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域劣势的内陆新建本科院校日语系实践教育的困境与机遇[日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日语论文 责任编辑:花花老师更新时间:2017-04-14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 要】 内陆新建本科院校日语系在实践教育课程设置、实训实习基地建设、产学研用结合度、师资队伍、实践教育的管理和考核评价等方面都处于区域劣势。但它们可以利用区域劣势的可开发性和后发优势,审时度势,同域外或海外公司合作,构建有特色的实践教育体系,培养运用型人才。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 区域劣势;新建本科院校;实践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5-000-02
  一、区域劣势概念的提出和运用
  区域劣势是相关于区域优势而提出来的概念,区域优势是经济地理学中的概念,它指的是区域为公司提供优势的生产要素,促进公司形成自身优势资源,加速知识积累。[1]当前区域优势相关的理论探讨已经趋于成熟,并且外溢到其他学科领域。与此相对,区域劣势的概念却很少被提及。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首先是因为区域优势理论中的探讨对象中本身就包含有劣势理论,其次学者们还没有意识到或重视区域劣势所包含的可开发性和后发优势。在经济社会发展多元化和碎片化的现代社会,区域优势不一定长期处于优势地位,而区域劣势在一定的机制或局势中有可能成为优势。
  1、高等教学中的区域劣势
  在高等教学领域中,区域劣势指的是在特定时期和特定地域内,先天禀赋和现有能力不能满足高等教学所具备的必要条件,使得人才培养跟社会期待和需求相脱节或者有较大差距,处于供需动态平衡中的劣势。这个概念的主体可以是高校整体,也可以是高校的某个院系亦或是专业,统称为高等教学主体。先天禀赋,则指的是主体自身的历史地位、所处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主体与行业的关系密度、学生来源、师资队伍、政府政策和资金支持等既有资源和禀赋。
  2、高等教学领域内区域劣势的可开发性和后发优势
  区域劣势是个相对的概念,是对既有事实的认知和评价,趋向于滞后性和表面化,具有可开发性。一方面,随着人才市场的日趋饱和,严峻的就业形势倒逼学校进行改革,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那些发展进程滞后、与公司和市场关系不紧密、区域需求不高的高等教学主体就处于区域劣势,成为发展的瓶颈。但另一方面,市场的迅速发展,新旧知识和技术的快速代换,使得处于区域劣势的高等教学主体有了寻求新的发展方向和道路的机遇,从而在新的领域通过产学研等方式,使区域劣势变为优势。而那些有着区域优势的高等教学主体,则有可能因为惯性或缺乏对新事物的洞察而日丧失先天优势。
  处于区域劣势的高等教学主体虽然存在诸多缺陷,但再教学领域也存在“落后者的优势”,即后发优势。在高等教学领域,高等教学主体的后发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忧患意识和“赶超”意识的驱动下,它们有着化压力为动力的潜在可能性,这种潜力一旦得到发掘和释放,会释放出无穷的能量。其次,后发主体在管理上有后发优势的可能性。站在先行者的肩膀上学习、借鉴、创新,这些都是后发主体的优势所在。[2]再次,后发主体在教育手段上可以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和教学手段,优化和完善教育目标,提高教育质量。最后,在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上,后发学校通过考察调研、学习探讨等手段,结合自身情况和区域特点,审时度势,制定独特的发展战略,走不同于先发主体的道路,走产学研用结合的新型人才培养道路。
  二、内陆新建本科院校日语系实践教育的困境―以安康大学为例
  对新建本科院校来说,为了培养运用型日语人才,实训实习、岗位锻炼等实践环节是必需的教育环节。但当前内陆新建本科院校日语系在实践教育课程设置、实训实习基地建设、产学研用结合度、师资队伍、实践教育的管理和考核评价等方面都薄弱,属于典型的区域劣势主体。笔者通过查阅资料、访谈和调查,发现内陆地区高校新建本科院校在实践教育环节方面有诸多困境亟待突破,地处秦巴山区的安康大学则是典型代表。这些高校的日语系实践教育的区域劣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践教育课程设置不完善,不能充分体现人才培养的目标体系。课程设置是基于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定位而制定的,它是人才培养的核心保障。完善的实践教育课程体系是针对性地实践和提高学生基本语言技能、跨艺术交际能力和岗位工作能力,为培养运用型人才服务的。当前,内陆高校日语系实践课程设置有两方面的问题。第一,实践课程设置不能完全体现运用能力培养,针对性不强。表1是安康大学实践教育课程设置表,我们可以看出三个主要问题,①跨艺术交际能力在实践课程中没有得到体现。②商务运用能力只有一门商务日与技能训练,显得比较单薄。③日语会话课开设稍显多,而毕业教学、公益劳动等则显得多余。第二,实践课程占整体课程的比例较小,不足以支撑运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安康大学2017版日语系总课时为2576学时,共208个学分,其中集中性实践环节占51学分,占总学分的24.53%。除了通识教学(50学分)之外,日语系课程158学分,比集中性实践环节多了两倍。
