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国际化高度发展的今天,学院外语教师应该如何顺应时代的要求,在传统教育措施的基础上,融合异艺术教学,培养和加强学生的跨艺术交际能力,已成为当今外语教育中的重要课题。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艺术 异艺术教学 日语教育 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际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关于“国际化”这个词的理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和自己艺术相异的人接触、踏入不同艺术的社会、学习一门完全陌生的语言,这样的机会越来越多。如何能够顺畅地和异艺术背景下的人或社会进行交流及沟通,成为现代人工作、学习、生活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因此学院外语教师应该如何顺应时代的要求,在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为重点的传统教育措施的基础上,融合异艺术教学,培养和加强学生的跨艺术交际能力,已成为当今外语教育中的重要课题。 谈到异艺术,我们首先来看看对于艺术一词的解释。美国著名教授Triandis把精神中作用引发人们行为的意图的各种要素整理、联结起来,并把它们与宗教、语言、政治组织、社会组织、经济活动等精神以外的要素相连接,构成一个艺术的概念。而某一特定集团关于社会现象的看法、想法、感受等被称为主观艺术。Triandis的理论认为:在异艺术圈中生活时,因艺术背景不同,行为、思维方式迥异,人们常常因为不理解其主观艺术而产生艺术摩擦或者说碰撞,因此理解对方的主观艺术,使自己和对方一样理解社会环境及行为方式,能促进对异艺术的适应。要理解不同艺术背景的人们的行动,重要的是揭示其行为的意图。 近年来,日语论文,全世界尤其是亚洲地区学习日语的人口急速增长。随着中日经济贸易往来的发展,日语在中国也成为了非常实用的热门外语。如何使学生在学会日语语言规范的基础上,了解日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和社会艺术内涵,使其能够准确地理解并使用日本语言,尽量减少其在跨艺术交际中的障碍,将是日语教育需要不断研讨的课题。 社会心理语言学的观点认为:“言语交际是在人、语言工具、社会心理、交际对象和言语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下完成的活动。在言语交际中,话语的生成和理解是与社会心理密切相关的”。在教与学的过程当中,异艺术接触和碰撞首先产生于教师一方。关于中国教师来说,日语并非其母语,由于自身的艺术背景与日语所包含的社会艺术因素之间的异同,必然使教师在对语言的理解上产生作用。在学院外语教育中应该融入异艺术教学已是不争的事实,但由于教师或者自身缺乏对异艺术的实际体验,或者在课堂教育中对艺术与语言相互促进的模式不能适应,或者在具体教育操作过程中没有足够重视,都会使得日语教育的效果不尽理想。 掌握一门语言,仅有大量的词汇或严谨的文法是远远不够的。如果对语言背后的艺术内涵没有较深的理解,在教育中就很难把各种语言现象所要表达的真实含义准确地传授给学生。因而作为教师,首先要吸收语言中所蕴含的异艺术背景,真切领悟到日本语言的真谛,才能准确地传达语言之上更深层次的含义。日语有一句谚语“花より�子”,意思并不难,翻成中文也很容易理解:舍名求实。但是在日语里为什么把“花”和“�子”拿来比较呢?中国人很难理解。笔者也是在去了日本以后,了解了那里“花�”的习俗,看到日本人在花团锦簇下赏樱花、吃“�子”的情景,马上就知道了答案,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对这句话的真正含义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说到“�子”,与此相关的还有“おにぎり”和“お弁当”等等。中文相应翻成“饭团子”和“盒饭”。对中国人来说似乎是再简单不过的两种食物了,甚至听来似乎都是属于贫民的东西。然而对日本社会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认识到这两种食品在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其种类之多是我们无法想象的,甚至比我们熟知的“刺身”、“寿司”有过之而无不及。它既是日本传统饮食艺术的代表之一,又是日本高节奏社会的反映,同时还是日本人家庭生活的真实写照。比如在日本,你问同事中午吃什么,很多人会回答说太太做的盒饭。很多外国人会不以为然,但其实这看似简单的“お弁当”不仅仅代表了一个妻子的一片爱心,同时也是衡量其贤淑程度的标准,不会给自己的丈夫做“盒饭”的太太会被认为不是一个合格的主妇。同时“お弁当”的色泽外观、营养搭配也代表了一个主妇的厨艺水准。因此,很多日本女孩子在待字闺中期间都要狠补一下厨艺,以便结婚后能为丈夫以及孩子做出色香味俱全的“お弁当”来。由此可见,即使是一些简单、通俗的词汇后面,常常也会蕴含着深厚的艺术背景,而这些恰恰是我们这些处在异艺术环境中的人所不能够直接了解的,因而需要教师加强自身的异艺术体验,积累知识背景。 异艺术接触和碰撞的第二个阶段则存在于课堂教育的过程中。在日语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日语的异艺术背景,使其认识到异艺术背景的重要性,因而从更深的角度来理解语言所体现的艺术内涵。