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建工专业日语教育研讨[日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日语论文 责任编辑:花花老师更新时间:2017-04-14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本文较为初步地讨论了学院建工专业日语教育问题,认为专业日语教育目的至少有三,即帮助学生实现由基础日语向专业日语的过渡,引导学生进入日语科技文献的殿堂、了解日本建工领域最新科技进展,引导学生掌握查阅日语科技文献的基本技巧。认为要开好专业日语课程,需要围绕教材、教师授课、作业、研究、项目训练、考核等六个最为基本的教育要素对课程进行系统设计。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专业日语;建工专业;教育研讨
  
  在建筑工程学科领域,日本的学术探讨和工程实践有不少成果值得我国借鉴。因此,对建工类学生开设专业日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日语论文,国内不少建工院校系为本科生、探讨生开设了专业日语,但因为课程设计不同、具体做法不同,教师的教育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同。即便效果较好的,也存在“适当改进、即可做得更好”的空间。
  本文笔者曾在日本留学多年。回国后在从事结构力学等专业基础课教育的同时,为建工类学生开设了“专业日语”课程,教育中有不少感言。故为进一步搞好专业日语教育,笔者拟在本文中依次就专业日语的教育目的、课程设计、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进行一些研讨
  
  一、专业日语的教育目的
  
  结合七年来的教育实践,笔者认为,专业日语的教育目的至少有四:
  (1)帮助学生实现由基础日语向专业日语的过渡。在我教育接触的学生中,基础外语阶段学习日语的学生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掌握了一定量的日语词汇、词法和句法;二是对日语有了一定的兴趣;三是要阅读日语系文献仍有较大困难。鉴于这种情况,我认为,专业日语教育的首要目的,就是要通过涉及相关专业词汇,了解、进而掌握专业日语中常用的词组、句型和句法,甚至通过带领学生阅读经典专业文献,帮助学生实现由基础日语向专业日语的过渡。实现了这一过渡,才可能引发学生关于日本建工领域科技进展的兴趣。
  (2)引导学生进入日语科技文献的殿堂,了解日本建工领域最新科技进展。理工科学生学习日语,并不简单地是完成学分的要求,而是要将日语作为一种工具,了解、学习日本的科技进展,甚至达到与日本同行进行学术交流的程度。因此,专业日语教育第二个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进入日语科技文献的殿堂。在建工专业,就是要在将学生引入日语建工科技文献的殿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日本建工领域的最新科技进展。
  (3)引导学生掌握查阅日语科技文献的基本技巧。多数情况下,学生学习专业日语,只要达到了由基础日语向专业日语的过渡的程度,对日语系文献产生了一定兴趣,似乎教师的教育就可以自感满足了。但在知识经济背景下,这又显得不足。因为在知识经济背景下,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新的文献层出不穷。计量文献学揭示的一种现象是,进若干年来科技文献是指数增长的。在浩瀚的日语科技文献中,科技人员要较为便捷地查找到自己所需的文献,不是那么方便的。而在当前不少建工院校的课程设置中,多数没有开设科技文献检索方面的课程。基此,专业日语就需要承担起这一职能,将引导学生掌握查阅日语科技文献的基本技巧,作为专业日语教育的第三个目的。
  (4)强化学生关于日语、日本社会及其艺术的了解。我在教育中发现,学习基础日语阶段,正是学生各门课程学习负担较重的学习阶段,学生并没有足够的时间理解并掌握日语深层的奥秘,没有足够的时间和条件了解日本社会及其艺术。故专业日语还应通过讲解进一步的日语知识,使学生掌握怎样学好并掌握日语(特别是日语怎样读);通过介绍日本科技进展,强化学生关于日本社会及其艺术的了解。
  
