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高校日语系毕业生就业近况调查及专业人才培养对策探讨[日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日语论文 责任编辑:花花老师更新时间:2017-04-14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 要]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飞跃发展,来华投资的日资公司骤然增多,但日语学习者的增速要远大于日资公司的增速,市场供大于求,致使高校日语系毕业生就业面临严峻的挑战。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已成为高校日语系的工作重点之一。本文对河北省内有四年制日语本科专业的典型高校进行了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并对涉日公司进行走访,调研公司的用人需求,在略论作用高校日语系毕业生就业相关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方法。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 日语系毕业生;人才培养;日资公司;就业状况;就业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7)02-0029-03
  随着中国加入WTO,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国与国际间的贸易往来不断增多。特别是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飞跃发展,中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日资公司来华投资,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中资公司开展对日贸易。因此,市场对日语人才的需求也在逐年增多,日语系的毕业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创造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双高”,即:高就业率、高工资。强大的市场需求,也加速了高校日语系的设置,不仅仅是综合学院,一些理工科学院甚至于专科学校也纷纷成立日语专业或开设日语系[1]。
  但是,从2017年以后,由于劳动力成本和土地价格的上升,提升了日资公司在华的运营成本。特别是受近年来国际金融危机的作用,公司需求下滑,学院生就业空间缩小、机会减少,形势呈现趋紧势头,日语系的毕业生同样也面临着这样的“就业寒流”[2]。因此,探讨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如何提升日语系毕业生的竞争力,是摆在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河北省地处环渤海腹地,又环绕京津,有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吸引了众多日本投资者的目光。2017年以后,在强大的市场需求之下,河北省高校日语系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当前,河北省内不仅像河北工业学院、河北学院、河北师范学院、燕山学院、河北联合学院这样的“211”、省部共建学院或省属重点学院开设了日语系,像唐山大学、唐山师范大学、保定大学、衡水大学这样的市属地方性高校和河北学院工商大学、河北联合学院轻工大学、燕山学院里仁大学、河北师范学院汇华大学这样的独立大学也相继开设了日语系。河北省高校为京津冀地区乃至整个华北地区提供了大量的日语人才[3]。
  课题组成员分别对河北学院、河北师范学院、河北经贸学院、河北工业学院、燕山学院、河北联合学院、唐山大学、唐山师范大学、保定大学、衡水大学、廊坊师范大学、河北学院工商大学、河北师范学院汇华大学、河北联合学院轻工大学、燕山学院里仁大学进行了实地走访或问卷调查。各高校地理位置分布合理,分别来自省内六大城市和天津市,各高校办学层次分布也比较合理,既有一本高校,也有二本和三本院校。
  1 调查概况
  本次调查主要有两个大的方向:(1)以培养日语系毕业生的高校和毕业生为对象。对上述各高校外国语大学或外语系负责就业的老师以及部分日语系老师通过实地采访或电子邮件询问等方式进行了调研,对应届、往届毕业生以纸质和电子问卷的形式发放调查问卷750份,收回答卷728份,其中有效答卷698份(由于日语系招生规模普遍较小,向每个高校发放问卷50份)。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就业情况和作用毕业生就业的相关因素等;(2)以唐山、秦皇岛、天津等地部分日资公司的人事主管为对象。主要采用现场采访的方式对位于唐山市的松下、爱信、NGK、关东精密、江东电气、住友(重机)、住友(建机)等日资公司进行了走访;对位于秦皇岛市的旭硝子、飞凯特和位于天津市的电装电子等日企以电子邮件和电话采访的方式进行了调研。内容主要包括日资公司对日语毕业生知识结构和工作能力的要求等。
  2 调查结果与略论统计
  2.1 日语系毕业生就业情况略论
  为了便于统计,将调研的高校分成三类:河北学院、河北工业学院、燕山学院、河北师范学院、河北经贸学院、河北联合学院属于第一类,以下称为一本院校;唐山大学、唐山师范大学、保定大学、廊坊师范大学、衡水大学属于第二类,以下称为二本院校;河北学院工商大学、河北联合学院轻工大学、燕山学院里仁大学、河北师范学院汇华大学属于第三类,以下称为三本院校。以下统计数据按高校大类统计。
  1)对高校就业部门的采访调查与略论。通过对各高校的走访,了解到日语系毕业生大致有五个流向:考研升学、工作就业、出国深造、考公务员(包括支援西部和三支一扶、选调生等)、自己创业。其中,一本院校中以上五个流向所占的比例分别为25.4%、55.3%、9.6%、8.1%、1.6%;二本院校以上五个流向所占比例分别为17.2%、63.7%、6.5%、7.8%、4.8%;三本院校以上五个流向所占比例分别为6.5%、62.1%、18.5%、8.3%、4.6%。对所有高校进行综合略论,以上五个流向的比例分别为16.3%、60.4%、11.5%、8.1%、3.7%。