如何找到教材和语言艺术的一个契合点,从而更快更有效地提高教育效果,也是日语教育中极其重要的一个部分。我们在教育中,可以借鉴根据Triandis的理论开发出来的艺术模拟(Culture simulator)措施:使用具体的事例,使学习者对异艺术的环境作出反应,之后迅速给与适应反馈(feed back),如此重复不断,逐步推进异艺术学习。 例如日语中“��”这个词,看似极其简单,但因为现在中文中没有在意思上完全相对应的词汇,所以有些学生无法真正理解,常常会把它当成“火车”来用,甚至曲解为中文的电车(一种带辫子的电气公共汽车)。而这个词在当今日本艺术中又极其重要,由此可以牵扯出很多诸如“ラッシュ?アワ�”、“寝�ごし”、“痴�”、“�弁”等相关词汇。如果教师能够把“��”解释为“电气化的机车,是一种集轻轨、地铁、电气火车等交通工具的总称”,再加上对日本特有的“电车艺术”进行说明,其中还涉及日语里“汽�”和中文的“汽车”的区别,并可以考虑放映相关名片“�道�(ぽっぽや)”,这样便能够使学生全面地了解异艺术的环境,那么教育内容和过程就会更加丰富多彩、通俗易懂。 在日语中男性用语和女性用语之间存在着很大异同。无论是用词、用语,还是语气、语态都不尽相同。而这种语言现象是在特定的历史艺术及社会背景下产生、延续和发展的。女性用语这方面的问题,如“为什么句尾常使用语气词?”,“为什么被动语态使用较多?”等等。从表面上看这是一些有关词语的使用或者语法上的问题,但仔细略论会发现这些语法和用法所代表的语言现象具有一定的共性,它实际上反映出的是日本社会中女性社会地位的问题。在日本社会中女性一直都处于次要的、附属的地位,因此,在各种场合女性必须频繁地变换角色以适应这一社会需求。有时要表现得可爱,有时要端庄,有时要温柔体贴,有时要礼仪周全,有时又要恭敬谦让。长久以来为了扮演好这一社会角色,女性的语言与肢体语言同样都深深地受到了其社会艺术的作用,从而形成了特有的表达方式。因此,对这一语言现象如果仅仅就某些词、句或用法来进行课堂讲授的话,一方面学生很难真正理解,另一方面记忆起来也很繁琐,并且在使用上也常常不得其法。笔者就此问题,尝试在课堂练习上采取男女分工的方式,也就是让男生扮演男性的角色,使用男性语言以及男性肢体语言,女生反之,这样能够使学生切身感受到因性别不同而需要使用不同的词、句及文法,由此对语言语境产生更加准确的理解。艺术是语言的生长环境,同时也是语言的内涵。体验学习这种异艺术教学措施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有效途径之一,让学生在异艺术氛围中亲身感受到不同艺术背景所赋予语言的语义及内涵,了解该语言使用者所受到的潜艺术作用,从而顿发出对一门新语言的感悟。
任何民族的语言都是随着时代而发展的,作为外语教师应该与时俱进,追踪其发展方向,以提供给学生最新的语言艺术信息。在现今的因特网时代,所使用的日语是许多教科书里都没有出现过的词汇、表达方式或标记,即使是日语功底很好的人也常常对电子邮件或网页上的内容感到很费解。我们可以看看下面这封邮件: メイちゃん おはつめ�るだにゃあ。なんかちょっとキンチョ� ガッコではいっつも�んでくれてありがとうね。 あ、でも、YUKIは土曜日から一��OKINAWAだよ~ん(/^口^)/ 授�サボってもダイビングはやめられましぇん。 メイに会えないのはさびしいけど??????。お土��ってくるからね。 だから??????ってゆ�のもあれなんだけど(汗)、�ってきたらノ�ト、よろしゅう。 ほんと、いつもいつもすまんです。m(_@_)m。 YUKI 这只是联系很亲密的女孩子之间的一封普通邮件,体现出来的现时日语却反射出了当今的一些日本艺术现象。任何语言的形成、发展都有着其深厚的艺术背景,因而需要教师准确、及时而有效地把这些信息通过语言教育传达给学生。 语言和艺术的理解应该是互补的。学习日语是和日本人、日本社会及艺术接触的第一步。一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只要掌握了日语就可以畅通无阻地和日本人沟通。但实际上,真正地与日本人交往过,在日本社会中生活过,有过这些体验的人就会明白这样的想法是偏离了实际的。笔者有位朋友学院学了四年日语,语法严谨,日常对话、电视广播、小说杂志,无不是轻而易举。后来去了日本留学,刚开始一段时间却发现自己总是无法领会日本人的真实意图,也常常不知道自己该说些什么,以至于有段时间都自我封闭了起来。在日本,对话中常讲究一个“キャッチ?ボ�ル”(棒球运动中的传、接球),抓不住对方语言中传递过来的“球”,当然也就无法使对话继续下去了。 从以上的实例中可以简单地了解到在日语教育中异艺术教学渗透的重要性,当然只能对该课题起到抛砖引玉的影响。笔者希望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能够充分利用现在所掌握的理论及实践经验,实现语言教育和异艺术教学的结合。使学生在踏入社会之前,认识多样化的艺术及价值观,了解异艺术的丰富性,学会思考自己的理想和世界的联系,成为能够理解、尊重多样艺术,并能够融洽地和持有异艺术的人或社会进行交往的国际型复合人才。 本文承蒙刘森林博士的精心指导,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参考文献: [1][日]渡边文夫:《�艺术教学の措施》,至文堂,1992年。 [2][日]渡边文夫:《多�世界に��する�艺术教学をめざして》,至文堂,1992年。 [3]王德春:《社会心理语言学》,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1997年。 夏露:暨南学院深圳旅游大学。 ,日语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