  二、建工专业日语的课程设计
  
  要开好一门课程,需要对该课程进行系统设计。教材、教师授课、作业、研究、项目训练、考核是学院课程教育六个最为基本的要素。相应,课程教育就需要围绕这六个方面来思考。基于七年来的专业日语教育实践,似乎从以下几方面来安排建工院校的专业日语教育,才有助于达到前述四方面的教育目的。
  (1)对于教材。在不少课程教育中,任课教师常常困惑于不易在众多版本的同类教材中选择到较为适当的教材。这种情况在建工专业日语教育中尤甚。因为我们要引导学生掌握的不单是专业词汇、专业词组、专业句型和句法,还要引导学生了解日本建工领域的最新科技进展。而教材选材、编写、出版往往有着较长的周期,今年看似新鲜的文献,明年可能就较为陈旧了。鉴于这种情况,对本科生开设专业日语,可以在现有专业日语教材中选择较新的版本。而对探讨生开设专业日语,可能更适宜采取“1/1”的教材模式,即专业词汇、专业词组、专业句型和句法的教育,可以选择较新版本的专业日语教材;而要引导学生了解日本建工领域最新科技进展,就需要教师查阅、收集、选择最新的日文科技文献。新文献的知识点才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了解建工领域日本最新的科技进展。
  (2)教师授课。教师课堂授课是最为基础、最为原始的教育方式。即便在网路学习条件较为发达的今天,静听教师授课,细品教师讲解,形成心理上的共鸣、教与学的互动,仍是多数学生最为乐意接受的学习方式。而且学生学习途径越是多样化,学生对教师教育方式、教育效果的期望值越高。鉴于前述的教育目的,笔者认为,在建工专业日语课堂教育中,教师可取的授课方式,一是重讲专业文献中的新词、难词、经典句型,以培养学生关系起来理解日文新词、难词、经典句型的能力。二是鉴于日语不少文字与中文类似,由认识日语字词,到读日语、讲日语有一个较难的过程,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还需要花费想当精力,使学生掌握怎样读日语、讲日语、写日语,这才能为学生今后与日方科技人员面对面的交流打好基础。三是重讲日文文献中难度较大的段落,引导学生逐句阅读难度较大的段落。学生逐段阅读日文文献后,教师要概要介绍文献全文大意,以培养学生系统阅读、翻译、理解、思考日文文献的能力。
  (3)课下作业。作业既是培养学生日文读、写(互译)能力、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又是阶段性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故任课教师需要高度重视课下作业的设计、布置和批阅。一是要精心设计作业方式和内容。诸如日文科技文献阅读、文献难句翻译,以及整篇文献中日文互译。二是教师要先行一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选择适当的日文科技文献,安排学生课下阅读。三是要求学生适当翻译一定量的日文科技文献。希望通过这些工作,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理解日文科技文献的能力,以及科技文献中日文互译的能力。
  (4)课内外研究。这是选课学生的团队工作,有助于学生之间相互启发。通过研究,有可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现在不少学科课程教育中,教师都较注意组织学生开展课内外研究,故专业日语教育也应借鉴这种做法。为此,一是教师要注意选择主题明确、逻辑清晰、深度适当的文献,安排学生课下阅读后研究。二是可将

