沫若从千家元磨那里获得了“燃烧着的猛火”“自然喷出”的方式,但这一影响却是短暂的。本论文由英语论文网整理提供
因为,郭沫若在写诗的同时,并开始了小说的创作。他的早期的小说主要是模仿日本白桦派的私小说进行独创的。私小说,是日本现代作家极端个人的自我满足的狭小世界的一种户勿。正如爱德温·麦克里伦(EdwinMeelella,1)所指出的是“日本文学史上的怪物”,因为“与所谓的‘现实主义’并肩发展的曾有过这种极端主观成分的‘私小说’。”(转引自贾自芳主编《中国现代文学主潮决第17页)这股潮流以1906年出版岛崎藤村(1872—1943)的《破戒》和翌年出版山田花袋(1871一一1943)的《棉被》为开端。尽管他们早期以浪漫主义者著称,当他们的这些作品一问世,他们便被吹捧为真正的自然主义者,现代日本文学史上划时代的作家。然而,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的真实性原则,客观性的观察及人类处境的描写,基本上没有实现。日本早期政治小说的政治社会意识在暖昧的探求“现代个J睦”中消解了。自传体风格的私小说成了日本文学的主流。私小说,也叫做“自我小说”,或称为,’,合境小说”。但它不是自传,而可以进行虚构。私小说的基本模式是:A、作者的恋爱悲剧、情欲;B、文坛轶事及文学主张;C、作者遇到家庭纠纷,父母子女冲突,贫病生活等各种危机时的心情和日常见闻杂感。日本这种小说体裁是在日本自然主义文学勃兴以后发展起来的。山田花袋于1907年模仿德国作家哈特·霍普特曼的《寂寞的人们》创作了一篇题为《棉被》的小说,它描写一个名[1!子竹村时雄的中年小说家,竟爱上了漂亮的女门生横山芳子。当得知芳子已与情人发生肉体关系时,在芳子离开后,他挪过芳子睡过的被子蒙头痛哭。郭沫若的《漂流三部曲》包括《歧路》、《炼狱》、《十字架》三个短篇和《行路难》。这些小说带有自叙性质,其中有些作品简直是作家个人生活的真实、坦率的记述。小说主人公爱牟,就是作者自己的化身,“爱牟”即英文‘,I”的音译,意即“我”。但这种受私小说影响的自叙小说,绝不等于作者的自传,其中有的只是根据作者自己的某些经历虚构出来的。他的《残春》、《喀尔美萝姑娘》、《叶落提之墓》,虽然主人公的经历与作者有相似之处,但并不就是作者。他在解释《残春》时说:此篇着力点不在事实的进行,而在心理描写上,“我描写的心理并且还在潜在意识的一种流动。”(《文艺论集》光华书局,193。年6月出版,第133页)是他借用弗洛依德精神分析的理论,来写主人公的潜意识,因此,《残春》是中国现代小说中的第一篇现代主义小说。如果说郭沫若从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一书中学到了象征手法运用于他的诗歌创作的话,那么,在他的小说创作以及对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中所运用的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说,也同样来源于《苦闷的象征》一书的影响。郭沫若的小说大体上都具有浪漫主义加表现主义的情调。这些作品采用了不少的幻梦这类的手法既反映他当时的微妙心情又显示了作者个人的才情、性格、气质、品性。甚至连《牧羊哀话》那样的反帝爱国作品,不但全篇渗透着浪漫情调,结尾还有一个怪异的梦。他的《喀尔美萝姑娘》(“喀尔美萝”是日术的一种糖饼)就被郑伯奇称之为“恢奇诡异”,原因就是它是一篇浪漫主义加表现主义的小说。小说中有一段描写“我”追随喀尔美萝姑娘上了电车,却因到了站,不得不下车时的一段心情:车掌(日本对电车司机的称呼少催着我下了车,我立着看那比我力量更大的电车把我的爱人夺去。我恨我没有炸弹,不然我要把电车炸成粉碎,我要把车掌炸成粉碎!我要和她一道死!这确实是一种强烈的自我扩张的自我表现!虽然“我”已是有妇之夫,即使是一种一厢情愿的梦幻,也将不惜一切的去追求那梦幻中的情人。本论文由英语论文网整理提供梦幻破灭了,“我”将毫不犹豫地去跳水殉情1921年7月,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张资平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了创造社,重要成员还有田汉、郑伯奇等,他们都是留日学生。1922年5月,《创造季刊》出版,才扩大了影响;1925年出版《洪水》杂志,创造社开始转向,提倡革命文学。1929年2月,创造社被国民党封闭。1930年,郭沫若在《文学革命的回顾》一文中说:“它以有产文艺的运动而产生,以无产文艺的运动而封闭。它的封闭刚好是无产文艺的发展,有产文艺的告终。”创造社同人的文学主张,由于直接、间接受日本文学的影响,多带有明显的为艺术而艺术的色彩,故被视为“为艺术”的艺术流派。因此,他们反对把文学看做一种工具。郑伯奇在《国民文学论》中说:“艺术是绝对的,超越一切的。把艺术看做一种工具,这明明是艺术的王国的叛徒。”(《创造季刊》第7号,1923年12月出版)他们同时又反对文学上的功利主义,所以又认为“艺术的本身上是无所谓目的。”(郭沫若《文艺之社会的使命》;《文艺论集》,光华书局,1932年第5版,第45页)郭沫若等从反功利和文艺无目的的角度出发,来反对封建文学,反对文以载道的观念,同时也不赞成“人生派”的主张。因此,他们本论文由英语论文网提供整理,提供论文代写,英语论文代写,代写论文,代写英语论文,代写留学生论文,代写英文论文,留学生论文代写相关核心关键词搜索。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