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系中职生顶岗实习对专业教育的触动
当前我校中职日语系校外顶岗实习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没有建立真正对口的长期稳定合作的实训基地。鉴于日语是小语种,威海地区与日语相关的公司又很少。能够一次性接收几十人的实习实训基地更少;由于需要实习的学生太多,即使能够统一安排到一个单位进行实习实训,也会给接收实训的单位增加负担,接收单位难以或不会放心地让学生顶岗操作,从而使实训变成参观。 2、日语中职生所学日语知识相对较少,口语表达也达不到要求,根本不能成功地适应日语系的对口顶岗实习。我校从06年开始设置日语系,前三届是大专生,是在小学教学专业的基础上学习日语系,毕业实习灵活性强,可以实习当小学教师,可以专升本或出国留学,也可以安排专业比较强的学生到当地日资公司顶岗实习。自09年开始招收中专日语系的学生,三年制中专生的顶岗实习与大专生相比,学生年龄偏小,专业知识明显不足,职业素质也相对不高。 3、学校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管理上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如:实习生在实习单位与正式员工发生冲突,撂挑子走人。或是实习生内部起矛盾冲突,任性不工作等等。 4、学生在顶岗实习前缺乏必要的岗前实训,家长对学校的顶岗实习不理解。特别是90后的学生,更是吃不得苦,缺乏包容、协作等优秀品质,加之家长的过分“溺爱”,给实习工作更增加了不少的难度。 由于我校关系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的实习地大多是威海市的四、五星级的饭店。学生们虽然不能直接和日本人进行很多的对话,但是可以从旁边体会真正地日本语言艺术和与人相处的不同方式。我校实习指导教师通过对校外实习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学生反馈的具体信息对我们的专业课程触动很大,具体情况如下: 1、见到日本人很激动,想打招呼,但不敢开口,怕自己说的,日本人听不懂。就连最简单的问候语也羞于启口。但鼓足勇气打了招呼之后,得到回应会开心兴奋上很长时间。 2、书本上学的日语和实际生活中听到的日语不一样,和在日本电视剧、动画片中听到的日语也不一样,日语毕业论文,这让他们无所适从,有点迷茫、困惑。 3、日本人的餐饮习惯和中国人竟然有这么多的不同。如:他们喜欢静悄悄的,与中国人的热火朝天截然不同。他们不吃香菜,香菜仅仅是饭桌上的装饰品。 思考: 1、中职日语系与本科相比,存在学制短、师资薄弱、教育环境较差、生源学力水平低、外教少、校内没有日本留学生等不可避免的先天不足。虽然中职日语教育模式无意培养日语应用能力有缺陷的毕业生,但事实上,专业本身的先天不足已经决定了毕业生的能力素质,如果毕业生的口语差,则更加难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学生反应的第一个信息就说明了我们的这以教育误区-----哑巴日语。平时的学习中,没有实际的语境,很难让他们开金口。 2、说明学生们想说日语,想用日语,但是在日语中书面语和口语表达方式不同,年轻人和老年人的用语也有异同,再加上还有方言的存在,这一些客观因素本身的存在对学生们的自信心也是一种打击。 3、说明学生对日本艺术的兴趣浓于对语言本身。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日语毕业论文,宋代陈颐也曾经说过:“未见意趣,必不乐学”。 解决: 1、争取把本地区的日本人或者是公司的相关日本人组织起来,定期请他们来学校与学生们交流,给学生们创造说日语的机会。或者设置日语角,让学生们相互之间全部用日语交谈,以提高他们说的信心,由原来的被动的说日语转变为自己积极主动的说日语。 2、《新概念英语》的作者亚历山是著名的外语教育与教材专家,他就曾经指出听力训练在外语学习中的重要性,称外语学习者必须将九成的时间花费在听力学习上。日本的教学探讨家七田真在论述语言学习时也指出,语言不是用眼睛而是要用耳朵来学的东西;天生聋的人不会说话,所以先学会正确地听,才能正确地说出来。他们都道出了语言教育必须遵循的规律---“聋者必哑”。因而,我校决定修改教育课程的倾向和教育措施,本校学生实习时间是在第三年,也就说届时他们已经学习了两年的日语,基础日语是绝对没有问题的,因此我们可以在最后一个半年的时候,重点培养学生们的听力,让他们能在口语和书面语中自由转换。我认为这还是一个“输入与输出”的问题。他们听懂了,才能自己要表达什么。 教育上尽量用生活化的语言列举例子。能简单就用简单的说,不再追求语法的运用,只要让对方明白自己的意思就可以了。因为,我们大家在说中文的时候,也并没有刻意去考虑着“主谓定宾状补等”吧?我们不是也能沟通吗。日语也是如此,在生活中,只要意思表达清楚了就可以了。根本不用像精读课讲的语法那样,一步一个准则,一步一个讲究的。但是要注意该用敬语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 3、作为校园艺术,我校每年举办一次日本艺术节是不够。应该每学期,逐月安排一些专业活动,就像日本的“祭”。每月都有相关的艺术、娱乐、比赛等活动,丰富学生们的业余生活,以此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促进日语教育的顺利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