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非日语系学生普遍听力薄弱,这是由课程性质以及传统的教育措施等因素造成的。结合实际教育情况,略论日语视听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希望对从事日语视听教育的教师有所助益。 关键词:非日语系;日语视听;教育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22-0189-02 听是学习语言的基础,在以交流为目的的语言教育的时代,听在外语教育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然而在外语教育中,往往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学生普遍擅长语法,但听力薄弱,日语也同样如此。与日语系的学生相比,非日语系的学生在听力上更加薄弱。在多年的非日语系听力教育中,我略论了其原因,并根据听力的特点、教育大纲的要求和内容的设置等方面,提出一些符合非日语系学院生的听力训练措施。 说起非日语系学生听力薄弱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是在日语教育中普遍存在着,由于过分注重语法与词汇的讲解,教授形式往往易流于讲解词义、诠解语法这一模式,加上缺少课堂上的练习机会,学生缺乏听说能力,缺乏应用语言的能力。其次,教材的编写也较偏重阅读能力的提高,而对听说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听的内容较枯燥,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第三,非日语系的学生在基本功上相对较弱,尤其体现在单词的掌握上。听力中对单词的要求明显比读、写中更高。许多学生即使能默记住单词,但在听力中听到了也不能马上反应出这个单词是什么意思。在我教授的几个班级中,这种现象是非常普遍的。第四,非日语系学生们普遍对听力重视不够。加之除日语外还有大量的专业课程要学习,导致许多学生只在听力课这有限的时间内练习听力,很少有学生课下还进行听力训练。 当然造成非日语系学生听力薄弱的原因还有许多,比如日语本身的语言构造、教师授课手段等等,在此就不一一例说。下面就如何提高非日语系学生的听力水平,提出我的一些措施与建议。 一、采取多种教育模式,提高学习兴趣 传统的日语听力课的模式为“放磁带—听录音—对答案”,老师处于主动位置,学生是由上而下地被动地接收信息,形式单一,周而复始,学生失去兴趣。这种传统的教育模式还有一些其他的弊端。比如,在听的时候,在对话演讲、电视的场合,会根据对方的表情、手势等等视觉而得到信息,这种信息不仅能帮助理解,有时还能帮助分辨准则话和真心话。在当前的日语教学中,听解几乎都是只用磁带来完成的,所以没有这种视觉交流的情况很多。还有,初级水平或者是中级水平的听解磁带,多数都没有人工的表情,录音很漂亮、很清楚,采取的姿势也很正确,没有因说错而再讲一遍的,但是实际生活中的讲话听的对象是发音和演讲等等,有时一句话会重复好几遍,声音也会有大有小,句子有时不完整,或者句子表达不符合语法。这和读物有着很大的异同。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保持和巩固学生的兴趣,并使听力教育中的内容与实际生活中的语言相符,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育内容和课型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措施。例如,在上听力课之前,我们与学生就有关听力材料所涉及的一些话题用日语进行交谈,并以暗示及体态语来配合;或将歌曲用于听力教育,满足大多数学生的心理需求,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听力训练;尽可能选择一些有“日本味儿”的原版文章,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根据教育的需要,不定期地组织学生观看与学生日语程度相当的日语录像,使学生了解在不同的、生动的语言情境中,不同的人使用不同的语言及肢体语言。日语录像既有声又有形,既可听又可看。通过这种教育形式,可以使学生浸润于真实的日语语言情境中,不但能学到“真实”而地道的语言,而且能促进学生更好地发挥想象力,从而加深记忆,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日语的兴趣。 二、合理使用多媒体教育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传统教育模式相比,在日语教育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拥有更加突出的优点。比如利用多媒体直观新颖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日语的兴趣明显;运用多媒体技术教育可以扩大课堂教育信息量;运用多媒体技术教育可以突出教育重点、解决教育难点等等。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育虽说有许多优点,但是如果运用不当也会产生不良作用。比如,多媒体课件制作不当;忽视传统教育手段,对多媒体课件的过度依赖;教师忙于操作多媒体,忽视师生课堂交流等等。 多媒体教育既有优点也有缺点,我们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育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事项。 1.制作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 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是实施多媒体教育的前提条件。一个实用的多媒体软件课件不是通过外购和下载拿来直接使用的,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理解能力、课程特点、教材内容等有针对性地精心设计,多媒体软件课件的设计必须贯穿教师教育的整个思路,多媒体软件课件的制作过程实质上也就是教师的备课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条理清楚、思路清晰,从教育内容的筛选、讲授顺序的安排、例句的选择、互动环节的设置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在此基础上设计出适应学生特点,具有专业特色、重点突出的多媒体教育软件。 2.要注意与传统教育方式相结合 多媒体课件虽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但毕竟是辅助教育的工具,不能代替教师的讲课和板书,一名教师在讲课时的综合能力包括语言、肢体、板书等各方面,都是长期积累的成果。因此,日语毕业论文,教师在讲课过程中,不要拘泥于多媒体课件,而是应用个人的综合魅力圆满地完成授课任务。传统教育方式与现代多媒体技术各有利弊,只有充分发挥各自优势,避免不足之处,才能真正提高教育质量。语言是富有生命力的学科,日语毕业论文,这两者的结合在二外日语授课中显得尤为重要,在日语课堂中,教师自由发挥内容较多,学生出现错误的几率也比较大,听说练习的机会也较多,只有两种方式相结合,才能够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的错误,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实现最终的教育目的。 三、根据日语语言的特点,强化听力训练 日语的语言体系与中文有很大不同,在日语听力中大量使用的口语形式,与学生书本中学到的又有许多异同,比如人们在讲话时经常有犹豫、停顿、重复、省略、重音、略音(指说话时省略、简化或合并音节)、拖长音、自言自语、语序颠倒、语法欠严密、敬体和简体混用、跑题、被别人打断或自己打断自己、下意识地带出各种语气词,等等。这样就更增大了听力的难度。这就需要在各方面加强听力训练。 在基本功上,学生要掌握正确的日语假名写法及发音措施、元音与辅音的特点等;掌握日语声调发音规律。如:音变与连浊、连声、添音、转呼音、高低型声调等;并根据单词的标记规则正确读记日语单词;掌握惯用句型、语法、功能用语等。这对构建整体框架,帮助理解是很重要的。这就要求循序渐进,进行系统训练。想提高听力不能操之过急,应从基本的听单词、单句入手,逐渐过渡到听短文、段落以至完整的文章或对话。训练应有系统,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在基本掌握一种技能之后,再训练新的技能,整个训练要有系统性。还要科学设计听力训练,抓住学生的兴趣。听力训练应坚持“短而勤”的准则。每篇材料都不宜过长,否则就会欲速则不达。听力训练应经常变换方式,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 四、要精听与泛听相结合 精听,既要听懂文章的意思,还要听懂每一个句子,每一个单词。一般来说,精听的材料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如课文录音等反复听,模仿其语音和语调,听熟基本词,常用词和常用句型,了解所听内容及所听材料的体裁特点。泛听时注意的焦点是整段话语的大意,能听懂中心意思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