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学院时代是人生最为重要的时期之一,在此期间应当认真地确立信念,规划未来,设计人生。而理想信念是学院生成长成才的精神支柱和内在动力,具备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奋发向上,奉献社会。二十一世纪,中日之间依旧存在摩擦,如何加强和改进日语系学院生的理想信念教学,是所有高校思政工作者最为迫切的任务。因此有必要强化理想信念教学的重要性,积极面对和探讨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正面引导学生,培养学生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日语系;学院教学;理想信念;必要性;教学策略 1、理想信念教学的重要性 邓小平曾经说过:“帝国主义搞和平演变,把希望寄托在我们以后的几代人身上。……我们这些老一辈的人在,有分量,敌对势力知道变不了。但我们这些老人呜呼哀哉后,谁来保险?所以,要把我们的军队教学好,把我们的专政机构教学好,把共产党员教学好,把人民和青年教学好。” 党在十七届四中全会上做出了“把理想信念教学作为全党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中之重”的重要决定,就当前我国高校面临的任务而言,理想信念教学问题的主动性和实效性是学院生素质高低的关键。在教学教育过程中,耐心地解释疑惑,用心地宣讲理论,真心地解决实际问题,才能够培养出合格的学院生[1]。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艺术多元化的逐渐形成和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西方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和我国封建腐朽没落思想相互渗透,对青年学院生理想信念的确立产生很大的冲击。因此,高校要及时了解学院生理想信念近况,理性略论理想信念问题产生的原因,加强理想信念的理论教学和实践引导,提高理想信念教学的针对性,增强理想信念教学的实效性。 2、学院生理想信念的近况 现阶段的学院生理想信念状况总体是科学积极、健康向上的。在思想政治方面,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在生活学习方面,思想活跃,自我意识突出,刻苦好学,成才愿望强烈。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部分学院生在理想信念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个别学院生共产主义思想淡薄,在理想信念方面日益呈现出多元化倾向,部分学院生,包括学生党员对社会主义信心不够坚定,对社会主义前途存在模糊认识,某些消极、落后的政治观点、价值观念和各种错误思潮在学院生当中依旧存在[2]。 2.1理想信念模糊。在改革开放不断向前推进的过程中,伴随着西方所谓的政治文明对我国社会的不断渗入和我国封建残余的陈渣泛起,导致社会生活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产生了许多不良因素和负面作用,对青年学院生坚定政治信仰,确立理想信念产生一定的抵毁影响。部分学院生存在着主义不真,旗帜不明,党性不强,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等问题,使其对社会主义道路产生怀疑,对社会主义制度产生疑惑,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产生质疑,对马列主义的指导地位产生动摇。 2.2缺乏社会责任感。部分学院生过于强调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缺乏对社会和集体的奉献精神,不关心他人、集体和社会,一切以个人利益为重,以个人发展为重,缺乏远大的人生目标,表现出对他人、集体和社会的藐视和冷漠,把自己凌驾于集体和社会之上,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学院生要学会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之间的联系,懂得个人价值只有在社会价值实现的基础上才能得以实现,把自己的聪明才智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不断增强“舍我其谁”的社会责任感,促进人的自身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3]。 3、原因略论 3.1国际形势。世界范围内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之间的斗争由来已久,正是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长期以来对社会义义国家的经济封锁、武力威胁、艺术入侵才导致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东欧剧变,社会主义阵营遭到严重挫折,社会主义中国遇到严峻考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两大阵营之间的斗争不断没有消失,而且愈演愈烈,还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方式。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浪潮不断向前推进的过程中,发达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强权政治和国际资本,不断突破区域和国家的界线,在控制和垄断别国资源,攫取高额利润的同时,还将西方国家的政治模式、经济制度和价值观念强加给发展中国家,有时甚至是相互勾结、沆瀣一气,采取军事联盟,武装入侵的方式,强行推翻弱小国家,扶植西方国家认可的傀儡政权,使其成为西方集团的附庸。 3.2国内形势。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我国社会的政治、经济、艺术等基本制度都发生了变化,尤其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的社会主体地位和分配方式的变化,对人们的思想产生较大的作用。大家在共享改革开放成果的同时,也对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和问题产生一些困惑,如劳动人民的主人翁地位是否动摇;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否存在;不同性质的所有制是否会殊路同归;贫富差距扩大,财富快速集中是否会形成资本家集团。这些问题既反映了广大民众关心国家发展的忧患意识,也是改革开放进程中需要正视和回答的问题。但是,下岗失业人员增加、“三农”问题、城乡差别、贫富差距、升学和就业压力,再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这些社会问题和错误思潮对学院生也产生一定程度的作用[4]。 3.3学院生的自身变化。学院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处于迅速走向成熟但未真正完全成熟的阶段,他们在自我意识、思维能力、情感和意志等诸多方面有成熟的一面,面对学院生活的诸多问题反映出矛盾的心理状态,也有主观、幼稚、片面和不成熟的一面,这些明显的心理特征制约着学院生的健康成长。 