  从统计数据来看,无论是分类比较还是综合略论,河北省日语系毕业生当中,选择就业的比例都是最高的,占到总毕业生的60%以上,这主要是受前几年日语系毕业生良好就业形势的作用,很多同学在本科四年根本就没有考虑过考研或者是其他方面。但是在选择工作就业的毕业生当中,日语论文题目,除去“灵活”就业人员,真正签订了“就业三方协议”的毕业生比例分别为80.7%、76.2%和57.8%,说明真正就业的毕业生比例并不是十分理想,和2017年以前的就业形势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充分说明了在就业“寒流”的作用下,日语系毕业生的就业已经受到了挑战。
  2)对日语系毕业生的问卷调查与略论。对于就业区域的调查略论。通过对收回问卷的统计,一本院校的毕业生选择到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就业的比例为26.1%,选择到大连、青岛、烟台、唐山等北方沿海城市就业的比例为53.6%,选择到宁波、苏州、广州等南方沿海城市就业的比例为17.9%,选择到石家庄、西安等内陆城市就业的比例为2.9%;二本院校的比例分别为10.2%、68.9%、15.3%、5.6%;三本院校的比例分别为15.7%、60.1%、20.3%、3.9%。综合三类学校的数据来看,各项所占比例分别为17.3%、60.9%、17.8%、4.1%。说明河北省日语系毕业生的就业区域主要还局限在北方地区,学生的就业视野和就业市场还有待进一步拓展。   对于就业质量的调查略论。就业质量包括专业对口率、薪酬福利待遇、工作环境和岗位发展前景等。根据调查数据,一本院校日语系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为86.7%,薪酬福利待遇的满意度为80.2%,工作环境的满意度为78.9%,岗位发展前景的信心度为80.3%;二本院校的各项数据比例分别为78.8%、88.9%、81.6%、79.5%;三本院校的各项数据比例分别为65.7%、78.4%、70.4%、76.2%。综合三类学校的数据来看,日语毕业论文,分别为77.1%、82.5%、77.0%、78.7%。说明绝大多数的日语系毕业生对目前的就业形势和自身定位都有了比较客观的认识。
  对于作用日语系毕业生就业的相关因素的调查略论。通过调查发现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分别为:高校就业部门发布37.6%、网络28.3%、新闻媒体9.8%、人才招聘会19.1%、他人介绍5.2%;毕业生对信息获取量满意度的比例为:满意0%、基本满意53.4%、不满意46.6%,说明社会大环境和高校相关就业部门在帮助学生获取就业信息方面还可以开辟更为宽广的渠道和途径。
  另外,在与毕业生的网络交流中发现,河北省开设日语系的高校多为地方性院校,由于地理位置、办学条件、生源质量相关于国家部属重点高校处于劣势,使得社会上的很多用人单位对地方高校的学生存在偏见,认为地方高校的学生能力不如重点高校的学生,他们更愿意将机会留给那些“211”、“985”高校的学生,导致地方高校的学生与重点高校的学生在竞争机遇上不平等,无形中加大了地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度。
  2.2 日资公司招聘期待值略论
  调研的日资公司多为投资比较大、人员需求量也比较大的日资公司。经对采访记录和电子邮件进行综合略论,得出以下结论。
  日本语国际能力测试一级考试已经成为日资公司招聘翻译的一个硬性指标,大多公司都会以此来衡量应聘者的专业知识能力。另外,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将“从业经验”作为选聘人才的必备条件,这使得初入社会的应届毕业生在求职路上举步维艰。相反的,招聘方对应聘者的英语水平并未做太多要求,当然,英语四、六级也是增加自身筹码的一种途径。同时,招聘方对性别要求也很低,但相对而言,由于河北省日资公司偏重于制造业,招聘男性的公司稍占多数。
  在对公司的调查中,有明确表示精通计算机者或其他专业者优先等倾向。而大多数人都只是在单一的语言文字上精通,其他知识面较欠缺,导致所学内容过于滞后。公司需要的是既会日语又有一定知识面,具有较强综合性运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这对现在的日语毕业生来说无疑是一大挑战。
  3 改革思路与对策探讨
  3.1 改善日语系毕业生的就业大环境
  要提高日语毕业生的就业率、改善其就业质量,就必须要改善就业大环境。首先,教学主管部门一定要充分衡量各个层次高校日语系的发展规模,在审批日语系设置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同一区域内相同专业设置的数量,避免跟风开设日语系和盲目扩招的现象;其次,各高校日语系要认真制定日语系人才培养方案并严格贯彻执行,要努力办出自己的特色,培养学生的专长,努力提高本校毕业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消除社会对一些地方性高校毕业生的偏见;最后,强烈地呼吁社会各用人单位不要根据学校的名气来招聘人才,而是要根据学生的自身能力,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给地方性高校毕业生和重点高校毕业生以同等的竞争机会[4]。
  3.2 改革日语系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复合型 日语人才为核心
  要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就必须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而要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各高校在人才培养上的任务才是关键。因此,各高校一定要在内部人才培养上进行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1)要制定明确的日语系人才培养目标。以现代科学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构建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为目标的人才培养结构,建立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模式[5]。
