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日语教育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跨艺术交际能力是值得重视与探讨的课题。而将有关日本语言特征及艺术等方面的知识融入日语教育中,则是培养学生跨艺术交 中国论文网 际能力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日本艺术;日语教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9-0211-01 一、日语教育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日语教育注重语言知识的学习,以词、句、语法为主的教育占据了主要地位,而将语言与艺术割裂开来,从而导致学生对听读材料的接收往往因为艺术知识的欠缺而不够正确,说写的内容和方式也会因此而不够得体,跨艺术交际不能顺利完成。其中主要原因是没有真正掌握日语的艺术内涵。我国的日语教育较多采用传统的语法翻译法和结构略论法,日语论文,教师把教育重点放在日语知识的传授上,过分强调对语音、词汇、语法三要素的掌握,大量精力投入在日语句型、语法的讲解与替换练习、文章阅读与应试能力等方面。 二、日本艺术对日语教育的重要性 中日两国自古以来艺术交流久远,但是语言和艺术背景的异同给学生跨艺术交流造成了一种障碍。在教育中,教师应有目的地进行艺术意识培养与艺术导入。隋唐时期开始,汉字文献大量地进入日本。这使日本人逐渐认识到汉字的用途及先进的中国的艺术,从而激起了日本人强烈的学习和创造的欲望。他们利用汉字的草体和偏旁部首创造了平假名、片假名,从而改写了日本只能口头交流而无法书写本国文字的这一历史。单从这一点便可看出当时的日本受中国艺术的作用之大。 三、日本语言的艺术特征 (一)寒暄问候语丰富 日本人认为,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勤于日常问候是营造和睦气氛最基本、重要的礼节。因此,日语中的日常问候寒暄用语种类繁多,表达形式多样。日本人每日初次见面时除了互道一声“你早”“你好”之外,还喜欢围绕季节、天气寒暄一番。 (二)语言表达委婉模糊 语言表达委婉模糊是日语的一大特色,这主要是受“和”意识及“以心传心”意识的作用所致。日本人在与周围人相处时,强烈地希望与人保持协调、和谐的心理,使他们在使用语言时处处考虑到如何让自己的话语给对方好感,即使说不合对方心意的事,也要做到不引起对方的不快。因此,委婉地谢绝、似是而非地回答、留有余地地断定与承诺、巧妙地迂回暗示等模糊表达措施就成了他们的选择。 四、日语教育中艺术的渗透 (一)教师的角度 (1)教师不仅是日语知识的传授者,而且应是日本艺术背景知识的传播者。教师必须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和丰富的异国艺术知识,无论是语言方面还是关于目的国的政治、经济、宗教、文化、建筑、文学、音乐、流行时尚等各个领域都需要有一定的了解。要有丰富的知识结构及深厚的艺术底蕴作为背景,要随时注意流行的日语学刊、流行语、外来语等,日语毕业论文,不断了解日本的社会艺术变迁。这样关于日语的教育工作才能做到收放自如,在课堂上的授课内容会博大精深,引人入胜。 (2)关于课程的设置方面,我们应该改变以往只以语言教育课程为中心的课程设置指导思想。在精读、报刊选读、语法、会话、写作等课程之外开设相关的社会艺术课程。在日本社会艺术课程的设置中,不能只局限于交际语言的培养,还应重视非语言要素的培养。 (二)比较法 所谓比较法是指比较中日语言中艺术的内涵从而理解语言的措施。通过比较词汇的艺术内涵、语言应用的艺术背景发现异艺术的共通点和相异点。比较法是探析艺术干涉要因的好措施。采用比较法,将目的语艺术和母语艺术的某些异同进行比较导入。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1.日本有但中国没有的;2.中国有但日本没有的;3.中日两国都有但有异同的。具体可以通过说明比较、道具比较、事例比较的方式。说明比较是指通过解说、讲解等方式,让学生理解语言艺术的不同点。道具比较是指对道具如图片、卡片、图表等进行比较的方式。而事例比较则是把自己或者周围人经历的事情或者经验作为事例进行比较的方式。 五、结语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也是艺术的产物,它具有深刻的艺术内涵。在跨艺术语言交际中,由于不同民族的艺术、习俗、心理、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异同,人们往往存在一定程度的交际障碍和困惑。仅靠语法正确的日语,不一定能够成功地与日本人打交道。因此,教师在教育实践中除了完成必要的日本语言基础知识的讲解外,还应当有意识地、适量地进行日本艺术知识的传授,向学生介绍日本独特的社会风貌,揭示与之相关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使学生能在对其艺术的理解中加深对其语言现象的领悟。 参考文献: [1]刘凤娟.在公共日语教育中引入日本艺术[J].2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