一、强烈的求知欲望与庸懒的学习状态并存。 二、强烈的参与意识与事不关己并存。 三、强烈的独立意识与严重的心理依赖并存。 4、理想的内涵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理想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人生目标上的集中体现,是人的本质和主体性的鲜明表现。正如托尔斯泰所指出:“理想是指路明星。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就没有生活。”理想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总是在不断地满足物质和精神需求,去追寻和实现更高更远的目标,这种对近况的永不满足,对未来的不断追求,是理想形成的根本原因。 理想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世界观人人都有,日语毕业论文,这是因为人们在同周围世界发生联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对整个世界的看法和观点,它同时又会支配人的行为。因此,世界观在个人的人生经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一个有机整体,分别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阐释了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所应具备的基本观点,也是青年规划未来,树立理想的集中体现[5]。 5、信念的内涵 信念让我们勇敢,勇敢地去面对生命的艰难困苦,勇敢地去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勇敢地去面对前进道路上的磕磕绊绊。信念让我们自信,相信自己能够直面人生,相信自己能够超越自我,相信自己能够迎接命运的挑战。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高度统一,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信念是人的认知、情感、意志的高度统一。信念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它是人们通过人类特定的社会实践活动逐步产生的。任何一种信念的产生,都是由人们的社会条件、经历、知识、能力以及特定需要所产生的,而在行动中得以满足,加以维护和贯彻[6]。 信念是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出的一种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在人们的行为处事活动中首先表现为一种高度的稳定性。一个关于已经确立的信念,只有经过长期的观察和反复的实践中验证、确认其真正错误时才有可能改变。其次表现为一种强烈的执着性。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既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但从总体来说,确认为自己的信念是正确时,均持坚持相信的态度和持之以恒的践行,这就使信念表现为极大的执着性。信念还表现为复杂多样性。不同的人,由于社会环境、思想观念、利益需要和具体经历的不同,会形成不同乃至截然相反的信念。 6、理想信念教学的具体方式 学院生确立理想信念必须加强自我修养。自我修养一般表现为两个基本途径,一是加强理论学习,二是加强实践磨炼。理论成熟是政治坚定的基础,要确立理想信念,就必须加强理论学习。高校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基本内容,通过课堂教育对学院生进行全面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懂得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熟悉中国近现代社会历史进程;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科学内涵。要加强学院生理想信念教学,学习理想信念的基本含义和主要特征,懂得理想信念对学院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7]。 (一)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学生头脑,切实做好“三进(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工作”。 (二)理想信念教学必须坚持以人为本,遵循科学发展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深入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引导他们全面平衡地追求并实现各自的人生目标。 (三)要注重教学措施的革新,日语论文,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不断增强自身理论水平的同时,教学措施以及课后的跟踪调查也很有必要。 7、今后展望 理想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更是一个社会实践问题。如果说,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那么,唯有实践才是关系两者的桥梁。社会实践既是学院生认识社会、增长知识、锻炼才干的唯一途径,也是学院生确立理想、坚定信念、践行诺言的重要途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实现崇高的理想,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平凡的工作做起。坚持不懈地社会实践活动,甚至是在逆境中的磨炼,才能获得旁人难以体会的高尚情感体验和取得进步的成就意识,而这种情感体验和成就意识会不断地强化理想信念,增强实践的内在动力,激励人们朝着理想目标迈进。相反,如果说理想信念只是停留在口头上,知而不行,言行不一,不仅难以确立理想信念,而且会阻碍甚至是断送自己的美好人生。 【参考文献】 [1]李立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学基础[J].学习月刊,2017(22):96-98. [2]李茂平.现代理想人格塑造与道德修养[J].吉首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54-57. [3]陈丹丹.学院生理想信念教学探索[J].长春教学大学学报,2017(3):11-12. [4]杨帆.学院生理想信念教学路径探寻[J].陕西青年职业大学学报,2017(1):51-53. [5]李嘉美.学院生幸福观教学探讨[J].吉首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124-128. [6]冯时进.部队院校学员理想信念教学探寻[J].武警大学学报,2017(9):94-96. [7]孟昭武,肖映胜.和谐人:传统人性假设的批判与超越[J].吉首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8-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