  2)要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结合实际情况,设置有特色的课程,明确学科发展方向,培养学生的语言基本功,并培养学生的特色和专长。在日语系相关课程中加入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拥有较强的日语实际运用能力[4]。熟悉国际贸易业务,掌握相关的国际法学法规,并了解与日本经济往来密切的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与经济政策,了解国际贸易和金融惯例并能应用日语进行具体地操作,具有独立从事外事翻译、导游及国际贸易等方面的能力[6]。同时,应该根据本校的教育资源优势,开设一些与岗位资格证书相关的课程,以此来优化日语系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特色专长,使日语系学生的知识结构不仅能达到多层次、多角度,而且更科学、更合理、更有特色[7]。
  3)要结合课堂教育,有计划地组织开展与日语相关的书法大赛、作文大赛、话剧大赛、辩论大赛、歌曲大赛、演讲比赛、知识竞赛、日语角等“第二课堂活动”。这样既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又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8]。
  4)创新意识已成为新世纪最主要的精神特征之一,要求日语系人才不仅具有一般继承性的知识和能力,更要求日语系人才拥有能适应社会高速发展的创新知识和创新能力[9]。
  3.3 增强学校在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影响
  要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关于学校而言光有软件提升是不够的,还要有硬件的投入和开发。
  1)在培养学生的过程当中,学校要积极关系公司,为学生寻找实践的机会,利用学校和公司建立的实习基地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品格,工作时认真的态度,待人接物时的举止以及在商务活动时的交流沟通能力和接收邮件、接听电话、收发传真的应对能力等虽然可以通过相关课程获得,但光靠课堂上的理解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在社会实践当中反复应用才能够深
  (下转第35页)
  刻理解并加以掌握,最终转换成自身的良好素质。   2)作为高校的就业指导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对学生展开个性化指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以冷静客观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择业机会。同时,也要加大就业服务力度,多渠道地为毕业生寻找就业出路,关系用人单位,发布就业信息。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作为培养日语人才的高校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环境是不断变化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危机的缓和,来华投资的日资公司和中资公司的对日贸易将会有更大的发展,届时将需要大批高水平的日语人才,这就需要高校在培养日语人才的时候,与时俱进、开拓思路,不断探究教育模式和培养方式并进行完善与改革,为社会和公司输送更多优秀的运用型日语人才[1]。同时,日语系毕业生也应该转变就业观念,提倡先就业后择业。求职择业不要追求一步到位,如果斤斤计较眼前的得失,那就会失去许多起步的机会。可以先在就业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使自我价值得到较大的提升,从而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另外,也希望决策部门能够宏观地调控日语系的设置和招生规模,以此减轻日语这一小语种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参考文献
  [1]修刚.中国高等学校日语教学的近况与展望[J].日语学习与探讨,2017,(5):1-5.
  [2]衣美华.就业寒流下的运用型日语人才培养[J].中国校外教学,2017,(4):44/84.
  [3]太阳舜 .河北省高等学校日语教育近况探讨[J].河北学院成人教学大学学报,2017,(6):88-90.
  [4]金成花.地方高校日语系毕业生就业近况调查及对策探讨[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7,(19):21-24.
  [5]程玲.日语系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与略论[J].长春理工学院学报,2017,(10):85-86.
  [6]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对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EB/OL].(2017-09-01)[2017-11-02].http://pg.sisu.edu.cn/ReadNews.asp?NewsID=151.
  [7]钱宇超.对于高校日语系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大学学报,2017,(2):45-48.
  [8]金玉兰.高校日语教学的近况和改革浅析[J].潍坊大学学报,2017,(5):159.
  [9]王佳,杨晓雪,胡媛媛.日语毕业生就业近况及对策[J].科技信息,2017,(32):539/562.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