  表1 安康大学2017版日语系集中性实践教育课程设置
  课程名称 开设学期 开设时间 学分 考核方式
  专业见习1/2 4/5 1w/2w 1/2 考查
  专业实习1/2 7/8 7w/8 7/8 考查
  军事训练 1 2w 2 考查
  公益劳动 2 1w 1 考查
  社会实践 5 2w 2 考查
  学年论文 6 2w 2 考查
  必读书目1/2 2/3 1w/1w 1/1 考查
  专业技能训练1/2 3/4 1w/1 1/1 考查
  日语会话1/2/3/4 1/2/3/4 1w/1w/1w/1w/1w 1/1/1/1 考查
  日本语综合能力训练 5 1w 1 考查
  商务日语技能训练 6 1w 1 考查
  毕业教学 8 2w 2 考查   毕业论文1 7 4w/10w 4/10 考查
  总计 51w 51
  2、校外实训实习基地不能满足实践教育需求。实训实习基地是实践教育开展的基本载体,是培养学生运用能力、锻炼综合素质的必备平台。其中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尤为重要,它为学生提供了真实自然的语言艺术环境和工作环境,对日语系课程体系、教育措施、教师队伍、教育评价等方面的入才培养体系改革必将产生积极作用,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3]新建本科院校在这一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甚至可以说是这些学校区域劣势的典型表现。内陆地区欠发达和交通不便等原因,日资公司、对日业务公司等机构很少进驻内地,内陆高校难以跟日资公司合作进行实践教育,共同培养运用型人才,同时也难以实现充分的就业。另外,我国还没有把整个运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界定清楚,没有法学保障和制度保障,公司不太愿意接受实习生。如果没有学校和政府的政策性支持,校外和海外实习基地建设将一直困扰着内陆高校日语系。
  3、产学结合度低,专业方向和特色不明显。跟理工类专业不同,语言类专业跟公司多限于的合作培养公司所需的人才,减少公司人才培养的成本,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由于地域劣势,内陆新建本科院校日语系,在这方面没有先天优势,只能跟域外对日业务或日资公司合作培养人才,导致了人才培养成本高,信息不对称等问题。这些问题使得学校人才培养处于封闭状态,难以实现有特色的转型,与公司的对接度低,造成了人才输出的困境。以安康大学为例,安康地处秦巴山区,本地区没有日资公司,该校的日语系只能把学生派往西安、上海等地的日资公司或对日业务公司去实习和锻炼。西安和上海等地的日语人才多,公司不愿意学校开设公司所需的各类课程,这样便造成了校企合作成本过高,学校在课程和师资上都难以实现有特色的转型。这也是我国内陆地区高校日语系专业特色不明显的一个重要原因。
  4、双师型人才缺乏,难以承担实践教育的任务。近年来,内陆高校日语系大多是在学院扩招的浪潮中建立起来的,办学时间短。在这些高校日语系的师资队伍中,多数教师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教书,没有实践工作经验,日语毕业论文,“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这些教师在进入高校前没有相关工作经验,缺少日语系实践经验及相关行业专业教育背景,使得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脱节,难以保障实践。[4]安康大学日语系设立于2017年,同年第一届招生。除外聘教师以外,日语论文题目,现有8名专职教师。专职教师中只有1名是从日本工作过10年后回国的,其他教师都是探讨生毕业以后就进高校,没有实践工作经验,“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
