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小议日语翻译教育与实践[日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日语论文 责任编辑:花花老师更新时间:2017-04-14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 要】 翻译教育实践是一对矛盾。解决这个矛盾对提高教育质量、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有重要影响。本文采用对比的措施,主要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略论阐述这对矛盾的两个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联系,通过实践数据和学习体会提示对翻译教育和课堂实践效果的要求标准。研讨翻译教育与实践改革是本文的创新点之一。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 翻译教育;校外实践;校内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00-02
  一、学生对翻译教育的认识
  翻译(笔译)教育的背景。2017年底中国约有日资公司以及中日合资公司3.6万家。改革开放以来,日资公司和中国对日经济、外贸等公司一直是高校日语系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去处。日语毕业生主要从事消化日本产品设备技术和科技专利的翻译,特别是把资料变成软技术的笔译翻译工作。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大好形势下,翻译教育获得极大的关注和重视,教育颇有成效,毕业生基本能胜任本职工作。
  翻译为学生就业的重要技能之一。广东是日资、中日合资、对日外贸公司相对高度集中的地区,拥有电子、机械、汽车、IT信息、食品、药品、家电等制造产业,是引进使用日本产业技术最多的工业地带。因此,翻译技术资料被经济公司视为保持发展先进技术,生产高科技产品的方法。桂林某高校商务方向日语系2017届68名毕业生,90%以上到广东就业。据调查了解,他们当中70%以上的人需要从事资料以及业务来往书信的翻译,他们笔译的时间占工作时间的60%以上。高就业率和翻译技能重要性的示范影响,使翻译课程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
  翻译教育环境的变化。近年的中日外交纷争和扩招对翻译教育环境产生了作用。钓鱼岛归属争议引发打砸日系汽车、商店公司等负面事件后,出现了日企撤退撤资、停工减产的现象。还有因人口红利的消失造成生产成本提高,日企迁往中国周围新兴国家的动向,客观上都减少了对日语人材的需求。2017年日语应届毕业能找到对口单位实习或录用的比例,据说很低。少数语种、包括日语在内的高就业的状况正在被改变。另一方面高校扩招也增加了日语毕业生就业的难度。据统计,中国大陆学习日语的人口有40万,高校日语系学生约为20万,开设日语系的高校近500所。这些数据还不包括在语言培训学校学习以及自学的人。同时为了完成扩招的指标,日语调剂生增多。许多并未把日语当作志愿的学生也不得不成为日语系的学生,出现了新生年级超过百分之十学生要求转专业的状况。大家对就业的担心作用了学习的积极性,本科毕业生的翻译水平大不如前,翻译教育出现了弱化的情况。
  翻译教育弱化的自身问题。一是课时偏少,二是课程单一,三是教材内容陈旧,缺乏针对性[1]。我们调查的几所高校中,有些学校的翻译课总共才有64学时;80%的老师认为课时偏少,难以教完最基本的翻译理论及技巧;不少学生和老师反映翻译课程开设极具随意性,没有根据培养目标和学生具体情况来设置,导致翻译课像是口译课又像是笔译课;很多高校仍在使用上个世纪80年代左右出版、内容脱离实际的教材。以上各种原因,造成老师难做高水平的教育,学生难得到满意的学习效果。
  二、学生对翻译教育实践的评价
  翻译教育实践的近况。当前,翻译课程基本都在学校教室进行,几乎没有安排实践课。传统教育方式虽然能让学生关注基础知识的学习,但忽略了通过实践提高翻译能力的环节,出现理论脱离实际的现象,致使学生难以达到从事翻译工作的标准。例如一些学生原来学习成绩尚可,可到了公司常常向母校老师抱怨说既听不懂日本专家的话也翻译不好资料。事实证明高校的翻译教育缺乏重要的理论实践。
  翻译教育实践缺失的原因。据说原来的教育大纲规定日语系课有3000多学时,后来被压缩到2800左右而无法再安排实践。这恐怕是实践环节减少的主要原因。其次是实践基地难寻的原因。国家由计划经济转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公司十分重视经济效益。原来愿意接受学院生实习的公司单位态度也发生了变化,不再愿意接待学院生实习,接受的则要收取实习费用。学校由于制度或者经济方面以及教育课时的限制,没有人力物力支撑实践。第三是认识上的原因。一种观点认为实习时间短翻译难出效果,学校已经没必要安排实习。现在高校的外语专业学生难得参加实践活动,唯一的实践是最后一个学期的毕业实践即找工作的活动。另一种观点认为,学院进入了大众化的阶段、翻译实践只能由学生个人自行解决。办学指导思想的变化给翻译教育带来了负面效果。
