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课堂中的小组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是现代日语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与途径。一个行之有效的小组活动要具备明确的目标,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准则,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与社会现实。教师对小组活动要适时做出评价,指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小组活动。同时,作为外语教师要主动地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教育理念,掌握最新的教育措施和技术,以便于更好的开展小组活动。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小组活动 日语教育 课堂 主体参与 1.引言: 语言学家HerbortH.Clark(1996)曾说过:Language is for doing things.外语教育不仅仅是要求学生背诵单词,熟记语法规则,而是教会学生如何应用语言来“做事情”。小组活动作为课堂教育的措施之一,就是将语言的实际应用与词汇,语法律习有机结合的最好方式。因此,笔者将简单总结国内外对于外语教育中小组活动设计的相关探讨,研讨在日语教育中课堂小组活动的影响及措施。 2.小组活动设计在日语教育中的重要性 参考张威(2017:74)的相关探讨,笔者将我国的日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 (1)基础教育阶段,特别是精读课程,教师偏重于语音规则、语法概念和词汇用法等知识的讲解,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并且通过大量的作业与练习巩固这些语法与词汇知识。学生的背诵能力与记忆力较强,但是实际应用能力不足。 (2)学生习惯于“听”课,在学习上逐渐养成了被动接受的心理,而失去了思考问题的积极性,而最终导致学生习得的是“哑巴式”的日语。 (3)岡崎眸(2017:372)曾在探讨中指出,我国日语教学的对象从以前的“少数精英”向着“多数,一般,广域”的方向发展。大多数高校的日语课堂,普遍存在班级学生多,课时压力大的问题,在有限的课堂教育时间内很难让每个学生都获得足够的语言交际的机会, (4)“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小组活动难以有效展开,日语论文题目,学生无法真正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导致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创新思维等综合能力不足。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是现代日语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与途径。而课堂中的小组活动有利于学生参与课堂教育,进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因此,广大的日语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育中应该要有意识、有计划地设计和实施小组活动。 3. 如何进行小组活动设计 一个行之有效的课堂小组活动设计应该从小组活动的目标是什么,如何分组,如何展开,如何检测与评价四个方面展开。 首先,小组活动设计要有明确的目标。大部分的教师把组织小组活动当做活跃课堂气氛的手段,这种意识本身就是错误的。特别是关于外语教育来说,课堂小组活动能够更加有效的促使学生将习得的语言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在设计小组活动时,教师首要考虑的是本次活动要达到什么目标,略论学生对哪些话题感兴趣,而这些话题要如何与课堂教育内容相结合等问题。目标的设定是开展小组合作的基本前提,只有目标明确,课堂上的训练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其次,如何分组是课堂小组活动能否成功的重要环节。分组的最终目的是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学生参与的热情与积极性是课堂小组活动能够顺利进行的保障。分组时应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准则,即小组内的成员在性格、成绩、日语水平和表达能力方面有一定的异同性和互补性。而小组间尽量减少异同,使各小组之间的竞争力保持公平、合理,而不是根据学生在教室的座位排序简单组合。另外,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活动内容与讨论话题,对活动小组的分配形式适时作出调整,这样的调整有利于学生对小组活动保持新鲜感,让学生体验不同的角色,使综合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 第三,如何展开小组活动联系到能否激发起学生完成此项任务的欲望。笔者以外研社出版的《新编日语泛读》第三册这本教材中,第十八课《恥を知って腹を切る》为例,在讲授这篇文章时,关于欧美的“罪”艺术与日本的“耻”艺术的对比,以日语系三年级A、B班的学生为授课对象,提出两种课堂讨论的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A班第一种小组讨论方案: 教員:(提前5分钟布置问题)艺术様式の面から見れば、日本と西欧はどの種類に属しますか。 学生:日本は「罪」の艺术、西欧は「恥」の艺术です。 教員:正しいです。では、その区別を生れた原因は何ですか。 学生:日本人は武士道の影響で、死亡より、面子、栄誉などをもっと重視するからです。それに対して、欧米はキリスト教の影響を受けて、人が生まれてから、罪があると思っているからです。 教員:正しいです。~~~さんの言った通りに(就学生讨论的结果给予评价) B班第二种小组讨论方案: 教員:(接着上面的问题继续提问)あなたたちは「罪の艺术」と「恥の艺术」について、どう理解していますか、現実では何か例がありますか。 学生:(沉默,无法找到答案) 教員:では、その写真を見てください。(将事先准备好的,一组对于二战后,德国总理与日本首相在二战士兵墓碑前下跪的图片展示给学生。)その写真を見て、何か話したいことがありますか。(这里稍作提示,德国总理是在别国士兵的墓碑前,而日本首相跪在本国士兵的墓碑前下跪) 学生:(各组开始讨论,分组阐述自己对图片的理解) 教員:(对学生讨论结果做出评价,并进一步延伸到现代职场生活中“耻艺术”与“罪艺术”的比较)…… 从以上两种方案来看,第一种方案只是照本宣科,将教材中的内容让学生加以复述,概括与总结,虽然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学生的主体参与度,但是并没有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除了回答问题小组的同学之外,其他小组的同学参与欲望不强。但是利用几张图片、新闻报道、电影片段等等,多媒体手段呈现一个小组活动,特别是当讨论的话题与学生的切身利益相关时,日语毕业论文,学生就会很自然的融入到讨论的氛围中,小组活动才能顺利的进行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