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日语教育中语用能力的培养[日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日语论文 责任编辑:花花老师更新时间:2017-04-14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 语用能力培养日语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讲外语出现语法错误,对方会谅解,可是,出现语用失误,对方会认为交际者粗俗,不懂礼貌,从而导致交际不能顺利进行。因此,应该让学生掌握语用准则的普遍规律和不同的艺术背景,不同个性,在不同的场合下,为不同的目的服务时应用这些准则的灵活性之间的联系,克服字面等值翻译教育所带来的弊病。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 日语教育 语用能力 培养
  
  一、概述
  
  日语教育法(外语教育法)有翻译法(语法翻译法)、直接法、自觉对比法、视听法、口语法、认知法、功能法等,然而,一直占主导地位的教育法是翻译法。所谓翻译法就是用母语教外语的一种措施,注重语法和词义略论。但是,这种教育法有明显的缺陷。语法略论只能提供字面语言信息,不能提供深层的语用信息。
  语用学可以定义为对特定的语境中的话语含义的探讨,是对不同的交际环境中如何应用语言和理解语言的探讨。语用学探讨的主要内容有言语交际过程、言语交际的准则、言语交际的制约因素、言语行为、话语表达和话语理解等。一切语用略论都离不开语境略论和言语交际准则的运用。要想提高学生的日语实际运用水平,必须加强对学生语用能力或交际能力的培养。
  “今日は日曜日です”这句话字面意义虽然很简单,但是,要知道它的确切的语用含义需要借助语境略论。这句话可以表示,孩子对爸爸、妈妈说今天父母应该带他上街或逛公园。也可以表示妻子对丈夫的关怀:既然是星期日就应该好好休息一下,等等。因此,语境不同话语的含义也就不同。又如:
  昨日彼は町へ行きました。(昨天他上街了。)
  其字面意义很简单,但它可以被许多人在不同的场合下说出来,为不同的会话目的服务。视不同的语境,“彼”可以是任何男性,如田中、佐藤、渡部等都可以。“町”可以指任何一个堪称街的地方,而“昨日”可以是过去任何一天,说话者可以在今天或以前的任何一天叙述前一天发生的这回事。该话语可以有不同的语用功能,它可能只不过是一种信息传递,单纯地告诉听话人“昨天他上街了”,也许是告诉听话人他买年货了或者卖年货了。
  如果只强调语言知识的培养,那么,学生只懂得“今日は日曜日です”的字面意义和语法结构,只有具备语用能力才可根据不同的语境略论得出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二、语法略论和语用略论的差别
  
  语法略论以句子为单位,而语用略论则以话语为单位,话语可以大于句子,也可以小于句子;语法停留在句子层面,提供字面信息,语用则透过句子层面深入到会话含义层面;语法视句子为稳定不变的形式,而语用则视话语为一个动态略论过程;语法孤立抽象地看待句子,而语用却以语境为参照来处理话语;语法的表达方式是映射的、离散的,非彼即此,其含义是确定的,基本上是规约的,而语用的表达方式是连续的,不能以“要么就是,要么就不是”表示;语法是一套套的句法、词法和语音规则构成,说话者要遵循这些规则,不能违背,而语用则是以准则为指导的略论过程和结果,可视目的和语境的不同灵活运用准则。为了强调某些准则或原则可以适当地违背另些准则或原则。
  例如:今日はテレビ何もやっていない。(今天电视节目什么都没有。)
  パ�ティ�?着る物はないわ。(晚会?我没衣服穿。)
  
