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言学是以我们对世界的经验和感知并将其概念化的措施作为基础来探讨语言,探求语言与人类认知活动的联系,从而深入解释语言现象产生和存在的理由。它自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和欧洲兴起,已逐渐发展成为一门有作用的语言学学科。近年来,我国日语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日语语言和教育探讨也不断发展,并取得了一系列探讨成果。随着认知语言学理论的不断探讨和发展,与之相关的日语语言探讨成果也越来越多。认知语言学理论也为传统日语语言探讨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本文拟利用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从认知视角考察略论日语持续表现的意义及其相关因素。 中国论文网 一 日语语言学习中很重要的语言要素就是动词,动词作为句子的中心要素起着支配其他要素的影响。在日语持续表现的使用中,动词是决定其意义的最主要因素。传统的日语持续表现探讨都是以动词的探讨为中心的。而认知语言学则认为语言的基本功能就是意义的传递,因此认知语言学的主要探讨对象是语义。语义本质上是主观的,是人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活动的反映。而外语教育的目的就是用外语来传递意义的。我们关于某些很难用语法解释的语义词汇往往解释为语感的区别,强调掌握日语母语的思维方式。但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其实就是日语母语使用者基于经验而形成的认知方式。因此,形成接近日语母语者的语言认知能力才是我们掌握地道日语的最佳措施。 二 前文提到,传统的日语持续表现探讨都是以动词为探讨中心的,探讨日语持续表现的用法,首先必须弄清楚日语动词本身的性质,然后再考虑其他条件。从日语“相”的视角考察,金田一春彦(1950)把日语动词分成四种,即:状态动词、持续动词、瞬间动词和第四种动词。其中状态动词是不使用持续表现就可以表示某种状态的动词,持续动词的持续表现所表达的是进行中的动作,瞬间动词的持续表现所表达的是动作、影响的结果残存,第四种动词一般都以持续表现形式出现,表示某种单纯状态。但同时认为“兼有两个以上项目(词性)的动词非常多”。 可以说,金田一学说的探讨成果成为20世纪后期动词“相”探讨的出发点。但传统的动词和动词持续表现的探讨采取了传统的范畴观,把持续动词和瞬间动词划分为不同的两个范畴,词性和语义之间也存在着整齐的对应联系。而语言的实际情况并非完全如此,因此用传统探讨理论探讨动词和动词持续表现就会存在很多疑问。认知心理学探讨表明,范畴内部各成员间的地位并不平等,成员对范畴的隶属度不同,范畴的中心部分比边缘部分更具有代表性。认知的原型即位于范畴中心的部分在范畴化中起关键影响,范畴的边缘则是模糊的。相邻范畴没有严格的边界,边缘成分往往混入对方范畴。因此,利用认知语言学理论可以将持续动词和瞬间动词的词性原型与语义原型分开,根据动作、影响的“瞬间性”归属度来确定动词在多大程度上属于持续表现“瞬间”语义的范畴。比如:(1)①现在正往这边来;②还没来这里。(1)①句的动词“来”很显然表示动作在进行中,而在(1)②中却是表示动作结束后的结果残存。“来”本身属于“瞬间”词性范畴,但因为(1)①句中的“来”有了“现在”这一状语,从语义略论,它才有了持续的含义。这样,关于以往被当做特例处理的日语持续、瞬间动词归类问题,可以给予统一的解释。 众所周知,日语持续表现的意义有五种,即:1.动作、影响的持续;2.动作、影响的结果状态;3.单纯状态;4.反复;5.经验。根据传统的探讨成果,似乎词性与语义可以一一对应,但实际上,确实有很多同一日语动词的持续表现兼有两种含义的情况。比如,(2)①我们正在换衣间换衣服。②舞会快开始了,大家都换上了礼服。译成日语,(2)①句中的动词“换”是指在说话人眼前正在发生的动作,而(2)②是讲述“换”这一瞬间的动作发生后其结果在当时的状态。也就是说,从词性上看,前者的“换”是持续动词,而在后者则是有瞬间动词的性质。因此如果单纯把词性和语义一一对应,就无法界定“换”这一类词到底属于哪类动词。 三 在很多场合,词性与语义的直接对应联系并不成立。下面进一步研讨与持续动词、瞬间动词等词性无关,而由文脉决定日语持续表现意义的场合。 日语持续表现可以表示现在的习惯以及反复进行的动作、影响。比如,(1)①每天早晨读报纸。②每周三打扫房间。(2)①从今年开始,他一直穿着长衬衫。②他最近都是早晨六点起床。如前所述,一般来讲,(1)表示现在进行中的动作,(2)表示动作的结果状态。但在这里却都是表示现在的习惯或反复。这种场合,一般句中都伴随着表示特定期限的副词。尤其是在第二组的瞬间动词场合,其动词所表现的虽然只是一次性的动作和现象,但“如果给予了适当的文脉,那些动作和现象就会连续而集中,成为可以表示现在反复发生的习惯”(寺村秀夫1984)。 日语持续表现中,还有一种语义是与动词性质无关的,就是把过去完了的动作、影响以现在为出发点,回忆性地叙述的用法。比如(3)①半年后,给夫人写了遗嘱。②他因为违反交通规则,接受两次罚单。(4)①那个人在昭和十年结婚了。②他去年参加了高考。可以看出,第三组的动词为持续动词,第四组的动词为瞬间动词。但在这里,其在日语中动词的持续表现既不是持续,也不是结果状态,而是经验。它把问题的重点放在了现在所知事物的结果上,而过去所发生或完了的动作、影响并不重要。因此,日语持续表现在表示反复和经验的意义中,动词自身的性质不起什么影响,其语义主要是由文脉决定的。[本文为吉林省教学厅“十一五”社会科学探讨项目(吉教科文合字2017第303号)的阶段性探讨成果] 参考文献: 1.金田一春彦:《国语动词分类》,麦书房刊社,1950年版。 2.山梨正明:《认知语言学原理》,黑盐出版社,2017年版。 3.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上海教学出版社,2017年版。 (作者单位:长春理工学院外语大学) 编校:张红玲 ,日语毕业论文,日语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