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日语人才培养模式探讨[日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日语论文 责任编辑:花花老师更新时间:2017-04-14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随着我国国际交流和贸易往来的日益频繁,迫切要求高校培养社会急需的、复合型高级日语人才,这一培养目标需要我们转变人才培养模式。笔者结合实际教育经验,从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日语系培养的深入;拓展日语实习基地三个方面对高校日语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深入研讨。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 日语人才;复合型;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实践活动
  作者简介:曾妍(1979-),女,博士探讨生,长春工业学院外国语大学讲师,探讨方向为日语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G62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4-0048-01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
  (一)创新高校日语人才培养模式
  《规划纲要》在强调“优化结构办出特色”时提出要“重点扩大运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 在运用学科上国家既要培养大批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同时也要培养少而精的拔尖创新人才。高校人才的培养,要解决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质量多样化人才的需要。特别要指出的是,在我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过程中,与日韩类企研单位的相互交流合作中,不断的需要一大批运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例如在汽车制造领域,一汽集团与日本丰田企业的合作中就表现出,既需要能够科技创新的拔尖人才,又需要“工业设计+日语”、“机械制造+日语”这样的复合型人才。这就给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课题。
  (二)改变传统教学思想,明确日语系人才培养目标
  随着21世纪经济全球化发展,我国的国际交流和贸易往来日益频繁,日语系的设置要培养既精通日语又有相关专业技能、社会急需的、复合型高级日语人才。这一培养目标要求我们转变人才培养模式,使日语系的学院生在社会上能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以往很多高校设定的日语系培养目标基本上是:“培养能够在外事、经贸、教学、艺术、科研、旅游等领域从事翻译、教育、管理、探讨等工作的高级运用型双语人才。”这样的专业界定将外语独立于其他学科之外,从而导致了教学模式比较单一。随着当今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日语人才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了。这就需要我们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更新观念,克服过去专业口径过窄、知识结构单一等问题,专业培养方向应主动适应社会的需要。
  日语系的人才培养需要走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道路。我们应根据日语本身的特点以及从地域的实际需要来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研讨。比如:“日语/专业”、 “日语/英语”、“日语/外语/双学位”等模式。
  (三)适应社会需求,合理进行日语系的课程设置
  课程是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是实现外语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我们应结合日语系的实际情况,进行具有自己特色的课程设置。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目标首先对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学科方向明确、体系合理、结构优化的课程体系。主要由语言理论与实践和跨学科课程组成。当前,就业市场最需要的是既掌握外语又有某一方面专门知识的人才。因此,应多开设与日语系相关的课程,加强学生运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突出人才培养的实用性。
  由此产生了日语系的课程设置模式,即:“日语/专业/就业方向”的培养模式。其特点是加强日语这个语言本身的学习之外,还要有一门专业知识,日语毕业论文,而这门专业知识的选择必须参考就业的趋势来确定。在优化课程体系上要把加强日语语言实践能力放在首位,在减少部分语言理论性课程基础上,增加运用型知识课程,达到培养复合型日语人才的目的。此外,素质也很重要。我们在强调专业和日语的同时,要重视对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四)专业特色的凝练
  1、专业特色与创新
  针对我们提出的“日语/专业/就业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重组课程体系结构,更新教育内容,努力探究以复合型人才培养、运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育模式。①过去,我们培养的学生,普遍在读、写、译方面能力比较强,而听、说方面比较薄弱。今后,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将加大听说等实践课程的比例。②充分利用外教资源开展丰富的第二课堂,并由日籍教师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2、构建“日语/专业”、“日语/英语”、“日语/外语/双学位”的课程体系
  加强跨系、跨大学合作,实现理工科专业与日语系之间的复合、交融与渗透,从而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日语/专业”、“日语/英语”、“日语/外语/双学位”的课程体系,培养复合型人才。
  3、构建日语系自主学习平台
  开发建设学生自主学习网络系统。语言训练中心作为开放式语言实验室,通过自学计划、网络课件、自我测试、日语资源库等系统,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自己所学的知识并查找不足,及时调整和改进自己的学习进度和措施,是学生主动学习、提高教育效果的好平台。
  自主学习内容包括了解日本、过级考试、日语学习、音频视频等模块。既可以对课堂讲授知识进行巩固学习,也可以满足学生对日本风俗艺术、文学著作等方面的扩展学习。在过级考试模块学生可以进行日语过级考试的练习,提高自身的日语考试应战能力。
  二、日语系培养的深入
  培养复合型人才是适应社会对高级外语人才的需要。此外,日语系还应将专业培养继续深入,将文学、语言学及翻译学方面的课程与日语相结合,为培养专业探讨型人才搭建良好平台。在探讨生教学上,日语论文题目,我们要突出语言、艺术等方面的特色,培养出具有独立科研能力的优秀毕业生。在科研方面,鼓励教师发表学术论文,申报科研课题。在国内,可以与吉林学院、东北师范学院等高校共同进行横向课题的探讨;在国外,可以与日本高校的教授进行联合探讨,从而打造一只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教育团队。
  三、校企融合,拓展日语实习基地
  1、广泛开展实践活动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综合日语表达能力和工作协调能力。如:我校日语系学生作为志愿者,曾多次参加“中国长春国际教学展览会”、“长春国际雕塑展”、“长春世博会”等大型展会活动,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和日语系素养得到了组织者的一致好评。高校应广泛地拓展这类社会实践活动。
  2、拓展国内实习基地。
  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增强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实际略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前,我校日语系已有“简柏特企业”等数个实习基地。学生通过实习,可以锻炼日语实践能力和业务接洽能力,了解企业的基本工作流程和管理经验,为今后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3、实习单位的国际化
  积极地开辟日本的实习基地。我校日语系积极推行“国内/国外”的国际化教学背景人才培养模式。当前,已经与中央大学学院等多所日本高校签订了校际交流协议。学生可通过“2+2”、“3+1”及短期研修等途径,赴日开阔视野,体验异域艺术。扩展与日本高校的交流与合作,拓展学生到国外进行实习的机会,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工作能力。
  参考文献:
  [1]、谢敏. 高校日语系基础阶段教育改革探讨[J]. 科技信息, 2017(24)
  [2]、王玉. 论商务日语人才培养模式与目标实施[J]. 日语学习与探讨, 2017( 3)
  [3]、柴宝华. 高校日语系课程设置以及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 科技信息, 2017(11)
  [4]、陈月吾, 陆兰. 国际化创新型日语人才培养[J]. 教学教育论坛, 2017(21)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