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日本战后派战争文学的主题[日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日语论文 责任编辑:小李老师更新时间:2017-04-10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   要: 日本战后派战争文学的主题既不是反对侵略战争 , 也不是反对战败 , 而是从人道主义的立场出发 , 对第二次世界大战进行反思 , 描写战争的残酷以及带给普通民众的心理创伤。作品中都或多或少地流露出反战、厌战的思想意识 ,其中既有深层次的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原因 , 也与作家的个人体验密切相关。
关键词: 日本; 战后派; 战争文学;
主题
    On the Theme of the Postwar Schoolp sWar L itera tureHE J ian2jun(Depart ment of Eurasian Languages, PLA 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s, Luoyang, Henan Prov . , 471003, China)Abstract: The theme of the Japanese post war schoolp s war literature is not anti2 war or anti2 defeat, but a kind of humanitarianreflecti on on the Second World War . It is meant t o describe the cruelty of the war and the p sychol ogical trauma inflicted upon theordinary peop le . The fact that all the worksmore or less show anti2 war and war2 weary feelings has very much t o do with the comp lexs ocial, political, ideol ogical and cultural fact ors, and the pers onal experiences of different authors as well .Key words: Japan; post war school ; war literature; theme    
引言    
    在日本文学史上 , 所谓的战后派文学 , 是指从1945年到 1950年之间登上文坛的具有 “战后 ”特点的新兴文学流派。其代表作家有野间宏、梅崎春生、椎名麟三、中村真一郎、武田泰淳、大冈升平、岛尾敏雄和堀田善卫等。二战后 , 这些作家创作了一大批战争题材的文学作品 , 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直接描写二战期间日军战场上的情况 , 如某次战役或某个战斗场面。其中 , 既有以日本本土战场为背景的作品 , 如梅崎春生的 《樱岛 》(1946)、岛尾敏雄的 《出孤岛记 》 ( 1949) ; 也有以遭受日本侵略的亚洲国家为时空背景的作品 , 如大冈升平的 《俘虏记 》(1948)、 《野火 》(1948) , 堀田善卫的 《时间 》 ( 1953) 等。二是以战后生活为题材 , 描写战争给日本普通民众带来的心灵创伤 , 如野间宏的 《脸上的红月亮 》 ( 1947 )、武田泰淳的《审判 》(1947) 等。这些作品以战场上的幸存者为主人公 , 描写了他们战后仍背负着战争的阴影 , 难以融入正常社会生活的状况。因此 , 有人称之为“ 战争伤痕文学 ” 。战后派的战争小说在日本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 其中一些作品 , 如 《脸上的红月亮 》 、 《俘虏记 》 、 《野火 》等被日本的国语教材和我们国内的日本文学选读教材所采用。但关于这些作品所要表现的主题 , 则可谓仁者见仁 , 智者见智 , 学术界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本文试图在吸收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 重新解读战后派战争文学的主题,并探讨影响该主题的主要因素。   
     1 . 关于日本战后派战争文学主题的分歧

迄今为止 , 中日学术界鲜有人专门论述日本战后派战争文学及其主题 , 我们只能从有关日本战后文学或战后派文学的论述中窥见学者们对该问题的基本观点。战后派不是一个文学实体 , 没有统一的文学纲领 , 但他们都积极探究人在历史变革和社会状况中的普遍存在状态 , 作品多以战争为题材。《近代日本文学小辞典 》在 “战争文学 ”这个词条中有如下解释: “ 战败后的战争文学和 ‘ 战后文学 ’的代表性作品相重叠 , 反战倾向强烈。如野间宏的《真空地带 》 , 大冈升平的 《野火 》 、《莱特战记 》 ,大田洋子的 《尸横遍野的街 》 , 井伏鳟二的 《黑雨 》  此处所说的“ 战后文学 ”自然包括战后派文学 , 该词条强调了战后派战争文学作品的 “ 反战 ”思想。日本其他学者也大都持这种观点 , 把 《真空地带 》 、 《野火 》等奉为反战文学的力作。比如 , 吉田精一编著的 《日本文学鉴赏辞典 •近代篇 》中高度评价野间宏的《真空地带》 “ 不仅揭露了军队极端的资本主义帝国主义本质 , 也批判了军队之外的整个社会的真空性 ” 。(吉田精一 , 1978: 358)   留学生论文
  中国学者多从宏观的角度对日本战后文学或战后派文学的总体特征进行论述 , 近几年也有部分学者对战后派某些战争文学作品进行了微观研究。笔者对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整理 , 认为其观点大体可分为两类。一是以叶渭渠等为代表的可称之为传统的 “ 反战 ”论。持这种观点的学者基本上承袭了日本学者的看法 , 认为日本战后派作品对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 , 表现出鲜明的反对法西斯侵略战争的思想倾向。叶渭渠指出: “ 反战文学思潮在日本战后派文学发展之初就兴起了。以反战为重要内容的战争题材文学也应运而生。日本的战争文学 , 不是一般概念上的战争文学 , 它不仅限于军事题材 , 还包括描写战争给人们心灵上留下的创伤、战争的残酷和蒙受原子弹爆炸的灾难等广泛的内容 , 具有深厚的反战色彩。 ” ( 1997: 524 - 525 ) 此外 , 朱维之主编的《外国文学史 (亚非卷 ) 》以及国内不少高校的日本文学选读教材也持大致相同的观点 , 对日本战后派战争文学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二是以王向远、刘炳范等为代表的可称为新兴的 “ 反对战败 ”论 , 该观点近年来正在获得越来越多学者的认同。他们认为 , 日本战后文学所谓的“ 反战 ”主题 , 实质上只是 “ 反对日本的失败 ” 。换言之 , 如果侵略战争不失败 , 那就不反对。刘炳范进而论述道: “‘ 反战 ’作品是作家以自己的勇气、良知和高尚的艺术道德勇敢地以文学作品为武器 ,向一切不正义战争进行战斗 , 而战后日本文学的‘ 反对战败’作品实际上是支持法西斯发动的那场战争的 , 反对的只是战争的 ‘失败 ’ 。 ” (2003: 3 -4) 在 “ 反战 ”论作为主流观点广为接受的情况下 ,该观点的提出令人耳目一新 , 发人深思 , 但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学术界对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认识是正常的学术现象。理越辩越明 , 理性的争论可深化对事物的认识 , 把相关研究推进到更高更深的层次。笔者认为 , “ 反战 ”论对日本战后派战争文学有评价过高之嫌 , “ 反对战败 ”论从中国人的立场出发矫枉过正 , 无疑有着积极的意义 , 但某些结论又未免武断。此外 , 这两种观点看似截然对立 , 实则不无相通之处 , 即两者从不同的侧面承认了战后派战争文学中的 “ 反战 ”因素。二者之间存在的差异主要是由于认识问题的视角不同造成的 , 这也同 “反战 ”和 “ 反战文学 ”这两个概念的模糊性相关。下面我们结合具体的历史背景 , 对日本战后派战争文学的主题做一粗略的考察。 
   2 . 日本战后派战争文学的主题不是反对侵略战争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