  三、跨艺术交际语用
  
  所谓跨艺术交际是指不同语言、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的交往。由于艺术和思维方式的异同,在跨艺术交际过程中往往造成表达上的语用失误。中国和日本隔海相望,一衣带水,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悠久的历史往来,促进了两国之间的交流。日本人称“中国は日本の艺术の母国である”(中国是日本艺术之父)。由此可见中国艺术对日本艺术的作用之深。如日本人的思想、情爱、伦理道德乃至政治、经济、法学、教学等诸多艺术方面,无不带有中国古艺术的痕迹。但是,由于日本民族的双重性格,中日艺术又存在许多相异之处。日本民族一方面善于追求新事物、新思想,喜好模仿,并且,巧妙地、有机地调和吸收不同的艺术,变为己有、为己所用。另一方面又顽固地坚持自己固有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民族意识,小心翼翼地提防着被外来艺术所同化,排斥性地选择与本民族艺术不相冲突的、并可完善自己的东西,执著地维护民族的自我意识,这就造成了中日艺术的许多异同。因此,在日语教育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不同语言等同词语的不对称性
  一种语言可以翻译成另一种语言,可以互译的词语叫等同词语,两种语言的等同词语的含义是不对称的,即常常不是全等的。
  例如:
  A:おかげさまで本当おせわになりました。(托您的福,好多了,真麻烦您了。)
  B1:大丈夫、また何かあったら声をかけてください。(没联系,以后有什么事说一声。)
  B2:いいえ、また何かあったら声をかけてください。(没联系,以后有什么事说一声。)
  关于A的感谢,B2的回答非常正确,而B1的回答就欠妥,虽然“大丈夫”和“いいえ”都可以翻译成汉语的“没联系”,但“大丈夫”只适合回复对方的询问,而“いいえ”才可用于回复对方的感谢。从上例可以看出这就是两种语言等同词语含义的不对称性。
  2.语用准则
  具有不同艺术背景的人在一起交谈时常常会认为对方不好相处。双方都有友好的愿望,可是却难以沟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语用准则的应用所致。一般来说中日两国都把谦虚谨慎看成是君子美德,日语论文,为了谦虚,可以将自己贬低,甚至可以说些善意的谎言。然而日本更注重表面上、形式上的表达,并且有严格的等级观点和彼此之别,这一点主要体现在日语的敬语的使用上。
  例如:
  A:どうも
  B:どうも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
  A和B都是谢谢的意思。而前者一般是长者、长辈对年青者或晚辈;上级对下级的一种表达方式。后者正好相反。又如:
  こちらはうちの��部�山田です。(这是我企业的营业部长山田。)
  この方は松下�器の��部�の铃木さんです。(这位是松下电器的营业部长铃木先生。)
  中国人在介绍自己人和介绍对方的人时,通常都是说“这位是××先生。”,而日本人在介绍自己人的时候,绝对不能用“这位(この方)”和“先生(さん)”这样的词。否则,对方会认为傲慢无理,不把对方放在眼里。总之,日本人总是把谦虚原则放在优先地位。
  3.价值观念
  不同的艺术、不同的价值观均对交际产生作用。日本人对中国人大加贬斥的动物,如狗(犬)、猪、龟等却抱有好感,从日本人的姓氏就可以看出这一点。究其原因,除了日本民族对动物怀有一种亲切感之外,主要是长期形成的艺术习俗所造成的艺术现象。日本人认为狗忠诚,猪健壮,龟长寿。这关于人来说正是梦寐以求的事。如,日本人可以对同伴说:“豚のように丈夫です。”(像猪一样健壮。)可是,中国人听到别人对他这么说就会感到不快。中国人认为狗下贱、讨厌,猪污秽、懒惰,龟鄙俗、猥琐。
  
  四、结语
  
  上述略论说明语用能力的培养是日语教育中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环节。讲外语犯了这样那样的语法错误,本族者会原谅,但是,如果我们能讲一口流利的外语,却出现这样那样的语用失误,对方会认为我们粗鲁,日语论文题目,不懂礼貌,很可能不愿继续交往。我们应该让学生掌握语用准则的普遍规律和各种不同的艺术背景,不同的个性,在不同的场合下,为不同的目的服务时应用这些准则的灵活性之间的联系。要克服字面的等值翻译教育所带来的弊病,多引入语用等值翻译,多了解使用该语言的国家、社区的艺术背景,风土人情,习惯表达,人际联系的处理方式等。只有这样才能说得好,说得得体,达到最佳的交际效果。
  
  参考文献:
  [1]毕继万.跨艺术交际探讨与第二语言教育[J].语言教育与探讨,1998,(1).
  [2]George Yule.语用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17.
  [3]胡孟圣.艺术异同与翻译等值(上)[J].日语知识,2017,(8).
  [4]小川芳男.日本语教学事典[M].东京:大修馆书店,2017.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