  5、实践教育管理和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实践教育效果不理想。由于新建本科院校日语系开设时间比较短,需要跃进式的完成人才培养方案、教育大纲等学科建设所必须的指导性文件,很容易造成了建设质量的粗浅化和形式化。这些院校在教育大纲制定的过程中,由于教师资历浅,教育经验不足,时间紧等原因,实践教育大纲、实践教育目标、实践教育实施和管理、实践教育评价等方面均不完善,从而造成了实践教育的形式化,收效甚微。以安康大学为例,日语系由刚入行的青年教师编写,很多都是借鉴和参考别的院校来写的,再加上时间要求紧,所以实践教育大纲中的教育目标、管理和考核评价等都比较粗枝大叶,欠缺针对性和可行性。在教育实施和管理方面也比较松散,在贯彻落实上不够彻底,仍然留有形式化的痕迹。在实践教育考核评价方面,当前该校正处于人才培养的转型期,学校很多制度和规范还不能适应运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实践教育考核和评价体系还是沿用老一套办法,没有细化和完善。这方面的问题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实践教育工作量太少,难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以专业见习为例,一个自然班一天只有一个工作量,指导教师忙碌一天仅相当于上一节课的工作量,这使得教师的积极性受挫,容易产生消极对待,应付了事的心态。其次,缺乏奖惩方法,对教师难以造成有效的激励。再次,学生对实践教育评价的设计太过死板,学生的意见难以得到有效的反馈。最后,教育反馈和总结力度不够,难以对下一次实践教育产生积极的示范和引领影响。
  三、基于区域劣势的内陆新建本科院校日语系实践教育的机遇
  尽管内陆新建本科院校日语系教育实践有着诸多的区域劣势,但这些院校只要充分发掘和利用区域劣势的可开发性和后发优势,在实践教育上还是可以有所作为,培养出符合公司需求、有竞争力的运用型人才的。
  1、积极争取政府和学校的政策性支持,锐意改革和完善实践教育体系,建设海内外实习基地。在行政指导的教学体制下,内陆新建本科院校日语系实践教育要想获取先机,取得长足的发展,必须要争取到学校高层对本专业的重视,在制度框架内争取到地方和中央政府的支持。以长沙大学日语系为例,该校日语系在学校的帮助下,2017年积极申报并被遴选为教学部和财政部启动的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该校日语系以此为契机,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建设海外教育实践基地方面锐意改革,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人才培养的质量迅速提高,成为同类院校中的示范者和引领者。这一做法是值得广大同类新建本科院校日语系学习的。
  2、把握公司发展的动向,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制定新的发展战略。在随着经济形势的日新月异和国际合作的日益扩大,高校日语系不能光把注意力放在教育上,需要时刻关注中日两国经济发展的最新动向,通过公司调查来获取日资公司和我国对日业务公司的最新需求和难点,同公司一道为两国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近些年来,随着中日两国软件和服务外包业务的迅速发展,西安软件园应运而生,集聚了上百家对日软件和服务外包公司,对日软件开发和服务外包的人才缺口较大。安康大学通过公司调查和访谈,发现了这一缺口,先后同陕西中盈蓝海创新技术股份有限企业、西安鼎力信息技术有限责任企业等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派公司人员赴学校为日语系学生开设软件和数据处理方面的课程,帮助该校日语系转型发展,培养对日外包人才。像这样,把握公司发展的先机和动向,抓住机遇促进日语系转型,是目前新建本科院校的必经之路。
  3、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弥补实践教育上的短板,培养运用型人才。上面已经说过,后发薄弱学校在“赶超”意识的驱动下,借鉴先行者的经验和做法,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优化和完善教育目标,提高实践教育质量。新建本科院校在正视自身的区域劣势的基础上,借鉴和学习的其他高校日语系实践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实现校内外、课内外、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实践教育的体系构建,走自己特色的专业发展道路。大连东软信息大学本是民办高校,但该校日语系在了解自身短板和优势的基础上,制定了培养运用型商务日语人才的目标,将工程教学理念和日语课程相结合,摸索出多位一体的实践教育模式,收到好的教育效果。该校充分利用东软集团的资源,利用现代信息教学技术和手段,通过项目实施的方式,实现知识与能力培养的一体化、专业教学与素质教学的一体化、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一体化,培养出了熟知日本公司艺术,能够利用日语进行有效沟通的运用型商务日语人才。
  参考文献
  [1]何天祥.区域优势的理论略论与评价模型[D].长沙:中南学院,2017,p5.
  [2]卢长智,孔超琼.薄弱学校建设的后发优势略论----基于上海市推进区域内教学均衡发展的近况的思考[J].基础教学参考,2017,2:41-43,p43.
  [3]王轶群.基于区域优势的运用日语系实践教育模式探讨――以嘉兴大学平湖校区为例[J].湖北函授学院学报,2017,25(8):98-99,p99.
  [4]周晓冰.新建本科院校日语系实践教育近况调查[J].晋城职业技术大学学报,2017,5(3):42-43,p43.

免费论文题目: