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可能表现的误用[日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日语论文 责任编辑:花花老师更新时间:2017-04-14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 要:中国学习者在学习日语可能表现时,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误用。这是由于可能表现的形式多样,意义繁杂,各种形式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区别,学习者不容易掌握。同时,中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又容易受到汉语情态助动词的意义干扰,因而产生误用。本文由经常出现的误用着手,对误用的原因进行略论,以达到更好地掌握可能表现的目的。
中国论文网
  关键字:可能表现;误用;情态助动词
  
  以汉语为母语的日语学习者在使用日语可能表现时,常常会出现这样的误用:
  (1)明日はいいお天�にはなれません。(×)
  (2)日本に�くいて、中国�を�す�会が少ないので、中国�を�すことができなくなった。(?)
  (3)最近は年のせいか、酒を�むことができなくなった。(?)
  订正后应为:
  (1’) 明日はいいお天�にならないだろう。
  (2’)日本に�くいて、中国�を�す�会が少ないので、中国�が�せなくなった。
  (3’) 最近は年のせいか、酒が�めなくなった。
  上述误用十分具有代表性,也反映出中国学生在学习日语可能表现时存在诸多误区。笔者由这些误用着手,对误用原因进行略论,以期对日语教育有所帮助。
  笔者认为,造成上述误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 日汉关于“可能”意义理解的异同
  
  对于日语中“可能”的概念,《日本文法大辞典》(1971)中解释为:有情物(人またはその他の�物)が��によって表される�作をする可能性を有する。《国语大辞典》(1980)中关于“可能”的解释则为:�作主体がある�作を、��する力を有すること、又ある状�になる��みがあることである。
  从上述两种解释中可以看出,这两种学说在概念表述上虽有一定异同,但关于“可能”的理解都是从“�作主体”或者“有情物”的有意识的动作实现这一角度出发的。
  而汉语中“可能”一词的意义,《实用现代汉语语法》(1983)则解释为:
  表示客观的可能性,一般只用于未发生的动作或虚拟的情况。“可能”也用作名词,意思是“可能性”,也可以用作副词,表示“也许”、“或许”的意思。
  a这个工程很大,不可能那么快完工。
  b我看今天天气不错,不可能下雨。
  c在这次行动中,可能遇到什么事呢?
  汉语中表达“可能”意义的称为“情态助动词”,除“可能”外还有“能”、“会”、“可以”等。通过上述解释不难看出,汉语中“可能”具有推测、推量的用法,这与日语中表示“�作主体”或者“有情物”的有意识的动作实现是具有本质异同的。
  人类语言内容通常由两部分构成,即表达客观事件内容的部分和表达说话人主观判断的部分。前者表达某一命题,我们可称之为“命题内成分”,后者表达说话人对该命题的态度,我们称之为“命题外成分”。日语中的可能表现多构成“命题内成分”,且其表达的意义是主语有意识做某事时有无妨碍,因此其成立的语法条件需具备两点:①主语为有生命体②动作为有意识动作。而汉语“情态助动词”则具有“情态用法(modality)”和“非情态用法(non-modality)”的双重意义,因此在表达上也更为复杂。
  中国学生受汉语情态助动词“可能”、“能”、“会”等词语表达推测意义的干扰,认为“明天不可能是好天气”这样的句子同样可以用日语可能表现来表达,因此才出现了(1)的误用。事实上,这里的动词「なる」表达的是一种自然现象,而并不是主语有意识的动作,因此是不能使用可能态的。
  针对这种误用,教师在讲授时应该明确指出:
  1日语可能表现成立的语法条件;
  2汉语情态助动词表达推测的用法译成日语时,日语毕业论文,通常使用だろう、でしょう、かもしれません等形式。
  以使学生有意识地区分日汉中“可能”的不同意义。
  
  二、可能表现形式各异,意义有侧重
  
  日语可能表现的表达方式多样,笔者将其归纳如下:
  A ��未然形+可能の接尾�「れる」「られる」
  (例:「起きられる」/「受けられる」)
  B サ���の��+「できる」
  (例:「卒�できる」/「ゆったりできる」)
  C ���体形+「ことができる」
  (例:「�すことができる」)
  D 可能��
  (例:「�める」/「走れる」/「取れる」)
  E���用形+「うる」「える」
  (例:「ありうる」/「禁じ得ぬ」)
   其中E���用形+「うる」「える」的用法又与前四种不同,它具有表达说话人主观判断的用法,即情态用法(mondality)。金子(1980)中,将该用法称为「�然性の可能」。此种用法在日语可能态中为数较少,在这里暂不讨论。
   一般来说,排除表示可能性的「�然性の可能」,日语的可能表现大体有如下几种意义:
  ①有生命体主语的恒常能力;例:私はイタリア�が少し�せます。
  ②动作接受者所具备的某种性能、评价;例:このカエルは食べられます。
  ③由条件所引发的某种状况的实现与否。例:市条令で、11�以降は、�食店で酒を�むことができなくなった。
  笔者使用北京日本学探讨中心开发的『中日��コ�パス』进行检索,在检索到的309个可能表现的例句中,表示主语能力可能(简称能力可能)的用例为29个,表示动作接受者评价(评价可能)的用例为18个,表示由条件所引发的某种状况的实现与否(条件可能)的用例为262个。每一个意义的具体表现形式,依据使用频率高低归纳为表1。
  
  由此可见,日语可能表现的A、B、C、D四种形式在使用时是存在着异同的。「れる」・「られる」・可能��侧重于表示由于主语内在能力而造成的可能与否,できる・ことができる侧重于表示由于外部条件而产生的可能与否,而在表示动作接受者的某种性能和评价时则全部使用了「れる」・「られる」・可能��。这也印证了久野(1983)的「��可能形「れる」、「られる」は、主�の内的能力を表し、「デキル」は外的条件に由来する能力を表す」的学说。
  本文开头提到的(2)、(3)误用,这是由于使用者忽视了这几种表达方式之间的细微差别,从而出现了不自然的句子。例句(2)中使用「中国�を�すことができなくなった」给人的感觉是由于外界的某种压力,如法学、社会条件等因素致使动作主体不能再说汉语了,隐含的意义是不允许说汉语。而实际上,本句想要表达的是由于自己身居国外,长久不说汉语,而导致汉语的讲话能力逐渐衰退。(3)句的「酒を�むことができなくなった」也犯了同样的错误,本句想要表达的意思是由于动作主体年龄的原因而导致酒量下降,是由主语内在能力而引发的不能,故而使用「�めなくなった」更合适。
  另外,日语可能态中表示评价可能的用法可认为是能力可能和条件可能的一种派生用法,并非所有动词的可能态都有此用法。当其表示一种恒常属性时,更类似于一种形容词化的用法。如:
  (4)この木の�は食べられます。
  (5)この水は�めますか。
  进一步有以下两种形式:
  Ⅰ与程度副词「とても」一起使用;例:あの人はとても�めるよ。
  Ⅱ用于比较句。例:太郎は花子よりずっと�める。
  综上,日语的几种可能表现形式之间存在微妙区别,教师在讲授时应该明确如下几点:
  1表示由于主语内在能力而造成的可能与否时通常使用「れる」・「られる」・可能��;
  2表示由于外部条件而产生的可能与否时通常使用できる・ことができる;
  3表示评价可能时使用「れる」・「られる」・可能��,并且该用法只限于一部分动词。
  综上所述,日语中的可能表现的形式多样,意义繁杂,各种形式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区别,学习者不容易掌握。同时,日语论文题目,中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又容易受到汉语情态助动词的意义干扰,而产生误用。种种原因使日语可能表现的学习成为了一个难点,因此,教师在讲授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以上两点,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日语的可能表现。
  
  参考文献:
  [1]松村明(�)(1971)『日本文法大辞典』明治�院
  [2]国�学会(�)(1984)『国�大辞典』�京都出版
  [3]金子尚一(1980)「可能表�の形式と意味(1)�“ちからの可能”と“��可能”について-」、『(共立女子短期学院(文科)�要)』23
  [4]久野彰(1983)「「レル?ラレル」と「デキル」」『新日本文法探讨』大修��店
  [5]刘月华等(1983)『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外语教育探讨与出版社
  [6]鲁晓琨(2017)『现代汉语基本助动词语义探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