  翻译教育实践效果不可忽视。笔者所在高校日语系有个班级,经过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的课堂学习后,参加了主讲老师安排的翻译实践。同学们收集中文资料、平均每人翻译近万字,最后编著翻译出版了一本中日文对照的风景点导游介绍兼教材的书,获得了翻译教育不可多得的可喜成果。学生通过翻译实践加深理解了翻译理论、进一步掌握了翻译技巧,既丰富了专业知识也提高了翻译水平。全班参加日语能力测试一级考试,过级率达百分之六十。不言而喻,翻译实践能促进学生学习也能巩固翻译教育效果。毕业实践不能取代专业实践,翻译实践不是可有可无。
  翻译教育实践的时间窗口。安排翻译教育课时多的学校,大二下学期起就开设翻译课。翻译教育课时不多的学校,一般在大三上学期才开设翻译课。所以,大二和大三上学期安排翻译教育实践不是最佳时间。低年级的学生由于语言语法和专业知识不够丰富,难于胜任专业资料和复杂的社会语言词汇的翻译,所以不可能有最好的实践效果。根据上述学生翻译出书的例子,翻译教育实践应该安排在大三下学期或大四上学期最好。那时,学生已经具有检阅自己掌握的理论、语法、知识的思想和提高翻译水平的能力。教育实践最好一个星期到半个月。
  三、翻译教育与实践改革研讨
  翻译教育需要升级量化标准。翻译教育弱化反映在老师教育方面的、常见有以下三点。一、照本宣科,课堂教育显得枯燥无味。二、无本宣科不突出重点,或是自己找资料代替教科书。三、不布置课堂和课后作业,甚至默认学生抄标准答案。总而言之,升级细化翻译教育标准,除纠正前面列举的弊端之外,还需要增加新的内容和指标。   翻译教育的担任教师需要一定的资质,主要指翻译课主讲教师的资质。翻译需要大量词汇和熟知语法以及相关的专业知识。换句话说,如果老师没有实践经验和知识积累,要上好翻译课相当困难。笔者收集材料时发现有些学校担任翻译课的老师非常年青,日语毕业论文,翻译理论和技巧讲解均不成熟。翻译课最好有讲师职称以上资质的教师担任。
  翻译教育要有新内涵和标准。我们主张开设翻译课程时还要增加相关的课程。当前翻译教材使用比较多的是“日汉-汉日新编翻译教程”课本。该教材内容比较多知识面比较广,是一本有特色比较好的教材。但很多文章例子出自几十年前、甚至上百年前的文章小说,文言语言和语法令学生感到头痛。众所周知,许多高校现在已经没有文言语法课,不仅学生对此一无所知就连毕业多年的老师也无从讲起。不言而喻,日语毕业论文,老师授课很不顺利,学生也不能很好地理解掌握教材内容。于是出现学生拿着发来的课本,老师上的是其它教材的现象。同样道理,不懂文言语法就不能很好地欣赏日本文学。因为日本古典文学文言语法不少。因此,翻译课需要开设相关的日语文言语法课程,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关于翻译教育标准,其实早有明文规定。但我们讲的新标准就是授课内容的深浅要有个适当的程度。比如前面提到的“日汉-汉日新编翻译教程”课本,涉及政治经济文学文化方方面面,且分汉译日和日译汉两大部分约八百页。试想两个学期共64个课时能学到什么程度呢?如果专业定商务方向,要拿下文学剧本诗歌散文翻译,学生老师恐怕力不从心。我们建议应该根据专业特点设置主攻方向,达到实用的翻译标准就行。
  翻译教育实践要完善。我们认为翻译教育实践分两部分,一部分是校外翻译实践。另一部分是校内翻译实践。实践的内容就是检查学生是否正确掌握理解了翻译理论,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和水平。
  校外翻译实践,指结合课程的进度来安排实践内容,旨在增加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比如外贸词汇和交易流程的内容在课堂是能听明白的,但操作起来感觉和书本大不一样。有个例子,讲一个大四的学生翻译五百字左右的贸易邮件竟用了一个下午。问其原因他回答说搞不清楚语言句子的真正含义。可是,当他和同学一起到一家生产出口水果罐头的外贸公司实习后,由于了解出口流程和相关知识,翻译外贸邮件时间大大缩短了。
  校内翻译实践,主要解决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应用问题。校内翻译实践可划分为课堂实践和第二课堂实践。课堂实践不同课后作业,是根据授课内容布置的、对实用流行的中日文资料进行的课堂翻译练习。翻译的资料要求具有代表性,老师可及时在课堂上讲解学习问题,使翻译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第二课堂翻译实践指组织学生对课题项目、社会机关单位委托的资料进行有教师指导的翻译活动。第二课堂翻译实践既可增长学生的才干,又能给社会解决急难问题,还能给社会带来经济效应。笔者就曾经为国内公司起诉外国公司要求返还投资的相关证据资料。校内翻译实践应该是校外翻译实践的补充。
  翻译教育与实践实质是一对矛盾,片面看重某一方面都会对另一方面造成作用。换句话说,只有翻译教育和实践平衡发展,才能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因此,首先要从教育制度上保证翻译教育课时。一个学期32个课时有点像蜻蜓点水,40-50课时为宜。其次要改革教材,要根据专业设置方向选用教材。比如,专业定为商务方向的,应该选择外贸、金融、高新技术、机械制造等为主兼顾其它的翻译教材。三是翻译课程除有中高职称教师主讲外,可以聘请社会上有实践经验和水平、高级职称的翻译兼课。四是建立教育质量衡量标准,即修完课程后要用翻译著作来衡量说明学生的水平。
  综上所述,当今的翻译教育与实践的融合存在着不足之处,需要认真对待解决。我们希望通过论文抛砖引玉,引起大家互相探讨讨论并期待对翻译教育与实践的改革有所帮助。
  (“对于外语课堂语言实践训练与定向创业的探究”学院生课题论文,排名并列第一)
  参考文献
  [1]向士旭.地方高校笔译教育近况及改进探讨[J],重庆科技大学学报,2017(14):181-183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