选课学生适当分组,给出研究要求,个别阅读、按组课下讨论,课堂上由各组代表展示对所阅读、讨论文献的体会,以引发其他组同学的进一步讨论。三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堂中的讨论,并对学生讨论中遇到的经典句型、难点段落等做适当的讲解,对学生所读文献的学术思想进行适当归纳。这样,通过课内外研究,以及认课教师的引导和讲解,就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系统把握日文科技文献及其学术思想的能力。
  (5)项目训练。尽管课下作业、课内外研究对学生都会有一定的训练,但又都是不够的。作业主要是培养学生阅读日文科技文献的能力、科技文献中日文互译的能力;课内外研究培养的是学生系统把握日文科技文献及其学术思想的能力。这里所称的项目训练,要培养的是学生另外两种日文能力,即通过查阅日文文献把握日本建工领域科技进展的能力,以及撰写日文学术文章的能力。当前在不少学校,学生即便学了专业日语,也不见得就具备了这两种能力,而这两种能力关于学生未来发展恰恰是必不可少的,故通过项目训练培养学生这两种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对于通过查阅日文文献、把握日本建工领域科技进展的能力训练,一是教师要讲授日文科技文献查阅的主要途径和措施,给出几个具体专业领域及其关键词,要求学生通过图书馆和互联网查阅相关文献。二是要求学生对所得文献进行综述,即写出相应的文献综述,并对所涉及领域的发展动态和趋势进行略论、归纳。对于撰写日文学术文章的能力训练,一是教师要通过自己查阅相关日文文献,给出若干种日文学术论文的范本。二是教师可查阅、选择若干篇本领域中文科技文献,要求学生参考相关日文学术论文范本,将其翻译、改编为日文学术论文。这种训练一定程度上也可能培养学生用日文思考相关科技问题的能力。
  (6)对于考核。传统上,学院多数课程基本通过期中、期末考试来给出学生的学习成绩,而这往往并不能较为客观地评价、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究其原因,一是为了与课堂所讲内容范围的高度一致性,教师不得不在授课范围内去搜罗看似重要、实际上死板的知识点。二是为了试卷答案的唯一性,教师往往不得不设计一些看似严格、实际上较为八股的考题。三是通过一两次课堂考试判定学生整个学期的学习效果,这固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往往会“委屈”那些一时失误、临场发挥不佳的学生。鉴于此,近年来,不少学科任课教师提出,应该分部分、分阶段地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这就有了“综合考核”的概念。借鉴综合考核的思想,为了客观地评价学生学习专业日语的学习效果。笔者认为,日语毕业论文,可将作业、研究、项目训练三部分工作结合起来进行考核。其中,完成课下作业的情况,反映学生阅读日文科技文献的能力、科技文献中日文互译的能力;课内外研究情况,反映学生系统把握日文科技文献及其学术思想的能力;项目训练的情况,反映学生通过查阅日文文献、把握日本相关领域科技进展的能力,以及撰写日文学术文章的能力。将这三者结合起来打分,如设想作业成绩占40%、研究成绩占30%、项目训练占30%,这或许更有助于综合审视、客观公正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对于建工专业日语教育内容选材的思考
  
  在专业日语课程六个教育要素中,教材、作业、研究、项目训练都涉及内容选材问题,且选材适当与否,会作用整个教育过程。结合笔者以往的建工专业日语教育实践,我认为,针对教材、作业、研究、项目训练的内容选材,既应有一致性的考虑,也需要有所差别。
  (1)对于内容选材应有的一致性考虑。鉴于前述的专业日语的教育目的,内容选材应有的基本考虑,一是所选材料应基本涵盖阅读日语建工科技文献通常会碰到的专业词汇、专业词组、专业句型和句法。特别是相关新词、难词、经典句型。二是所选材料应基本涵盖近若干年日本建工科技发展的主要前沿领域,诸如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工程设备、工程管理、工程安全等领域的科技进展。例如,日本在抗震减灾、混凝土建筑损伤检测措施、工程安全管理等领域有不少进展,如将这些方面的信息或知识介绍给学生,即可能引发学生参与整个课程学习过程的兴趣和积极性。
  (2)对于四个环节选材应有所异同的考虑。不同教育环节要达到的具体教育目标不同,所选内容自然应有所异同。例如,教材所选内容应主要考虑“一致性考虑”,涵盖专业日语的主要知识点。作业选材应主要考虑训练学生阅读日文科技文献和中日文互译的能力,选择哪些既反映日本建工科技进展,又难度适中的日文建工科技文献。研究选材在词汇、句型、专业知识上就应略微难些,否则学生研究就失去了价值。换言之,过于简单的文献,就不需要研究了。项目训练的内容选材,至少应满足两个要求,一是日语知识难度要上去,二是要通过激发学生查阅日文文献的兴趣,来促进学生提升了解日本建工领域科技进展的能力。要借助难度适中的选材,引导学生通过翻译、改写来培养撰写日文学术文章的能力。
  
  [责任编辑:陈立民]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